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國留學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送孩子出國留學,很多家長都在抱著讓孩子"鍍一層金"的心態去進行留學。
那麼,留過學、"喝過洋墨水"就真的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嗎?一位來自雲南昆明的出國留學者——楊舒平,就能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留學歸來卻無安身之處
楊舒平曾經就讀於美國的馬裡蘭大學,但是在國外的她卻成了眾矢之的,不少留學生和國人對她感到憤懣,她也在網上遭到眾多人的謾罵。這其中的緣由是怎麼樣的呢?
最開始,在美國初來乍到的楊舒平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留學生,但是,她在一次演講中大肆評判中國,而把美國奉為聖地,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責,成為"名人"。
她甚至稱"美國的空氣都是甜的",事後,楊舒平雖然發文道歉了,但隔了一段時間後,又在網上"出口成髒"。
網友們還沒有來得及原諒她,她就又激起了眾怒,一時成為全網公敵。現在,楊舒平已經畢業了,那件事也過去三年了,她近況如何呢?
留學美國的她原本想在美國找一份工作,但是,被她推崇的聖地卻無法收容她,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無奈之下,只好到韓國謀求工作。
現在,楊舒平有回國發展的打算,但是,國人還沒有原諒她之前詆毀中國的言論,恐怕,中國也沒有她的安身之所。
從這個真實的案例來看,一度的崇洋媚外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還會帶來危害。
崇洋媚外的危害
1、 缺乏民族自豪感
國家對於國人來說,是背後的支撐。一個人想要在國家的土地上紮根,就要對國家有認同感。如果不相信自己的國家,就會缺乏民族自豪感。
而個人是歸屬於國家的,如果對國家不自信,缺乏民族自豪感,自身也會缺少一份自信。
2、缺乏獨立思維
當代人最崇洋媚外的表現,就是過洋節,把國外的節日看得格外重要,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對於他們卻漸漸失去了吸引力。
傳統文化是文化發展的根基,那些一味接受外來文化的人,沒有理性判斷,而對傳統文化有了錯誤的認知,這會使人失去獨立的思維能力。
開拓孩子眼界的方法
1、注重書籍閱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可以讓孩子了解更多知識,這樣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閱歷,還能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父母要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儘量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籍閱讀,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後,再讓孩子閱讀一些經典名著。
2、 培養孩子的特長
讀書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唯一任務,培養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得到多方面發展也很重要。這樣,他們的生活會更加有趣,他們會更有興趣探索更多的事情。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從小培養孩子的美術,因為畫畫簡單易上手,為了給孩子專業的教育,他們在線上美術接受1對1的專業輔導,良好的教育會讓孩子的愛好成為特長。
3、 引導發散思維
父母需要引導孩子以發散的思維去看待問題,思考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在思考問題時,自然就會多角度考量,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方面,擁有更廣闊的眼界。
去國外留學能夠開闊眼界,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一度的崇洋媚外只能受到國人的否定,並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