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又是一次無意中發現的金魚苗,又是同樣的數量不多,又是採取一樣的魚蟲直接餵養方式,它們一直在閒置的魚缸裡茁壯成長,個體差別並不是很大。
從年後到現在,養魚老道這裡一共是有三批金魚苗降生了,其中兩批魚苗生長的都很好。
唯獨有一批不一樣,魚苗出現了一定的生長停滯和死亡現象,而且那批魚苗還算比較精心的投喂,這不是很奇怪嗎?
三批魚苗的大致情況
第一批魚苗是養魚老道無意中發現的,當時的情況是因為魚缸裡的金魚發情了,導致水質有點渾濁,必須把竹節草剔除,結果剔除之後的一段時間,小金魚苗自己就孵化了,數量不多,五十來只,被飼養在一米五的困水缸裡。
因為我發現時它們已經開始起水遊動了,又是在困水缸裡,我也不想去投餵蛋黃導致渾水,所以就直接投餵的小魚蟲,活的魚蟲,然後它們就開始順利長大,至於說我發現它們之前,它們吃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那個魚缸裡還沒有褐藻。
我們再說第二批魚苗,是人工授精來的,因為數量較多,三四百條,所以我比較謹慎,開始使用蛋黃水投喂,是在80釐米的閒置魚缸裡,然後等到我感覺它們可以攝食魚蟲了,才開始投餵活魚蟲的,但是中途因為有事,三四天沒有投喂,之後又出現了魚蟲斷頓的現象,導致它們的個體差異迅速拉開。
一些大個的魚苗是小個體魚苗的兩到三倍以上,因此,被我淘汰了一些已經長不大起來的魚苗,個體較大的全部送給了老鄒大叔,因為我這裡沒有地方給它們分缸,個體較小的,目前還在飼養之中,也在逐步長大。
第三批魚苗是因為魚缸底部的垃圾過多,水草總是沉澱雜質,所以除了刻意栽種的水草以外,其餘全部清除了,當時金魚又在發情期,我也知道可能水草上會有魚卵,但是根本就養不了了,所以不去在意。
後來因為這個水草缸裡帶進去了一條小孔雀魚苗,怎麼也撈不出來了,沒辦法扔進去一網小魚蟲,然後等我再觀察的時候,能有20來條小金魚苗已經降生了,所以,本著讓它們自生自滅的原則,我也不去投餵蛋黃了,直接就是小魚蟲開喂,愛吃不吃。
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它們一直生活的很好,逐漸開始長大,而且生長的也比較勻速,個體差異很小,難道說金魚苗的開口料,直接投餵魚蟲根本沒有問題?
魚蟲的大小和飼養密度,才是關鍵問題,很多魚友都是栽在了飼養密度上
思來想去,加上我小時候繁殖金魚以及後來繁殖鬥魚苗、燕魚苗的經歷,我感覺這三窩魚苗之所以出現了這種差異,問題只會有以下兩點:
第一點就是,較小的魚蟲,金魚苗完全可以攝食。
兩次的實踐證明,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如果說我們的魚缸裡能夠有點藻類的輔助,那當然會更好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提前投放點魚蟲,讓它們事先繁殖出來一些小魚蟲,對於這些小魚蟲,我也仔細觀察過多次,它們和剛孵化的豐年蝦卵的個體差異並不大。
第二點才是重點,那就是我們魚缸裡的這些個體較小的魚蟲數量,夠不夠所有的魚苗攝食?
很多魚友之所以說小魚蟲不能作為金魚苗的開口料,其實都是栽在了魚苗的飼養密度上,也就是說,這個東西不是不適合金魚吃,而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的供應量或者是金魚的數量太多了。
我的兩次實踐足矣證明了這個問題,為什麼第一次和第三次的金魚苗,不但是可以茁壯成長,而且個體差異根本不大?
就是因為飼養密度極低,魚蟲可以攝食的數量完全滿足了,這些小金魚苗的攝食需求,它們之間不會因為魚蟲不夠,而導致體弱的根本搶不上食,最後全部被餓死,或者是出現了巨大的個體差異,個體較小的越來越孱弱,被個體較大的魚苗一直欺負到徹底玩完了,就是如此簡單的問題。
總反應魚苗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要想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出在了飼養密度和投餵上,不會再有其他的原因了
為什麼我們飼養的小魚苗會出現針尾,不斷水黴或者死亡現象?這是很多魚友不斷遭遇的問題,不斷的前來詢問有什麼好辦法解決?
今天還有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皮球魚苗針尾和水黴的問題,對於這麼點的小魚苗,我只能說五個字了,該死就死吧。
因為一切的一切的原因,全部源於我們的飼養密度和投餵問題,再就是一個水溫。
個別的卵胎生觀賞魚,小魚苗體質虛弱,起水不遊動,帶著大大的卵黃囊,甚至於出現過死胎、魚蛋現象,那個毋庸置疑是體質不良。
而其他的所有問題,全部源於飼養密度和投餵問題,前提是我們的飼養水溫必須恆定和最佳。
不管它什麼魚苗,只要是飼養密度過大,就一定會出問題,這是百分百靈驗的。
我們不要再去東打聽西詢問的了,它們的飼養空間到底多大、水質到底混不渾濁、投餵量是多了還是少了,水溫是多少,我們自己會不知道?
飼養密度過大,投餵量一旦增加,水質根本就不可能處理好的,尤其是在什麼小小的隔離盒裡,或者是投餵蛋黃水沒有節制。
投餵量過小,飼養密度過大,魚苗之間一定會發生優勝劣汰、自相殘殺的問題,這些才是導致魚苗針尾或者死亡的真正原因。
請問,我們還會有什麼問題,它還能有什麼問題?
水質不好了,再去來個大換水,加個過濾,然後小魚苗被過濾吸走了,又成了一個新問題?
只要我們把它們飼養的水體加大一些,什麼水妖精、過濾器,根本都不必去使用,即使是蛋黃水也可以隨便喂,等到它們生長到一定時期,再去抽底換水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難道不是嗎?
在此養魚老道也奉勸各位新魚友,我們遇到這些極為簡單的問題,還是先找找自身的原因吧,很多問題別人是幫不上什麼忙的,拜託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