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昨晚杜鋒指導回歸,但廣東隊的連勝依然被廣廈終結。這場比賽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時隔9年,對方外援威爾森錢德勒依舊能夠在CBA賽場上大殺四方,超遠三分信手拈來,且頂防內線毫無壓力,攻守兩端存在感十足。整場比賽廣東都處於苦苦追分的態勢,每當球隊將比分迫近,錢德勒總是能夠予以強硬回擊。
這場比賽的失利,對手固然發揮出色,但廣東隊自身暴露出來的問題同樣不可忽視——我認為除了內線實力的巨大差距以外,五上五下戰術的劣勢也在這場比賽裡被無限放大。
開場對位
廣東防廣廈:徐傑對孫銘徽,胡明軒對趙巖昊,馬尚對朱俊龍,任駿飛對胡金秋,曾繁日對拉杜利察;廣廈防廣東也是同樣的對位。
還是先看對位,這場比賽杜鋒直接把第二套陣容全部抬上首發,很明顯是想利用三後衛的速度來針對大外援拉杜利察這一點,特別是馬尚出色的小打大能力。但杜鋒似乎並沒有考慮到防守端的對位,這套陣容的整體高度被廣廈全線壓制,防守硬度同樣不如威姆斯趙睿那組,你很難想像1米8的徐傑去限制孫銘徽是什麼樣子,這完全是不現實的事情。因而杜鋒在開局不到3分鐘便採取五上五下換人調整。
其次,首發的大調整也打亂了廣東隊整場比賽的輪轉部署,隊員們並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以往第四節開局,一般是威姆斯那組先上,馬尚會在中段上場接管比賽。但由於這場比賽馬尚是先發,導致最後時刻的輪轉變成威姆斯帶隊,而這個時間點恰好是廣東頻頻追分的階段,威姆斯上場後並沒有很好地延續馬尚在場時的壓迫感,反而還送出一記致命失誤,這使得杜鋒又不得不將馬尚重新換上場,但為時已晚。
因而我認為從開場的首發對位上廣東隊就處於劣勢,這也為之後的長時間追分做了鋪墊。
關鍵數據對比
我們從幾個關鍵數據上,就可以看出昨晚廣東輸球的原因。從籃板上看,廣東隊輸給對手16個,球隊裡籃板球數最多的居然是後衛胡明軒。更為關鍵的是,對手胡金秋一人就搶下7記進攻籃板,這為廣廈爭取到更多的球權;從犯規數來看,廣東隊比對手多5個,且犯規主要集中在內線球員身上,末節廣東更多採取五小陣容;從罰球命中率來看,廣東隊68.8%的命中率顯然是不及格的,馬尚8投6鐵也是極為罕見。而失誤數廣廈則比廣東要多11次,這也讓廣東隊多次打成了快攻反擊。
內線實力差距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1、防守靠犯規,籃板保護不力
廣廈坐擁雙塔,內線實力遠超廣東。開局阿日防住拉杜利察兩回,讓我驚喜萬分,以為內線可以頂得住。但顯然還是我想太多了,真正擊潰廣東內線的其實是胡金秋,他拿到全場最高的正負值(+19),全場最多的籃板球(14個),以及全場最多的蓋帽(3記),且13投11中高效拿到27分,比賽裡攻守兩端都有他的身影,這個回合便是他全場比賽的縮影:
錢德勒強勢突破被幹擾,胡金秋高高躍起,輕輕一點兩分到手。沒錯,就是如此的輕鬆,這場比賽大秋面對廣東內線,如同擁有了姚明一樣的身高,沒有誰能夠限制住他。無論是阿日還是張昊都只有被強吃的份,而在無球防守中,他們只能通過犯規來限制大秋的要位,這使得他們的犯規數飆升;爭搶籃板時,即使他們率先卡好位置,大秋也能利用身高臂展優勢搶下籃板。
2、收縮內線導致弱側被放空
由於忌憚廣廈的內線威力,廣東隊防擋拆時,弱側的球員都會收縮協防,這就給到廣廈側翼球員更多的空位三分機會。
來看看這次廣廈高位擋拆的威力有多大,胡金秋上前給錢德勒掩護,瞬間吸引到廣東隊四名球員的注意力,張昊更是協防到禁區,外線趙巖昊輕鬆得到三分出手的機會。
這個回合同樣如此,廣廈牛角落位發動進攻,大秋突然順下,孫銘徽心領神會傳出擊地球,杜潤旺只能被迫放空底線的李京龍,前來協防,大秋吸引防守後,李京龍命中三分。
由於對方雙塔威力巨大,廣東隊有一段時間還祭出二三聯防,但效果同樣不理想。這個回合廣廈僅僅傳了兩次球,就讓朱俊龍得到了空位三分出手的機會。慢鏡頭顯示趙睿這球似乎在防守空氣?無論如何,球隊執行二三聯防的熟練度還遠遠不夠。
這場比賽趙巖昊、李京龍和朱俊龍三名側翼共投進8記三分,不擅長三分球的朱俊龍也有4投3中的高效表現,這便是內線球員的作用,不得不佩服胡金秋和兩名持球人強大的牽制力。
3、禁區防守真空
由於內線人員捉襟見肘,導致球隊的禁區防守形同虛設,缺乏護筐手就意味著廣廈可以肆意攻框。
這個回合朱俊龍右路利用節奏變化過掉趙睿,廣東內線前來協防的只是2米01的張皓嘉,朱俊龍不懼對抗強起,最終造成2+1。
