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會縮骨功的奇人,一身絕技卻寧可失傳也不收徒,他:時代變了

2020-12-13 史觀天下說

古人有詩云「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在我們的文化裡,傳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東西。從數千年的歷史與從生活總結出的經驗,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寶貴之物。不論是精神亦或是技術,他們都需要一代代地延續下去,讓它們的光與熱保持傳遞。

正所謂「天工人巧日爭新」,在前人的智慧運轉中,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絕妙的技藝。除了那些造福後人的發明,與能夠製作精美物件的工藝外,從民間生活感悟而來的那些戲法絕活,也都是非常值得被傳承的一份奇思妙想。

1944年,在滄州吳橋的一個雜技世家裡,王保和降生了。可這個新生命卻並未品嘗過任何錦衣玉食的滋味,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他將要成為新的一代雜技師,把家裡世世代代傳下來戲法繼承下去。

河北滄州吳橋縣,一度被人們稱為「雜技之鄉」。而這都是因為,在上世紀初的時候,這裡湧現了一批出色的民間藝人。從明朝時期開始,由於貧困的限制,許多人為了謀生不得不想方設法去賣藝,而這也就衍生出了雜技中的「天橋八大怪」。

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王保和的曾祖父王玉林,就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八大怪」之一。每一位藝人都掌握了一門極其特別的絕活,在王家手上的,則是1919年師承自韓景文的「縮骨功」。在當年的吳橋,王玉林就是憑藉這一手技藝賺足了眼球,並因此斬獲了極高的名氣。

而到了這一輩,王保和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丁,自然毫無疑問地接下了這門手藝的擔子。從小他就被父親放在草藥桶裡訓練,為了鍛鍊對骨頭的控制力,父親一次次讓他骨折再癒合,直到他可以徹底控制了為止。縮骨功在表演時讓人感到詭譎莫測,堪稱神跡,而它背後對於骨頭控制的代價,就是這份無盡的痛苦。

這一練,就是一輩子,雖然父親無比心疼自己的孩子,但作為手藝人,如果不能掌握一門絕活,那面臨的就是沒飯吃的窘境。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對自己的兒子嚴格要求,而王保和也明白父親的苦心,一直堅持了下來。

迄今為止,王保和已經76歲了,而他早已在吳橋大世界成為了一位頗具盛名的民間雜技泰鬥。2007年,他曾受邀去國宴上展示了自己的絕活,各大媒體更是對他爭相報導,這個曾經不起眼的手藝人,已經把他的藝術讓所有人認可了。

但是,王保和先生已經步入老年,這一份「縮骨功」也很難在展示了,因為每一次表演對自身的損傷太大。同時,儘管尋找繼承人的問題迫在眉睫,但他卻始終猶豫不定。作為我國唯一一位縮骨功傳人,能夠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必然是極好的。可是在這一領域浸淫了數十年的他,深知其背後蘊藏的痛苦,他實在不忍心讓他人去承受。

在面對採訪時,王保和感嘆道「時代已經變了」。曾經的他們是為了生存,才不得不去經歷這些痛苦來獲得一條謀生的路。而如今的生活這麼美好,何必再受那些苦?老人的心裡始終懷念著自己過去的日子,但又對現在充滿希望。對於繼承人這件事,他說一切還是要看緣分,老手藝人心中的灑脫與豁達,是我們無法超越的。

