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當年新土豆上市的季節,當季蔬菜上市我總是不會錯過。這段時間我們家的餐桌上常見土豆做的菜。這裡不由得又要說到狼同學挑食的臭毛病了。這人不愛吃土豆,尤其不愛燉煮得軟綿綿的土豆,比如:土豆燉牛肉、土豆燜雞!奇了怪了!我小時候曾經一直以為雞肉和土豆應該是這世界上唯一兩樣不會有人不愛吃的食物,特別是和肉一起燉得軟軟爛爛散發濃鬱肉香比肉還好吃的土豆,這一堅持在遇到狼同學以後完全土崩瓦解。當然,是在我不甘心的做過無數次努力,變換過不同的土豆搭配均以失敗告終後,才終於死心塌地接受現實。
但若是土豆炒成酸辣土豆絲,那就完全走了另一個極端,不管炒出多大一盆,這位同學都能一人將整份酸辣土豆絲吃光。所以一旦家裡餐桌上端上一盤土豆菜,總有可能引來「呀!土豆!」這樣類似的感嘆,同一句感嘆,可能有兩個意思,如果是切塊或片煮成軟糯口感,那這句話請用表示遺憾的意思來解讀;如果是一盤酸辣土豆絲,那絕對要用充滿驚喜、興奮、幸福的語氣來吐出這三個字:「呀!土豆~~~!」
同樣一種食材,不同的做法,用同樣的三個字做回應,包含的意思完全不同,想想也是件有趣的事!呵呵!
酸辣土豆絲是我剛認識狼同學時,就被他當作是我拿手菜中的一道菜。更有一段愛到我們幾乎天天、頓頓吃,到現在,則是若很長一段日子不做一次,還會遭到狼同學猛烈抗議,實在是太奇怪了,這個對粉糯土豆深惡痛絕的人,為什麼吃了10年多的酸辣土豆絲,還是一點膩的意思也沒有?我也常常暗自感嘆,不管是榨菜肉絲還是酸辣土豆絲,狼同學其實真是個挺好養的人吶!
前一段在我們的小區菜市場裡看到了關於「呀、土豆!」的另一種解讀方式,我很喜歡的一個常賣廣西紫薯、內蒙紅土豆、四川仔姜,又常常喜歡在菜上插上幾句爆笑小廣告語的小菜攤,在一堆圓咕溜秋的小土豆上插了這麼一個手寫的小牌子:「呀!土豆!1元一斤!」
酸辣土豆絲,這樣一道家常小菜,往往卻越簡單越難做好。土豆絲,要怎麼才能炒得爽脆可口,又絕不黏糊,根根分明,潔白漂亮,酸辣適度,這是個略有技術的活兒。但其實複雜的問題說白了也簡單,就是一旦有了這麼一個你願意為他花精力反覆操練只求琢磨出什麼才是炒好一盤土豆絲訣竅的人,相信還有什麼複雜大菜是你做不出來的呢?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心要為愛人炒出一盤美味的土豆絲,那麼認真看下面的內容,並操練起來吧!
〖酸辣土豆絲〗
準備材料:
土豆兩隻(中等大小)、幹辣椒4枚、紅椒一隻、姜一小塊
準備調料:
油、鹽、醋、胡椒粉
製作過程:
1、土豆去皮後,用快刀切成極細的均勻的絲,土豆切得細而且勻是土豆絲清脆的關鍵;
2、切土豆絲的同時,用一隻大碗放多一些水,水裡滴兩滴醋,一邊切一邊將切好的土豆絲放入水中浸泡;
3、全部切好後,將浸泡土豆絲的水倒掉,再換幾次水,將土豆絲中的澱粉漂洗乾淨;
4、幹辣椒剪成段,紅椒和姜都切成細絲待用;
5、炒鍋放油燒熱,下薑絲和幹辣椒段稍煸,出香味後,加入紅椒絲略炒,撈起泡在水中的土豆絲(點一點水也沒關係,但不要太多),放入鍋中,不停翻炒;
6、翻勻後,立刻往鍋中調入少許鹽和兩匙醋,繼續翻炒2-3分鐘,看鍋中水分開始濃稠時,再加入一匙醋和少許胡椒粉,翻勻起鍋;
操作提示:
1、土豆絲切得細才會吃起來才清脆,而且切得均勻才會受熱均勻,否則會有的土豆絲已經熟了,有的還生,味道肯定不好。想土豆絲切得細而且均勻,刀功是有一點要求的,不過個人覺得如果刀快,再慢一點切,也能切得很細,多練會切得又快又好。如果對刀功沒有把握,市場有專門刮絲的刀具賣,可以自己置備一個,但個人覺得還是切的更好吃。
2、用帶醋的水浸泡土豆絲,能防止土豆絲跟空氣接觸氧化變黑,炒出來也會潔白好看。而且用水反覆浸泡清洗掉土豆絲帶著的澱粉,也會讓炒出來的土豆絲根根分明,吃起來清脆,口感不黏糊。
3、炒土豆絲的時間不能長,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炒勻立刻加調料,再炒勻,立刻準備出鍋,動作要快。往往差一分鐘,土豆絲就會過熟變糯,這個火候的感覺大概要炒過幾次以後基本就能掌握好。土豆絲略帶點水一起炒,等使土豆絲不至於太幹而糊鍋,而水分與土豆中析出的澱粉融合又會炒出比較濃稠的糊狀,增加成菜的爽滑口感。但水的量要掌握好,多了就成土豆湯了。如果是土豆絲炒前撈出瀝乾再下鍋的,炒的過程中,可分次加少許水,看水和澱粉融合變稠了再加下一次,但要控制好加水量,不要過多,菜做好後,底部略有湯汁就是最佳程度。
4、入鍋放醋是為了使土豆入口清脆,但加熱的過程中醋的酸會揮發一些,所以出鍋前再放一點是為了讓酸味更突出。醋和辣椒的用量都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