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晚年的這首詞,把晚年病後的生活情形,描繪的活靈活現!

2021-01-12 塵世曉書僮

李清照是才女,也是一位大家閨秀,她與傳統的女子完全不一樣,據說她在很少的時候,她的父母便是不像一般的家庭那樣,僅僅只是教她女紅,更多的還是教她讀書識字,也讓她盡情地玩樂,也是有著這樣的父母,才最終使得李清照能夠在宋朝的文壇上發光發亮,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女詞人。

其實在那樣的一個封建時代,除了李清照自身的天賦,以及她的用功之外,那她父母的這種教育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沒有她父母的那種開明的教育,李清照也不可能成為才女,更不可能寫出那些膾炙人口的詞作來。

李清照的詞清新優雅,寫得極為生動,也非常的深情,這也正是李清照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讀她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宋詞之美。她往往只需要寥寥的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無論是她早期的作品,還是她晚年時期的作品,裡面都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清照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詞,那便是她的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這首詞可能初讀的時候會覺得很一般,其實這也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她在這首詞中把自己晚年病後的生活情形,描繪的活靈活現。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宋代:李清照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李清照的很多作品都是充滿了一種真摯的情感,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情感,從而也令她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尤其是她到了晚年,經歷過了生活的種種變故,這也使得她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解讀,所以也令她的作品顯得更為厚重,也更加的感人,她的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她就是描寫了自己晚年的生活,以及當時的一種心境,雖然只有這麼寥寥的數語,但是讀來同樣的令人感傷不已。

詞的上片,李清照便是直抒胸臆,不僅描寫到了自己當時的一種心情,同時也描寫了自己當時的狀況,我現在兩鬢早已是花白了,而且稀稀疏疏,再加自己又有病,只能夠是每日臥在床上看那外面的殘月照射在窗紗之上。將那豆蔻煎成沸水,只是強打起精神來,但是不要分茶而食。這幾句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傷感,此時的李清照已經是病得不行了,所以她描寫的也是很傷感。

詞的下片,也是李清照一貫的風格,自己雖然是有病在身,可是枕頭上,依舊還是放著書本,閒下來的時候就讀一讀這些詩書,門前的景色,由於是在雨中,這樣顯得更為悽美,也更加的漂亮。現在終日陪伴我的只有那屋前的木犀花,其實對於我來說,這樣的生活已經是足夠了。最後這幾句李清照更是進一步地描寫到了自己的當時的生活,寫得很是平淡,但是這背後更多的還是一種心酸。

