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的房間空無一物!

2021-02-11 美窩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房間會亂?

有人說:是我們太懶,沒有及時去整理,小編有個朋友,她每天都花費大量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房間,結果畫風卻還是這樣:

如此看來,似乎整理並不能完全解決房間的雜亂無章,而就這個問題,知乎上有位大神給了個準確答案,他認為亂的根本原因是:房間太小,而東西太多。

——•●●•——

自消費主義盛行以來,人們越來越容易陷入買買買的漩渦:東西打折了要買,節日慶祝時要買,甚至心情不好時更要買,在某種程度上買買買似乎就等同於人們的生存價值。

可是,買買買之後呢?不需要的消費讓人們囤積了一堆用不到的物品,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這些物品就等同於垃圾,除了增加整理和清潔負擔外,並無它用。

為解決這個問題,在日本有人提出了斷舍離的概念,所謂斷舍離,簡單來說就是扔扔仍。

講到這裡,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部由真人真事翻拍的電視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在劇中女主角就是通過扔東西領悟了生活的真諦。

跟大多數人一樣,女主角麻衣從小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亂室佳人:臥室被雜物堆的滿滿當當,生活的日常就是不停的丟東西與找東西。

儘管雜亂無章給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與困擾,但麻衣絲毫沒有改變的想法,直到和男朋友分手後,她傷心過度想到了自殺:

但是,在自殺前她突然意識到:死在這樣亂的房間,被警察看到該有多丟人啊!

就這樣麻衣開始她人生第一次的整理房間,而所謂的整理就是扔掉一切與男朋友有關的物品。

當鏡頭再次切到中年時,麻衣家裡的畫風已經變成了這樣:

房間乾淨,有序,甚至碗碟的擺放角度都保持一致,而麻衣做到這一切的原因就是鍥而不捨的扔,朋友甚至覺得麻衣是扔東西「變態」。

而電視劇也在最後通過生死的視角闡述了麻衣扔東西的真諦:在外婆去世後,按照日本的習俗,需要把外婆生前熱愛的東西放進棺柩裡。

而大家發現外婆這一生真正在乎卻只有幾本中國詩詞和英文小說而已。


劇中的人們也領悟到:我們完全割捨不下的物品,真的很少


——•●●•——

其實劇中麻衣扔扔仍的整理理念,並不是簡單的扔東西,更像是小編在剛開始所提到的斷舍離概念的一種實踐方式。

而斷舍離,最早由日本的收納整理大師山下英子提出,並迅速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現代家居整理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不該買的不買,該扔的就扔,以極簡的方式達成生活的平衡。

那麼,如何在生活中學會斷舍離呢?對於每一個覺得自己房間亂的朋友,建議可以站在房間的中央,仔細審查周圍的物品,然後你會發現:

有很多物品是自己被營銷購買從來沒用過的;有很多物品是自己非必愛之物完全沒感覺的;甚至有很多物品你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而它們卻佔據了你的空間,成為你房間混亂的罪魁禍首,你自然應該果斷的捨棄(扔掉或者捐贈)。

即使你發現了一張有故事的CD,一封情竇初開時的情書,一份前男友送你的禮物,你覺得它們是你人生故事的見證,承載著滿滿的回憶。

但是,仔細想想,它們除了讓你的生活變得雜亂外毫無用處,就算捨棄了它們,你對過去的記憶也不會消褪。

況且當真正的把它們打掃出去後,你站在開闊明亮的空間裡,會發現那些最為需要的物品,被撥開了重重阻礙而獲得了你的關注,生活也變得簡單有效起來。

只留下日常必備和必愛之物,讓空間變得整潔,讓生活變得純粹!】

——•●●•——

在我們的身邊,隨著大家對斷舍離的了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行動改變它們的生活。

阿呆是帝都的一名普通小白領,房間裡堆積著各種各樣的物品,在了解斷舍離後對房間進行了初步的捨棄,儘管扔的不夠徹底,但是空間舒適度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

而這位在上海的姑娘,酷愛囤貨堆積,不穿的衣服從來捨不得扔,家裡光衣服就有上千件,衣櫃沒地放衣服只好都堆在床上。

後來她將衣服進行分類,只留下了自己喜歡和必需的,其餘的全部捐贈,現在她衣櫃的畫風是這樣的。

而在日本,一名叫左左木典式的編輯,更是通過斷舍離,實現了人生的蛻變。

佐佐木典士原本是蝸居在東京一個小房子裡的窮編輯,房間堆滿了各種雜物,愛情長跑6年的女友也剛和他分手。

意志消沉的他在一次旅行中了解到斷舍離以及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意識到那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回到日本後就對房間的物品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捨棄,而現在的畫風是這樣的:

只有一張床的臥室

客廳只有一張小餐桌,席地而坐。

冰箱裡只有一人份的碗盤和咖啡壺。

隨身只攜帶四樣東西。

而家中所有的物件就只有這麼多。

在扔掉了一切不需要的物品之後,佐佐木典士似乎也丟掉了從前沒來由的顧慮和牽掛,只想放開手鼓足幹勁的去做一些事。

而簡單的生活也讓他的工作效率越來越好,正是這樣的狀態,兩年時間,他從之前那位不如意的無名小編晉升為了出版社的副總編輯。

——•●●•——

講了這麼多,小編其實並不是在推崇只要扔扔仍就能走向人生巔峰這種理念,而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真正需要通過斷舍離學會的是:

「我們都需要由外向內的不斷清理與審視自己,當身邊不重要東西慢慢減少時,重要的東西才慢慢浮現出來」。

而空間的改變只是表象,內心的改變才是內核!

