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越老越值錢,至少對非洲之傲列車來說,這一點沒錯,由收集來的老舊車頭和車廂組成的這個龐大的火車帝國,絕對是非洲最昂貴、最奢華卻也是最慢速的交通工具了。
從小時候的鐵道迷
到古董車廂擁有者
一切偉大的事業,最開始的初心通常都與商業、與利潤沒多大關係。非洲之傲列車( The Pride of Africa )的起始亦是如此。它源自一個男人對火車機械的著迷,或者說,是他對維多利亞舊時代的著迷。
出生於南非的羅罕·沃斯自小就是個鐵道迷,從小他就有一個夢想——與家人一起坐火車去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尋訪野生動物。羅罕天生聰明而慷慨,二十多歲時,已經成了個成功的汽車商人,手裡的汽車零配件生意做得很大。然而,他並沒有忘記兒時的夢想,希望擁有自己的列車。
1986 年,夫婦倆參加了一個火車拍賣會,本來只打算買個舊火車頭去改造成家人的流動度假屋,完成帶他們去克魯格國家公園的兒時夢想,卻誤打誤撞找到了一輛製造於 1938 年的 Class 19D 蒸汽火車頭。他欣喜若狂,馬上把這個「寶貝」買回了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修復,還用自己最疼愛的一個女兒的名字 Bianca 命名了這個大傢伙。
1986 年一定是他的幸運年份,就在這一年下半年的某一天,他又在南非普馬蘭加省的內爾斯普雷特又發現了一節正要被當作劈柴燒掉的舊車廂,當時車廂內的很多精美裝飾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壞,羅罕急忙阻止了工人們,並當即買下了這節可憐的車廂。他請了些專家來看他的新玩具,結果發現,這堆險些化為劈柴的木頭竟是一節製造於 1903 年的罕見古董車廂。
羅罕像個尋找心愛拼圖的小男孩一樣,從世界各地的角落一節節、一列列地搜集車廂和火車頭。不久後,他已經擁有 3 列完整的列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火車收藏家,而他的列車公司 Rovos 也在 1989 年開始運營,他也開始把其他生意悉數轉讓,全身心地投入到火車帝國的建設中。他甚至還專門購買了四架小型豪華客機,用來配合鐵路的遊覽線路。
擁有超過75節奢華古董車廂的
非洲之傲
目前的非洲之傲擁有超過 75 節極盡奢華的古董車廂,以及 5 臺常年運營的蒸汽火車頭,羅罕以自己家庭成員的名字來命名這些心愛之物;此外,還有 14 輛柴油機車頭和 9 輛電力車頭列入其火車隊列中。羅罕同時還到處尋訪蒸汽機車司機,其中服役時間最長的二位是 Piet Grundlingh 先生和 Willem Ras 先生,此二人從 1970 年代就開始就為鐵路運營效力,堪稱是火車專家。
所有的非洲之傲列車都從普利托利亞出發,這是一座位於南非東北部高原上的城市,也是南非的行政首都。城市街道兩旁遍植紫薇,因此又稱」紫薇城」。與開普敦相比,它沒有後者那麼時髦,卻多了一分穩重與老派。這很符合非洲之傲的風格,也或許是這個原因,羅罕·沃斯才將他的私人車站設立在這座城市裡。
車站是一座典型的維多利亞式樣的木頭建築,並不很大,卻有著花園一樣的庭院,盛開著通紅的帝王花,而鐵軌便從這裡延伸貫通了整個非洲大陸。與他的收藏列車一樣,這個車站也是個古董。
火車站除了常規的設施外,還有一間小型博物館,收藏有關於老火車的種種過往。不過,多數旅客還是直奔候車室。這是一間鋪著木地板的大廳,有擺滿鮮花的歐式茶几和舒服的復古沙發,頭頂的古銅四葉吊扇徐徐轉動,四周牆壁上掛滿了與火車有關的油畫和裝飾品,這些都是羅罕先生的私人收藏。
當一聲汽笛響起,火車準備啟動了。在登上漂亮的墨綠色非洲之傲列車前,不妨欣賞下月臺上那座小巧的噴水池,然後傾聽老羅罕用那口標準的倫敦音發表歡迎致詞。最後的環節是宣讀乘客名單,被念到名字的客人將踏著紅地毯,隨列車員登上非洲之傲列車。
