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安徽蕭縣人,京徽畫院執行院長,安徽省徽商發展促進會監事長,內蒙古書法家、美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內蒙古集葉軒書畫院院長,天津南開大學藝術及美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研究員,天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客座教授。
春華四尺條(梅蘭桃丹) 136×34cm×4 紙本設色 2018年
話說老林
——杜林水墨人生如是觀
文/尹滄海
藝海回顧:
杜林出生於「書畫之鄉」蕭縣,古老的黃淮文明孕育出的豐厚文化底蘊,使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喜辭章、敬孝賢、知禮樂、尚書畫,有「農家亦有鐘王筆」(中央文史館員趙仁珪)之美譽。杜林幼年時刻受父親的影響學習書法和繪畫,耳渲目染中積澱著儒雅好古的優秀品格。至後來,求學的過程中不斷受到鄉賢的點撥,也促使著他奮進博學的欲望,在學習書畫的過程中不斷以子經詩書充實著自己,漸漸明白五千年文明所凝聚的智慧,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作為後來者在這座大山面前只有埋首苦讀,才能深諳學識的寶貴。——題記
洛陽三月春消息 100×50cm 紙本設色 2013年
細雨魚兒出 100×50cm 紙本設色 2012年
青藤明珠 100×50cm 紙本設色 2013年
秋望不知寒 70×35cm 紙本設色 2016年
老林戲墨 70×35cm 紙本設色 2017年
「 part·1 」
和杜林結識,是一個極其偶然的機緣。但在相識僅數小時之後,我們便成了朋友,從那時起,每年,我們總要找幾個機會聚聚。在和他交往的過程中我知道了不少有關他做人、經商的道理,除了工作狀態之外,畫畫是他必不可少的。因為喜歡繪畫,杜林在內蒙這個繪畫圈子裡,結交了不少朋友。
杜林是花鳥畫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徽商代表。不過當人們不再拘泥於「法障」的同時,似乎更多的畫家依據自己的聲望與機遇取代了真正的書畫之內涵。相比較這些所謂的「畫家」而言,杜林沒有,也沒有必要詮釋自己如何如何的與人不同。他只是喜歡,並能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繪畫的尺度。他醉心於傳統,通過對中國傳統筆墨所固有的「筆墨程式」來表現自己的感受,通過一己個性心靈與文化追求的契合從而使自己的作品化而為清華與典雅之境。
當朋友們給他以「畫家」的期待時,杜林骨子裡的文氣也在時時的喚醒他讀過的那些先哲們、聖賢們的詩書裡的意境,或許可以說在他的骨子裡有著天生對文化的崇拜。商海浮沉的歷練使他對於純淨的認識比之一般人更深刻。所以這使得他能在畫家們陷入無邊無涯的人生、藝術及價值的迷霧時能直指本心。畫自己理想中的自然的花之魂,禽之靈。
花鳥條屏 136X34cm×4 杜林 紙本設色 2015年
福祿 60×30cm 卡紙設色 2016年
秋日盛景 70×35cm 卡紙設色 2016年
熟秋 70×35cm 卡紙設色 2016年
夏日青城有花香 70×35cm 卡紙設色 2017年
「 part·2 」
聚於他座落在呼市市郊既是畫室又是辦公室的寓所時,一時間確忘卻了他是擁有一個集團公司的經理,我想他自己或也如是。有時我在想杜林現象,這種個案在當今並不太多見。他沒有象一般畫家那樣為欺世媚俗而進行繪畫風格上的痛苦抉擇,把自己筆下的蒼松扭曲成輕雲惡竹,也沒有象某些畫家們因為對風格地追求而去強使自己「創新」與「變化」的窮態。杜林只是畫他所喜歡的畫,在工作之餘,在睡覺之餘,在商海浮遊的間隔中。當然,有時他也許會加上一些討好人的顏色,與時下流行的筆法,但確還自然,確還能讓人看出他在現實表象之下的那片渾然與自然之相,以及他骨相難更之氣質。
或許杜林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改造過自己的「相」,他只是在現實之外,在繪畫中復歸於「本我」復歸與「樸」。因此杜林的書畫作品中有一般「專業」畫家所沒有的「純度」。回顧歷史,我們看到,從被人類歷史文化所認同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裡,我們都能找到那「無人間惡相」的「善」與「樸」。由此,我們可以說,天性的善良與質樸之本相也是成就藝術家的根本。杜林無疑具備了這樣的特質,他質樸的氣質與純正之心地,不僅使他贏得了商場上的成功,同時也會贏得藝術上的不斷突破。
在廣漠的北方,杜氏兄弟(杜林、杜永)在進行著他們的事業,他們在這兒有很多的朋友,漸漸的,這些人也都成了我的朋友,劉連民、白光、史詩、劉偉、朱安山個個都是好樣的。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往往並沒有過多的說道,但過一段時間不聚卻又覺得有些悶得慌、或許在我的感覺深處已經和他們的情感融在一起了。 (完)
骨格縱然清瘦甚,品高終不染塵埃 234×53cm 紙本設色 2013年 杜林
野陰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234×53cm 紙本設色 2013年 杜林
家住江南黃葉村 234×53cm 紙本設色 2013年 杜林
酒醒西樓月欲斜,滿窗清影走龍蛇 234×53cm 紙本設色 2016年 杜林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五枝十枝花 234×53cm 紙本設色 2013年 杜林
亭亭凌水發,淨極月生涼 234×53cm 紙本設色 2013年 杜林
「 結語 」
杜林筆下沉厚,線條剛柔虛實運用得特別恰當,一看就覺得傳統深厚,同時他對生活的體驗很有情感,按照中國傳統理念「師造化,得心源」這一點杜林先生做得入味三分。他的水墨作品中梅蘭簡練概括,魚蟲生動鮮活,有生活氣息,又有傳統功力。墨用的舒展自如,乾濕濃淡的對比關係以及虛實的處理都非常好。
以畫境輔之題跋,不僅是古人可「抒胸中逸氣」,更是體現畫家的人文修養、精神意旨和審美品格的表現手法。杜林喜畫梅蘭竹菊,魚蝦鳥雀,以其高潔的品性與自由遊遊的哲學含義,是一種品格的圖式,也是民俗情感和人文內涵的折射。其梅斑駁陸離,新枝蜿蜒而上,細竹清淡競勁骨,點點花簇正芬芳,畫面厚重博大,凝聚著線條在婉轉間凝聚的筆墨力量,律動著的人生沉浮的氣息,是其以筆達情的寫照,是希圖超凡遁世的自我映照,是將人格移入於作品之中,使之人格化,也是其能以堅定中國畫的自信,在藝術上追求理想的目的和高度,在當代畫壇或者說從中國畫的傳承到發展,都有非常典型的意義的。
徽風京韻·丹青相城 ▎第二屆全國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秋水文章——中國畫作品學術邀請展
秋水文章——中國書畫作品學術邀請展
京徽畫院是以書畫創作及研究為主導,集展覽交流、藝術金融、教學培訓、宣傳出版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專業精湛、設備完善的新型書畫院。本公眾號以學習為目的,定期為大家推送展覽活動、畫家動態、畫家點評、作品欣賞、學習信息等內容,文字多來源於京徽畫院原創,指正督導,為方便交流、學習請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京徽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