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第28屆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會議上表示,近年來,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進一步受到來自北約的威脅。並且,為了推行單邊主義,美國公開遏制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有發展潛力的國家 。
拉夫羅夫還表示,早前,俄羅斯提出了一項防止俄美兩國爆發核戰爭的提議,結果接連遭到美方的冷嘲熱諷。美國總統軍控事務特使馬歇爾甚至建議任何一屆美國政府都不要接受俄羅斯的建議。
一直以來,美國和川普依靠著它"世界霸主"的地位,在世界上定期地製造一些混亂。面對拒絕聽從美國號令的國家,白宮便會用經濟制裁或軍事圍堵向其挑釁。
但是,俄羅斯可不是一個任由美國欺負的國家。
12月9日,在普京的旨意下,俄羅斯國防部在當天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軍事演習,並且亮出了王牌核武器,給了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一個下馬威。
普京敢與川普正面"剛",拉夫羅夫也不例外。拉夫羅夫對美國政客強調,美歐為了保住西方一家獨大的單極化模式,忽略了全球的多極化趨勢,美國聯合部分歐盟國家努力遏制他們的對手,以至於讓那些國家沒有實力和機會挑戰西方霸權,以此確保美歐利益不得到損害。
為什麼要帶上歐盟呢?因為先前,歐盟部分國家的見風使舵讓俄羅斯著實很憤怒。
俄羅斯此時在口頭上的強硬,是準備與美國放手一搏了嗎?
普京早前的示威,亮出一張王牌
早前,美國2020大選投票結束後,美媒宣布了當選總統拜登獲得了此次大選的勝利。在這之後,原本打算與俄羅斯同一陣線的法國和德國轉頭就抱起了美國的大腿,這樣不講信用的行為讓普京十分憤怒。
要知道,如果按照原先的計劃,俄羅斯就此打開歐盟能源市場,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俄羅斯的經濟得到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現在一切都泡湯了。如今的普京十分清楚,等拜登上任後,歐盟以及日韓等國家必然會選擇投入美國的懷抱中,到時候俄羅斯的壓力只會增不會減。於是,在此之前,俄羅斯需要先炮轟歐盟和它們背後的美國,以示"戰鬥民族"的霸氣。
除了口頭示威,普京亮出的王牌核武器也很具有說服力。"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可以輕易地繞開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並且全程只需要3秒鐘。更重要的是,"海燕"能從任何角度發起進攻,射程覆蓋全球,美國很難攔截。
如此壯大的軍事示威,想必美國在此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美國為何始終不肯放過俄羅斯
美國為什麼一直不肯放過俄羅斯呢?
除去美國的霸權主義不說,美國在世界上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國家。早在蘇聯解體後,美國就盯上了俄羅斯。那時候的美國終於可以在全球獨步天下了,但是,它還需要環顧一下,以免留下後顧之憂。這時候,它瞄準了兩個戰略對手,一是俄羅斯,二是其餘的東方大國。
美國的第一步行動是積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在美國的慫恿下,前"華約"國家紛紛加入美國主導下的北約組織。這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大大縮水。
這也是拉夫羅夫所提到的,今年以來俄羅斯戰略安全一直受到北約威脅的基礎。
但是,美國有拉幫結派的本領,普京也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本事!
2008年,俄羅斯靠武力手段拿下了喬治亞,將喬治亞的一半佔為己有。
2014年,俄羅斯又拿下了烏克蘭兩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
到了2015年,俄羅斯繼續開始分裂烏克蘭的東部領土。
至此,俄羅斯成功報復了北約的戰略機要,並成功打擊並分裂了親美的喬治亞和烏克蘭。
美國大概是在那個時候,明白了俄羅斯真的不好惹。戰略擠壓行不通,美國開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打壓。
雖說是美國一直不肯放過俄羅斯,但是從先前的報復行動來看,美國還有一幫好助手,俄羅斯的路並不是那麼好走。
俄羅斯"背水一戰"的決心
面對如此緊張的國際形勢,俄羅斯不是好惹的,美國也不是輕易就能低頭的。但為了表明俄羅斯"背水一戰"的決心,拉夫羅夫表示,莫斯科將堅決捍衛俄羅斯利益,通過制裁或其他方式威脅俄羅斯,是不可能有效的。
對於美國而言,它需要的是一個"無強權"的歐洲,而不是一個能切忌美國霸權地位的歐洲。在眾多聽話的歐洲國家裡,還有一個一體化的俄羅斯,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噩夢。所以,俄羅斯只能被美國強迫帶上"反派面具"。
除此之外,普京也是美國針對俄羅斯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有普京在,美國將俄羅斯分裂的企圖就不會出現。川普作為統治階層的一員是無法阻撓這一趨勢的,這是美國精英階層的意志,除非美國建國後一直掌權的精英階層失去權力,但這個情況恐怕不會短期內出現。
而普京是怎麼看美國的呢?在普京眼裡,蓬佩奧等美國政客的冷嘲熱諷只不過是跳梁小丑式表演,對俄羅斯起不到什麼實質上的威脅。所以,面對美國的挑釁,俄羅斯也是有勇氣讓對方付出沉重的代價的。
普京是個有勇氣的狠角色,俄羅斯也是。俄美之間,好戲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