The end 



相關焦點

  • 我的房間空無一物,卻裝滿了小確幸
    面對屋子裡的幾樣原有家具我深深感到,選擇什麼樣的物品,就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我們應該有嶄新的生活,不被「不想要、不需要」的物品所轄制。一番周折後,房東終於同意我們處理掉那些家具。隨後我們翻新了牆面。即使只住一年也不湊合,必須改造,好好住。
  •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降低物慾,從整理東西開始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如何通過減少不需要的物品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裡面提到的一部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引起了我的興趣。花了些時間把這部劇看了一遍,對於女主的扔東西態度和舉動,確實達到了變態的程度。
  • 極簡: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不過大學畢業後認識的人也慢慢讓我受到了影響,陸陸續續買了一些整理的書籍,學了很多整理的竅門。但要說徹底的覺悟,是在半個多月以前,我發了一篇推文《終於找到你:洗手臺收納神器!》,然後還跑去一個整理師那投稿,投稿成功後被她助理「忽悠」買了一套線上課程,之後整理之路才正式開始的,在此還是非常感謝她的「忽悠」。
  •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相比於其他人間的擁擠不堪,麻衣的房間四壁空空,就像剛剛搬家時的樣子。事實上她有極其偏執的整理欲望。麻衣尤其喜歡空空蕩蕩的房子,所以日常總會抓緊一切機會收拾與整理。對她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果斷扔掉,她將「斷舍離」發揮到極致,甚至達到變態的地步。儘管有時被家人制止,麻衣依然鍥而不捨地扔東西,無論珍貴與否,有沒有特殊的意義,一旦無用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 那個什麼也不要的人,過著最酷的人生|《我的房間空無一物》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這是最近小編炒雞炒雞!喜歡的一部劇,也是能治療強迫症和囤積症的一部劇,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麻衣小時候住在一個塞滿小物品的老房子裡,一旦有客人來就需要匆匆忙忙地把東西藏起來。平時找什麼東西也需要花一陣時間。
  • 「我的房間空無一物」
    文 | 張一條乾淨的房間裡,藏著你的福氣似乎很多人都有一種奇怪的心理現象:喜歡被滿滿登登的東西包圍著,覺得那樣才有生活氣息,才能帶來幸福感。所以也不管一些東西能不能用得上,就拼命買買買,囤囤囤。強迫性囤積是種病,得治我有個朋友,年方二十,收入不菲,但是特能「省」:買東西的贈品一定留著;遇到商品打折,一買買一堆;出去住酒店,也要把贈送的香皂、梳子、一次性牙刷和拖鞋帶回家。上次去他家裡一打開柜子,譁啦一下,掉出來一沓各大超市的環保購物袋。不僅如此,箱子裡、柜子裡全都是他這些年囤積下來卻從沒用過的東西。
  • 2021,嘗試空無一物的極簡生活,享受內在豐盈!
    疫情宅家那段時間,我終於決定要改變一下,在網上下單了一堆大大小小的書架,宅家裡慢慢的拼裝和收納,很快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成果,以往四處雜亂散放著的書和各類雜物都暫時得到了歸置,家裡很多個角落看起來清爽多了。再然後,暑假裡我決定把兒子的書桌做一個升級換代,一翻折騰下來,兒子的房間也順眼很多。
  • 我的家空無一物
    ▲不信來看看她家的臥室,沒有床頭櫃,床底也空蕩蕩的。然而並不是,她家除了媽媽、奶奶、老公,還有兩隻喵星人!現在你是不是在想,那她不是有強迫症就是有潔癖?No no,就在幾年之前,她的房間還是這樣的:▲客廳裡沙發和茶几早都扔掉了,空出的地方冬天可以放暖桌,夏天的時候放個坐墊椅就好,老公表示這樣平時看電視做運動也很寬敞。
  • 2016冬季熱播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相比於其他人間的擁擠不堪,麻衣的房間四壁空空,就像剛剛搬家時的樣子。事實上她有極其偏執的整理欲望。麻衣尤其喜歡空空蕩蕩的房子,所以日常總會抓緊一切機會收拾與整理。對她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果斷扔掉,她將「斷舍離」發揮到極致,甚至達到變態的地步。儘管有時被家人制止,麻衣依然鍥而不捨地扔東西,無論珍貴與否,有沒有特殊的意義,一旦無用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極簡生活,亦是極致的奢華
