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不帶貨不打廣告還在自己公號有問必答的珍稀公號主神經君,從訂閱「飛面神經FSM"並給本公號加星標,在喜歡的文章下面點「贊」和「再看」以及轉發朋友圈開始。
當然打錢也不是不行。
最近在油管看了一個NDR(北德廣播電視臺)拍攝的調查視頻,名字叫做《洗滌劑製造業的花招》。(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直接跳轉油管觀看)
整段視頻很長,不過很有意思。全片針對家庭機洗所常用的幾大類洗衣劑(洗衣粉、洗衣液、洗衣珠)和柔順劑以及衣物消毒劑。通過引入數據、專業實驗室做實驗、訪問業內人士的方式,打破了不少我個人的認識誤區。
總結一下有以下幾點:
實驗室驗證的清潔效果:橫跨三個品牌Ariel、Persil和Denkmit,各品牌洗衣粉、洗衣液、洗衣珠三大類中,洗衣粉清潔最優,洗衣液和洗衣珠其次。(哪個牌子的洗衣粉表現最好我這裡就不說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視頻。)
環保:洗衣珠最次,因為它其實就是洗衣液的多色迷你裝版本,外層塑料號稱可以降解,但給汙水處理系統額外帶來很大負擔。NDR在片中將它叫做偽創新產品(Pseudoinovation,如果有這一行業的盆友請不要槓,不是我說的),因為這純粹是宣傳和外觀上的創新而已,用好看的顏色搭配和新鮮的外觀給你帶來創新的錯覺。
經濟性:洗衣粉和洗衣液都可以根據洗衣量和汙漬情況靈活調整用量,洗衣珠則不行,要麼一顆要麼兩顆,算下來平均每公斤衣物的洗滌成本最高。
洗衣粉家庭裝不值得買:巨大的包裝買回來打開一看一般都只有四分之三滿(如下圖)。另外,基於現在的工業技術,洗衣粉已經很濃縮了,一點點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廠家為了給超大包裝充量,會在裡面混合非洗衣粉類的其它物質,對洗滌效果和環境沒有一點幫助。
洗衣劑用量:使用時注意外包裝上的推薦用量,現在洗衣劑濃縮程度很高了,我們平時按照習慣倒進洗衣機的量一般都太多。洗衣液可以用蓋子量,洗衣粉比較麻煩,因為廠家不再像早年那樣直接在包裝裡送量杯了。圖省事的話可以用西餐勺子,一勺大概50ml。如果德語水平夠的話,可以訪問圖片下方的連結,照下圖的聯繫方式跟相應的廠家打電話要或者點擊藍字部分網上下單,很多廠家是可以免費送量杯的:來源:https://www.testberichte.de/spuel-waschmittel/538/waschmittel/waschmittel-dosieren.html柔順劑:衣物柔順劑的成分來自肉聯廠的油脂下腳料,它的柔順作用其實完全可以被綜合洗衣劑同時實現(Vollwaschmittel,如Vollwaschpulver,就是什麼都能洗的那種,區別於淺色衣物和彩色義務洗滌劑)。標識「敏感肌」的柔順劑依然會有殘留,給皮膚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很多人覺得柔順劑必要,但其實只是因為習慣它的香味,而香味是這一產品鎖住消費者的根本也是唯一的秘密。衣物消毒劑:大家都號稱殺菌效果99.9%,但是沒有人告訴你,剩下的0.1%在洗衣桶裡面還是有上百萬之多。所以所謂99.9%在這個語境裡沒有意義。想要特別達到殺菌作用,每個月有一次洗衣(最好是淺色純棉衣物Kochwäsche)時把機洗溫度調到60度就夠了。衣服上的洗滌標誌:很多衣服拿起來一看都是要求「30度手洗」,其實好多都是瞎扯的。不少廠家用這個標識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拿衣料做相應的實驗,他們寧可標識得苛刻一點,以免消費者洗褪色或洗掉線之後來找麻煩。有經驗的盆友可以自己通過材質判斷。沒有經驗的話,最簡單這樣:如果你有這類衣服,且有一次不小心機洗了之後好像也沒問題,那就繼續機洗不要怕。最後,洗衣機不是越大越好:現在大家都愛買8公斤洗滌容量的洗衣機,但是要湊滿8公斤,需要有下圖洗衣籃裡那麼多衣服(所有參與估算8公斤衣物有多少的路人全都猜少了)。大部分時候8公斤洗滌容量的家用洗衣機只是白白為少量的衣物費水費電。總之我看完這個片子,準備從此只買綜合洗衣粉,不用柔順劑不用消毒劑。至於敏感材料衣物怎麼處理,我也有一個秘訣:儘量避免買敏感材料的衣物,哈哈。買那種抗造的,淺色深色衣物分開處理,機洗加烘乾不在話下,雙職工家庭福音。
另外,我昨晚其實已經把文章寫好了,就等今天配圖發出。結果早上醒過來發現跟某大號部分撞題了。不過比較一下話術就知道,NDR不是想藉此賣貨的那一家。
就醬,Ramen!
題圖來自Unsplash,文內截圖來自油管該視頻。
點擊「贊」和「在看」,賦予神經君寫下去的信心鼓勵繼續發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