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北醫三院:又想運動又想保護膝關節,應該怎麼做?

2021-02-22 人民日報

來源: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D:PKU_3rd_Hospital)、健康報

作者:楊渝平(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有人說,運動對於膝蓋的機能是一種鍛鍊;也有人擔心,運動會造成膝關節磨損等,對膝蓋不好。那麼對於膝關節來說,體育運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們在運動時,究竟應該如何保護膝關節呢?


  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之一。一般來說,扭轉最容易導致膝關節損傷。像一些扣球的動作,尤其是足球、籃球等運動中一些斜切、轉身、拐彎等動作,都比較容易造成膝蓋受傷。像跑步這種運動,路線是直線,受傷就會比較少。

  爬山雖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但卻不利於保護膝關節。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衝的力量,這樣的衝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經常跑步,有些人會擔心有「跑步膝」,這個說法對嗎?

  楊渝平說,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跑步膝」,起碼我們臨床上不講「跑步膝」這個概念。如果感覺到不適,一般就是軟骨損傷、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其實,只要運動量控制好了,跑步很少造成損傷。所有的運動都要適度,我總結就是四個字:量力而行。

  千萬不要總拿自己跟運動員比。職業運動員每天都在訓練自己的肌肉力量、身體柔韌性、身體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等,他們對自身的解剖結構、功能狀態以及傷病防治常識有相當的了解。請普通的體育愛好者時刻記得:運動是給我們的業餘生活增加樂趣和健康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楊渝平提醒,如果自己感覺膝關節疼痛不適,就休息一下,暫時不要運動,休息到疼痛減弱或者消失為止。如果急性損傷比如韌帶損傷,那就最少得休息三個月以上了,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

  很多人都認為得了滑膜炎就應該趕快治,比如吃滑膜炎顆粒等,這種想法對嗎?

  好多人都說「我滑膜炎了」,非要治滑膜炎,其實滑膜炎只是一個結果,不是病因。而實際上,我們應該去治根本。滑膜其實就是關節囊的內層,滑膜炎是由於其他組織壞了刺激產生的。如果大家都去治滑膜炎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也不看看是不是半月板壞了,也不看看是不是韌帶斷了就瞎治,肯定治不好。

  無論出現哪種膝關節扭傷,通常經過數天的休息,都會得到暫時的緩解。但很多疾病並沒有實際性恢復,只不過不疼不腫了。所以,建議大家,無論出現什麼形式的膝關節的明顯扭傷,都應該到醫院找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或者骨關節科的醫生看病,需要治療的早治療,以免耽誤。當然,你可以在去醫院之前,先做冰敷、制動休息等保護,通常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於關節扭傷的應對方法,以前我們認為,受傷以後應該打石膏,完全不能踩地、不能活動。結果經過很長時間的實踐證明,在疼痛能夠忍受的情況下,適度活動會比完全制動恢復得更快,這就變成了POLICE原則:保護(Protect),適當負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非常不建議大家使用跑步機跑步,跑步機對於膝蓋的磨損是特別大的。

  跑步機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是定速的,你速度稍微慢一步,就從跑步機上掉下來了。但是你想想,一直按照同一個速度,一跑就跑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受得了嗎?如果膝關節和肌肉的協調性跟不上的話,會對膝關節的半月板、軟骨形成震蕩損傷。

  有些人運動時戴護膝什麼的,最好不戴。只有受傷的人需要戴,我們普通人能不戴就不戴。

  我們要想健康地在這個社會上成長,必須適應環境,而不能只依賴遺傳。回到運動這件事上來,你必須讓你的膝蓋去適應外界這個衝擊,你的膝蓋才能有勁兒,才能好。你一上場就綁護膝,可想而知,膝蓋好不了。沒有適應的過程,那你就永遠不會提高。


  靜蹲,是我們臨床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極其適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鍛鍊方法,主要是鍛鍊股四頭肌肌肉力量。

  這種方式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也不需要輔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時運動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鍛鍊方法。

  具體練習方法是: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然後重複進行。每天重複3~6次為最好。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運動時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你覺得這個球夠不著,你夠它幹嘛?你硬要上去夠,那就只能損傷了。量力而行,就很少受傷。

  所以,從硬體上來講,建議儘量選擇專業一點的運動場地和運動裝備。鞋非常重要,進行哪項運動,就儘量要用專業的鞋,這樣會減少受傷機率。

  技巧上來講,儘量按照標準、專業的動作去訓練,減少運動傷害。另外,運動前做一些熱身運動、運動後做一些拉伸和放鬆,都是很有好處的。在一些球類運動中,要儘量避免扭轉,尤其是不適當的扭轉。

