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BALENCIAGA Track Trainers全球範圍的上架發售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相比起去年的Triple S Trainer,Track Trainers無論從話題性、火爆程度、入手難度、二級市場價格等各方面都相對「溫和」,但即便如此,我們依舊不可否認,Track Trainers依舊是當下市場上最帥的奢侈品復古鞋款之一。
在評測之前,需要先確認一個關於名稱的細節,這雙老爹鞋到底應該叫什麼?如果你有在持續關注,就應該了解此鞋最開始曝光時的名字為「Tess S. Gomma Trek」,之後在倫敦Selfridges的Corner Shop隨別注服裝系列同步上架時將名字改為了「Track」。此外,國外的不少電商網站又會以「Baskets Track」、「Track Mesh Running」等命名,不過BALENCIAGA官方名稱則是「Track Trainers」。
BALENCIAGA 2018 F/W
BALENCIAGA Track Trainers的首次亮相是在2018秋冬秀場,這場秀在當時引起了超高話題度:男裝女裝第一次同臺表演;一串「聊完即焚」的熱線電話號碼;引領疊穿風潮的走秀造型;與World Food Programme聯名賣衣服做慈善的公益企劃,都成為了之後一段時間的圈內談資。不過話說回來,上面這些話題現在再問起你記得什麼,大多數人能想起來的應該都是這雙Track Trainers。
若說Tripe S的核心表現是復古,那麼「繼承者」Track則在復古層面上又加入了戶外含義,加上並不誇張但更繁雜工藝設計,個人認為Track的綜合實力是強於Tripe S的,至於鞋子具體情況如何,下面我依舊從配色、價格、尺碼、腳感、重量、增高以及細節等各方面進行評測介紹,請Check!
01
關於配色
Track在全球範圍上架前經歷了兩波「提前購」,第一波是由Saks Fifth Avenue率先開放預購,僅有「黃灰」、「純黑」兩款配色可以選擇;第二波則在倫敦Selfridges的Corner Shop的獨家發售,配色在之前的基礎上加入了「藍橙」和「白橙」,之後的全球上架又增添了「藍黑」配色。
在這5款配色中,我購入的分別是「藍橙」和「純黑」,入手「純黑」的原因是絕對級別的百搭,並且之前Tripe S最後也沒買黑色有點後悔。而「藍橙」配色是最能體現出Track的複雜層次化設計,雖然市面上最為搶手的配色是「白橙」,但我反而覺得「白橙」在視覺效果上略顯普通。
02
關於價格
Track國內專櫃發售價格為7100元,而巴黎專櫃的售價是675歐,即時換算成人民幣約為5340元,對比起現在Tripes S 7300-8300/695-795(不同配色價格不同)的官方售價稍微便宜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新款的Track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十分萎靡,即便是黃金碼數也不過6000元,對比起去年的Tripes S待遇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今國外各路店鋪除了「白橙」配色相對難買一些外,其他配色都可隨意購買...
03
關於尺碼
和Triple S一樣,Track的尺碼同樣偏大一碼,並且在鞋頭處有尺碼標識,以傳統運動品牌的球鞋為基準,如果你是43就買42,42就買41依次類推。
不過同樣是42碼的Track和Triple S放在一起比較的話,Triple S明顯是要長出一截的,不過這和鞋子的實際尺寸無關,腳穿上都一樣大,只不過Triple S的中底更長一些罷了。
最後要注意的是女生尺碼的Track貌似不偏碼!該多大就買多大即可,不過這個部分我沒辦法親測,家妻37的腳穿37剛好,給大家一個參考。
04
關於腳感
在《BALENCIAGA Triple S的腳感...》一文中我們說過,Triple S的腳感實在「感人」,而在看到Track的外形以後可能大家又會有一種感覺:這次總該舒服了吧?總體來說Track的腳感非常接近Nike的M2K,即是一雙正常「旅遊鞋」的腳感。
綜合整體來說Track要比Triple S舒服很多,因為中底後跟不像Triple S那般過長,所以使有腳跟著力習慣的人群走起路來更輕鬆,中底的柔軟程度也比Triple S好一些,但切記也僅僅就是「旅遊鞋」而已。
拜建築感極強的層次化鞋面設計以及明顯的網眼材質所賜,Track在透氣性方面還算不錯,整隻鞋子的構造可以理解為用不同材質的「條狀物」包裹起雙腳,最內層是網眼材質,不過無論是腳感還是透氣性,我們不能拿它和加載了最新科技的「襪子鞋」們來作對比,這不太公平。
05
關於增高
本來這篇是不想加入增高這個部分的評測,全因Track看著就沒有增高效果,但將Track和Triple S放在一起對比才發現兩雙鞋子視覺上是一樣高的,不過實際上Triple S確實增高效果明顯,Track並無明顯增高效果,Triple S在增高部分的效果真是心機...
