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7年沒用過暖氣,北京一對夫妻被網友質疑「蹭暖」,引發了一場「權利與公德」間的爭論。記者從市供熱機構了解到,令大家深惡痛絕的「蹭暖」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易實現,目前本市也沒有相關法律規定。
「不怕冷也能惹眾怒?這純粹是道德綁架。」雷雷和喬喬是家住朝陽區的一對80後夫妻,今年3月,他們在某平臺用「雷雷和喬喬」這個名字開通了短視頻自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漸漸積攢了不少粉絲。
12月8日,大雪節氣剛過,雷雷和喬喬發布了一則以「80後夫妻7年沒用過暖氣」為題的視頻,介紹自己家是自採暖形式,家中配備有燃氣壁掛爐,但由於房子戶型是單面朝南,家中溫度始終不低,他倆又屬於「比較抗凍」的體質,因此他們7年來一直沒有用過暖氣。
「我們住的剛好是高層的中間層,上下左右都有鄰居,也許他們開了暖氣,我們沾了點光。」視頻中,雷雷也提到了這樣一個可能性。「我不喜歡開暖氣後的燥熱感,我覺得對身體並不好,夏天也很少開空調。其實人體耐寒和耐熱的能力還是很強的,但可能現代科技發展導致人們越來越嬌氣了。」雷雷說。
然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快引發了爭議,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質疑雷雷一家「蹭暖」:「樓上樓下給你借暖氣,得了便宜還賣乖賣得如此高調,服了!」「左鄰右舍的熱氣會溫暖她家冰冷的四壁,耗熱更多更快,這就是她家不冷的原因!」「至少拖垮鄰居2~3℃……」400多條評論中,不少人言辭激烈,譴責這種沒有公德的「蹭暖」行為,這讓雷雷兩口子氣憤萬分。「自採暖與集中供暖是不一樣的,住戶應該有選擇開閉暖氣的權利,我們不冷為什麼要開暖氣呢?」面對質疑,雷雷回應道。
雷雷告訴記者,他當時發布視頻的初衷僅僅是想做個調查,「其實一開始我們就是好奇,像我們這樣不開暖氣的人有多少,想通過視頻尋找一下同類人。在我們看來,自採暖住戶有選擇開與關的權利,畢竟每個人對溫度的感知都不一樣,因為我們都不太怕冷,也不喜歡太熱,就沒有開過壁掛爐,我們以為這就是一個自然的事情,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爭議。」
經過溫度計測量,12月17日晚雷雷家客廳溫度為18.4℃,臥室溫度為19.8℃。「入冬後我們家溫度大概在15-20℃之間,我們在家時穿個T恤加外套就挺合適的,我們家也沒有空調和其他的取暖設備,這幾年都沒有因為不開暖氣而感冒過。」雷雷今年37歲,他和妻子都有常年健身的習慣,這也是他們不太怕冷的原因之一。
「其實到了晚上反而更暖和,估計是因為同樓的鄰居都回到家打開了暖氣。」對於鄰居開暖氣影響了自家溫度這一點,雷雷也沒有迴避,但他認為這並不應該是他被指責的理由。「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蹭暖』這個詞,我覺得網友們是對自採暖的權利還不夠了解。」雷雷說。
記者也注意到,在視頻評論區,也有不少自採暖住戶表達了對雷雷一家的認同,有網友認為,熱量在樓體散開後,很難明確定義它是否被「蹭」了,如果說沒有選擇開暖氣的人都是在「蹭暖」,未免讓人委屈。
記者致電北京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96069供熱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牆體隔熱性等原因,「蹭暖」實際上是很難實現的,同一住戶家中如果有的房間不開暖氣,有的房間開暖氣,熱量都不一定能傳導過去,更不用說不同住戶之間了。
工作人員說,對於集中供暖住戶,如果不需要使用暖氣,可以在不影響上下層鄰居正常供暖的情況下,在每年10月31日前提出報停申請,並繳納60%的供暖費用。對於自採暖住戶,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北京市內也沒有加收「蹭暖費」的規定。
2006年,《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潔能源分戶自採暖補貼暫行辦法》正式施行,鼓勵居民使用清潔能源供熱。有專家表示,隨著相關技術產品日漸成熟,居民住宅清潔能源分戶自採暖方式所具有的自主、節能等優勢日益凸顯,應當是今後鼓勵發展的方向。
(原標題:7年沒開過暖氣被質疑蹭暖,北京80後小夫妻很委屈)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實習記者 張雪
監製:張力
編輯:陸琪
流程編輯:T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