相關焦點

  • 他是縮骨功唯一傳人王寶合,已練功幾十年,如今現狀如何?
    玄幻武功代表之一——縮骨功,聽上去十分童話,但我國真是奇人大國,藏匿有一位縮骨功「熊貓級」傳人王寶合。那麼,作為唯一一位縮骨功傳人,他到底武功如何?他的徒弟怎麼樣?縮骨功是用內力拉伸骨骼使身高增加,尤其肩膀用力更甚,關節移位後,就能縮小身體。王寶合6歲就開始接觸它了,目前爐火純青。三仙歸洞核心是手部功夫,秘訣就是唯快不破,王寶合在30歲時時才接觸此功,正是悟性超常,練就一份「鬼手神功」。
  • 「鬼手之王」王寶合:一身絕技永失傳,曾靠三球兩碗招商四個億
    這位王玉林老先生身懷著卸鎖的絕技,也就是傳說中的縮骨功,因能力驚人,被眾人稱為「卸鎖大王」說到縮骨功大家可能對這種雜耍不太熟悉,因為當代社會表演這項雜耍的藝術家已經微乎其微,所以很多人會把柔術與之相提並論。現實中縮骨功與柔術並不是一個級別的難度,縮骨功的訓練難度要比柔術大的多。
  • 王保合:三大絕技出神入化,吃盡苦頭不後悔,卻寧願失傳不教弟子
    02王保合出身於雜技世家,自小耳語目染,他的祖父是當年有著「北京天橋八大怪」之一、著名「卸鎖大王」王寶林。所謂卸鎖就是捆不住,鎖不住,繩索不能束縛其行動,說直白點就是我們熟悉傳說中的「縮骨功」。老子英雄兒好漢。在王寶林的薰陶下,他的兒子也就是王寶合的父親王福壽也繼承了家傳。
  • 縮骨功傳人王保合:表演絕技贏李嘉誠4億,央視也未能看出其端倪
    縮骨功,這聽上去十分玄幻的一類上乘武功估計許多人也只是在武俠小說中看過,並且懷有這門絕技的角色必是一個有些來歷、在江湖上叫得上名號的人物,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竟然也有這樣的「武林高手」存在。
  • 如今還會縮骨功的大師,練功六十載,卻因沒有繼承人而面臨失傳?
    而我們題目當中所說的這位縮骨功傳人,他也是從那樣的一個封建時代走來的。這位「武林高手」叫做李連貴。李連貴練習縮骨功已經60多年,一手縮骨功讓現在的所有人都嘖嘖稱奇。他小的時候就是因為家中貧寒,無法維持生計,所以把他送到武館前去學習武藝。當時李連貴的家人想的就是讓他學好一門手藝,然後可以用這門手藝養活自己,能夠再給家裡掙一點兒錢當然就更好了。
  • 《俗世奇人》:看市井煙火下,天津衛的勁兒
    我不要讓他有天津味兒,得讓它有天津勁兒。這是馮驥才對自己的作品《俗世奇人》的期待。他寫《俗世奇人》,期待讀者從中讀出天津勁。那究竟何是天津勁呢?《俗世奇人》便是以清末民初時期的天津衛為背景,寫了當時天津衛生活的各色奇人奇事:眨眼間給人接骨,卻讓人絲毫不覺疼痛的奇人蘇七塊,刷牆不粘絲毫灰漿的匠人刷子李,舉起石鎖昂天長笑離去的張大力,用嘆為觀止的法子救人於危難的神醫王十二,這一樁樁奇事,一個個奇人,構成了一幅天津衛的奇人畫卷。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
  • 77歲大爺一身絕技無人傳承,每月拿三千元退休金,倒貼錢收徒傳藝
    正是因為手指受傷,命運多舛的張先松才得以遇見漢繡,繼而成了漢繡的忠實追隨者,成為了一名身懷絕技的漢繡傳承者,他對漢繡的熱愛至死不渝。在遭受意外後,年幼的張先松不甘心至此荒廢自己的雙手,他希望通過學習針線活,刺繡等繁雜手藝來幫助自己恢復動手能力。
  • 吳橋「鬼手」參演電視劇《三叉戟》原型展現民間絕技
    到過吳橋雜技大世界的遊客對王寶合都不陌生。今年已經76歲的王寶合6歲開始練功學藝,從事表演已經60餘年。他最擅長的絕技是「三仙歸洞」和「縮骨功」。「三仙歸洞」表演的道具十分簡單:一根筷子、兩個碗和三個球。在他的操縱下,三個球可以在兩碗之間來回變換,動作之快令人眼花繚亂,拍手稱絕。他也憑藉這個表演獲得五指詭奇「鬼手」的稱號。
  • 罪犯苦練「縮骨功」欲逃跑,結局翻車:卡在垃圾通道口
    罪犯苦練「縮骨功」欲逃跑,結局翻車:卡在垃圾通道口 2020-11-23 17:25:4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 盤點金庸筆下神奇武功的結局,最後一個神功失傳,卻大快人心!
    這門神功就此失傳。三吸人內力的——北冥神功、化功大法、吸星大法創始人:逍遙子、丁春秋、範遙?失傳年代:明代?化功大法——無崖子一直不教丁春秋《北冥神功》,於是丁老怪就自己研究搞出來一門看起來差不多的《化功大法》,看起來都是能吸人內力,其實原理只有老丁自己知道,就是用毒物遏制對手內力,給對手造成一種內力被吸走的假象,乾脆叫「化工大法」算了。饒是如此天下英雄也是對《化功大法》聞之喪膽。
  • 天津「大耍兒」最初沒有混混兒含義,單指市井奇人的絕技表演
