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小土 娛樂硬糖 收錄於話題#電影4#赤狐書生1#抖音3#短視頻營銷1
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上映19天,《赤狐書生》票房沒破2億。目前該片已登陸視頻網站,院線票房算是徹底支稜不起來了。
男狐狸精不中用。《赤狐書生》是安樂影業繼《捉妖記》後的「妖系列」新作,由江志強監製,陳立農、李現「雙流量」主演。上映前被寄予厚望,宣傳也不含糊。
過去幾年,奇幻古裝片在影市確實不算風光,但按說也該到了潮流輪換的時候。可惜豆瓣5.3分的《赤狐書生》,內容平庸至極,註定難靠口碑逆襲。
但即便如此,這輸得也過於難看。上映第二天就被疼痛青春片《如果聲音不記得》壓制,完全不符合其營銷規模——起碼能扛兩三天才對吧?
作為出品方之一,抖音在《赤狐書生》預熱階段就已下足猛料。官方發起遊園活動,邀來30多位頭部網紅站臺,持續產出2.2萬個視頻,獲得了近30億次的總播放。這票房表現,真對不起(被迫)刷物料到吐的抖音用戶。
《前任3》《超時空同居》等作品憑藉抖音營銷,取得遠超預期的票房,令短視頻成為當下最熱的電影宣發手段。如今,《赤狐書生》的抖音數據和票房數據形成鮮明對比,也是時候重估下抖音宣發了——
抖人跟風,幾成在看熱鬧?流量雖好,不渡無緣之片。
熱了個寂寞
《赤狐書生》的短視頻宣發乍看熱鬧無比,但整套組合拳,沒有一招能正中靶心。
早在今年7月,《赤狐書生》便在抖音分享起片場趣事。視頻主要展現劇組的互動日常,不含劇透內容。官方的幾十萬粉絲,基本是為某個主角應援、控評而來,鮮少討論電影本身。
10月底,抖音請來演唱《赤狐書生》推廣曲的黃齡、李斯丹妮、張含韻,線上發起#赤狐書生狐狸舞的挑戰活動。浪姐合體、胡巴聯動,再加上代古拉、聶小雨、蔡蘿莉等網紅接力參與,魔性的《狐狸怎麼叫》成為抖音熱門BGM。
這招缺乏新鮮感,用戶跟風拍一次就膩了。而且抖音神曲更新迅速,《狐狸怎麼叫》很快過氣。在這期間,抖音3萬人使用推廣曲,挑戰作品2.3億次播放,可《赤狐書生》的貓眼想看數據紋絲未動。
隨著《赤狐書生》海報、預告相繼放出,主演正式進入路演模式,抖音營銷也開始由「輕」轉「重」,在主題共創、演員互動和片場曝光三塊內容集中發力。
11月20日,坐擁近2千萬粉絲的抖音博主「維維啊」,率先發出和《赤狐書生》主演合作的搞笑視頻:他扮成黑心老闆站在攤前,攔住準備入園遊玩的李現、陳立農、哈妮克孜,強制要求其消費換票,並「現場訂做」烤雞架。
劇情沙雕有趣,該視頻獲得了195萬點讚、4.7萬評論。不可否認,不乏原本沒有關注《赤狐書生》的人,由此了解到主演陣容、畫風造型,並對電影產生興趣。但從高贊留言來看,更多人只在乎「維維咋這麼好笑」。
之後,抖音開設「赤狐書生遊園會」專屬頁面,毛毛姐、瘋產姐妹、小霸王、奧黛麗厚本等網紅紛紛出鏡,發布了近百條創意小劇場。達人自帶基本盤,平臺給予充足曝光,帶動了該主題活動廣發傳播。
而大批沒被選中的創作者,為瓜分官方的流量扶持,主動做起仿妝、解說、配音等視頻「蹭熱點」,抖音到處都是#赤狐書生#的話題標籤,創下了33.6億次的總播放量,貓眼想看人數也順利突破十萬大關。
眼見首映日迫近,《赤狐書生》主演抖音營業的頻率明顯增強。玩魔法道具、翻粉絲視頻忙得不亦樂乎。尤其在陳赫、張含韻一眾明星助推下,電影相關話題因登上娛樂熱榜加速出圈,實現未播先火。
此外,抖音還連結起淘票票搞一鍵購買,縮短從種草到變現的鏈路。氣氛到這裡,片方、平臺估計都以為期待值拉滿了。結果呢,粉絲不買單也就罷了,甚至還遭遇路人的不解和群嘲。
失焦的營銷
《赤狐書生》的營銷內容鋪得又多又廣,但都沒能讓核心信息得以傳遞,反而讓吃瓜群眾看得雲裡霧裡。片都上映好幾天了,還有人在問:《赤狐書生》是找了一幫抖音網紅當群演嘛?
一部影視作品的宣傳,創意話題固然重要,但也得結合作品細節展開。而《赤狐書生》遊園會、國風大片、變裝系列活動,和影片缺乏直接關聯性,存在嚴重的營銷失焦問題。簡言之,抖音網紅配合拍攝的作品裡,模糊掉李現、陳立農、哈妮克孜的戲份,仍是獨立的視頻段子。
也就買票跟電影有點關係?!
