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字最「難寫」的一碗麵,八成遊客不知道咋寫,查字典也沒用

2020-12-26 朱桀的行走筆記

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我們到一座城市旅行,不僅僅去看這座城市的自然風光,去一探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一定不會錯過這座城市的美食。對於遊客來說,這座城市的美食是探索,或者是再次回來的回味,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這些美食就是他們家鄉的味道。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那麼在你的家鄉,最熟悉的美食的是什麼呢?

因為南北地理位置的差異,也造成來氣候的差異,農作物也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人多是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人多是以麵食為主食。今天來說說北方的一碗麵是,也是中國最「難寫」的一碗麵,很多人都知道這一碗麵,也都品嘗過這一碗麵,甚至是會怎麼喊這碗面,但是卻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寫不出來這碗面的名字。

中華麵條,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記載見於東漢年間,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因為地區的差異,所以我國的麵條花樣也是五花八門,其中就有我們最為熟悉的以「四川擔擔麵、河南燴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及湖北熱乾麵」為代表的我國五大名面。雖然國內的麵食花樣繁多,但是被譽為「麵食王國」的僅有一處——陝西,從最日常的饅頭、鍋盔、麵條,到肉夾饃、羊肉泡,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有人粗略的統計了下陝西麵食大概有50種之多。

陝西人愛吃麵,大街上的麵館比飯館多,但是陝西還有一種麵食,是眾多遊客最為「頭疼」的一碗麵,雖然大部分遊客都最知道這碗面的名字怎麼讀,但是八成以上的遊客卻不知道它的名字怎麼寫。相信說到這裡,大家也都知道它是那一碗麵來,是的,它便是很多外地人到西安必嘗的美食之一,堪稱「中國第一神面」的biangbiang面。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biangbiang面被稱之為「中國第一神面」。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流傳千年,久負盛名,其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擀成長寬厚的麵條。biangbiang面的製作手藝並不複雜,即將手工製作的像褲帶般寬的麵條煮熟撈入碗中後,加上用炒鍋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筍片、菜瓜等與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也成就了一口地道的秦地風味,成為遊客到西安必嘗的美食之一。

biangbiang面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中國第一神面」,不止是因為它有褲帶般的寬度,還有它的吃法也是令人「奇怪」。緣起於鹹陽的biangbiang面,最初的時候人們吃這一碗麵都是蹲在凳子上,然後手裡端著一個如盆一樣大的面碗,一口接著一口吸溜吸溜地吃著通紅噴香的像褲帶的biangbiang面。這也是陝西八大怪中的一怪。

對於八成以上的遊客來說,在陝西吃一碗biangbiang面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要寫出來它的名字卻是一件難事。因為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是目前筆畫最多的漢字,堪稱「世界漢字之最」,其文字的字型是所有傳統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不曾收錄的。雖然字難寫,但是發音卻不難,因為其得名是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所以其發音為biang(第二聲)字,相當好記。

雖然biangbiang面的biang字難寫,但是如果記住陝西人就編成的世代相傳的口訣,便也會知道「biang」字怎麼寫,「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鹹陽。」記住這個口訣,便會知道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怎麼寫,那麼你記住了這口訣嗎?不妨跟著口訣寫一遍,看看書寫的是否正確!

