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以為是中餐…… 中國人反而不知道的東西
1~2 『 』 . .
最近一兩年內,有以「麵條界的新興強者」而出現的中國食物。炒年糕或炸醬麵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吃播博主們必備的單品,在韓國很有人氣。
. 『 』 . .
很多人為了購買該食品,來到中國食品超市或市場,在韓國銷售火爆。但是中國人卻說『從未見過這種食材』,並搖頭。一起了解一下究竟是什麼食物吧。
?
成為麵條界新興強者的該食物的真實身份是?
(粉耗子) . . , , . , .
加入土豆澱粉和木薯粉,展現筋道口感的粉耗子。特徵是形狀像條糕一樣粗長。像中國粉條一樣,曾經是在蒸雞,炒年糕或是炸醬麵中一定要加的材料,雖然粉耗子本身沒有什麼味道,但放入料理中食用的話,口感絕對一流。咀嚼的味道和糯米糕,麥糕差不多,因為粗大,所以更緊緻,更有嚼勁。
?
中國人都不知道的中國食物時怎麼流行起來的呢?
『 』 . . .
韓國的吃播博主「nado」第一次把像條糕一樣厚的粉耗子放入獵奇炒年糕中食用,在韓國也廣為人知。之後,無數的YouTube將粉耗子和其他食物多彩組合流行起來。因此,餐飲行業也爭相推出帶有粉耗子的新菜單等,最近在韓國大受歡迎。
. SNS 「 ", " 」 .
但是在中國,不知道粉耗子的人更多。很過國內朋友反而通過韓國SNS第一次接觸到了粉耗子,並充滿好奇心地說道「一次也沒有見過」,「想吃」。
. . , .
中國土地廣闊,料理種類繁多,有很多本土人都不能確切的知道其他地區有什麼料理。粉耗子實際上是中國東北地區放入麻辣燙或火鍋等的食材。因此,其他地區的人會認為粉耗子是地方特產,或者真的是第一次接觸。
... ?
雖然是中餐,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陌生的食物是?
. , . .在各地區擁有多種飲食文化的中國,這是正常的反應。另外,中華料理在全世界廣泛傳播,根據各地的特點進行本地化的事例也很多,因此也有在中國本土看不到的料理。炸醬麵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 , . . .
炸醬麵不僅是韓國畢業典禮,入學儀式,搬家等特別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的便利飲食也是中餐館的代表菜譜。通常以為是像麻辣燙和麻辣香鍋一樣來自中國的食物,但實際上中國沒有韓式炸醬麵。說到類似的食物,就是在放入麻婆豆腐的豆瓣醬裡,放入切好的豬肉和蔬菜切好的拌麵。
. . , 『 』 , 『 』 .
味道和視覺效果也和我們熟悉的炸醬麵完全不同。韓國的中華料理中使用的春醬在中國也不是那麼經常用到。也就是說,炸醬麵雖然來源於中國的「豆瓣醬拌麵」,但也可以看作是符合韓國人口味變形的「韓國料理」。
「 , 」
「沒有蘸著吃,倒著吃」糖醋肉和海鮮面
. . , , . .
和炸醬麵一起被稱為中華料理兩大山脈的海鮮面。但是和炸醬麵不同,海鮮面在中國連類似的食物都找不到。用油炒海產,肉以及各種蔬菜後,放入雞骨或豬骨做成的肉湯煮沸,加入煮好的麵條食用的配方在中國任何食物中都很難找到其由來。結果,韓國的海鮮面成為以紅色湯為標誌的韓國化食品。
. (糖醋裡脊) (鍋包肉) .
糖醋肉也是按照韓國人的口味經過變形的食品。在中國類似的食物有北京和山東的糖醋裡脊和東北地區的鍋包肉。
. , , .
糖醋裡脊是將裡脊部位切成像手指一樣長的形狀,沾上澱粉後油炸的食物。雖然到這裡看起來差不多,但與韓國式糖醋肉不同,醬汁裡沒有洋蔥,黃瓜等蔬菜,酸味很濃等,和我們熟悉的糖醋肉的味道是有距離的。
. . , , .
鍋包肉從模樣上和糖醋肉就有差異。將肉切成大塊,切成寬片,沾上土豆澱粉,然後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雖然每個中國餐廳的食譜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的醬汁都是粘稠的,紅潤,使用粘度高,酸味濃的醬汁。
, , .
繼粉耗子,中國粉絲,鍋包肉等之後,很好奇接下來能夠抓住韓國人口味的中國料理又是什麼呢?
今日詞彙
【動詞】暢銷
【形容詞】緊繃,飽滿
【形容詞】扁平
【形容詞】黏黏的
【名詞】食譜
句型語法
-
用於名詞和部分助詞後,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都可以使用。表示「不僅前面事實如此,連後面的……也都……」。如:
.
因為太忙了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
.
連他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詞幹後,表示並不是一開始就預測到了結果,而是在做某事的過程中發現了某種結果。
, , .
經常見見學友,不僅韓國語進步了,而且對韓國文化也了解了很多。
.
一直很積極的參加社團活動,自然就交往了很多韓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