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坦加利瑜伽經 》
3.25 透過專念於大象的力量,瑜伽士將獲得大象般的體能與耐力。
Baleu hasti baldni
3.26 透過專念於自身的內在之光,瑜伽士將獲得對精微、隱藏或遙遠事物的超感知力。
Pravttyloka nyst skma vyavahita
vipraka jñnam
3.27 透過專念於太陽,瑜伽士將知曉七個世界和體內的七個宇宙中心。
Bhuvana jñnanam srye samyamtat
3.28 透過專念於月亮,瑜伽士將知曉星系排列的知識。
Candre tara vyuha jñnam
3.29 透過專念於北極星,將能了知它們運行的知識。
Dhruve tadgati jñnam
3.30 透過專念於肚臍,瑜伽士將獲得身體結構的完美知識。
Nabhi cakre kaya vyuha jñnam
記述我在專念中的首次靈性體驗
Tayata Om Bekanze Bekanze
喋雅他 嗡 貝堪則 貝堪則
Maha BeKanze
瑪哈 貝堪則
Radza Samudgate Soha
喇雜 薩目嘎喋 梭哈
註:此梵唱為藥師咒,在瑜伽的修煉中,不管有無信仰,常聽或持誦藥師咒,便能瞬間使我們放鬆下來,尤其當人們正在遭受身體疾病的痛苦或種種心靈苦難時。此梵咒為我們注入了一種莫大的慈悲與力量,使聽者獲得心靈的護佑安撫。
承接上文 ——
聖哲帕坦加利講到:「當我們專念於大象的力量時,將能獲得如大象般的體能與耐力。」
專念帶來合一的意識。當我們對大象做三雅瑪專注的練習時,並不是說到最後會成為大象,而是將具備如大象般美好的品質。我們常說:「近朱者赤,盡墨者黑。」因此,聖者帕坦加利在這裡也特別提醒我們,如果要做三雅瑪的修煉,專注的對象一定要具備更加高貴的品質與德行。而大象常常被寓為吉祥與力量的象徵。它力大無比,卻性情溫和,憨態可掬,卻又能負重遠行、誠實忠厚,被譽為獸中德者。
接著,經文中又講到:「透過專念於自身的內在之光,瑜伽士將獲得對精微、隱藏或遙遠事物的超感知力。」
那麼,到底什麼是內在之光呢?內在之光即靈魂的感知力,祂的內在即為本覺,也稱為個體靈魂。《卡塔奧義書》中有記載:「超靈和個體靈魂都棲息於同一軀體之樹上,寓居於生物的心裡。」個體靈魂無形無相,無色無味,靈魂之光雖未達至真我之境,但單純地透過靈魂的感知力,瑜伽士將能發展出超感知覺,能夠覺知到更加細微的、隱藏的、及遙遠的事物。
隨著,經文繼續指出:「透過專念於太陽,瑜伽士將知曉七個世界和體內的七個宇宙中心。」
當我們要對太陽做三雅瑪修煉時,覺知之光就會從之前的心輪上達至頂輪,這裡也被稱為「千瓣蓮花」之所在。藉由此,瑜伽士將通曉外部諸世界,與內部諸世界的知識及功能。
根據印度哲學,有十四個世界或宇宙區域:七個在上,七個在下。在上的被稱為「天界」,它們分別是光界、淨界、空無邊處界、識(二聲)無邊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和想受滅界。在下的被稱為「地界」,它們分別是阿塔拉、維塔拉、蘇塔拉、羅薩塔拉、塔拉塔拉、摩訶塔拉和帕塔拉。這些世界相互關聯、相互依賴。
依據全息理論,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是整個大宇宙結構的縮影。從頭頂到腳底的各個身體部位就象徵著十四個世界,以軀幹底部為中心點,天界在上、地界在下。
七天界具體如下:骨盆部位對應光界、肚臍對應淨界,橫膈膜對應空無邊處界,心臟對應識無邊處界,脖頸對應無所有處界,眉毛對應非想非非想處界,頭頂對應想受滅界。七地界分別對應髖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蹠骨、腳底。
根據瑜伽士的觀點,在天界內部有七個主要的脈輪。它們從下向上依次是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和頂輪。另外還有其他的脈絡,比如太陽脈,對應交感神經系統;月亮脈,對應副交感神經系統;中脈,對應大腦和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這些全都相互關聯,這就好比是太陽系,太陽系便是一個由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統。同樣,從靈魂所在地發出的光芒乃是生命的太陽,這光芒穿越太陽脈,照亮瑜伽士意識中的七種覺知狀態。
《瑜伽經》接著講到:「透過分別專念於月亮與北極星,瑜伽士將能知曉星系的排列和星辰運行的知識。」
太陽代表的是神性裡的陽性能量,寓意著人的存在之核心,萬物的生長與活力,都離不開太陽的光照,太陽是積極的,正向的;而月亮雖然自身不發光,但卻可以反射出太陽的光芒,月亮代表的是神性裡的陰性能量,屬於接受性的、被動的。在它之內,隱藏著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需求,月亮體現著我們的心意與意識,而星星則寓意著我們的心意之波。當瑜伽士專念於北極星時,便能知曉星星的運行,以及他們對塵世事件的影響。
緊接著,經文中又繼續講到:「透過專念於肚臍,瑜伽士將獲得身體結構的完美知識。」