最熱門的「赤狐書生遊園會」,聚焦於明星和網紅的破壁聯動。聲音當鋪、萌寶照相館、賣慘地攤等主題,和《赤狐書生》沒有半點關係。路人看完視頻,頂多是眼熟了幾位主演,照樣不清楚影片要講啥,哪好看。
就拿算命篇來說,博主「大能」攔住李現、陳立農一頓叨叨,剪輯還給消音、加速,讓人看得滿頭問號。翻開視頻評論區,就連粉絲想捧場都毫無頭緒,只能尬誇「立農蹦蹦跳跳太可愛了」。
參與聯動的幾十位網紅創作者,幾乎全部來自搞笑、時尚、生活領域,粉絲並不是奇幻古裝片的精準受眾。因此他們發表的《赤狐書生》合作視頻,動輒百萬點讚的數據看似華麗,實際並不能觸達潛在消費者。
點開維維啊、瘋產姐妹、張若宇的「遊園會」作品,留言儘是「哈哈哈哈真逗」「XXX出息了」。沒人關心《赤狐書生》,更別說發展成有愛有才的「自來水」了。
這套自嗨式的營銷邏輯裡,共創關係停留在網紅和演員,並非電影內容。加上「赤狐書生遊園會」內容延展性低,用戶難以參與表達和電影產生真正關聯。大家看個熱鬧就走了,沒走心,更枉論形成二次傳播。因此,《赤狐書生》的貓眼想看數據經過階段性爆發後,很快陷入增長乏力的尷尬局面。
視頻點讚高不等同於營銷效果好,這在《赤狐書生》變裝秀上更體現地淋漓盡致。該片預告流出後,哈妮克孜扮演的蓮花精驚豔亮相,引得趙早安、瑤瑤、初九等博主爭相模仿出妝。
粉絲圍繞「誰扮相最有味道」吵得不可開交,這股熱潮很快火到了豆瓣、微博、小紅書。但話題走偏,導致大眾討論越來越淺,路人耐心逐漸被消耗殆盡,電影內容輸出難上加難。誰會為某個妝追一部電影?直接看高清劇照,它不香麼?
在《囧媽》《中國機長》《攀登者》等作品傳播過程中,影視解說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們最會挖掘電影的核心情感和深層價值,直接影響觀眾的觀影決策。《赤狐書生》的抖音營銷則過度依賴頭部網紅,最終掉進資源錯配的深坑,沒能借專業力量掀起大眾傳播。
熱鬧開場,黯淡結束。空忙一場的《赤狐書生》證明了:營銷距離電影內容太遠,潑天的熱度也換不來真票房。
啥片在抖音好賣?
《赤狐書生》敗了,但短視頻營銷沒有。抖音仍是一些類型片的沃土,比如和《赤狐書生》打對臺的《如果聲音不記得》。
《如果聲音不記得》由郭敬明監製、落落執導,是一部豆瓣評分僅4.2,卻用3億多票房華麗逆襲的青春片。作品本身乏善可陳,它的成功得益於疼痛青春片的市場回暖,以及層層遞進的情緒營銷。
沒有抖音出品的強勢背景,《如果聲音不記得》的抖音宣發顯得簡單、低調。從進駐抖音起,片方便依照電影風格,堅定選擇了打性價比最高的感情牌。從抑鬱症話題切入,利用大眾共鳴的爆發力來完成傳播、種草。
情緒障礙是當下年輕群體中熱度爆表的話題,堪稱網際網路的流量炸彈。《如果聲音不記得》發出的視頻,大多是虐心臺詞、電影片段、傷感情歌的組合,簡單直給。這些煽情作品發酵速度很快,可以帶給電影充分的曝光和聲量。更重要的是,年輕群體主動從中認領自己感同身受的「點」,進行價值討論。
等到電影上映後,《如果聲音不記得》圍繞「觀眾看哭」展開了新一輪的集中宣傳。片方刻意放出觀眾淚灑觀影現場的片段,一句「早知道後勁這麼大,不分手就好了」炸出成千上萬的痴男怨女。翻翻片方抖音號,我們會看到「含哭量」越高的視頻,互動數據越可觀。
這輪引導下,觀眾情緒開關被打開。電影就不再是電影,而是內心發洩,是自我標籤,是讓人發影評時配上失控大哭小視頻的東西。電影好壞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個由頭。自我表達才是重點,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
絕大多數抖音用戶擅長誇張創作,把某件事情高高舉起,而後重重落下。因此,抖音在影視營銷裡,最大優勢在於扮演情緒擴大器。
一切有跡可循。2017年底,《前任3》靠「女子哭到顫抖」「影院偶遇前任大打出手」等視頻在抖音發酵傳播,最終撬動起近20億票房。此後,《超時空同居》《地球最後的夜晚》《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喜寶》皆是以情緒內容完成種草、破圈,吸引觀眾買票進場。
任何電影都能挖到情感爆點,就算是假造的。2018年末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明明是一部實驗性極強的文藝片,都找到了「一吻跨年」的出圈話題,「騙」來很多觀眾。當然,太過失真的情感濾鏡,也讓這部影片口碑第一時間崩盤。
抖音發力影視營銷以來,有意摸索一條可供複製的標準策略。年初的《囧媽》無疑是重要的試驗田。該片預熱階段,抖音火速打出了明星營業、網紅共創、全民挑戰的組合拳。
殊不知,網紅也好,挑戰賽也好,其實都只是情緒的容器。《囧媽》走紅的核心驅動力,顯然不是平臺、主演、創作者這張關係網,而是「你媽覺得你餓」「給媽媽一個擁抱」等爆款話題。
只可惜,《囧媽》的這份作業,《赤狐書生》就抄了一半,獨獨忘了最加分的「情感戲」。
原標題:《抖音不渡《赤狐書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