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礦而生的白銀,素以「銅城」而聞名,一條金溝河穿城而過,途徑王峴、強灣、水川三個鄉鎮流入黃河。昔日的金溝河郊野段,是城區排汙洩洪的主渠道,一彎砂場林立、垃圾遍地的臭水溝,也是一個生態治理的堵點。
如今再看金溝河畔,綠樹成蔭,花開兩岸,景色宜人,讓人忍不住駐足停留。這得益於這兩年白銀市大力開展的金溝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河道治理、生態修護、慢道鋪設、綠化改造,隨著諸多項目一一落地,金溝河大變了模樣。
「以前這都是臭水溝,老百姓都隨便往裡倒垃圾,髒得很。經過這兩年治理綠化,都成了我們的小公園了。」白銀區東峴鎮東星村村民楊小紅告訴記者,金溝河環境變好了,現在村民們飯後都愛來河邊走一走,下來轉一轉的城裡人也明顯多了。他正準備開一家農家樂,做點灰豆面、土豆面等特色小吃,賣點土特產,增加收入。
在相隔不遠的水川鎮顧家善村,以花為媒打造的花村,早已成為「網紅」旅遊景點。村內房前屋後水渠環繞,家家流水,戶戶養花,宛如置身江南水鄉。三角梅、四季海棠、萬壽菊、月季……街道和庭院裡數不清的鮮花簇擁,讓這個花園村吸引了諸多遊客前來打卡。
從一個普通的沿河小村,到成為白銀區美麗鄉村「代言人」,顧家善的改變,得益於美麗鄉村建設的助力。挖掘村民愛養花的這一傳統,這幾年,顧家善村先後在村莊和黃河邊栽植數萬株花樹,春天的梨花、櫻花、丁香,夏日的荷花、金油菜花,再到秋日的菊花,四季溢彩的花村獲得了「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稱號。
目前,村裡已經發展起3家農家樂,2家特色民宿。顧家善村先後接待遊客35萬餘人,實現旅遊收入320多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5000元。鄉村旅遊的升溫讓許多年輕人選擇回鄉做起了「美麗文章」。
不光是花村顧家善,近年來,白銀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以「星級」鄉村創評為載體,打造了白銀區桃園羅家灣、水村大川渡、大坪農業園等鄉村旅遊「六朵金花」,帶火了美麗經濟,沿黃休閒旅遊經濟帶蔚然成形。同時,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綠水青山為群眾鋪就了幸福底色,也成為增收致富的「綠色引擎」。
綜合:農民日報
原標題:《白銀區:種下風景綠了生態, 「六朵金花」帶火「美麗經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