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給孩子買多貴的衣服?不同答案,成就不同價值觀的孩子

2021-01-12 育兒鋪子

都說現在的小孩子是「吞金獸」,從懷孕到生產再到把孩子養大,每個階段都要花很多錢。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們也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基礎,從吃、穿到用再到上學,也會竭盡所能地位孩子付出。

有些家庭條件優越,給孩子花錢會特別大方,但是有的父母經濟條件有限,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過上「富二代」的生活。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講了自己給孩子買衣服的精力,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這位媽媽在逛商場的時候看到了一件打折的名牌兒童羽絨服,雖然打過折但還是價格不菲,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想咬咬牙買給孩子穿。

但是孩子的爸爸堅決反對,原因是沒必要給孩子買那麼貴的衣服,並且還對孩子媽媽說:「你想買名牌可以買給自己就好,孩子穿不了多久,買經濟實惠的就行。」

網友們紛紛為孩子爸爸點讚,評論都說三觀太正了。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像那位媽媽一樣,自己不捨得吃好的,不捨得買貴衣服,卻在給孩子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生怕讓孩子瘦一點委屈,怕孩子被別的孩子比下去。

這種養育方式其實對孩子並無益處,只是大人的一種補償心理,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就要補償到孩子身上。

如何給孩子花錢,決定孩子的價值觀

關於父母如何給孩子花錢的問題,,不僅僅只是物質上的差異,更重要的事可以從小塑造孩子不同的價值觀。

一個孩子弱從小就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切物質欲望都可以輕易被滿足,哪怕父母會犧牲掉自己的利益,也要儘可能地滿足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只知道索取而不願意付出的人,漸漸失去拼搏的精神,變成一個好吃懶做、不懂感恩的「巨嬰」。

這種窮人家的「富二代」現象並不少見,多少孩子從小不知道體諒父母,只懂得索取,長大後物質欲望更是慾壑難填。

看到別人有名牌手機拿名牌包包,自己家境一般也非要得到,然後各種校園貸、刷信用卡,最後葬送掉自己的未來和前程。

教育學家馬卡連科曾經說過:「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但是反觀很多真正的豪門家庭,家中資產完全可以讓孩子一輩子吃喝不愁,但是這些豪門的父母卻對孩子並不縱容,在物質上反而還很苛刻。

比如跳水皇后郭晶晶,就曾經很多次被記者拍到去路邊攤給孩子買幾十塊錢的衣服,還帶著孩子們親自洗車、下地插秧。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把幾乎所有資產都捐獻給慈善機構,不願意留給子女。這樣反倒讓孩子學會了從小獨立自主,成為一個真正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

給孩子花錢,既不能刻意窮養,也不要刻意富養

面對如何給孩子花錢的問題,還是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物質上既不能對孩子過於縱容,也不要刻意地窮養。

物質上過於溺愛孩子會導致孩子失去拼搏鬥志,沉溺於虛幻的欲望。所以父母還是要保持理性,日常衣服、吃喝以及玩具用品等,花銷預算不要超過家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無需追求大牌、名牌,只要質量過關、實用性強就好。

比如有的網友給孩子買衣服時,孩子衣服的預算不能超過大人的三分之一,大人買一件衣服是一千元的話,孩子就不能超過三百元。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日常的吃穿用都是父母辛苦打拼賺錢得來的,奢侈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如果想得到某樣名牌,那麼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不可以對父母提出過分的物質要求。

既然不能刻意對孩子富養,那麼是不是讓孩子從小吃苦,在物質上對孩子苛刻一些,就能讓孩子早一些學會奮鬥呢?

有些家長又會走入刻意窮養的誤區,在物質上嚴格地控制,從小隻給孩子穿舊衣服,孩子想要的玩具通通不買,甚至故意對孩子說家裡很窮。

這樣也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從小在物質上過於匱乏,孩子會變得比較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長大後也不敢主動爭取。

所以給孩子花錢,要做到量力而行,不能一味地犧牲自己而滿足孩子,明明家裡條件一般還要打腫臉充胖子,讓孩子變成不知感恩的「富二代」。

同時也不要刻意窮養,給孩子內心帶來匱乏感。父母要擺正自己和孩子的位置,為孩子樹立勤奮上進的榜樣力量,讓孩子學會正確對待金錢和自己的欲望,成為一個能吃苦、有上進心的人。