06
關於產地
首先,所有的Track都是Made in China!以上三雙從上至下分別是「中國產Track」、「中國產Tripe S」、「義大利產Tripe S」,雖然不想對Made in China有什麼意見,但很明顯義大利產的Tripe S從圖上就能看出品質感要高很多,並且重量也比中國產的重,單看BALENCIAGA字樣處的做舊效果,中國產明顯有草草了事的嫌疑。不可否認Tripe S在中國產以後品質有所下滑,但是Track在品控方面有明顯增強,雖然Track並無義大利產的版本,但是這雙Made in China的Track,在品質方面沒任何毛病!
07
關於重量
重量的部分咱們言簡意賅看圖說話:義大利產Tripe S = visvim GRIZZLY BOOTS-FOLK > 中國產Tripe S > Track ≈ GUCCI Rhyton Sneaker > AIR MAX 97 > 李寧烈駿 > 擺不下的UltraBOOST!總體來說,Track在重量的部分屬於正常水平,不輕不重。
08
關於細節
細節部分先由外底說起,Track舒適度優於Tripe S的最大功臣就是回歸運動鞋本身形態的鞋底,Tripe S貫穿鞋底的「塑料板」除了帥沒有任何可誇獎的點,而且有時候還滑得不行,Track戶外感極強的外底設定你看圖就能感受到,絕對不滑。
大底外則有著BALENCIAGA字樣,並且在鋸齒狀中底上方亦有銀色BALENCIAGA印字。
將前掌和後掌組合起來拍攝,有一種Transformers的感覺...
鞋頭處刻有BALENCIAGA Logo。
從鞋帶到鞋面再到中底,無論是結構、線條、材質還是配色組合都非常養眼,中國產的品質看圖可知,沒問題!
秉承著鞋子本身將層次進行到底的設計概念,Track的鞋帶亦是雙層設定,並且使用了不同的配色,不過至今我也沒搞明白這鞋帶是怎麼穿的,鞋舌處印有BALENCIAGA字樣。
將鏡頭拉遠一些,近距離Check一下各部分的層次效果!
鞋子內側同樣是層次設計效果,相較於外側來說稍微簡約一些,並且擁有2個透氣孔。
鞋墊上同樣印有BALENCIAGA字樣,這裡要說一下,很多運動品牌鞋墊上的Logo都會脫落,誇張的穿一次就掉的不行,Track我穿了大概半個月,至今還未出現脫落現象。
後跟處橢圓形貼片附有「track」字樣,這裡特別要提一下,因為這雙鞋子是由很多層不同材質的「面料」包裹起來的,所以在後跟部分有一個隱藏彩蛋,在上圖藍色那層裡面還有一個相同的「track」橢圓標,圖中可看到橢圓一角那裡,雖然也不稀奇,但拍攝的時候還是感覺「有點東西」,將層次進行到底的節奏。
結語
當我幹回攝影老本行的時候,才發現歲月催人老,才拍了兩雙鞋腰就疼的不行,希望你們留言誇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