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大家了解一下
關於水果如何保存的小知識
水果其實會「呼吸」
買回來的水果仍然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所以會繼續進行「呼吸作用」與「蒸散作用」。
「呼吸作用」是水果為了維持生命所需,採收後仍會繼續分解消耗自身的養分,以產生能量、維持活力,而且,如果呼吸作用越強,消耗養分則越多,水果變質就越快。
水果也會進行「蒸散作用」,即水分逐漸從果皮表面「蒸發」而去。一般而言,水果的水分約佔80%~90%,因此「蒸散作用」越強,水分就會散失得越多,外觀品質則會變得越差。
此外,部分水果(如蘋果、梨、芒果等)成熟時會產生「乙烯」,它會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存放水果的溫度越高,乙烯的釋放也會越多,會影響水果的品質。因此,水果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曬。
溫帶水果放冰箱,熱帶水果別冷藏
存放水果的重點就是要降低其呼吸作用、蒸散作用和乙烯的產生,並注意微生物的滋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冷藏。
例如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不能放冰箱,否則會加快變質,這類水果放在避光陰涼的地方即可。而多數溫帶水果應冷藏,如蘋果、桃、梨、草莓等。
沒熟透的水果不能馬上冷藏。
尚未熟透、無法立即食用的水果也不要馬上冷藏,否則會變成俗稱「啞巴」的狀態,即水果會因為低溫寒害而持續處於未熟狀態,就算移至室溫,也很快就會腐敗。
以芒果為例,要等到果肉變軟時才是成熟,如果在果肉還硬時就放冰箱,它不會再熟透,之後移至室溫「補救」,口感會變差且很快就會腐爛變質。
此外,水果買回家後,要儘早恢復購買時的狀態,例如購買時水果是冰冰的,表示已經冷藏過,則買回家後就要儘早放冰箱,如果是在常溫下購買的,則等散熱、水果成熟了再冷藏。
放冰箱前先包裹好
家用冰箱沒有溼度控制,水果未經處理就放冰箱很容易脫水。所以,放進冰箱的水果最好以塑膠袋包裹。另外,水果在進出冷藏室時,因為溫差關係,在水果表面會有凝結水出現,這些凝結水不利於水果貯存。
紙有吸水作用,所以表皮較嫩的水果最好先用紙包裹,再用塑膠袋包裹,有助於避免凝結水對表皮的傷害。需要提醒的是,存放前,還應先把包裹水果的塑膠袋扎幾個孔,保證其透氣性良好。
需要冷藏的水果
葡萄、蘋果、蓮霧、芭樂、草莓、櫻桃、水梨、柑橘。不過,冰箱內溫度低、溼度也低,所以水果容易流失水分,許多人或許都有經驗,有些水果未包裝就放進冰箱或是冷藏太久,就會出現皺紋、乾枯萎縮。
總結以下幾點
正確保存,水果不「擺爛」
(1)用白紙分開包
用白紙將水果一顆顆分別包起來,再一起放進塑膠袋冷藏,打結時不要完全封死,最好留點縫隙。但是要注意不可使用報紙,以免沾到油墨。
(2)葡萄先剪下分裝保鮮盒
假如買兩串葡萄,應該用白紙分開包好再放塑膠袋,同樣的,不要把封口密封,要留縫隙。此外,由於葡萄特別容易熟,所以,也可以先用剪刀一顆顆剪下來,但是要保留蒂頭,然後用保鮮盒分裝,一盒為一次吃的量,以避免一顆發黴影響到一整串。
(3)香蕉最好吊起來
香蕉平放時底部容易爛,建議吊起來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4)先放熟再放冷藏
水果到底要不要放冰箱?主要原則就是等熟了再冰,還未成熟的水果,先放室溫1~2天,熟了再包起來放到冰箱冷藏,但不要過熟,以免吃到爛水果。並以「先進先出」為原則,即先冰的水果先吃。還未熟的水果,如果想急著吃或放冷藏,可以和蘋果、香蕉、木瓜等含乙烯的水果擺在一起,來幫助催熟。
(5)要吃再洗
水果用水洗過比較容易壞,所以不要買回來一次全洗,要吃多少再洗多少。
最後,給大家說說辰頤物語的後熟水果。故名思議需要催熟的水果,收到貨後還需要好好「伺候」。比如:香蕉、芒果、木瓜、獼猴桃、榴槤等等。
後熟型水果是指在採收時還未完全成熟,需要放在室溫下繼續熟化,成熟後才能食用的水果。
問題就帶出來了:為什麼會出現後熟水果呢?直接發成熟的不是更好嗎?
接下來,就給大家說明一下:
一、生理階段要求:從果實的「生理成熟期」到「食用成熟期」,人們將這一階段稱為果實的「後熟階段」。
二、運輸儲存要求:水果採摘後有一個自然完成熟化的過程,這就是「後熟作用」。為了運輸或貯藏,有些水果需要提前採摘。其目的是,通過其自身的後熟作用,延長運輸,貯存期。
三、口感要求:有些水果,剛摘下來的時候,並不是最好吃的時候。在這後熟階段,果實內部發生了一系列比較複雜的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這就是促使原本不堪食用的果實變得香甜可口。
以上關於水果的小知識,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