根據瑜伽文本:肚臍是所有神經的根源,是能量匯聚的中心點。《哈達瑜伽經》所描述的72000條根經脈都是從肚臍裡生發出來的。這72000條根神經又分別與另外72000條神經相連,並發散向身體的各個方向,以便為整個身體系統提供能量。因此,肚臍常常被認為是交感神經系統的中樞,以及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首腦。
可以說,瑜伽的生理學並非是透過解剖,而是透過禪定;不是透過肉眼的觀察,而是透過靈視的洞見。這就好比中醫的經絡,我們無法透過解剖來看到經絡的存在,因為經絡本是人體中非常精微的氣血能量管道。
偉大的靈性導師,於甚深的禪定中發現:在這個有形有相的物質軀體之內,還有一種無形無相的精微能量寓居其中。我們有一個身體,但卻是這個靈性能量的存在。《薄伽梵歌》對這一靈性能量有著非常詳盡的描述,它講到:「仿佛脫下舊衣,換上新袍,靈魂離開衰老無用的舊物質軀體,進入新的。靈魂火不能燒、水不能浸,風不能濁,永遠不會被任何武器所殺戮。個體靈魂無法割裂,不能溶解、燒不毀、烤不幹。靈魂永在,遍存萬有,不變不動,始終如一。靈魂目不能視,心不可思,永恆不變。」
靈魂並非是這個物質的軀體,軀體只不過是靈魂的包裹,瑜伽士將我們外在的身體具體劃分為三身五鞘:
三身分別是:粗鈍身、精微身與因果身。
五鞘分別是:肉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和喜樂鞘。
除此之外,偉大的瑜伽靈性導師還告訴我們:在每一個人的體內,都有一股非常強大的潛能,被蟄伏在了脊椎底端會陰的區域。只要我們的生命不是用來從事發現自我、探索自我,就不能喚醒並實現我們的全部潛能。這股潛藏的能量,瑜伽稱之為昆達裡尼(kundalini),它被描述為蜷曲三圈半的靈蛇,沉睡在中脈底部海底輪的位置。當我們開始遵循瑜伽的紀律,越來越深入探索內在的領域時,在天賜的恩典下,就能喚醒這股潛藏的沉睡能量。這股能量一旦被喚醒,就會沿著中脈上升至頂輪,當這股覺性完全來到頂輪時,個體的潛能就會完全的甦醒,並與宇宙的意識合一,抵達究竟的開悟境地。
那麼,這股沉睡的昆達裡尼能量要如何被喚醒,並順利地抵達頂輪呢?
這就需要具備以下三個要素:
其一:位於中脈上的七個脈輪已達致平衡,獲得了淨化;
其二:位於中脈兩側的左右脈懸止,不再起作用;
其三:中脈也已經獲得了淨化。
我有幸在自己30歲生日的那個晚上,首次經驗到內在靈性的體驗,那是在為期三天的淨食冥想中,第一天晚上剛剛入座,就感覺頭頂非常的悶脹,似乎有一股能量將我完全罩住並向上牽引。整個人非常靜定,心無掛礙。
正式盤坐開始冥想後,意識之流持續而穩定的導向一處,沒過多久,就感覺身體好像完全的消失了,只有一個能量體在前後左右的搖晃,那是一種完全自發、不由自主的狀態,這也是我第一次感覺到能量體的存在。而它的存在似乎完全大於肉身的邊界。當冥想結束仰臥下來之後,身體首次出現了自發的抖動現象,當時自己並不知道那便是昆達裡尼能量啟動的徵兆。
第二天清晨,走進大自然,當我閉上眼睛仰望天空時,天空中竟莫名的映現出了無數的佛像和神像的畫面,它是如此的變幻莫測,完全超出了我個人想像的空間,真的是非常震撼。當我開始向著太陽做拜日式時,隨著每一次的深入練習,都能逐一觀照到七個脈輪的不同顏色,那是如此的清晰與明朗,而事實上,那個時候,我對脈輪系統還非常的陌生。正是這次親證的體驗,為我在以後的瑜伽修持中奠定了非常珍貴的經驗。
第二天晚上的靜心冥想,再次刷新了我的覺知。冥想剛開始不久,就感覺體內有一條氣脈之蛇沿著一個深邃的管道穿行,內在的意識之流猶如要穿越隧道的列車,在持續的極速前進。
過程中,由於長時間的雙盤帶來了腿部的脹痛,意識被身體的疼痛牽扯,急速脫軌,覺性之流馬上消失殆盡。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我就對自己說:「相比於人生的痛苦,這點疼痛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專注力再次被快速收斂回來,自此,除了單純的覺知、純然的觀照,再無分別之念升起。任由專念之流在靜定之中穿行,在看似無有止盡的隧道中,終於,照見了光,很亮很亮的光,豁然開朗,頭頂的位置瞬間綻放出了千瓣的蓮花,旋轉開放。隨後,一滴甘露,從天而降,滴落在蓮池之中,頓感清涼。
冥想結束仰臥下來之後,身體的抖動相比於第一天變得更加明顯,記憶中,那一整夜身體幾乎都在抖動、在淨化、在覺醒、亦在重生……
從那時起,我的瑜伽之路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外在探求,轉而走向身心靈的整合、療愈與覺悟之道。瑜伽是一門實證的科學,唯有親證,才能產生信的力量!唯有親證,才能是我們從無明與痛苦的枷鎖中解脫出來,成為一道光而閃亮存在!
我堅信:水到渠成是自然界的一條神秘定律,當一個靈魂需要信仰時,傳播信仰的源力量就會出現。而信仰者需要具備的最大前提便是——保持純潔,純潔是精神領域的真理!
情不重,不生娑婆,
愛不深,難升慈悲。
念不一,不生淨土,
見自己,而見眾生。
圖文語音 / 荷心
文字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
荷心瑜伽體系致力於瑜伽身、心、靈三個層面的整合與療愈,在幫助更多的人獲得身心淨化與健康的同時,更深入地喚醒靈魂,喚醒愛!
荷心老師微信:hexinyogai
荷心老師微博:@荷心yoga
荷心老師頭條號:荷心的瑜伽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