奧地利旅行,薩爾茨堡一定是音樂愛好者的朝聖之地。這裡不僅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看過電影《音樂之聲》的人或許對這個地方更為熟悉一些,這是當時的拍攝地。它是一座非常小的城市,常住人口15萬左右,整個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洛克為主,老城曾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阿爾卑斯山脈的風光和建築藝術融合,使這座不足15萬人口的城市,成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在這裡,你不需要搭乘任何交通工具,就可以走遍每個角落,非常適合徒步漫遊。我們的行程從這裡開始,下歐鐵步行前往酒店的路上,瞄見這個畫面,真的很《芳華》了。只是這裡的兩個人,看起來生活似乎沒有那麼沉重。
放下行李就想飛,前往Imbergstiege的天主教堂。這個地方不太起眼,下面是熱鬧的商業街,飽吃一頓後,找一個門洞往上走,遇見另一片天空。
往上走一小段路程後,就可以看見城市全貌了。沒有高樓大廈阻擋,背靠阿爾卑斯山脈,世界仿佛就在眼中 。
下山後,前往莫扎特出生地。但因為不是音樂學生,去到的時候,並沒有特殊的情懷,看到琳琅滿目的莫扎特周邊,還有一些中國同胞、韓國人等東方面孔。當一個天才被過度商業化,不知道是我們的悲哀還是他的悲哀。
從莫扎特出生地出來,沿著河流走到了鎖橋。跨總長225千米的薩爾茨河,流經薩爾茨堡,它是地跨奧地利和德國的最長和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橋上掛滿情鎖,也稱愛情鎖橋。
似乎到現在為止,除了不太擁擠的街道讓人賞心悅目,其他地方還沒有收穫驚喜,於是站在四季酒店的門口,思索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不小心來到了這座晚期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米拉貝爾宮,也是是樞機主教金屋藏嬌的地方。從這個地方看過去,最後面就是要塞的主體。結果碰到韓國一個中老年大團,一路聽著韓國導遊在各種思密達。
要塞入口,有劇組正在拍劇取景,突然狂風大作,馬上要下雨。最後在看了一會拍攝後,放棄往要塞上走的想法,準備去覓食。
剛下完雨後的薩爾茨堡,夕陽還留著一點金邊不肯散去。在當地人的推薦下,來到山頂的當地餐廳用餐,避開要塞的人多,卻在這裡享受了一覽眾山小的遼闊。
下山途中,路過一個隧道,真心被這種濃烈的顏色嚇到了。不過一個城市的塗鴉,往往最能體現當地的文化。所以不防停下來仔細欣賞,或可別有趣味。
晚上的薩爾次河燈光並不明亮,或許正如羅馬人說的:當一個城市的歷史夠厚重時,就不需要靠燈光照亮了。所有帶著追尋歷史的腳步來欣賞這座城市,可能會有不同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