相關焦點

  • 給孩子買衣服,低級的價值觀是「貴」,高級的父母卻很少知道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很多家長之間都喜歡攀比,特別是針對給孩子買衣服這件事上,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去穿一些比較貴的衣服,覺得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外面得到重視,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穿衣服的尺碼不固定,衣服買的太貴容易浪費。所以當下只要買的衣服比較經濟實用就可以,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極端,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買更貴的衣服是正確的,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買衣服不需要太貴,追求經濟實惠最好。
  • 「媽,我能買可樂嗎?」兩個寶媽的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但是有些家長覺得零食中含有很多的糖分和添加劑,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所以經常會限制小朋友們吃零食。其實零食是可以允許孩子接觸的,只要不過分就好,因為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的,父母們強行的反對也許會起到反效果。「媽媽,我能買可樂喝嗎?」
  • 孩子說「同學有的我也要有」:你的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女孩的父親是一位保安,每個月掙得並不多。一上節目,女孩就很冷靜地說跟爸爸要錢的時候,爸爸就打她。女孩要錢的目的很多,要買衣服,要和同學去吃飯,要報補習班,她還說了一句:「這些同學都有,我也要有!」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他會纏著你也買一個;別的小朋友穿著一件漂亮的裙子,她就要求買一件更漂亮的;看到小朋友的家長開著豪車,他甚至會問你為什麼我們家沒有……總之,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同伴壓力的來源。
  • 大S和小S給孩子買衣服,不同的育兒觀,你怎麼看
    有一次,小S的女兒想買一件1000塊錢的衣服,小S果斷拒絕:「太貴了,不買。」大S看了一眼照片說:「這樣的潮牌超過1000塊很正常,姨媽送給你。」大S送衣服的理由是,這樣的衣服是可以穿到長大的,性價比很高。小S接受姐姐的建議,但還是告訴女兒:「不要亂買衣服、亂花錢,我自己一件衣服都穿好久呢。」有一次,小S想把家裡的舊衣服送給大S的女兒穿。
  • 「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衣服嗎?」多數寶媽回答,跟你想得不一樣
    不過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孩子的支出又很多,可能對於一些收入不多的家庭來說養孩子是最大的挑戰。尤其是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階段,生長速度特別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孩子買一身衣服。當然衣服的款式和價位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媽媽會給孩子買一些稍微貴點的衣服,但也有一些媽媽會撿著便宜的衣服給孩子買,由此可以看出媽媽們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網上就有一個網友針對這個現象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說:"媽媽們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的衣服嗎"?
  • 「媽媽我想吃櫻桃」,兩位媽媽的做法不同,決定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媽媽我想吃櫻桃」,兩位媽媽的做法不同,決定孩子不一樣的人生小孩子看到美食總是經不起誘惑,但是有些東西的價格的確很昂貴,對於一些普通家庭來說,自然是不要經常吃這種特別昂貴的東西,因此當孩子跟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媽媽很有可能會拒絕孩子,在超市裡有兩個孩子都想吃櫻桃,她們的媽媽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
  • 孩子「偷」拿了棒棒糖,三種爸爸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的三觀
    這種時候,如果你是這個家長,你會怎麼做呢?第一種爸爸——我們佔了個大便宜「寶貝,你什麼時候拿了這個棒棒糖,我不記得剛才買單的時候,看到了這個棒棒糖?」「好吧,看來,你今天賺到了,白得了一根棒棒糖,寶貝真棒」,爸爸有一點小慶幸。生活很難,生活中賺錢養家很難,所以大家會產生一種「佔便宜」的心理。那是因為,原本要辛苦付出勞動或者等價的時間、精力、金錢的東西,通過「佔便宜」可以免費得到,得到的如此簡單。
  • 地攤上10塊錢的衣服你會給孩子買嗎?寶媽的回答,令人意外
    不過在現如今,很多人都將家安在了城市,對於集市的概念也逐漸消逝,甚至有人覺得在集市地攤上買的東西很「土」,不管是自己還是孩子都不會買來用。不過在前不久,有人在網上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的內容是:「你會給孩子買地攤上10塊錢的衣服嗎?」
  • 「媽,你能給我買多貴的玩具?」父母的回答裡藏著孩子的理財能力
    玩具如今已經成為了童年孩子不可或缺的陪伴,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玩具,當然家庭經濟條件的不同,決定了孩子玩具的價值也會有所差異。在對待孩子玩具的問題上,父母也會有自己的困惑,他們希望孩子能夠開心,所以會儘可能的滿足孩子想要玩具的要求。
  • 孩子衣服總買大一號?該可惜的不是扔掉的衣服,而是孩子的童年
