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個在紐西蘭學習牧場運營規劃的留學生與國內農場的對比分析,存在的差異。供新農人朋友學習與借鑑。其中的一些經驗,也是我國休閒農業在未來所必須走的路。
去紐西蘭遊玩,一般是看山,看海,看牧場。畜牧業是紐西蘭經濟的支柱產業,他們的奶製品是第一大出口,第二大出口是牛羊肉。在紐西蘭學習期間,由於學習的需要,去過很多牧場,大多都做到了上百年到幾十年不衰,為什麼?
我在思考:我們也是農業大國,同樣有很多牧場(農場,休閒農莊),一產產業為什麼沒有做出紐西蘭的品質?三產服務做得大而全,但沒有一個像紐西蘭愛歌頓皇家牧場圍繞一個主題做得那麼極致。我們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與之差別在哪裡?
紐西蘭作為一個天然牧業國家,大部分的牧場都是私人經營——愛歌頓皇家牧場就是其中的一個!
Agrodome (愛歌頓皇家牧場)作為紐西蘭最大最先進的觀光牧場,遊客總是絡繹不絕。在這裡可以看到紐西蘭完整的動物種類,包括綿羊、肉牛、乳牛、紅鹿、梅花鹿、駝羊、騾馬、駝鳥和鴯鶓。
下面,我著重介紹一下愛歌頓皇家牧場的成功經驗,且跟著我開啟牧場之旅——
愛歌頓皇家牧場是紐西蘭著名的田園風光名勝地之一。始建於1971年,佔地350英畝,獨具紐西蘭傳統風味的原生態五星級牧場。
拖拉機司機和農場的導遊向我們致意。隨著車子的開動,視野開闊的牧場風光一覽無餘:草木蔥蘢,羊群散落其中,一派田園牧歌景象。與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零距離接觸!他們親近遊客,我在紐西蘭待的四年,每到周未與同學們都去到牧場與可愛的牛羊打成一片。
導遊在車上非常專業的,詳細地介紹了紐西蘭畜牧業的現代化發展。為什麼愛歌頓皇家牧場能成為紐西蘭旅遊觀光牧場中的代表呢?且49年都經久不衰。有哪些可以讓國內的農場借鑑?
一,特色絕活
在一個大英國協國家,被冠予「皇家」的稱號,是最高的殊榮。
愛歌頓牧場之所以冠予了「皇家」的稱號,是因為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到牧場參觀,牧場主熟練地給她表演了「蒙眼剪羊毛」的絕活,女王讚不絕口,一喜之下,便允許牧場冠以至高無尚的「皇家」二字。第一代牧場主「蒙眼剪羊毛」的絕活的記錄一直保持著未被打破。
對我的啟示是:實力和精湛技藝讓人記憶難忘——農場主剪羊毛的絕活樹起這杆旗幟。一個小細節助推一個企業!可見,成功與否,重在細節。
一個獨有的特色是一個牧場成功的基石。在紐西蘭,所有的牧場主都會剪羊毛,但是可以「蒙眼剪羊毛」,並且能一直保持著記錄的,那就是少之又少。這樣的一個特色,成為牧場最大的賣點。
這同樣也適用於咱們國內的農場。一個農場必須要找到自己的特色絕活,而且可以把這樣的一份特色,做到極致。大家都會有相似或者一樣的東西,但是你的卻是最好的——我們常說的核心競爭力。
二,在精不在多
牧場裡的動物,主要分成三大區塊,牛區,羊區和駝羊區。每一塊都飼養著紐西蘭有代表性的牛羊駝羊品種。
在參觀牧場時,導遊會對飼養的牛羊駝羊品種做介紹,增加在園區遊玩的時間。一整圈參觀下來後,遊客對紐西蘭的畜牧業品種都有了新的認識。
說明:規劃的功能分區很科學,遊線清晰,導遊在園區起主導作用,國內很多農場都缺少引導遊園的這一方面的導遊人才!
紐西蘭的國土面積跟中國的國土面積比起來,只相當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那樣大。
愛歌頓皇家牧場以品種齊全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對我們的農莊是個啟發,概念是一樣的也適合我們國情的需要。
每一個區域都不同,能讓遊客感受不一樣的特色和區域特產,無疑就是在遊客的腦海中繪製了一幅斑斕的畫面,讓遊客覺得沒有白來。從紐西蘭遊回來的朋友,都會留下很多與牛羊駝羊合影的照片,記住農場導遊的熱情,也會向身邊的朋友推薦,所以,他們不少回頭客!
