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中環宇恩致力於海洋生態修復一站式服務

2021-01-18 廣通社發布

海洋生態修復是海洋強國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及自然資源部多次組織編制實施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海洋生態修復業務化。今天《創業在廣東 聚焦廣東新科技》主題節目,我們將要聚焦的就是一家致力於海洋生態修復一站式服務的廣東科創型企業—中環宇恩(廣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中環宇恩(廣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CENTRAL CYCLE ECOLOGY TECHNOLOGY CO.LTD.),成立於 2018 年,總部在廣州天河區華南植物園 中科學家之家 F 棟,是國內一家專注「海洋生態修復」一站式服務的提供商,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司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優勢資源與技術力量,通過生態修復項目諮詢設計、生態工程技術服務以及海洋生態修復跟蹤監測評估系統三大主營業務,構建「三位一體」的海洋生態修復領域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生態海堤、濱海溼地恢復、珊瑚礁修復、紅樹林修復等為核心的產品體系。為國家、地方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海洋生態工程技術服務、海洋生態修復跟蹤監測評估等全方位的服務。

中環宇恩(廣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立博士說道:「海洋生態修復的產業鏈主要包括:項目諮詢、工程設計、工程施工以及後期跟蹤監測評估。目前有三大痛點,首先,是信息化程度低和數據離散,導致產業鏈分散;其次,缺少注重海洋生態修復項目設計的專業機構;據我了解,目前還沒有一家有關於海洋生態修復項目跟蹤監測評估的專業公司。針對以上痛點,中環宇恩提出「海洋生態修復」一站式的服務解決方案,為國家、地方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林立博士2013年6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方向為海洋計量生態學,期間參與完成了國家908項目ST08區塊海洋化學調查、廣東省908項目沿海溼地及其他特殊生態系統調查等多個項目,在海洋生態專業方面積累較為完備的知識體系。後就職於原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現自然資源部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海洋生態研究室,工作期間參與了《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等重大生態工程項目;期間借調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現自然資源部預警監測司),負責我國海洋防災減災能力提升重大專項的協調組織工作。自主創業前,曾就職於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主要負責廣東航天宏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籌建和業務開拓工作。

林博士曾多次受邀參加國家和地方海洋主管部門的項目評審工作,如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編制的《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和《海洋生態修復工程預算定額方法》、自然資源部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編制的《中山市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8-2035)》和《中山市海洋空間利用規劃(2018-2035)》等。

公司擁有一支由高學歷、高技能、高層次人才組成,且擁有經驗豐富的海洋諮詢和系統開發團隊,完成了領先於同行業的海洋數據集成管理技術開發。已申請海洋數據集成管理、海洋海域動態管理、海洋數據二三維一體化展示等專利 8 項,軟著 12 項,生態修復工程技術類專利 10 項,通過了海洋生態修復技術諮詢服務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公司創辦短短兩年間,公司已獲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等多部門聯合頒發的《2019-2020 年度中國海洋生態修復科技進步獎》,中國科技部主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賽優勝企業,廣東省、廣州市三等獎等榮譽。近日又入選了第五屆羊城「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成長組複賽。

中環宇恩(廣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林立博士說道:「公司成立之初便注重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鏈集聚創新。目前已在工程技術研發,尤其是生態海堤工程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已申請(生態海堤)發明專利 1 項,實用新型專利 4 項,並應用在江門生態海堤項目、珠海橫琴溼地修復項目等多個海岸帶修復項目設計工作中。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生態修復跟蹤監測評估系統,提高了海洋數據集成管理的便利性和科學性,基於該系統開發的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海洋督查輔助分析系統,大大減輕了日常督查工作量,提高了督查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海洋生態修復一站式服務」相關項目 30 餘項,積累了豐富案例,實現了核心業務全覆蓋。其中,由企業負責編著的《江門臺山川島鎮山咀港海岸建築線退讓距離評估報告》提出,核心區、協調區的分類及分類控制措施,既銜接了海岸帶規劃和山咀港控規相關控制內容,又體現了靈活性和可行性,對於江門市海岸帶規劃的編制有較強的示範作用。

中環宇恩(廣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立博士最後說道:「目前,我國紅樹林面積與上世紀五十年代相比減少了40%,珊瑚礁覆蓋率下降、海草床蓋度降低等問題較為突出,自然岸線縮減的現象依然普遍,防災減災功能退化,近岸海域生態系統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海洋修復迫在眉睫。未來,公司會繼續在海洋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方面深入研究,並且拓展工程施工板塊,提升行業業務信息化水平,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本節目於10月17日在廣東經濟科教頻道《廣東新焦點》欄目播出。

