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毛姆寫的長篇小說《面紗》,我去搜索了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看完了影片沉思了許久。一個外貌極好的女主凱蒂,隨著年齡增加,父母的催促的壓力,加上和妹妹的攀比心理和急於脫離家庭的心理,著急的嫁給了一個她不愛卻可以馬上帶她脫離她家庭的男人(男主瓦爾特),瓦爾特帶著她做她喜歡的事情,出入各種活動,換來的只是背叛,凱蒂認識了一個花花公子,和情人大膽的在一起,還妄想著情人也是愛她的,但是從朋友口中知道了情人只是把她當做玩物而已,男主瓦爾特知道她的背叛,一向冷靜的男主出於報復凱蒂,他們去到了霍亂瘟疫的湄潭府。在湄潭府和瓦爾特的朝夕相處下,凱蒂漸漸覺得他不像他的外貌那般普通,他有著不一樣的內在。正是瓦爾特的愛,讓凱蒂得到了救贖,忠實於自己,告別過去,懷著輕鬆地心情走向新的生活。但是瓦爾特卻死於瘟疫,他的死也讓凱蒂覺醒。
看完面紗原來,我以為,僅僅是煽情,原來我以為,僅僅是言情,出乎意料,《面紗》給了我一個驚喜。是怎麼樣的一種哀傷,可以像瘟疫一樣,不知不覺潛入心間?是說愛情,可是似乎比愛情更重;是一種悲劇,可是似乎比悲劇更讓人揪心;是失而復得?還是大徹大悟?隔了一層面紗,世界變得不真實…… 原來心與心的距離,有的是時候也只有一層紗。電影中總是會讓你置身於一種莫名的傷感。
現在社會何嘗不是一樣,會因為父母覺得你年齡大了,身邊的人都婚嫁了,各方面挺合適,會因為各種外在原因隨便就結婚了,然後婚後是各種各樣的矛盾。結婚一定還是要因為愛,互相有愛意,才會知道彼此的責任,好的婚姻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慶幸凱蒂還能遇到瓦爾特讓她覺醒,讓她了解到世界的多面性,真的是很幸運,最終得到了救贖。
現實生活裡(面紗相當於面具),有多少人是戴著面具與世界相處,與他人相處,與自己相處的?有人假裝自己工作很好,嫁的很好,其實只有自己知道工作中有多少壓力,家庭中有多少瑣事,但依舊偽裝著自己。有多少人有勇氣取下戴著的面具,坦然面對生活,面對他人,面對自己?我們虛偽,我們壓抑,我們碌碌生活,卻忘記了生命的本意。殊不知,當我們看不清這世界時,我們也蒙蔽了自己。我們以為那就是生活。其實是我們早已忘記了那真實清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