三,身臨其境感
牧場裡可以直接與動物親密接觸。導遊會在遊客與動物互動時進行科譜知識解說。
比如,當遊客用飼料餵養綿羊時,導遊會在一邊介紹綿羊油製作工藝,原來,我們擦的身體乳,面霜……就是從一種天然羊毛中提煉出來的油脂。一邊提議我們去撫摸綿羊的羊毛,感受羊毛上的油脂。每年我都會帶綿羊油的乳霜回國送朋友做禮物,甚至還做起了小代購。
每年5,6月的採摘季節,我會去到牧場的奇異果園採摘奇異果,品嘗著農場釀製的100%純天然蜂蜜,喝著健康的橄欖茶。
科普的魅力:從科普到感受中識別產品品質,我們不知不覺就掏空了錢袋,並且用品質和教育鎖定我們這些常客的營銷策略。
「寓教於樂」是每一個農莊應該引入的方式。在國內,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別之大我們有目共睹,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遠沒有親身經歷來的感觸深刻。
四,對牧草,飼料嚴格把控
不止是在愛歌頓皇家牧場,在整個紐西蘭,對於牧草和飼料的安全問題,都是嚴格把控的。牧場裡的牧草是不允許施任何化肥的,牛羊吃的飼料中除了乾草,被允許添加的也是穀物,蔬果類的天然飼料,比如與乾草混合的玉米,胡蘿蔔,蘋果等蔬果。
一是因為,紐西蘭是全球主要的奶製品出口國和全球第二大牛羊肉出口國,這兩項出口產物是這個國家的主體經濟。為了保證奶製品和牛羊肉的質量不允許牧場主使用化肥和飼料添加劑。
二是因為,紐西蘭對於食品安全的嚴防死守,同時也是對信譽的守護。在紐西蘭不僅僅是牧場主,在每一位紐西蘭人民的心裡,食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他們認為,每一樣被人吃進肚子裡的東西,都要在源頭上把好關!
分析:國內農場需要出精品,在品質上把好關也就把握了百年不衰的長效機制。未來,是我國農場努力的方向。
五,科學的管理模式
1
動物排洩物處理
牧場的員工每天都會把動物的糞便收集、處理、再利用。循環系統很科學,不但解決了糞便處理的問題,還為牧草,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安全優良的有機肥料。
循環利用出高效高能:一套科學的循環系統能為農莊省下很多事。不但沒讓異味影響遊客的興致,使用有機肥料生產的農產品會更讓遊客吃得放心,很樂意大批量地購買或者是帶著親朋好友再來。
2
牧草統一種植是紐西蘭乳業品質的保證
牧場中牧草是種植了全紐西蘭統一的牧草搭配,苜蓿、黑麥草等草飼。豆科的苜蓿一方面為牛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質,因其根部富集許多具有固氮功能的根瘤菌,可為土壤獲取更多氮元素,增強了土壤的肥力,為其它牧草提供了營養。而黑麥草屬禾本科,也就是水稻、小麥、玉米的親戚。黑麥草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普通的黑麥草就好像米飯,三葉草則是旁邊那一碗紅燒肉。
源頭上把關,保證質量競爭力:良好的質量是可持續性發展的保障。伊利,蒙牛和光明這三大牛奶巨頭公司在紐西蘭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奶牛場。科學的統一種植是我國畜牧業必須學習的,我們完全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不依靠外來進口變成自給自足的國家。
3
先進的養殖方式
到了紐西蘭,一路上都能看見一片片青草地裡百頭牛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在路上,卻沒有一個人指揮的壯觀場面!它們是去幹什麼?是排著隊自覺的走到擠奶線上去擠奶,完成擠奶任務後,又排著整齊的步伐返回牧場。先進的令人難以置信!那是因為,奶牛的耳朵上都掛有晶片的信息牌,電子信息在指導奶牛行動的科學管理。
科學就是生產力:科學管理節約人力是其一,實時監控及時發現解決問題是其二。科技是國家的強盛之本,把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是發展的必要的手段。
六,與當地教育學校聯合
牧場除了遊客觀光項目外,還聯合學校教育培訓。由專業的老師根據紐西蘭的學校課程設計授課內容。學生通過走出教室在體驗中真實的學習掌握知識。
分析:農業為國之根本,教育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所在。城市中的孩子因為對農業了解甚少,五穀不分,小時候我就有把水稻苗當成草。所以,走出課堂去農場實訓是很有必要的,每個家長都需要這樣一個教育孩的實訓地,愛歌頓皇家牧場在聯合辦學方面做得特別到位。
七,對環境的愛護
牧場裡,扔垃分類很精細,遊客需要按照垃圾桶上的標誌扔垃圾。
哪怕你走在整個紐西蘭的街道上,也是如此。對於環境的保護,都是深入人心的。
紐西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30%,牧場為50%,全國綠化率達到95%,給紐西蘭留下「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的美名。也讓紐西蘭的農產品遠銷世界。
分析:一個國家的環保意識有多強,那個國家就會走多遠。好的環境才能持續發展。不能為了建設農莊而燒山毀林,隨意排放。貽害土地資源!
愛歌頓皇家牧場是紐西蘭的一個縮影,我們可以看到紐西蘭在一二三產業上做到了真正的融合。好的環境加上科學的管理,使紐西蘭的產品品質享譽全球、銷往世界。
他們用一產「品質」打基礎,發展二產多元化,從食物到日用百貨,壯大三產服務業,同時三產又反哺一二產的快速增長,成為世界乳業出口大國!
科普娛樂性的三產不僅推動了二產的消費,還不斷的吸引著世界的遊客前往紐西蘭,感受其農場的特色。
中國遠比紐西蘭遼闊,物資豐富,自然資源也不遜色。我們的農場為什麼與他們的差距那麼大?是因為我們缺少工匠精神,缺少對自然的敬畏。我們需沉下心來,取別國之長處,運用到咱們國家的產業。這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階段性的進步。會讓我國新農村的面貌在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中,成長為別國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