編輯:張宇威          編導:穆春月

後期:張紅             發稿:王贇

來源:廣通社 廣東新焦點欄目

廣通社是企業新聞傳播集散地,國內影響力較大的新商業媒體。為中小企業解決曝光難、品牌知名度低、公信力不足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深圳市德富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疫情,防控就是責任。打贏抗疫攻堅戰,離不開醫療物資的保障,更缺少不了科學技術及製造業的助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各界企業面對疫情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展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今天,和欄目一起聚焦:科技廣東-2020我們在行動專題,走進在抗疫行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惠州旭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今天,和欄目一起聚焦2020我們在行動專題,走進在抗疫行動中,發揮產品技術優勢、服務優勢,為抗擊疫情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代表。在防控疫情期間,旭鑫公司憑藉自身科研實力和生產優勢,推出全自動平面耳帶式口罩生產線,智能人體測溫安檢門,緊急調配人員和物資聯防聯控,部署生產,全面支持全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復工的需求。惠州旭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張永恆說道:「此次疫情期間,我們公司研發的智能測溫門,難點在於環境幹擾多樣測量不準。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廣東益佳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益佳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電商部經理李錫銘表示:廣東益佳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高新企業。公司多年來,憑藉雄厚的技術力量,已發展成為珠三角地區規模較大的光學科技公司。目前產品銷售網絡已覆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國家及地區。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東莞石龍京瓷有限公司
    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疫情,防控就是責任。各企業面對疫情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的行動力,充分展現了其守土有責的社會責任感。此外,面對世界多國正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趨勢,日前首批配置石龍京瓷生產的顯示屏呼吸機馳援塞爾維亞,今天,跟隨欄目,一起聚焦疫情下的廣東智造,關注科技製造企業在抗疫行動中的做的貢獻。3月21日,首批配置東莞石龍京瓷有限公司生產的12.1顯示屏的CW呼吸機,隨中國抗疫專家組一起抵達塞爾維亞。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深圳市永佳農產品有限公司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了讓群眾少出門,不出門就能解決「菜籃子」問題, 深圳市永佳農產品有限公司,作為深圳市蔬菜批發協會副會長單位,主動回饋社會,為疫情防控貢獻了一份力量力量。深圳市永佳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鄭順說道:「面對疫情突發,永佳公司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佛山市百厚鞋業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目前已經得到控制,但依舊處於全球蔓延的態勢,它的發生,對我國甚至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在我國,尤其是廣東,外貿出口型企業眾多,好不容易頂著防疫壓力復工了,緊接著卻面臨著原有訂單暫停或取消的考驗。轉產,成為了部分企業緊急自救的方式。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盛金靈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本節目於10月3日在廣東經濟科教頻道《廣東新焦點》欄目播出。廣通社-廣東新焦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責編:向晴|編導:穆春月)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深圳市華茂清潔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先後榮獲2012年度寶安區環衛優質服務企業,連續多年被廣東省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垃圾分類服務行業科技創新成果獎等多項榮譽證書。一個又一個的榮耀,是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與信賴。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到深圳寶安區航程項目,從湖南華容到河南商水。一個又一個的項目,是見證華茂團隊成長的坐標。
  • 廣東電視臺廣東新焦點報導—廣東漢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創新科技 智領未來」CMEF2020醫療器械展,在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依託行業頂尖平臺資源力量,4000多家品牌企業,攜1500多款新品於展會現場發布,一家專注於醫學輔助診斷產品技術研究的高科技企業——廣東漢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攜帶其「無線電子聽診器」亮相本次展會,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展觀眾的駐足
  • 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生態發展可行性初探
    4月,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2020年省級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完成合同籤訂。5月,中新社報導了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熱帶地區的海洋牧場,據了解海南省也正在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的融合發展。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創新模式,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為加強現代漁業建設,促進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養護,2015年,農業部組織開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創建活動,公布了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廣東萬山海域、龜齡島東海域入選。截至2020年10月,廣東已有14個海域獲批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數量佔全國總量的13%,與河北並列全國第3名&nbsp,居全國前列。
  • 2020年放大招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招收25名博士後
    重磅消息 招聘 招收25名博士後 「職」為你而設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介紹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
  • 廣東宇仙彩塗釉唐軍朝:帶著使命推動環保裝飾塗料發展
    10月13號—15號,2019全國建築塗料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與會行業專家學者圍繞當前行業發展熱點和焦點,探討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建築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廣東宇仙彩塗釉副總裁唐軍朝也參加了本次會議,並作了「無機環保塗料的行業發展趨勢和行業標準的建立」的主題分享,致力一同推動行業發展。
  • 洋蔥集團榮登大型融媒《飛越廣東全面小康》系列報導
    南方網訊:在奔康的路上,跨境貿易的創新發展模式,成為廣東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的重要力量之一。11月22日,洋蔥集團受廣州市商務局邀請,榮登廣東廣播電視臺大型融媒系列報導節目《飛越廣東全面小康》,展現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的實力。
  •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導:守護蔚藍海洋(視頻)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導:守護蔚藍海洋(視頻) 2019-08-30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佛山一涉黑案一審16人獲刑,判賠生態修復費用近30億
    「順德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圖廣東佛山林鏡泉等16人重大涉黑案,因檢方同時對其中9名被告人提起公益訴訟索賠近30億元備受關注,這一索賠金額被媒體稱為「全國最高」。11月下旬,此案在廣東佛山市順德區法院開庭審理。
  • 廣東海洋大學「衝補強」三年成效:海大的發展有目共睹!
    廣東海洋大學因海而生,因海而興,2018-2020年,學校全面總結上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經驗,繼承海洋興校使命,重點建設水產、海洋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三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培育船舶與海洋工程潛力學科,拓展學科「海空、海面、海邊、海下、海底」方向領域覆蓋,推進了學科建設從「高原」向「高峰」的提升。
  • 專家把脈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揮灣區優勢 打造海洋...
    打造海洋經濟新引擎   海洋經濟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廣東海域面積達42萬平方公裡,大陸海岸線約4114公裡,坐擁1431個海島和510個海灣,區位優勢顯著。作為沿海大省,廣東早已瞄準海洋經濟,蓄勢待發。
  • 廣東水上威尼斯·豐泰旅遊展暨悅天下生態度假區水上電音節在雲浮...
    (原標題:廣東水上威尼斯·豐泰旅遊展暨悅天下生態度假區水上電音節在雲浮舉行)
  • 廣東與11家央企開啟新合作 一大批先進位造業項目落地
    經濟日報訊 記者鄭楊報導:日前,廣東省政府與航天科工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國家開發投資集團、華潤集團等11家央企在廣州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央地合作新模式。記者從籤約活動上了解到,此次央地合作涉及的領域廣泛,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航天技術、信息安全、能源轉型升級、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領域助力廣東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