李清照的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傷感,她把自己病中的生活,以及自己當時的一種心境,描寫的入木三分,這也正是李清照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詞人的一片深情,以及她對於人生的一種看法,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最是值得我們一讀。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其實中國古代有無數的才女,但是論起名氣來還是李清照最大,這也正是與她的文學才華有關,她一生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美詞作,而且她的這些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更是膾炙人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會頻繁地引用,這也正是李清照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李清照很經典的一首詞,把生活細節描寫的活靈活現,寫的很是唯美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最有才華的一位女子,她的一生堪稱傳奇,無論是她的個人生活,還是她的愛情生活,那都是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縱觀整個中國歷史,還真沒有幾個女子,能夠與李清照相比,僅僅是她的名字,便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她的詩詞更是成為了宋詞裡的精品之作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李清照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觀點,桂花的氣節,便是她的氣節。李清照寫這首詞的時候,與丈夫趙明誠居住在青州。當時,她的公公趙挺之受到黨爭連累,在悲憤中去世。趙明誠因為父親的去世,罷官回青州老家隱居。李清照與丈夫每日讀書、寫詩,自得其樂,早已將功名拋之腦後,潛心研究收集來的古董字畫。
  •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得極有意思,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這足以說明辛棄疾的愛國情懷,僅僅是這一點,便是值得我們尊敬。說起辛棄疾的詞,對於很多愛好詩詞的朋友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他可是能夠與蘇軾比肩的大家,後世把他和蘇軾並稱為「蘇辛」,這無疑是對於他最好的褒獎,這麼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他的作品裡其實除了描寫雄心壯志,表達了自己內心想要收復北方失的一種願望之外,他還寫過很多非常有趣的詞作,例如他的這首《清平樂·村居》,便是一首非常有趣,也非常歡快的作品,一掃他此前詩作陰晦與濃重,在裡面更是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 只不過是尋常之景,還有普通的日常生活,李清照描寫得活靈活現
    而且她還是宋朝最著名的才女,現在只要說起才女,相信絕大部分的讀者,那都是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李清照;無論是才華,還是學識,完全可以當時一流的大詞;另外李清照的詞作也是極其豐富,風格多樣,各種不同的題材,不同的類型,那也是比比皆是。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也就是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這首詞就只不過是描寫尋常之景,還有日常普通的生活場景,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
  • 李清照一生約留下八十首詩詞,這首詞雖然不著名,卻感動了千萬人
    關於這首詞的創作背景一直存在爭議,有的人認為是李清照在和丈夫趙明誠長期分別之後,得知心上人即將歸來時寫下的;也有人認為是李清照在返回故鄉後,無奈與丈夫長久分別,當得知自己能夠返回京城時創作的。無論如何,這絲毫沒有影響這首詞的情感與思想,字字含情,句句帶春,讓我們為詞人純潔真摯的愛情熱淚盈眶。
  • 新婚後不久,李清照思念夫君,寫下這首詞,卻不想成為經典名作
    在那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封建年代,懷揣著青春少女心的才女李清照遇見了大她三歲又門當戶對的如意郎君趙明誠,兩人的愛情不知羨煞了多少終難成眷屬的有情人。佳人搭配才子,可謂是天作之合。婚後二人的生活更是甜甜蜜蜜,相敬如賓,日常恩恩愛愛,讓人好生羨慕。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詞人將她早年的歡樂生活、中年的憂愁思念情懷、晚年的孤苦飄零的狀況都藉助賞梅抒發的淋漓盡致。這首詞中時間跨度之大,感情跨度之深,都是在其他作品中不常見的。人到晚年,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經歷,一字一眼中仿佛都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迸發著詞人熱烈的情感,也是詞人飽經滄桑命運多舛的真實生活的寫照。
  • 李清照早年很有趣的一首詞,充滿了濃濃的少女之情,值得我們一讀
    兩宋時期誕生了無數的名家,而且寫下了很多深入人心的作品,儘管當時的宋朝比較開放,但是對於女子來說,那依舊還是沒無法像男人一樣拋頭露面,只能是一輩子生活在閨房,做做女紅。但是正如清朝大文豪曹雪芹在《紅樓夢》裡所寫得那樣,女子並不遜色於男子。而北宋時期也的確是有很多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李清照,她儘管是一位女子,可是無論才華,還是遠大的人生志向,那都堪比男子。