本期編輯:胡洪江、胡程遠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
    12月5日,在崇禮區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大學·崇禮冰雪運動醫學峰會上,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市政府、崇禮區政府、籤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運營協議。2018年9月,北醫三院與市政府、崇禮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採取「人財物全託管」合作模式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按照「大專科、小綜合」的總體思路打造崇禮院區,建設以運動創傷為特色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提升北京2022年冬奧會醫療保障服務能力。
  • 北醫三院:夜間手術對病人不便,我們安排在周末白天
    在金昌曉看來,「北醫三院取得的成果符合政策預期,相比過去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善。」本輪醫改以來,北京穩步前行推進改革,成為醫改明星地區之一。北醫三院在一系列醫療服務流程再造的過程中,形成了哪些寶貴經驗?日前,健康界獨家專訪金昌曉,了解背後的細節和故事。
  • 超實用的北醫三院孕期產檢表
    今天菠蘿姐就和大家聊聊北醫三院產檢項目流程、產檢注意事項以及實用的孕期產檢表。 2、取結果:北醫三院手機app上會顯示uAE、AFP的結果(但無最終報告),app出化驗結果後1-2天自行到門診取正式報告(採血後1周)。 3、抽血時間:工作日上午和下午均可採血(下午要求3點之前)。
  • 【懷孕建檔需要帶什麼材料】北醫三院建檔大攻略
    都說北京懷孕建檔難,尤其是熱門的三甲醫院,比如北醫三院,可以說是「一票難求」。那如何才能建檔成功呢?北京懷孕建檔需要什麼資料?什麼時候開始建檔?小脈孕寶就北醫三院為例,給大家講講北京懷孕建檔所需的資料以及流程。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正式授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工作。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衛生健康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年,經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聯合印發《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等醫療資源富集地區遴選若干優質醫療機構,通過建設分中心、分支機構等多種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優質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健康需求
  • 北醫三院抗疫日記:入駐病房那天是她生日
    2月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又收到了4篇來自北醫三院支援武漢醫務工作者的抗疫日記,分別來自北醫三院普通外科主治醫師李剛、運動醫學科護士李蕊、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高東晗以及泌尿外科護士王夢迪。在他們的文字裡,我們看到了他們的付出、他們的成長,有的人在病房的工作崗位上度過了自己的生日,有的人把這次戰役當做一次親子教育,也有的人身先士卒,始終衝在第一線。
  • 外地戶口在京生娃必看:北醫三院從建檔到生娃超全建檔攻略
    尤其北醫三院。北醫三院可謂是北京最火的醫院之一了,好多孕媽媽都想去北醫三院生娃,北醫三院建檔可謂一票難求。 建檔條件 1.預產期符合北醫三院的建檔周期。北醫三院按照預產期每半個月封擋一次。截止預產期10月19日,預產期2021年5月31日已滿。預計預產期2021年6月15日前在2020年11月2號封檔。
  • 【健康】想運動又想保護膝蓋,這些誤區你肯定想不到!
    有人說,運動對於膝蓋的機能是一種鍛鍊;也有人擔心,運動會造成膝關節磨損等,對膝蓋不好。那麼對於膝關節來說,體育運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們在運動時,究竟應該如何保護膝關節呢?  爬山雖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但卻不利於保護膝關節。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衝的力量,這樣的衝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 保護膝關節應該怎麼做?這五點趕快學到手
    膝關節是人體負重關節之一,參與著大部分的日常活動。若是膝關節出了問題,容易造成行動不便,而且對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保護膝關節是必要的。那麼,哪些動作可以保護膝關節?保護膝關節的方法有很多。運動是保護膝關節的方法之一,比如:遊泳。
  • 手繪援鄂戰疫 北醫三院護士崔曼:武漢給我的改變難用文字形容
    5月11日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崔曼與封面新聞記者說起在武漢的日日夜夜,似乎還沒從一個多月前的「戰鬥」中完全抽離。作為北京最大公立醫院之一的急診科護士長,這位「80後」北京姑娘將迎來自己從業生涯的第10個國際護士節。
