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骨朵數據
IP改編,是每年影視劇行業都在討論的熱門話題。2018年有人拋出「IP失靈論」,甚至是「IP終結論」,然而,在對2015-2018年的IP網劇進行對比分析之後,骨朵數據認為,上述論調難免有些悲觀,且言過其實了。
在《2018年網絡劇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網劇白皮書》)中,我們發現,過去幾年間,IP網劇數量逐年遞增,影響力也在逐年擴大。並且可以預測的是,IP網劇在未來仍會佔據網劇市場的主流。
IP網劇佔市場主流,優質中小IP大受歡迎
在《網劇白皮書》中,我們對IP網劇進行了專門分析。據骨朵數據統計,2015-2018年這四年間,在網劇總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的情況下,IP網劇的數量反倒是逐年遞增,且增勢明顯。
如下圖所示,IP網劇從2015年的37部,到2016年的56部,增至2017年的74部,再增至2018年的108部。與之相對應的是原創網劇數量,從2015年的342部,降到2016年的293部,又下降到2017年的222部,繼續下降到2018年的167部。
儘管IP網劇數量比原創網劇數量要少,儘管2018年IP網劇市場的整體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大製片大明星大IP劇集接連遇冷,尤其是原創網劇《延禧攻略》成為爆款黑馬,挑動著人們的神經,但IP依然是眾多網劇的內容來源,而IP網劇也仍然佔據著市場主流。根據過去幾年網劇行業發展,以及各大視頻平臺和影視公司布局IP的情勢來看,未來每年IP網劇數量或將會穩定在100部以上,影響力也將有增無減。
說到網劇的IP來源,據骨朵數據統計,2015-2018年網劇IP的主要來源均為小說,尤其是網絡小說。甚至可以說,網文跟網劇相伴相隨,是網絡娛樂活動的一體兩面。如下圖所示,2015年37部IP網劇中有25部為小說IP改編,2016年56部IP網劇中有47部為小說IP改編,2017年74部IP網劇中有49部為小說IP改編,而2018年108部IP網劇中有80部為小說IP改編。
2018年這108部IP網劇有豆瓣評分的為56部,只有4部豆瓣評分在8.0分及以上,包括《忽而今夏》《假如沒有遇見你》等。另有19部豆瓣評分在7.0-7.9分之間,包括7.4分的《將夜》和7.2分的《顫抖吧阿部之朵星風雲》等。
如下圖所示,骨朵數據還對2018年由小說IP改編的這80部網劇做了IP源頭統計分析。除了傳統文學有20部之外,IP來源數量最多的就是晉江文學城、起點中文網、愛奇藝小說、起點女生網,這四家網絡文學網站分別有13、12、9、8部小說IP改編網劇在2018年上線。
每年上線的這些小說IP改編網劇中,畢竟大IP改編劇有限,故而,視頻平臺和影視公司進一步挖掘中小IP的潛力,製作、上線大量由中小IP改編的網劇。過去幾年間,每年都會有一些優質中小IP改編網劇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在整個2018年,這一現象更加顯著。
比如,取得亮眼成績的IP網劇就有《鎮魂》《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媚者無疆》《顫抖吧阿部之朵星風雲》《惹上冷殿下》《芸汐傳》《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雙世寵妃2》《我與你的光年距離2》等。
漫改真人網劇表現不若往年,品質有待提升
在IP網劇中,有一類為漫改真人網劇。在《網劇白皮中》,骨朵數據專門闢出一部分來進行解讀。
2015、2016年,漫改真人網劇還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作品數量少,每年僅上線兩三部,除2016年的《畫江湖之不良人1》之外,其他作品影響都很小。2017年可稱得上是漫改真人網劇的一次小爆發。這一年上線了9部漫改真人網劇,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產生前臺總播放量57.6億,相比2015、2016年可謂呈指數級增長,並且,這一年也產生了在垂直圈層有較高影響力的作品,如《鎮魂街》《端腦》。
不過,若跟2017年相比,2018年的漫改真人網劇市場表現看起來就不那麼美好了。據骨朵數據統計,2018年共上線了7部漫改真人網劇,其中6部(除《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約產生前臺總播放量為25.8億,遠低於2017年。
註:因為《有貓在》《削死這群熊孩子》《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三部為愛奇藝獨播網劇,又因為愛奇藝在9月初關閉前臺播放量顯示,而變更為愛奇藝熱度顯示,故而,我們對其中分別於2018年2月1日上線的《有貓在》、2018年3月15日上線的《削死這群熊孩子》、於2018年12月1日上線的《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做數據上的特殊處理。
比如,《有貓在》和《削死這群熊孩子》仍採用前臺播放量統計,不過數據截至2018年8月31日。這兩部成本小、關注度低的網劇至2018年8月31日已開播六七個月,熱度早已過去,按照此前的每日播放量規律,估算2018年最後四個月的播放量在以千萬級播放量為最低單位的統計準則下,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我們將這兩部網劇在下圖中一同統計。
而《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我們直接採用該劇上線一個月內的愛奇藝平均熱度和最高熱度來計算,因為上線最初一個月往往是一部新劇熱度最高的時間段。
註:1,每年網劇的前臺播放量均截至當年12月31日,2018年《有貓在》《削死這群熊孩子》這兩部除外;2,《有貓在》《削死這群熊孩子》的前臺播放量截至日期為2018年8月31日,不過鑑於這兩部劇此前的播放量表現規律,後四個月播放量大致可忽略不計。
註:《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真人版上線於2018年11月27日,骨朵數據統計該劇在上線一個月內的平均熱度和最高熱度。骨朵數據按此標準統計2018年後四個月愛奇藝網劇的平均熱度,發現平均熱度突破4000的有30部左右,而該劇的2821大致可算作該平臺的腰部劇。
下圖所示為2017、2018年漫改真人網劇的前臺播放量具體表現。藍色為2017年上線網劇,橙色為2018年上線網劇。可見,2018年的漫改真人網劇流量表現遠不及2017年。
骨朵數據還對比了2018年漫改真人網劇豆瓣表現。截至2018年12月31日,7部作品僅3部有豆瓣評分,其中,《快把我哥帶走》《單戀大作戰》的豆瓣評分均為7.5分。
以上內容提煉自骨朵數據《網劇白皮書》的IP網劇(以及漫改真人網劇)章節。而整本白皮書共分為9大部分:
1、年度數據觀察:新題材湧流不息,爆款與話題齊飛
2、漫改真人網劇數據觀察:整體表現欠佳,品質亟待提升
3、網劇政策法規年度匯總 : 監管機制益發完善,行業進入轉折之年
4、視頻平臺格局分析:鼎足三分,變數猶存
5、視頻平臺經營狀況分析 :會員+廣告為營收兩架馬車,燒錢仍在繼續
6、影視公司年度整體表現:影視股遇冷暴跌,行業融資總額大增
7、網劇重點劇目分析:多元亮點,異彩紛呈
8、網劇主要演員表現分析:新人層出不窮,演藝圈更迭加快
9、網劇行業現象及趨勢分析:現實主義導向增強,優質中小IP大受歡迎
福利時間
《2018網絡劇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
「買一贈一」「買二贈二」優惠ing
5月5日前下單購買2018【網劇+網大】白皮書,贈送2018【動畫+漫畫】產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