相關焦點

  • 中國「名字最難念」的村莊,不查字典都不知道怎麼念,你認識幾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的別稱,還意味著自己的不同,無論世界上有什麼樣的東西,名字都是一樣的,因此,那些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大家都知道,不僅在中國,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村落,那裡住著一群勤勞樸實的老百姓,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在耕種,這個村子是中國非常特別的村子,名字很難
  • 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漢字.人們會寫不會讀
    中國有一個漢字,筆畫最多,人們會寫不會讀;字典裡查不到,電腦上打不出來。這個字是陝西的一種麵食名字。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字陝西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省份,曾經有十三個王朝在西安建都,是古文化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有一個關於麵食的字,字典裡查不出來,電腦上也打不出來
  • 「名字寫完,別人都交卷了」萌娃控訴名字難寫,太委屈
    中國古籍《說文》中曾提到,「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賓也。」孩子是每個家庭中未來的希望。因此,在給孩子起名時,父母都會選一些有著吉祥之意的字作為孩子的名。「名字寫完,別人都交卷了」萌娃控訴名字難寫。可是,雖然名字是個好名字,但是對於剛上小學的一一來說,簡直是太複雜了。今天正趕上一一的聽寫比賽,由於名字過於複雜,導致最後其他同學都交卷了,一一還在寫名字,於是看到小李就委屈地跟媽媽說,「名字寫完,別人都交卷了。」而且,就連學校的老師之前也曾跟小李表示過,孩子的這個名字確實太複雜了,有些「耽誤事」。
  • 中國名字「最複雜」的村,別說寫了想語音輸入都不知道咋讀
    中國名字「最複雜」的村,別說寫了想語音輸入都不知道咋讀,在擁有34個省的中國,每個省都被劃分為多個城市,因此,最多的村子都屬於城郡,城市和鄉村也有自己的名字,有些城市聽起來象名字一樣掛在嘴邊,但是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這個村子的名字,雖然想取笑也不知道怎麼讀,但是別說寫了,連信都不信嗎?
  • 小學生考場上嚎啕大哭:我名字126畫太難寫,老師都看花了眼
    小學生考場上嚎啕大哭:我名字126畫太難寫,老師都看花了眼現在的父母和過去也很不一樣。現在父母給孩子起名字也很挑剔,要有意義,要有深度,還要好聽,要顯著的文化,反正條條框框是很多的。但是事實上,給孩子取名真的不是隨便的事情。
  • 蘇州最出名的一碗麵,名字怪做法講究,上榜中國十大麵條!
    旅遊少不了美食,我們今天來說說蘇州最出名的一種面,叫做奧灶面。雖然名字有點拗口,但卻是當地人很喜歡的一種主食。而奧灶面也是被列入中國十大傳統麵條之一,與蘭州牛肉麵、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鎮江鍋蓋面齊名。
  • 新生名字太生僻 老師點名查字典
    ,私底下查了一下字典,還有一個讀錯了。」    尷尬:有的名字漢語字典上也查不到    讓宋飛有點尷尬的新生中,有一個名叫「劭鋆」的孩子(保護孩子,隱去姓氏)。第一字,也許很多人都認識,第二個字你就不一定認得了。    「乍一看,嚇我一跳,這兩個字我都覺得眼生。」憑藉經驗,宋飛將「劭」(讀音shao)字認了出來,但後一個字「鋆」的難度有點大。
  • 河南名字最難念的4個縣,均是簡單的漢字,查字典都不一定能讀對
    我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就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漢字,人們也可能會讀錯。漢字不僅有多音字,還有同音字,同一個字用在不同的語境中發音也會有不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河南名字最難念的4個縣,均是千年古縣,查了字典都不一定能讀對。
  • 小學新生花名冊,12個名字有8個不認識,老師叫苦:點名靠查字典
    如果是這些重名的字眼,都還算是能理解的,畢竟大家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但是有些家長為了與眾不同,翻著字典個孩子取一些生僻字,這可就難為了老師。一些常用的字還能輕鬆讀出來,這些生僻字就像是遠古的記號,能寫出來都不容易啊!1.
  • 名字難認,光澤不掩
    老舍女兒在濟南出生,起名舒濟,女兒嫌「濟」字難寫,筆畫太多。兒子出生,老捨命名「舒乙」,「乙」是一畫。老舍幽默,一繁一簡,成一段佳話。在庚子之春的抗疫戰場,我記住了兩個人的名字,一是設計師黃錫璆,一是援鄂醫療隊醫生閆瑢玓。