  • 溫庭筠的一首詞,蘇軾和李清照都化用過,誰的水平更高一些?
    雖然蘇軾一生的仕途道路總是忽上忽下,他的性格,也早已在屢屢被貶黜中,變得豁達開朗,可這一次被貶往英州,依然讓他產生了不少愁緒。去往英州路途遙遠,到鬱孤臺時秋季已來臨,蘇軾夜宿造口,半夜被雨水驚醒,想起昔日與弟弟蘇轍的友誼,寫了下這首詞。詞的上闋,寫夢被驚醒時的場景。「梧桐葉上三更雨」就是對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一詞的化用,「夜涼枕簟已知秋」和「夜長衾枕寒」也表達的意思也很相似。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寂寞深閨,兩處相思,極具才情的李清照和丈夫互寄書信,寫詞表達思念之情。而《一剪梅》,這首堪稱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也是李清照最有名的詞作之一,就是在此時橫空出世。這本就是創新之喻,李清照化用後,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範仲淹的原句,比較平直板實,而李清照將眉頭和心頭分開表達,相互對應,此起彼伏,更加巧妙,令人驚嘆不止。
  • 李清照16歲時,寫下這首詞,句句是經典,在當時名震京城
    這一首如夢令,作於李清照16歲,一個清純少女雨夜時喝酒,卻不消酒力,睡到清晨。清晨夢醒,就問家裡的侍女,這天氣如何,那院子裡的花又怎麼樣?侍女隨口說到,一切都是老樣子,沒有變化。可是詩人明顯對這個回答不滿意,所以才有了這一句傳唱至今的經典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的情書,被丈夫混在自己50首詞中,瑕不掩瑜被高手一眼認出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才女。她的一生活得足夠精彩,也足夠有趣,給後人留下了太多值得討論和學習的地方。其實不用等到多年後的今天,在當時丈夫趙明誠的一次不服氣,就證明了李清照的詞寫得有多好。話說北宋末年,政局變幻、黨爭激烈,趙明誠被迫到外地做官。新婚不久的他們被活活拆散,李清照飽嘗相思之苦。這一年的重陽節,西風料峭,寒氣漸濃,後花園裡的菊花開了。
  • 李清照很「少女」的一首詞,描寫自己約會過程,讓女生們無比憧憬
    李清照雖然是一位「女強人」,但是我們在她早期的作品中,依舊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少女情懷」。其實,每個少女的心中,都懷有對愛情的無限憧憬,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李清照也不例外。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作品亦如跳脫可愛的少女,讓人憧憬不已。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正是展現她少女心的一首作品——《浣溪沙·閨情》: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 杜甫這首詩描寫的生動有趣,把自己在成都的生活,描繪的活靈活現
    縱杜甫的一生,只能用悲慘來形容,他在生活上經常是陷於困頓,一輩子都生活的顛沛流離,但即使是這樣,他依舊還是保持了一顆樂觀的心態,同時也保持了高尚的品格,雖然自己生活很困境,可是他始終還是關心底層的民眾,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愛,也都奉獻給了比自己更加需要關懷的普通民眾,這就是杜甫最偉大的一個地方。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個「花」字用了17次,沒想到懶散之下成千古名作
    她曾有一首詞寫得極好,這首詞中包含了17個「花」字,這首詩便是《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這首詩被稱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稱為千古名作。
  • 李清照這首詞寫了三種賞梅情景,是三種不同生活狀態和感受的寫照
    這首《清平樂》的詞作將她早年生活的歡樂、中年的思念情懷、晚年的飄零都填了進去,是一首時間跨度非常大的詞作,這一點在詞人其他的作品中並不多見。這首詞也體現了李清照獨特的創作手法和藝術特色。原詞如下: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 「學霸」李清照,16歲就寫出了「知否」
    儘管是化用,但這首小詞卻顯得委婉活潑、凝練有趣,因為它生動地描寫了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對話場景。問者情多,答者意淡,清新淡雅的筆觸,卻寫出了無比穠麗豔冶的情感。就像這首詞所寫的那樣,李清照的少女時代過得無比優雅閒適。
  • 李清照一首詞,當年不知背景,如今再讀淚滿襟!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詞,從題材上講這是一首閨怨詞,通篇表現出主人公對生活變遷的感受。這首詞構思精巧,看似平平淡淡,但卻將一位才女的心思娓娓道來,不驚不怒,卻感人至深。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首詞時,感覺詞人用筆細膩、縝密、從容、蘊蓄,寫得情致婉轉,足以代表李清照詞的婉約風格。但卻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如今再讀這首詞,卻感到字字血淚,讀來讓人不覺淚流。南歌子·天上星河轉宋代:李清照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
  • 趙明誠三天三夜寫50首詞,卻不敵妻子李清照,網友表示:甘拜下風
    李清照就是從這千萬高手中脫穎而出,成為千古第一才女。千年才有如此一人,風頭出盡,風流至極。父親是大學士蘇軾的學生,不僅得到蘇軾的真傳,才氣逼人,還喜歡藏書。母親出生在當朝狀元家庭,飽讀詩書,蕙質蘭心。李清照絕對沒有辜負這好基因。當其他深閨少女正偷偷懷春的時候,小李清照已經寫出了《點絳唇·蹴罷鞦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