  • 北醫三院與義大利維羅納大學附屬醫院舉辦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技術線...
    應義大利維羅納大學附屬醫院邀請,為進一步交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在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指導下,4月29日,「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主辦了線上「命運與共,全球戰『疫』——中意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技術交流會」。
  •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要開新病房了」 北醫三院王軍紅的武漢「抗疫...
    這篇是來自北醫三院醫療隊隊員、急診科醫生王軍紅的武漢「抗疫」日記,她分享了這一天在武漢的見聞,日記不長,但字字真切。原文:2月8日 武漢 陰今天是元宵節,來武漢的第14天。昨天北醫三院第3批隊員跟我們前兩批隊員順利匯合。
  • 健康大咖談|既要珍「膝」,也要介「踝」,總說科學運動,怎樣才算科學?
    原創 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運動損傷是很多運動愛好者心中的痛因為損傷不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不能痛快淋漓地揮灑汗水只能站在球場邊「望洋興嘆加上運動時對膝關節的使用頻率很大,自然而然就增加了磨損。此時,如果不及時補充潤滑劑,骨與骨之間的磨損就會增加。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往關節裡面注射潤滑劑(玻璃酸鈉),增加關節的潤滑程度。膝關節的穩定不但需要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的保護,還需要關節內前、後交叉韌帶的支持。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每年要做3000多例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為什麼會出現韌帶的損傷呢?
  • 健康大咖談|「膝膝」相關 耿耿於「踝」 科學運動不受傷
    運動損傷是很多運動愛好者心中的痛——因為損傷,不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因為損傷,不能痛快淋漓地揮灑汗水;因為損傷,只能站在球場邊「望洋興嘆」……很多朋友受傷之後才明白,其實科學運動是可以減少或避免損傷的。那如何才能做到科學運動不受傷呢?
  • 運動中如何保護膝關節?
    人類能享受運動的樂趣,週遊世界,都是因為有兩條可靠的腿。一旦腿腳出現疼痛,就很難再這樣自由活動了。其中,膝關節是腿部當中的樞紐,支撐著人體大半個身子(除了小腿和腳)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究竟,該如何保養膝關節?什麼動作又最傷膝?什麼樣的運動較好?如果膝蓋已經出現不適或有退化性關節炎,又該如何運動?如想減輕膝蓋的負擔,把握以下幾個原則: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
  • 做這些運動,可以保護膝關節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做什麼運動可以保護膝關節吧!騎腳踏車或是健身腳踏車可使我們膝部周圍的股四頭肌及腿後肌更結實,使肌耐力增加,是保護膝關節的好運動。建議打算登山的人在爬山前二、三個月開始每周花3到5天,每天20分鐘騎腳踏車作為行前訓練。有鍛鍊就有差別,下山後你會驚訝地發現膝蓋竟然不太酸痛喔!利用健身機我們可以好好鍛鍊股四頭肌,增加肌耐力。坐到器材椅上後,曲膝然後把腳伸到滾棒下。
  • 北醫三院:新型空心釘鋼纜張力帶固定髕骨下極粉碎性骨折
    在近期的ORTHOPAEDIC SURGERY雜誌上,北醫三院學者Zhi-shan Zhang報導了一種新型空心釘張力帶固定技術。 歡迎查閱分享,感謝鼓勵支持。 內固定及手術方法。 圖4A和B 術後膝關節正側位X線片。C-F術後2個月,骨折完全癒合,右膝關節功能正常,恢復正常行走功能(Bostman評分30分)。
  • 中老年人如何保護膝關節?中老年人保護膝關節應該避免的幾個動作
    中老年人如何保護膝關節?中老年人保護膝關節應該避免的幾個動作 很多人覺得,關節疼痛只有忍痛鍛鍊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運動過多,反而會適得其反。當然,適當的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需要達到一個運動和保護關節的平衡。那麼,平時我們如何達到這個平衡,保護自己的膝關節呢?
  • 第二屆北京大學·崇禮冰雪運動醫學峰會舉行 首個「中國冰雪運動員...
    其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是首批打造10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唯一的一家創傷專業醫療中心,擁有多名冰雪醫療衛生保障特聘專家,擅長多發創傷救治、運動損傷診療和康復等,可全面提升冬奧保障能力,同時為大眾冰雪運動提供強有力的醫療保障。開幕式上,韓啟德等共同為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
  • 膝關節運動損傷別大意!聽聽長治二院骨科醫生怎麼說
    隨著全民運動普及,我國ACL損傷的患者逐年增加。膝關節前交叉韌帶(縮寫ACL)損傷是膝關節最常見的運動損傷,多見於球類運動中,例如打籃球、踢足球、溜冰等運動項目。今天長治二院骨科運動醫學病區負責人田海泉為大家講解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