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菠蘿。歡迎來到菠蘿說影視,影視個大菠蘿。
在昨天,大菠蘿給小夥伴們推薦了一些國產懸疑劇,推薦完了之後,大菠蘿回頭一看,哎,不對啊,國產懸疑劇還有好多好多好看的啊~於是,便有了第二期~之後可能還會有第三期第四期,以及吐槽一些懸疑爛劇~主要是有一段時間,大菠蘿沉迷於懸疑劇,因為看過的懸疑劇有點多,就避無可避地看了一些爛劇~未來的某一天,大菠蘿或許會過來吐槽一下~
閒話不多說,下面大菠蘿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部:《暗黑者》
《暗黑者》是根據周浩暉的同名小說《死亡通知單》改變而來的,到如今已經拍了有三部。這是大菠蘿私下裡覺得,為數不多的三部都值得一看的劇。大菠蘿是先看的第三部。發現第三部看得不是很懂,因此,建議大家先看第一部。怎麼來講呢?第一部給人的感覺,就很有一種很多年前小說的感覺。空曠的馬路,灰黑的天空,主角羅飛穿著很老式的皮大衣,莫名給人一種北方秋日裡陰天的感覺。而大菠蘿呢,很早期看的一些小說,都是類似於這樣一種調調。所以,這一點,算是很戳大菠蘿的吧。
其次就是劇情了。刑偵或者說破案這一類的劇,劇情都應該是緊湊的。但是呢,太過緊湊了也不行。因為它必須在緊湊的同時,把一個完整的故事講得清楚明白。《暗黑者》應該是在刑偵劇當中,把故事講明白了,然後劇情又相對是最緊湊的了。比如在第一季的時候,剛一開始,主角成員在查案的時候,在一個大案子當中,還會穿插有主角成員的過往歷史,並且是在追兇的途中,一點一點抽絲剝繭得出來的,懸念拉得很滿,一點兒也不顯得突兀。
大菠蘿覺得《暗黑者》系列唯一有點小瑕疵的,是其中有一個記者……說實話,讓人十分想吐。其實記者是一個很聖神的職業,還在民國的時候,抗戰的時候,那個時候,記者是一個有著很強責任心的職業。他們傳播前線的戰況,宣傳進步的思想,開化愚昧的百姓,把許多的責任都抗在自己的身上,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們甚至不惜捨棄自己的性命。
到了現代,也依舊有著許多偉大的記者。比如說去到戰地的記者,關注社會民生的記者。當年三聚氰胺毒奶粉等等,如果不是有記者深入採訪,這些事情,說不定還要等到許許多多年之後,網絡到如今的發達了,這件事情才能夠被爆出來。而在那個時候,爆出那些事情的記者,他們做暗訪的時候,一旦暴露,是有生命危險的。但即使如此,他們也依舊要去調查,因為他們是記者,口誅筆伐,是他們的權力,也是他們的責任。
然而如今,我很奇怪啊,為什麼人們會把那些寫亂七八糟的文章帶節奏的人,跟記者掛起鉤?如今因為網絡,每個人都是發聲人。但是,記者,他依舊是我們的發言人啊。如果有一天,對於同樣一個事件,說各種各樣話的人滿天飛,那麼我們去聽誰的?那時候,我們從哪兒了解真相?
所以在大菠蘿看來,當時的那個記者,違背了記者的道德,造成了別人的死亡,她就是應該死的。讓那個記者活著,簡直就是在抹黑記者的形象。或許現實生活當中,有這樣的記者,但是,《暗黑者》作為一個犯了罪就要被darker制裁的劇,有必要對這樣一個記者當中的敗類留情?
不過,除了記者這一個,其他的都很好。總的來說,《暗黑者》每一季,都是值得一看的劇。
第二部:《十宗罪》
這個也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原著粉們可能覺得翻拍的電視劇不太行。但大菠蘿推薦的原因是:就劇來說,《十宗罪》是一個挺好的懸疑劇。大菠蘿沒有看過原著,據說,《十宗罪》是以重口味出名的,又黃又暴……(這個是高中的時候,大菠蘿聽同學說的~)看劇的時候,也有彈幕一直在問,為什麼沒有拍過程等等。大菠蘿私下裡想:或許是那些過程不適合拍出來……
其實我們的生活還是很美妙的,我們也真的不適合長期看那些重口味的東西。像大菠蘿的話,只有在覺得壓抑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才會去找一些重口味刑偵看。但如果是大菠蘿在開心的時候,看到那些重口味的刑偵,心裏面會非常的不舒服。
《十宗罪》翻拍的一個尺度非常好,可以說是保留了小說中懸疑的精華,而去除了其暴力血腥等等一些東西……總之值得一看~
好啦~~~~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啦~~~喜歡大菠蘿的話就點點關注哦~~~小夥伴們如果有什麼喜歡的懸疑劇也可以打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