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青檸數碼:專注為年輕人評測推薦高性價比藍牙耳機,數碼評測屆的泥石流。我們始終堅持真誠、真實、真有用的服務原則。本次來帶大家體驗這款售價99.9元的QCY T1S 藍牙耳機,Let's go~:
包裝內附贈有一根Mirco-USB接口黑色短數據線,和2對不同尺寸大小的軟矽膠耳塞。
官方有黑、白兩種配色,我買的這款是黑色,機身採用入耳式設計,佩戴起來有一點酷炫的科技感。黑色相對更適合男生,女生可以考慮白色。
做工整體有些粗糙,開蓋到九十度時阻尼感偏大,另外在充電接口處可以明顯看到電路板,顯得有點LOW(不過畢竟不到百元,不敢奢求太多。。)
便攜性方面,耳機盒子比較小,不用的時候隨手裝在兜裡,比較方便。耳機+盒子重量比較輕,長時間隨身攜帶不易疲勞。
耳機機身和耳機盒子都採用的是親膚類磨砂表面,摸起來手感不錯。耳機盒雖是磨砂表面,但表面為塑料材質,容易產生劃痕和磨損。耳機機身非常輕,戴在耳朵上感覺不到向下的壓迫感,真的是如空氣般的存在。
不足是入耳式的設計戴時間久了會有腫脹感,這點會讓人明顯感覺到耳機存在的異物感,並不適合長時間佩戴,不用的時候建議及時摘掉。
而且機身附贈的2對耳塞中最小的耳塞我戴起來也會比較緊,容易感到腫脹疲勞,耳道對異物敏感的朋友不建議選擇。
交互方面,需通過耳機機體正面實體按鍵進行操作控制,按鍵要求的力道並不算大,不容易誤觸,體驗不錯。不足是使用時需要稍稍用力,會對耳朵產生一定的擠壓感,如果不是經常通過耳機切歌的話這個缺點還能接受。
前方引戰預警:我不是耳機發燒友,算是半個木耳,為了幫到大家,我冒昧的對音質做個主觀評價,僅供參考:
99.9元的入門藍牙耳機,基本的要求是能響就行啦,音質上不敢有太多要求。不過這款耳機的表現雖然算不上驚豔,但多多少少還是能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的,值得入手體驗。如果追求不錯音質的話,建議還是考慮提升預算和使用有線耳機。
底噪方面,暫停放音樂後,會保持5秒左右較大的底噪,然後會一直保持較小且可感知到的底噪,會讓人有種耳鳴的趕腳。。建議耳機在不用時及時摘下來。在播放音樂時,底噪會被歌聲掩蓋而很難感知到。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麥克風在耳機機身底部,距離嘴巴較遠,在通話時對方聽到的聲音會比較差,自己聽對方說話還算清晰。不建議有較多通話需求的朋友購買這款耳機。
穩定性方面,我重度使用一周期間,暫時沒有遇到斷連的情況。連接穩定性不錯。
首次與手機配對按說明書操作即可。之後使用時在手機藍牙打開狀態下,耳機開機後可自動連接至手機。從耳機開機到連上手機一般用時2秒鐘左右。
延遲方面,用《和平精英》遊戲做了對比有線耳機的實測,射擊時可以感覺到槍不跟手的明顯延遲存在,不建議遊戲時使用。在看劇時這種延遲很難感知到。
另外,本款耳機支持TWS+,也就是左右耳都可單獨使用。建議在馬路上走時單耳使用,這樣過馬路會更安全。
官方宣稱耳機機身音樂續航4小時,我實測大概在3小時20分鐘(手機音量50%),耳機電池倉可給耳機充電8次。
電池倉在電量低於20%時,正面會有綠色燈光每隔20秒閃爍5次,這點大多百元級耳機沒有,比較貼心。
耳機盒子採用的是Mirco-USB充電接口,充滿電時間在2小時左右。而耳機機身充滿電需要1個半小時,並不支持快充。
由於採用入耳式設計,被動物理原理隔音降噪效果不錯,可以在看書或午睡時作為隔音耳塞來使用。
與此同時,入耳式設計+最小尺寸依然會有點大的耳塞,這款耳機的聽診器效應有些嚴重,不適合戴著耳機吃飯或說話,會有種在水裡遊泳的沉悶感。
優點:收納方便;連接穩定;被動降噪效果不錯;
缺點:長期戴容易疲勞;聽診器效果嚴重;通話質量差;
小編點評:整體來說,QCY T1S綜合表現不錯,雖舒適度欠佳,但整體性價比較高。適合喜歡運動的朋友,或通勤外出較多的朋友。不適合耳朵對異物感知敏感、對底噪忍耐度低的朋友。
往期單品評測:
99元小米運動藍牙耳機青春版評測,值得推薦買嗎?
往期選購指南:
藍牙耳機怎麼選才是最穩的?
藍牙耳機的款式怎麼選?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想資瓷我們的話,請來一波素質三連:求在看,求關注,求轉發。隨手傳播正能量,給你筆了個大芯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