在非洲之傲的乘客中,不乏那些一而再再而三拜訪的常客,與羅罕一樣,他們也對舊時代的生活方式深深著迷。來自開普敦的布坎南夫婦已與非洲之傲同行數次,直到她的丈夫去世,她也沒有停止這個早已成為習慣的出行,去年,布坎南夫人就與家人再次登上列車,這已經是她的第 59 次旅行了,非洲之傲火車早已經變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更成了她紀念逝去的丈夫的最好方式,而作為回報與紀念,非洲之傲便以布坎南( Buchanan )命名了火車上的一間豪華套房。
整個列車都屬於你
在非洲之傲列車上,有時你會有種整個列車都屬於你的錯覺,因為每趟非洲之傲列車最多只掛載 20 節車廂,搭乘 72 名乘客,每節車廂最多只安排 3 個豪華套房或者 2 個皇家套房。包廂內超過 5 扇大窗可以隨時開啟,能盡情欣賞窗外的非洲美景,而且,每個包廂都有獨立的冷暖空調和衛浴設施,皇家套房裡甚至還有一個維多利亞式的四爪浴缸。
足有十幾平方米的套房內飾幾乎全部是木質結構:這也是一種舊時代的堅持。一張超大號睡床貼於房間一側,帶有花卉圖案的床蓋整齊地鋪在床上。房間裡還有一個裝滿食品和飲料的冰箱。衣櫥裡有按五星級酒店配備的一切設備——電子保險箱、浴袍、拖鞋和常用的旅行用品,甚至還有一副透明塑料風鏡。
這是為了讓乘客在列車行駛時隨時可以把頭探出窗外,自由欣賞風景而準備的。是的,非洲之傲途經的都是非洲大地上風景最壯美的地區,而緩慢的車速和空曠的行駛環境則讓「切勿不要將手或頭伸出車廂外」這則搭乘火車的鐵律在這裡成了笑談。
當列車駛出普利托利亞,城市的浮躁與喧囂也就很快被拋在了身後,取而代之的是遠處連綿起伏的蒼翠山巒、寧靜的村莊以及不時在鐵軌兩側出現的羚羊和鹿。當列車終於來到一望無際的非洲原野和叢林時,夜幕也已徐徐降臨。像歐洲老宅的管家以搖動銀鈴的方式告知主人飯已備好的情形一樣,非洲之傲的列車長也以一陣清脆的搖鈴聲逐節車廂來通知旅客,可以來餐車準備吃晚餐了。
餐車搖曳著華麗而復古的風情。餐桌上鋪著白色桌布,擺放著晶瑩剔透的水晶酒杯和刻著字母的銀制餐具。柔軟的綠色地毯和厚重的黃色窗簾是愛德華時代的裝飾,吊扇慢條斯理地旋轉著,像侍者慢吞吞而老成持重的說話方式。在這樣的氛圍中,被時代裹挾往前狂奔的人們終於得以慢下來,享受一杯酒、一餐飯,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不徐不疾的交談。
從好望角到三蘭港
非洲之傲列車的旅程長達 15 天短至 48 小時,最長的一條線路最遠的火車線路從非洲大陸最西南端的好望角,經辛巴威、尚比亞,到達千裡之外的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足足跨越半個非洲 15 個國家。
列車實際上相當於一個流動的奢華酒店,白天,有各種各樣針對停靠地附近特色而精心製作的探索行程,在馬迪克韋野生動物保護區,乘客每天都會登上越野車在清晨和傍晚去追逐野生動物,沿途還會造訪歷史悠久的維多利亞瀑布酒店、塞盧斯野生動物保護區等著名景點。
非洲之傲還為銜接火車旅行特意訂製了小型飛機航線,讓以火車為原點的探索範圍變得十分廣大。
如果愛好旅行的毛姆、海明威或阿加莎·克裡斯蒂還在世,一定也會是非洲之傲的常客,而他們又將會寫下怎樣的故事呢?但無論草原和叢林中有怎樣的驚心動魄,當非洲大地慢悠悠卻又仿佛一瞬間地沉入暮靄,列車包廂就是那個等待你回歸的家,在晚餐後聚到車尾的酒吧,讓一杯甜甜的大象酒的力道慢悠悠地襲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火車客們一下子便熟絡起來,夜色在搖曳的燈光酒色之中泛濫漣漪,而火車,總在不經意間緩緩啟動,繼續開往舊日黃金年代。
文:L.L / 圖:Rovos Rail + Thomas RyanSpace / 編輯:賀源 / 新媒體:紅先森
▼▼▼▼點擊下方圖片直接閱讀▼▼▼▼
「打賞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