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知否》大結局中墨蘭回歸的情節太突兀,把女主描述得太過於瑪麗蘇;但也有人說這是整部劇的點睛之筆,家的那種濃鬱的感覺一下子出來了,其實墨蘭回歸與是否被諒解,從來不是明蘭的主意。
在原著小說中也有類似的情節,只不過要比劇中更加委婉一些。並非是明蘭邀請墨蘭上門團聚,而是明蘭華蘭姐妹一起到梁府為墨蘭撐腰。但無論是哪一種,表達意思都很明顯,這看似已經撕逼的塑料姐妹花是和好了的。
在原著小說中,明蘭並沒有大度到去主動的和墨蘭和好,率先發起破冰行為的是盛家的大姑娘華蘭。相較於明蘭滿足於自己的小日子,大姐姐華蘭一直是在社交中遊刃有餘的,也是最看得開的人。
她對墨蘭的近況了如指掌,也是率先提出要去梁家,原因很簡單,一筆寫不出兩個盛字。她的原話是「若是我和你還有如蘭都過得很好,偏偏墨蘭過得不好,傳出去也難免不好聽一些。」其實也算是一種護犢子的心思,盛家的人,自己可以欺負可以爭鬥,但萬萬不能被別人欺負了去。這自然和當初孔嬤嬤的教導有關。
不過在劇中,這個情節做了一些改變。明蘭華蘭沒有去梁府為墨蘭撐腰,相反是墨蘭被邀請到了顧府。那麼此次姐妹破冰的主導者是誰呢?墨蘭第一個被排除,因為她見到明蘭時,說的是「沒想到你會邀請我」。也不是明蘭,因為她明顯地對墨蘭也是熱情不足。況且,若真的是明蘭就是人設的一大敗筆,小小年紀怎能做到如此妥帖?有點不符合常理了。
其實這次姐妹破冰的主導者是盛府眼光最好的盛老太太。在墨蘭來到顧府局促不安時,是她一句「想必四丫頭也是想念祖母的好手藝了」,親暱的話語仿佛還在當年承歡膝下時,一下子讓墨蘭少了局促不安,為她解了圍。由此可見,姐妹關係破冰的真正幕後主導者,是這位盛老太太。
一筆寫不出兩個盛字,盛老太太一直都是很有深謀遠慮的人。更何況墨蘭作為她的親孫女,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能看到孫輩的人和和睦睦,應該是每一個老人的心願吧。這也很好的解釋大結局為何沒有王若弗的原因,畢竟她當時害的人是盛老太太,這個時候還是眼不見心靜適當給點教訓的好。
明蘭此生,除了愛人顧廷燁和一直陪她長大的丫環,心裡最重要的人就是盛老太太了,畢竟這個世界上願意傾其所有助你養你的人,並不多,各位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