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一個全世界女人聞之瘋狂的名字。
帶有雙C標誌的小黑裙、5號香水、2.55菱格鏈條包,歷經幾十年、甚至一百年,依舊是永不過時的傳奇。
但,相比這些時尚單品,創造出它們的可可·香奈兒小姐本人才是真正的傳奇:
20世紀不顧世俗眼光,創造出新的藝術理念;經過二戰的劫難,再度重建起自己的時尚帝國;一生被無數男人愛戀卻終身未嫁……
法國知名作家安德烈·馬爾羅這樣高度評價她:「20世紀的法國,只有三個名字會流傳於後世:戴高樂、畢卡索和香奈兒。
甚至連大畫家畢卡索都說,香奈兒是歐洲最有靈氣的女人。
可誰能想到,這個神話般叱吒時尚圈的女人,居然是個被拋棄的孤兒呢?
香奈兒的童年非常悲慘。12歲時,媽媽因病早逝,不負責任的爸爸把她送到了修道院,然後就此消失在她的世界。
在這樣的年紀遭遇這樣的家庭變故,香奈兒面對的無助和恐慌肯定是巨大的。
香奈兒在日後回憶這段經歷時依然心有餘悸:「我失去了一切,我感覺我要死了,這是我十二歲時發生的。你一生中會死好幾回。」
可就是這樣一個拿了爛牌的人,最終依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光榮大道。
因為,她從不向命運低頭。她不屈從別人的看法和控制,也不拘泥於世俗的限制,始終不放棄追求自由和自我。
儘管修道院的日子清冷又寂寞,但並沒有消磨香奈兒的意志。她在那裡學會了改變一生的技能——縫紉。
不想把人生耗在這裡,香奈兒到了18歲就選擇離開這到外面的裁縫店打工。
為了多掙些錢,她晚上還要去酒吧和咖啡館唱歌,也就是在賣唱的這段日子,才有了Coco這個名字。同時,也認識了她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男人——巴勒松。
巴勒松是一位軍官,他教香奈兒起騎馬,帶她參加各種活動宴會,結識了不少上層名流。
但香奈兒明白,同時擁有很多情人的巴勒松根本不會跟她結婚,只會把她當金絲雀圈在籠子裡解悶兒。
所以香奈兒默默研究起了謀生之路——設計帽子,沒多久就離開了巴勒松。
當時的巴黎盛行繁複華貴的設計風格,名媛們的帽子上插滿了羽毛,綴滿了各種飾物。而香奈兒突發奇想,把帽子的雕飾全部去掉,光得只剩一根羽毛,然後戴著它去參加宴會。
不過當場就遭到了大家的鄙夷。但是她不怕,依然特立獨行的走在人群中,這樣個性的舉動吸引了在場一位先生的注意,這位卡柏先生也是香奈兒一生的摯愛。
他的名字Caple的首位字母C,就是香奈兒logo裡的其中一個C。(另一個C是Coco,香奈兒本人)
離開巴勒松之後,香奈兒的日子一直不好過,她把家產全部都當了,還欠了一屁股債。在卡柏的資助下,香奈兒才在康朋街21號上開了一家帽子店。
她把大帽簷改成了平頂帽,只用絲帶稍加點綴,將極簡風進行到底。貴婦名流們接受並喜歡上了這種風格,都來光顧她的生意,香奈兒締造時尚帝國的故事就此拉開了序幕。
這個時候,卡柏跟她求婚了,但她拒絕了。因為自尊心太強,不想被別人說是因為錢而和卡柏在一起。可這一錯過,便是一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身為中衛的卡柏去了前線。戰爭之後,又與自己身在爵位的父親相認。父親要求他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妻子,他被迫與香奈兒分開。
失去最愛的男人,香奈兒化悲憤為力量,一股腦地投入到事業的發展中。
她買下一整棟樓,作為香奈兒品牌公司,把業務擴大到服裝、珠寶、手錶、女鞋、護膚品等更多領域,為時尚界帶來一次次偉大的變革。
後來,依然愛著香奈兒的卡柏想請求她原諒,要趕來巴黎陪她過聖誕節。可就在過來的途中,卡柏遭遇車禍去世。傷心欲絕的香奈兒發誓:一定會讓全世界的女人為他穿上黑色的禮服。
所以,香奈兒小黑裙誕生了,日後成就了奧黛麗·赫本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裡的形象,並成為永世不滅的傳奇。