  • 中國最難寫名字的村子,幾乎沒人能讀對,全村僅93人全都一個姓
    在中國最難寫名字的村子:大多數人都不會讀,全村只有93人。我國土地遼闊,國土遼闊,無論是山脈還是河流,在我國境內土地都不是少數,中國地圖上分布的各省、直轄市、特區等數量比其他國家多得多,可以說,我國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國土面積廣大的國家,不僅面積大,我國各地區隱藏的村莊也很大,不僅有美麗的景色,還有特色,吸引了很多遊客。
  • 如何快速查字典?掌握「猜查法」,讓查字典的速度「飛」起來!
    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要識字。如果不認識漢字,課文怎麼讀?小說怎麼看?怎麼寫作和交流?所有的文章,都是由一個個漢字組合而成的。不認識漢字,一切都無從學起。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認識、積累漢字的過程。即使是出社會了,上班了,也會遇到生僻字,還是要查字典。從小,語文老師就開始教我們查字典。
  • 河南名字「最獨特」城市,四川遊客總是念不對,其餘遊客一念就對
    河南的奇葩地名真不少,有一些地名別說聽都沒聽過,就算聽說了也讓不少人懷疑自己的中文水平,首先得先看得懂,然後得念得對,像濬縣的浚,柘城的柘,武陟的陟,能全念對的還真是沒幾個,要想知道它們的準確發音,還得自己上網查呢,不過下面河南名字最「獨特」城市名字就很尷尬了,哪怕是查對了也容易念不對
  • 幼兒園新生花名冊,16個名15個不會念,老師點名靠查字典……
    她瞬間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書白讀了,這花名冊上16個娃的名字,竟然有15個名字都不會讀。無奈之下,趙老師只好對著字典挨個查,還順手在花名冊上標註了拼音防止自己讀錯。她拿給自己已經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的妹妹看,也表示實在認不全。趙老師直呼「這一屆家長起名水平真不是蓋的啊!我太難了!」
  • 小逄觀星|他們如同自己的名字,自帶光澤
    【小逄觀星】名字難認,光澤不掩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 逄春階老舍女兒在濟南出生,起名舒濟,女兒嫌「濟」字難寫,筆畫太多。兒子出生,老捨命名「舒乙」,「乙」是一畫。老舍幽默,一繁一簡,成一段佳話。說說他名字中的「璆」。「璆」音球。查《辭源》釋義,一是美玉,可以為磬;一是佩玉相擊聲,《辭源》引《史記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人的名字,好多是長者起的,往往都有個寄託。黃錫璆先生的名字是誰起的,沒查到。而閆瑢玓的名字,則是閆醫生父親起的。閆瑢玓出生後,其父就在「瑽瑢」 「玓瓅」中各取一字。
  • 會不會學習,看你怎麼查字典就知道了,新方法讓你一勞永逸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字典詞典,但是你真的會查字典嗎?查個字典誰還不會!別著急,聽我說來。我說的「會」不是「去做」的意思,而是「擅長」的意思。大部分人的用法是,遇到生字詞,立馬打開字典,鎖定關鍵字詞明白怎麼回事以後,把字典扔到一邊。下次忘了,重新來查,如此重複下去。
  • 怎樣使用《康熙字典》查難字、生僻字及古代讀音?
    也包括一些口語中講得出來, 但筆下常寫不出來的字, 如「旮旯」(gālá, 角落) 、「囊囊膪」(nāng nāng chuài, 豬胸腹部肥而松的肉) 。由於漢字使用歷史悠久,積累起來的字很多。據估計,大約有六、七萬個,現在有專家找尋並統計出九萬多個,當然其中有大量的異體字,有所謂的「死字」。但是,一個字的死活並不是絕對的,閱讀古書的時候,就常常遇到許多「死字」和生僻字、異體字。
  • 日本方便麵27元一碗?而中國遊客卻說:不貴!
    在日本旅行,有些中國遊客由於吃不慣日餐,也把這習慣帶到日本,去超市喜歡去採購方便麵吃。那麼日本方便麵便宜嗎?說出來嚇你一跳,普通的一碗大部分在25元左右!這是日本的一家超市,方便麵擺滿了櫃檯,五花八門,有多種可選擇。為了體驗日本方便麵是個啥滋味,25歲的中國遊客熙熙姑娘決定買來嘗嘗。
  • 河南名字「最獨特」城市:四川遊客總是念不對,其餘遊客一念就對
    河南的奇葩地名真多,有沒聽說過的地名,很多人即使聽了也懷疑自己的中文水平,首先明白,而且必須正確閱讀,濬縣的浚、柘城的柘、武陟的陟,都可以讀到,要知道那些正確的發音,自己必須在網上查,但是,下面這個河南名字最「獨特」的城市名字就很尷尬了,查起來也容易弄錯,其中大部分還是四川遊客。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個字 網友質疑價格高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體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