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期待的鴻蒙系統正式上線了-開發者公測版Beta 2.0,有許多用戶討論把安卓的樣貌和軟體抄過來印上自己的鴻蒙logo、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就是換了個名字。一樣的界面,一樣的應用,一樣的操作。這個鴻蒙系統體驗比安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相信廣大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鴻蒙OS到底是不是安卓換了一套UI,鴻蒙OS和安卓,到底有什麼區別,以及鴻蒙OS到底支不支持安卓應用。別著急,咱們慢慢縷縷。
根據媒體演示機的圖可以看到,鴻蒙OS 2.0和EMUI 11在外觀上並沒有什麼變化,它們唯一的區別就是,鴻蒙OS 2.0的演示機在版本那裡顯示的是鴻蒙OS,而EMUI 11則有安卓版本。
難道,鴻蒙OS 2.0隻是取消了一個安卓版本的顯示,其他還是和安卓系統一樣?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解釋:演示機只是為了展示鴻蒙OS的分布式能力,在未來正式發布之後,鴻蒙OS肯定會有全新的界面。
根據官方介紹,鴻蒙OS採用了四層架構,在最下面的應用層我們可以看見Linux Kernel內核,這或許就是華為鴻蒙兼容安卓的原因吧。
不管是手機圖標、後臺管理還是設置頁面,都與現在所使用的EMUI 11無異。最大的變化就是"關於手機"這一欄,原本大大的"EMUI"已經變成了"HarmonyOS",充分展示出這是一臺鴻蒙系統的手機。
現場也得到了確認,搭載鴻蒙作業系統的手機可以兼容運行安卓程序,並且官方表示鴻蒙OS已經得到了京東、百度地圖、滴滴出行、WPS、航旅縱橫、喜馬拉雅、酷狗音樂、倒數日、雲閃付、美團、優酷等主流應用夥伴的支持,後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軟體進行適配。
其實就這個真機上手來看,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與咱們日常使用真沒啥差別。事實也確實如此,鴻蒙系統手機所呈現的前端UI,仍然是咱們熟知的EMUI,這個新系統與之前的最大差別,其實在於底層。
之前我也做過相關的介紹,安卓是基於Linux內核(宏內核)所開發的作業系統,而鴻蒙則是基於微內核所開發。兩個系統在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同,比如代碼量、編寫方式、資源目錄、配置文件等等。
說太多比較複雜,你只要知道,鴻蒙是一款全新的作業系統,與安卓沒有任何關係,不過是給咱們呈現的效果與之前一樣罷了。而且鴻蒙系統還可以兼容安卓應用,這對咱們消費者來說是無感知的,所以咱們平時怎麼用,以後就可以怎麼用。
同時,本次鴻蒙2.0手機開發者Beta版公測招募已經正式開啟,公測的設備支持華為P40、華為P40 Pro、華為Mate30、華為Mate30 Pro、華為MatePad Pro,支持OTA升級。
但前提是需要先進行報名,待審核通過後才可以收到華為官方的公測邀請郵件,根據郵件內容指導進行升級。而且這個是針對開發者的,咱們普通消費者暫時只能看看網上的流傳視頻解解饞。
按照華為的計劃,鴻蒙系統不單單是面向手機的,它將會是一整套多設備多端運行的分布式全場景智能作業系統,手機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未來將全面打通手機、平板、手錶、車機、音箱、電視等設備,通過鴻蒙系統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華為還表示,明年華為所有的產品都可以升級為鴻蒙系統,而覆蓋的設備在1億臺以上。今日的開發版已經正式上線,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測試、開發,咱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官方的升級推送就可以。
怎麼樣,鴻蒙系統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