    媽媽總說,你小孩子長得太快了,買大一號才能多穿兩年,要不然好好的衣服都小了,多浪費啊。媽媽還說,小小孩子還不用在意外表,少花一些錢比較實際,咱們都是實在人。那時候雖然不情願,但是也感謝大人給的這些理由,給我幼小的心靈也穿上了比實際年齡成熟一號的「衣服」。
  • 「藍色」和「粉色」,孩子喜歡不同的顏色,暗示內心不同的性格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喜好,喜歡不同的顏色,這其中暗藏著孩子內心的性格基調,你知道嗎?閨蜜也想學別人,給兩個孩子買一模一樣的衣服穿,這樣路人就更分不清小姐倆了。雖然雙胞胎寶寶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小姐妹的喜好是不一樣的,姐姐喜歡藍色,妹妹喜歡粉色。閨蜜買一對藍色衣服的時候,妹妹明顯不開心,也不喜歡穿。
  • 南方的孩子一年四季怎麼買衣服,怎麼搭配?
    注意要買拉鏈頂頭做好包套的,防止孩子傷到下巴。如果你懶,最好還是買深色或者碎花系,耐洗。毛衣,棉質或羊毛皆可,4件左右,套頭的,不需要高領。羊毛就是清洗比較麻煩,如果有人願意洗,可以買,至於羊絨,家裡有錢的可以考慮,但要想娃會很愛惜地穿,那是完全不可能滴。不要買加了晴綸等材料的,容易起靜電,會嚇死寶寶的。
  • 孩子對顏色的偏好,透露出不同的「性格」,看看你家孩子是哪種?
    孩子對顏色不同的偏好,除了凸顯出孩子不同的審美格調外,也透露了孩子不同的性格,趕緊來對坐入號,看看你家孩子屬於哪一類?案例齊齊和玲玲是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花,家人總喜歡用一模一樣的裝扮來點綴兩位可愛的小姑娘。可到了雙胞胎姐妹花4歲以後,她們就提出了抗議。姐姐齊齊率先表態:我不喜歡穿紅色衣服,我喜歡黃色。
  • 你有給孩子買大一碼衣服的習慣嗎?
    從我家的兩個孩子身上,我看出給孩子買衣服大一碼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發育情況來把握,不能完全隨家長的意,有時候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拿我我家的二娃子來說吧。1、3歲前,1/3的衣服是拾得哥哥以前穿過的,也有親朋好友送的舊幼兒衣服,餘下的2/3是買的新衣服,買的新衣服均大個一碼或一碼半。孩子還是喜歡穿新衣服啊。穿新衣服孩子帥氣,精氣神足,還能保證抱孩子的大人或哥哥姐姐心裡有個喜意,看孩子賞心悅目。
  • 回力童鞋會導致性早熟?給孩子買衣服一定要看這個標識
    你給寶寶穿的可能是「奪命裝」! 過了臘八就是年,又開啟給孩子備新衣新鞋買買買模式。 但是不少家長被前兩天#回力童鞋樣品含可致兒童性早熟成分#的熱搜新聞嚇著了。
  • 這4種褲子影響孩子長個,你還在給孩子買嗎?這樣挑衣服最科學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還在長身體的時候,有一些褲子是不適合孩子穿的,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長個。這4種褲子影響孩子長個,你還在給孩子買嗎?給孩子挑選褲子,正確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1)不同年齡段選擇不同的褲子寶寶不同年齡的皮膚狀況,還有生長狀況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挑選褲子的面料和款式
  • 和價值觀不同的人,應該如何溝通?
    你允許我喜歡,我接受你不喜歡,這才是「審美尊重」。(來源@胖達簡妮)「價值觀」也是同樣。人和人之間的價值觀必然存在差異,因為每個人生長的環境是那麼不同。如果「價值觀不同」就無法合作,那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將會無比艱難。價值觀不同的人如何相處?
  • 「媽媽,我要買這個!」不同的回答,決定了孩子不同的未來!
    孩子想買東西時,我們到底該不該滿足,不滿足應該怎麼拒絕,才能既不嬌慣又不放縱孩子的欲望!今天coco媽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當孩子要買東西時,媽媽們不同的回答對他們未來的影響。「行行行,別鬧了,給你買行了吧」邊打滾還邊哭著說:「我要買那個玩具,給我買,不買就不起來。」男孩媽媽趕緊抱起小男孩,哄著說道:「行行行,小祖宗別鬧了,給你買行了吧!」
  • 什麼是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價值觀也就不同
    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為不同的人對世界的看法不同,所以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和人生評估活動只是持有看法和意見。可以分為生命和價值。簡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人生是人的根本人生觀。因為接受的是不同人的社會實踐、生活條件、文化素質的教育,所以對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生活引導著人們正確的人生觀,過著正確的生活,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生活中的表現,是高尚的人對社會有益的。錯誤的人生前景會引導人走上人生正確的道路,他也會走上錯誤的道路,即使罪人對社會有害。如何寫出我的個人價值觀?
  • 孩子摔了跟頭,父母不同的應對態度,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雖然興趣、特長和學習成績能幫孩子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是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卻是應對挫折的能力。美國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曾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小時候過得非常幸福,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小時候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一旦長大成人就會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便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