從香奈兒這些苦痛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命運的不幸,不但不會摧毀她,不會讓她就此消沉,相反,只會讓她愈挫越勇。
一切都只因為,她擁有一顆不認輸的心。自由和獨立,是她不變的人生信條。
不同於其他女人,她喜歡穿著男裝去騎馬,不介意別人嘲笑她;她喜歡在海邊遊泳,不介意把皮膚曬得黝黑;她能在保持優雅的風度下,又活得像一匹馳騁於社會既定規則之外的野馬。
「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於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
她不認為,女性應該為了取悅男性,而穿著那種需要豎著腰穿的大裙子。她認為,女人應該從那種奢華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自己的舒適輕便而活。
所以香奈兒汲取了很多男裝元素,應用到了女裝設計中。寬鬆的褲裝、舒適親膚的針織衫、軍裝風馬甲……這些至今依舊是香奈兒品牌服裝的標誌。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
準確地來說,香奈兒帶來的不僅是時尚的變革,而是一次解放女性、激發女性獨立精神的偉大變革。
香奈兒的時尚帝國也曾受到過一次重創。
上世紀30年代之後,受經濟大蕭條和二戰爆發的影響,香奈兒關閉了公司,到瑞士過了幾年流亡生活。
等到50年代,香奈兒回到舊地,看到往日輝煌已不再,遍布蜘蛛網的香奈兒大樓,她堅決地說:我來這裡就是為了重整河山。
這個時候的香奈兒,已經70多歲高齡了。
電影《可可·香奈兒》的開場中有過這樣的情景:70歲的香奈兒坐在回歸後首場時裝秀現場的樓梯口,目送失望的名媛們依次離開。當她的夥伴都來安慰她時,淡然地說:「我又不是第一次失敗了。」
她不怕媒體嘲諷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也不怕別人失落的反應。習慣了逆流而上的香奈兒小姐怎麼可能認輸呢?
解放女性雙手的2.55菱格紋手袋,以及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節儉自然的時尚單品再一次徵服了世界各地的女人們,甚至還吸引了一些模仿者。
除了這些心酸波折的創業史,香奈兒的感情八卦同樣為人津津樂道。她的一生遇見過很多男人,但終生未嫁。
有記者問過80歲的香奈兒:有那麼多的機會為何還沒有嫁?她說:「大概因為我沒有找到一個能和『可可·香奈兒』媲美的漂亮名字。」
香奈兒有這樣的底氣,她從不依附男人,即便短暫地接受過他們的照顧,她也會加倍奉還。即便誰離開她,她也能夠灑脫放手任由他們離開。並且會比他們都活得光彩照人。
什麼都不怕的香奈兒,也不怕死亡。她甚至都提前囑咐好了別人:「不要給我蓋上壓棺石」,原因是「這樣就可以隨心所欲自由出入。」
如果對香奈兒的了解,僅限於雙C的logo,那麼你會以為它僅僅是個奢侈品。
但當你了解了創始人可可·香奈兒的故事,你會發現,昂貴的其實是一個女孩子追逐自由和獨立的精神。
看完這段採訪,真心覺得香奈兒女士的觀點不只前沿,也一針見血。
記者:您能預測今年的流行趨勢嗎?
香奈兒:不能,因為我不知道。時尚是瞬息萬變的。我會擔心我過時了。
記者:您的工作裡最困難的是什麼?
香奈兒:讓女人無需偽裝自己,不必因為今天的穿著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記者:您認為「優雅」的定義是什麼?
香奈兒:我只能不斷重複我的觀點,而很少人真的能了解:女人往往喜歡盛裝打扮,卻一直離優雅很遠。
「我並未逝去,只是睡著了,我死不了的。」
她做到了,她的精神從未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