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我們到一座城市旅行,不僅僅去看這座城市的自然風光,去一探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一定不會錯過這座城市的美食。對於遊客來說,這座城市的美食是探索,或者是再次回來的回味,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這些美食就是他們家鄉的味道。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那麼在你的家鄉,最熟悉的美食的是什麼呢?
因為南北地理位置的差異,也造成來氣候的差異,農作物也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人多是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人多是以麵食為主食。今天來說說北方的一碗麵是,也是中國最「難寫」的一碗麵,很多人都知道這一碗麵,也都品嘗過這一碗麵,甚至是會怎麼喊這碗面,但是卻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寫不出來這碗面的名字。
中華麵條,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記載見於東漢年間,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因為地區的差異,所以我國的麵條花樣也是五花八門,其中就有我們最為熟悉的以「四川擔擔麵、河南燴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及湖北熱乾麵」為代表的我國五大名面。雖然國內的麵食花樣繁多,但是被譽為「麵食王國」的僅有一處——陝西,從最日常的饅頭、鍋盔、麵條,到肉夾饃、羊肉泡,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有人粗略的統計了下陝西麵食大概有50種之多。
陝西人愛吃麵,大街上的麵館比飯館多,但是陝西還有一種麵食,是眾多遊客最為「頭疼」的一碗麵,雖然大部分遊客都最知道這碗面的名字怎麼讀,但是八成以上的遊客卻不知道它的名字怎麼寫。相信說到這裡,大家也都知道它是那一碗麵來,是的,它便是很多外地人到西安必嘗的美食之一,堪稱「中國第一神面」的biangbiang面。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biangbiang面被稱之為「中國第一神面」。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流傳千年,久負盛名,其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擀成長寬厚的麵條。biangbiang面的製作手藝並不複雜,即將手工製作的像褲帶般寬的麵條煮熟撈入碗中後,加上用炒鍋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筍片、菜瓜等與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也成就了一口地道的秦地風味,成為遊客到西安必嘗的美食之一。
biangbiang面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中國第一神面」,不止是因為它有褲帶般的寬度,還有它的吃法也是令人「奇怪」。緣起於鹹陽的biangbiang面,最初的時候人們吃這一碗麵都是蹲在凳子上,然後手裡端著一個如盆一樣大的面碗,一口接著一口吸溜吸溜地吃著通紅噴香的像褲帶的biangbiang面。這也是陝西八大怪中的一怪。
對於八成以上的遊客來說,在陝西吃一碗biangbiang面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要寫出來它的名字卻是一件難事。因為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是目前筆畫最多的漢字,堪稱「世界漢字之最」,其文字的字型是所有傳統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不曾收錄的。雖然字難寫,但是發音卻不難,因為其得名是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所以其發音為biang(第二聲)字,相當好記。
雖然biangbiang面的biang字難寫,但是如果記住陝西人就編成的世代相傳的口訣,便也會知道「biang」字怎麼寫,「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鹹陽。」記住這個口訣,便會知道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怎麼寫,那麼你記住了這口訣嗎?不妨跟著口訣寫一遍,看看書寫的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