    很多人對於清末民初時的天津有個誤解,以為天津的混混兒是市井奇人,只是因緣際會不得不「委身為賊」,其實市井奇人在天津有個稱呼,叫「耍兒」。「耍兒」是天津獨有的詞語,「耍兒」與「混混兒」有很大的不同。據說當時有家醬肉攤切雜樣的師傅最出名,他切雜樣站在高臺上,腰裡繫著圍裙,他前面是張桌子,盤子裡擺著醬肉、豬耳朵、小肚兒、腸子、口條……他的「耍兒」是切雜樣耍刀。好看極了,如有人買兩角錢的雜樣,他能給你切一刻鐘。當然這種「耍兒」,旨在吸引人流,只見他用刀面、刀尖或刀刃撞擊木墩子,叮叮噹噹,發出強弱快慢的聲音。
  • 以前民間真的有奇人嗎?閉氣3小時飛簷走壁,為何現在找不到了
    馬未都說,隨後的情形令他驚訝不已,為此他在水中閉氣3個小時,成功找到了知青,將水中打撈上岸,又臉不紅心不跳的回去水中閉氣3小時,聲音水撈屍,說實話我多少錢我也很奇怪,畢竟我沒有經歷過,閉氣一水2分多鐘,但聽了也,水中閉氣,約10分鐘的吉尼斯紀錄目前閉氣22分,3小時閉氣的真的是聞所未聞,但我也不能完全否定奇人一樣的存在,天下的表現,從以前的民間奇人真的很多。
  • 男子使「縮骨功」鑽門縫行竊
    男子使「縮骨功」鑽門縫行竊 2020-12-21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失傳的江湖絕技,別人都是胸口碎大石,奮豆是木棍捅雙耳
    導語:本次的文章主要想講述的故事內容是在冬瓜小學的教室裡面,古老師這次是真的被奮豆氣壞了,奮豆根本就是左耳進右耳出的壞毛病,一點也不認真上課,而且奮豆還真的在古老師面前表演了木棍捅雙耳的絕技,古老師最後也無話可說了。
  • 王羲之最神秘的3種筆法絕技,幾乎失傳了!
    雖然受到如此推崇,但是魏晉的神韻和技巧還是沒有很好的傳承,從宋代開始,就不斷有人說魏晉筆法斷絕了,王羲之的神妙技巧失傳了。 宋姜夔說:唐人下筆,無復魏晉飄逸之勢。 今天所有喜歡書法的人都知道王羲之,但王羲之究竟好在哪裡?被稱為書聖,他有什麼書法絕技?很多朋友不清楚。
  • 千璽點讚手勢引熱議,手指彎曲程度普通人難做到,會縮骨功?
    易烊千璽是一個「舞蹈小王子」,唱跳本領特別強,他不到10歲,就被送他去街舞訓練班,學習各種各樣的舞蹈,最後他對街舞最感興趣。千璽小時候很多大人對街舞並不是很看好,但爸媽非常有遠見,不僅讓千璽學習這樣一個特殊的舞種,還把千璽培養成一個舞蹈天才。
  • 大理「女廚神」仇亞雄首次到漾濞縣收徒傳藝 現場展示烹香絕技
    1月12日,在大理州漾濞縣遠眺蒼山雪漾濞江畔虎頭山望江亭休閒山莊,一場特殊收徒儀式舉行。雲南第一個女性資深中國烹飪大師、大理州鮮花食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雲南十大名廚「大理女廚神」仇亞雄正式收雲南向民農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魏春山,漾濞縣高老莊酒店副總經理高鈺潔為徒。仇亞雄製作菜餚。
  • 馮驥才《俗世奇人》還原民間傳說 傳統文化繼承
    書中的《蘇七塊》「因為寫過《俗世奇人》等文化小說,了解民間文化和民俗生活,關注各種身懷絕技的藝人,和傳統文化的關係才如此親密。」中國當代作家馮驥才近日增寫、修訂了小說集《俗世奇人》,一出版即受到文化界、教育界的廣泛重視。馮驥才以社會背景寫人,包括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等,所寫文字真實地記錄了諸多民間特有奇人絕技,對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和發揚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致力於傳統文化搶救、保護和傳承再到寫小說,馮驥才有著自己的感悟。
  • 俗世奇人全本:令人拍案叫絕的,不只是本事,還有人的「精神」
    而在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裡,竟是這樣的一類「奇人」。他們與眾不同,多是長在本事上的,比如本領高超,無人能及;身懷絕技,只此一家;當然,本事背後總要回溯到「人」上。雖說,這部短篇合集是以清末民初為時代背景、以天津地界的市井生活為底色講述的,但又何嘗不是在通過這些異人所做的妙事,來見證人生的普世價值。
  • 書單|有點玄幻味道的靈異小說,這是個神鬼與人界限不在分明的時代,也是個色彩斑斕信仰缺失的時代
    書名:與鬼廝混的日子作者:七麟狀態:完結類型:恐怖/靈異字數:134萬字出自:起點中文網簡介:這是個關於陰陽秘術,江湖奇人的小說,當今許多秘術,道法,都已經失傳,但有一些人,仍然保存著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他們通陰陽,曉道法,身懷絕技,或隱藏在都市之中,或修道與山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