    我也一直很佩服那些可以收拾好自己的家,過上極簡生活的人,他們必然是極其自律和懂得整理生活物品的。不知從何時起,我總能聽見身邊的人說「斷舍離」,可真正要實行起來,又是極為艱難的。初次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時,我便深刻體會到「斷舍離」的艱難。不用的舊物件是要扔掉,還是要留著壓箱底?從小到大用過的東西,如果不扔,恐怕已經堆積成山了。
  • 《我的家空無一物》:空無一物的家才有更多的幸福
    《我的家空無一物》這部日劇告訴我們:空無一物的家才有更多的幸福。 年前,我寫了篇文章,高聲呼告我要趁著年前大掃除來一次徹底的斷舍離。然而,有人說,越是大聲宣言的人,越說明他意志不堅定。我的斷舍離只進行了兩天,扔了幾大包衣服和廚櫃裡的過期麵粉、變質的烘焙用品、被蟲蛀過的各種穀物,再無下文。 究其原因,有二。
  • 讀者投稿 | 我的廚房空無一物
    他們並沒有留意到,我家的廚房幾乎是空無一物。過年的時候,去過一位領導家裡,房子很大裝修豪華,領導的為人是我跟先生都非常欣賞的,謙和善良也非常的助人為樂,領導夫妻倆人都很忙,身居要職應該也很少在家開火,按這樣的生活方式家裡應該很整潔才對,可看到客廳裡擺放的兩大束假花;落地窗前衣架上掛滿的衣服,每次旅行撿回來的石頭隨意堆積。
  • 她的家裡空無一物?看了她的博客,真相居然是......
    嗯,果然是空無一物。這麼多人住一起,關鍵還有小孩,關鍵還有兩隻貓大王,這麼空的房子,怎麼可能住人?聰明如你,猜得對,這麼空的房子,不可能住人。其實這個疑問,也一直困擾著我,百思不解。直到翻了她的博客,我才恍然大悟。房子空歸空,但打開櫃門,一排排物品撲面而來。該有的東西一樣沒少。兒子的書、玩具。
  • 大半夜,狗對著空無一物的地方狂叫,是看到什麼「髒東西」了?
    其實在我看來原因很簡單,這個因為狗和人類的「情商」很接近。它似乎通人性,能向人表達它的情感,比如做錯事了它會耷拉腦袋,伸爪子以示友好,懺悔。主人不高興它似乎能感覺到,會主動靠近依偎在你身邊。並且它還可以幫助人類搜索和救援,一條訓練有素的搜救犬,可以檢測到失蹤人員的氣味,在惡劣的天氣裡,崩塌的雪地裡,斷壁殘垣的建築物裡,尋找那份生機。
  • 真正的收納狂魔,就是「有娃+68㎡學區房」,也做到了空無一物
    今天終於能有理有據來反駁了!!屋主 @小小媽,住在 68㎡ 的小戶型學區房,有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然而家裡居然做到了空無一物!高能預警!爽片來了!👇 這個視頻你一定要看!上層和下層柜子放的是我的包,上層是我的兩個大陪讀包,下層放的是我的其他包,用了兩個滾輪車裡容納了 3 個大一點的包,三個透明盒裡放了 3 個小一點的包。
  • 整理髒亂房間的5個步驟,懶人必備
  • 總結3個日本主婦廚房乾淨的秘訣,臺面空無一物太治癒了
    二、廚房收納原則臺面儘量空無一物,把物品收納進櫥櫃裡。減少臺面凌亂感,這是讓廚房保持乾淨整潔方法。連廚房地面都是原木地板,可以鋪設一個好看的地毯,赤腳踩上去質感很舒服。巧用各種藤編收納筐,讓廚房更加好看和小清新哦。使用實木做櫥櫃檯面很有質感,但是要注意及時擦乾水漬,不然容易發黴。
  •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斷舍離終極版
    麻衣躺在空蕩的房間,四肢舒展,非常自在。她喜歡整理自己的物品,說得更準確一點,她喜歡丟東西。但和我們所理解的「丟掉不需要的東西」不太一樣。「不需要」是個見仁見智的事。因此和共同生活在一個空間的家人們難免產生矛盾。公共空間絕不允許放個人物品,習慣時刻檢視的麻衣也習慣了空空如也的客廳,對於突然額外增加的東西異常敏感,像看到什麼入侵物,那種強迫症爆發的神情。
  • 真空真的是空無一物嗎?科學家告訴你: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空環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真空」這個詞,大家對於真空的理解應該就是「空無一物」「空空如也」,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對於真空的運用,比如兩層玻璃的水杯通過中間的真空隔層對杯子裡的水進行保溫;把食物放在真空的器皿中,能夠保持的時間更久;太空中和月亮上都接近真空環境,沒有氧氣,太空人必須穿著太空衣才能上太空等等,那麼我們平時所說的真空
  • 「離婚後,我丟掉了家裡80%的東西」
    可能是最有效的反消費主義作品;你或許聽說過「斷舍離」,但這本書提出了更大膽的設想;不是丟掉東西,而是讓房間空無一物。這本書適合誰讀?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內心世界就和房間一樣,被大量不需要的東西吞沒了。找回生活的秩序,或許可以從丟棄開始。書單君今天推薦的這本《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中,就記錄下了10個人因為丟棄而改變生活的故事。別誤會,他們並不是什麼專業的整理師,而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