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頭有大智慧》電影名字也不像是個嚇人的片子,小時候看完全沒看懂,光記得張栢芝那掛在樹上的頭了,以為是個恐怖片。
這部電影評分很低,但是當年拿下了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其內核真的是個好片。
近期我又看了兩遍,終於算是懂了一點,僅個人看法,如有紕漏,還請各位看客海涵。
這個劇情,淺顯著看就是前世因種今世果。感情戲很少,幾乎可以忽略,最難理解的是禪理「因果」。(現在的都是刪減版,看未刪減版劇情更流暢)
其實這個電影想要闡述一種佛理的因果論,其實有些「迷信」,但是落腳點是好的,是希望大家向善。
我簡單地概括一下電影劇情:
電影一開始就是男主「大塊頭」在跳脫衣舞,女主在下面像花痴一樣打call,結果女主其實是個警察,這是釣魚執法。
這時候另一邊也發生了殺人案,男主逃跑的時候看到了警犬身上顯現的影子「一個孩子把一隻狗打死了」,結果警犬馬上就被女主用槍誤殺了,緊接著男主就看到了女主身後的影子「一個日本人在殺人砍頭」。
這是引子,引出了男主的身份,男主是什麼身份?男主看到的是什麼呢?
男主30歲前是個和尚,叫「了因」,30歲時,來了一個暴徒孫果把一個少女小翠殺死了,男主憤怒的上山尋找無果,亂棍揮舞,不小心打死了樹上的小鳥。
男主看著小鳥七天七夜,感覺自己看破了世間「因果」,小翠和小鳥會死皆因他們前世做了孽,種了惡因,今世嘗了惡果。
所以男主不想當和尚了,因為他覺得因果法則已經決定了一切,儘管這一世的小翠和小鳥沒有作惡,但他們還是承受了惡果,他什麼也改變不了。
結果他遇到了女主,女主是一個警察,男主思前想後決定幫助她,先後幫女主解決了兩個案子,但是女主身後的惡業依然沒有消除。男主知道自己救不了她,告訴了女主實情。
中間男主跟女主說「不是前世今生」只是一種安慰吧,自己前世是日本兵這種設定真的太難接受了!前世和今世確實也不是一個人,只是「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其實女主比男主先參悟了,知道擺脫不了因果法則,所以她覺得死也要死得有意義,她要努力去破案,這樣即使她被罪犯殺死了,也能引出罪犯的行蹤。
女主最後也確實這麼做了,她上山尋找兇手孫果,死在了孫果的手裡,而且是被割掉頭顱的那種。
後面就到了整部劇最難理解的地方了,男主追著一個乞丐一樣的人到了山洞,結果發現那個人竟然是自己!其實從這裡開始就是男主和自己心魔的對抗了。
乞丐形象的男主是心魔,如果當初男主看破因果,覺得小翠小鳥都該死,孫果現在殺了人也該死,所以他在山中找了五年殺了孫果,緊接著他在山中看到女主就會是他殺了女主,因為根據因果法則,女主這一世就是會不得好死。
這一段其實也不用多加理解,只不過是男主內心掙扎,終於放下心魔。因為佛家只看「當下種下的因」,惡因得惡果,如果男主再殺了孫果只會讓惡果繼續循環下去,停止惡果循環的方法就是一個佛性極強的人去終止這一切。
所以男主在山裡找到孫果只是將他帶了回來,並沒有殺他,以善終止了惡的延續。
其實劇中也有講述善因善果,女主其實早在前兩個案子就會死了,但是她的善良吸引了男主來救她,所以女主也算是用善念延續了自己的生命,改變了死亡地點,雖然結果依然不會變,但是女主早已看得透徹。
這部劇的感情戲其實很淡,幾乎沒有,兩人也就牽牽手壓馬路,主要講的就是這虛無縹緲的因果循環。
其實因果循環就是佛家安慰人心的一種說法吧,勸人向善,因為你現在做的惡事早晚會報應到自己身上,即使不在這一世,下一世也會跟隨你。其實這種因果論很不公平,這一世明明是好人,卻要承受上一世種下的惡果。但這一切以世界整體來說又達成了「絕對公平」,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勸人向善的電影吧。
那如果自己這一世倒黴,都是上一世中下了惡因,那如果這一世向善,下一世就會大富大貴?其實這套因果論很是「大忽悠」,我還是希望一切惡因惡果,善因善果都能今世事今世畢,這才是「絕對的公平」,當然大家學過政治的都知道,世間只有「相對的公平」。
我這裡也不是反對佛教信仰,畢竟是一種精神寄託,而且是讓人向善的。人生不順時用因果論開導一下自己挺好的。不要被喪文化洗腦,什麼「努力過後才知道什麼是絕望」,我們要相信的是「努力才有希望!」
這裡是不定期更新奇懶無比的弓長耗子,輸出就是收穫,大家有什麼難懂的好電影嗎?留言推薦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