你可以發現,這場比賽廣廈球員的攻筐欲望極其強烈,自信心也起來了。這個回合又是朱俊龍利用節奏變換過掉周鵬,廣東內線的協防高度還是遠遠不夠,張昊只能目送對手上籃。
另外多說一句,這場比賽廣東的外線防守同樣做得很差,有很多被對手輕易過掉的回合。
4、攻筐頻頻受阻
廣廈的內線優勢還體現在防守端,雙塔的存在,讓廣東隊的突破頻頻受阻。
這球雖然趙睿牽制住了拉杜利察,幫助杜潤旺獲得空切機會,但別忘了廣廈內線還有胡金秋鎮守,前者對阿旺送出逆天封蓋。
最讓我感嘆是這個回合,張昊完完全全是小一號的胡金秋,順下吃餅本是張昊的看家本領,但遇到大一號的自己時,張昊也是無可奈何,這球大秋用身高臂展完全罩住了張昊,最終他又送上一記精彩的蓋帽。
總體而言這場比賽廣廈把自身的內線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有些球迷認為蘇偉的受傷下場是轉折點,導致廣東內線被爆。我倒不這麼認為,雖然蘇偉在場可以保證一定的籃板和護筐質量,但是他也會成為廣廈擋拆進攻所針對的對象,蘇偉防擋拆速度慢的缺點會被無限放大,因而杜鋒並不會讓蘇偉上太久。其次胡金秋是有中距離投射的能力,他並不怕對位肉盾中鋒,因而蘇偉並不能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
五上五下的缺點被放大
除了內線問題以外,這場比賽杜鋒的五上五下戰術也被對手克制。
短板一:容易被對手針對
我們知道五上五下戰術的優勢就在於它能夠有效分配球員們的體力,保證兩套陣容都有足夠的衝擊力,並且每套陣容都能夠形成足夠的默契。但它的缺點之一就是容易被對手針對,因為五上五下就相當於明牌亮相,換上來的陣容的風格和打法特點,對手早已都是提前了解,那麼對手就能夠很輕易地針對你陣容的缺陷。
接下來就看看李春江指導是如何針對這兩套陣容。
A、馬尚組如何被針對?
前文開頭已經提到,這組三後衛陣容的整體高度和防守硬度是完全不夠的,孫銘徽其實也不高,但他就是可以迎著1米8的徐傑無情幹拔三分,這球徐傑已經防得很到位,但奈何身高上有差距。
同樣的例子,朱俊龍面對馬尚也是一個加速就能夠輕鬆甩開。
而在進攻端,馬尚本可以利用拉杜利察防不出來這一劣勢來取分,但昨晚他有很多次進攻選擇令人費解,三分線外多次發炮卻接連打鐵,這既不能撕扯對方的防守陣型,為隊友創造機會,也沒有很好地針對到拉杜利察,而是純靠自己的手感。
這組陣容進攻端唯一的亮點便是小胡幾次堅決的突破造殺傷和拼搶前場籃板。
B、威姆斯組又是如何被針對?
當杜鋒採取五上五下換人時,李春江也是趕忙換下拉杜利察,換上錢德勒,把大秋推到五號位上,如此一來就既針對了威姆斯的中距離投籃,也針對了趙睿的攻筐。
威姆斯在面對比他大一號的錢德勒時,無論是突破還是中距離出手,都顯得非常吃力,錢德勒的速度和力量都能夠與之匹配。
而撤下拉杜利察後,廣廈的防守策略便是無限換防,畢竟胡金秋的小防大能力也是聯盟頂級,這球趙睿面對大秋選擇左路突破,雖然他速度極快,但最後上籃那一下還是被胡金秋大帽。
另外,這場比賽周鵬有些回合也打得太過簡單,印象裡他有兩三次底角直接強投三分打鐵,其實銜接段廣東完全可以打得更為耐心一點,因為這段時間對手會派上了防守一般的李京龍,但這場比賽我幾乎看不到廣東隊類似的針對點,李京龍還是可以非常舒服地待在場上,並且高效拿下16分。
總體而言這場比賽廣廈對廣東隊的兩套陣容都採取了極具針對性的部署,相反廣東隊的五上五下已經被李春江摸透了。
短板二:無法組建最強陣容
五上五下戰術的第二個短板便是無法組建球隊的最強陣容。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趙睿和胡明軒同時上場了,即便是在關鍵的決戰時刻,目前杜鋒還是讓他們錯開上場,這使得球隊後場實力無法最大化。我記得上一次贏廣廈那一場,小胡三分球大爆發,給他餵球的正是趙睿。還有打浙江那場杜鋒被罰出場,助教王懷玉在第四節開局也是捨棄五上五下,直接派上最強陣容,趙睿和小胡同時上場,這後場組合既有防守硬度,也有投射和反擊能力。
如果杜鋒是有意為之的話,那麼我只能說他可能還留了一手,畢竟常規賽還非常漫長。但無論如何,這場比賽五上五下戰術的劣勢被對手無限放大,廣廈極具針對性的調整讓廣東隊兩套陣容都打得非常難受。
結語
我不知道杜鋒的五上五下換人還會持續多久,但我知道到了季後賽裡,一切講究的是對位,講究的是如何抓住對手的軟肋。而如今五上五下相當於明牌,每一個對手都可以通過上一場比賽了解你的套路,抓住你的軟肋,畢竟兩套陣容都有各自的短板,所以這對於球員們來說,可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謝謝讀完!歡迎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