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己的手機號
竟出現在了網絡熱播劇中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黃某就碰到了這件神奇的事
導致其頻繁遭受陌生電話
及微信好友驗證通知的侵擾
為此
黃某以該劇的兩家製作方公司
侵害其隱私權為由訴至法院
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宣判,認定涉案手機號碼被涉案網劇不當披露,造成了黃某私人生活安寧被侵擾,超出了合理容忍的限度,對此製作方主觀上存在過錯,構成對黃某隱私權的侵害。
黃某訴稱,2019年11月5日開始,其不斷收到騷擾電話和微信好友驗證通知,嚴重擾亂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經過詢問得知,該網劇的相關製作方未對涉案網劇中出現的手機號做畫面處理,導致黃某實名認證的手機號出現在涉案網劇的第八集中。黃某認為該網劇製作方洩露了其實名認證的手機號,以侵害其隱私權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該網劇的兩家製作方公司支付其精神損害賠償金5萬元,以及其因維權而支出的律師費1000元和誤工費1000元。
對此,其中的一家製作方公司辯稱,涉案手機號碼系在拍攝期間由劇組授權工作人員購買,並由劇組合法使用,其無侵權事實,更無侵權故意,主觀上無過錯。2019年11月8日,在發現該劇第八集中出現了手機號碼後,公司立即對相關畫面進行了模糊處理,並於2019年11月10日將處理後的視頻資料傳予視頻平臺方,在當日完成替換。同時,該公司認為,黃某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網劇中出現手機號碼與其隱私被侵害有關,更不能證明該行為擾亂其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後果,請求法院駁回黃某訴訟請求。另一家被告公司則表示,其非涉案網劇的承制方,僅是該劇的出品方,未參與製作過程,對視頻內容沒有審查、監督義務。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此案審理後,認為涉案手機號碼被涉案網劇不當披露,造成了黃某私人生活安寧被侵擾,超出了合理容忍的限度,對此被告方主觀上存在過錯,構成對黃某隱私權的侵害,一審判令作為被告的兩家公司賠償黃某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和律師費1000元。
私人生活安寧屬於隱私權
受法律保護
對於該案,法院審理認為,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通常認為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另一方面是自然人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將私人生活安寧納入隱私權制度保護,符合目前司法慣例,而且在立法上也得到即將實施的民法典的肯定。私人生活安寧是指自然人維持安穩寧靜的生活狀態、排斥他人不當侵擾的權利,維持安穩寧靜的生活狀態既包括不受他人通過電話、社交應用軟體等進行的侵擾,也包括不必陷於明顯的被侵擾的危險中。就私人生活安寧來說,在判斷是否構成侵害隱私權時,應考量其個人生活狀態是否有因被訴行為介入而產生變化,以及該變化是否對個人生活安寧造成一定程度的侵擾。一般而言,需要依據社會習俗、一般理性人的感受標準等因素進行判斷,同時也要結合案件的具體場景和情形具體分析。
本案中,判斷涉案網劇使用和公開涉案手機號碼是否侵害黃某隱私權,應根據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須具備加害行為、損害後果、因果關係和主觀過錯四個方面要件具體考察。在加害行為方面,涉案網劇製作方在黃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涉案手機號碼用於劇中角色並公開在網絡上,可能導致廣大網民通過電話、社交應用軟體等方式侵擾黃某,將黃某置於被侵擾的危險中,無論是否有陌生網民實際打擾,已違背了黃某不希望私人生活遭受他人侵擾的意願,會使其陷入被侵擾的恐懼和壓力,構成對其個人生活的侵擾性介入,涉及侵害其私生活領域內應有的安寧狀態。
在損害後果方面,根據在案證據,從涉案手機號碼被使用和公開的方式、範圍等不難判斷,黃某的私人生活安寧明顯存在被陌生網民侵害的危險。另外,製作方處理了授權網站的播出畫面後,黃某仍有收到陌生網民的微信打擾,可見還存在被繼續侵擾的潛在風險。上述侵擾情形,顯然已超出黃某應當容忍的限度,破壞了黃某的安寧狀態。
法院認為,被訴行為與黃某遭受的損害後果間有著必然聯繫,存在客觀的因果關係。
此外,根據在案證據可以看出,製作方在涉案網劇中使用涉案手機號碼,未採取任何風險防範措施。雖然被告方主張拍攝時委託劇組人員購買了涉案手機號碼,屬於有權使用,但並無確實證據證明,黃某亦不予認可,法院對此不予確認。
「即便如被告方所言,但製作方作為專業的影視劇製作單位,其有能力理解並判斷一部影視劇從製作到播出的正常周期,從黃某現持有涉案手機號碼的情況可知,被告方所稱合法使用的期間也是明顯短於涉案影片製作與播出的正常周期。」法官進一步解釋稱,現有技術和藝術表達方式均能給製作方提供多種方法和選擇,處理真實信息呈現的問題,以降低侵權風險,結合本案案情,有關處理方式簡單易得,不會因此讓製作方承擔過高的製作成本,基於此,法院認為製作方對涉案網劇畫面使用涉案手機號碼,未盡相應的注意義務,對可能存在的侵權風險持放任態度,主觀上存在過錯。
據此,法院對此案作出了如上判決。
新聞多看點
其實
類似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不久前的兩部熱播劇
都曾因洩露真實電話號碼衝上熱搜
法官提醒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隱私權作為一項基本民事權利,在立法導向和法律實施層面均呈現強化保護的趨勢。在此背景下影視劇製作行業有必要強化公民權利保護的法律意識,進一步提高注意義務,遵循安全且必要的原則,避免因為行為不當,造成對他們私人生活安寧的侵擾。
來源:法治日報綜合中國青年報(ID:zqbcyol)、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原標題:《熱播網劇曝光真實電話號碼,法院這樣判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