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一些家長因為對升學政策、形勢、外部環境不了解而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或決定,因此影響孩子的小升初升學。所以多看看過來人的經驗還是有必要的,關於小升初的這些誤區,大家千萬要避開。
1.花錢就能進名初
關於花錢進名初的問題,每年小升初都有家長諮詢和討論。大概模式就是:一些所謂的「老師」宣傳自己有特殊渠道,交多少錢能把孩子弄進某所名初,不成功還可以退錢給你。一些家長因為焦慮孩子升學,很可能真的花錢去走歪路。
首先,長沙現在的小升初政策越來越規範,公辦和民辦初中的升學途徑都是派位為主。花錢進學校肯定是違規的,不被政策認可的。其次,這種所謂的花錢找關係根本沒保障,不成功退錢,他們沒損失,但你家孩子可能就錯過選擇其他學校的機會了。最後,名初的學習競爭一般都比較激烈,如果孩子學習能力和學校不匹配,跟不上班也是對孩子自信心的一種打擊。所以面對這種所謂的花錢找關係進名校的套路,大家還是謹慎點。
2.成績好就能進好初中
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對小升初的政策認識還停留在以前能擇校的階段,認為孩子成績好就一定能進好學校,其實這也不是百分百的事情。剛剛已經說過,長沙公辦初中和民辦初中的入學方式都是微機派位,一些比較熱門的學校填報人數比較多,主要就是看運氣了,運氣好派中了就可以讀,和成績沒關係。當然,可以參加本區外語特色學校的招生(除長沙外國語面向全市招生),不過從2020小升初的情況看,外語特色生報名人數眾多,通過面試後最後還是搖號確定錄取名單,即看實力又看運氣。
3.熬過小升初,到初中就好了
有些家庭為了孩子小升初會花不少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會自我安慰說熬過了小學升初中這個階段,到了初中就輕鬆了。如果抱著這種想法,先不說容易讓孩子在進入初中後學習鬆懈。而且事實是到了初中並不會輕鬆,一方面初中的課程數量比小學多,難度也比小學大;另一方面,到了初中後要面臨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集團內的聯考、中考……同學之間的競爭也更激烈。所以不要想著到了初中會輕鬆,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脫穎而出。
如果你對文章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和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