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長江之濱崛起一座「四宜」公園城市

2020-12-23 上遊新聞

雲陽縣城全景圖

雲陽33公裡環湖綠道之陽光沙灘 攝/譚仁軍

雲陽兩江廣場市民健步操表演 攝/解維民

運動漸成市民時尚 攝/孔祥勇

雲陽月光草坪直飲水機 攝/鄧磊

雲陽,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發展的熱土。

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讓城在園中、人在景中。雲陽堅持「高站位、大視野、新思維」,以矢志創新的實幹擔當,按照「生態化、人文化、現代化、國際化」理念,始終堅持高標準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把城市當景區打造、當客廳管理,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以建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公園城市為目標,緊扣「客廳規範提升」和「城區景觀提升」兩大抓手,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宜業 以業興城 打造產城融合全新格局

凜冬已至,寒氣逼人,卻擋不住雲陽G42東互通工程的建設熱情,現場的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梁架設,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打通「新動脈」,激發「新動力」。G42東互通工程作為一條重要連接線,建成後將與建設中的鄭萬鐵路雲陽站實現互聯互通,同時將優化工業園區水口組團的交通格局,也將打通雲陽東部的交通瓶頸。

雲陽突出規劃的科學性、精細化、約束力,不斷引領城市量的增長、質的提高、品的提升。北部新區「三年成城」後又如期實現「三年成市」;江龍高速公路建設正火熱啟幕;鄭萬高鐵、沿江高鐵將雲陽串聯,「1小時重慶,4小時北上廣」指日可待;「兩環兩高兩大片」建設如火如荼,「雙50」城市建設架構漸次拉開。雲陽這座古老的新城正在迸發出新的活力與能量。

在產城並進、產城融合過程中,道路建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雲陽正著力構建「鐵、公、水、空」綜合交通體系,加快鄭萬高鐵雲陽站、曙光立交等項目建設,打通對外大通道、暢通對內大循環。

無獨有偶。在雲陽縣東北部,距離縣城約5公裡的數智森林小鎮的建設工程已經拉開序幕,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氛圍。未來,一座佔地3.43平方公裡,集大數據產業、商業商務、休閒生活、旅遊觀光、精品居住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示範新城將呼之欲出。

「數智森林小鎮按城區、景區、園區高度融合進行規劃,打造首創獨具特色的園林式產業園。」雲陽縣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小鎮以「數智」為核心,布局以數據標註、智能製造及泛大數據為主導的新興產業集群,以「森林」為底色,突出「園林+產業」「園林+人文」「園林+山水」,打造數字經濟時代自然生態、產業布局、地域文化融合發展的產業集聚。建成後的小鎮既是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集約發展的集聚區,更是生態綠色的棲息地。

目前,數智森林小鎮已完成場坪約800畝,同時,已與華為、阿里雲、九次方、北京愛數等國內多家知名大數據企業籤訂了合作協議。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雲陽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產城融合新名片,構築城市發展新格局,全面助力城市品質提升。讓產業與城市建設協同發力,雲陽產城融合正走出堅實步伐,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宜居 以綠蔭城 描繪全域空間亮麗底色

冬日陽光下,生機勃勃的綠色植被,風光旖旎的江畔景色,蜿蜒33公裡的環湖綠道宛如一條城市「綠脈」,將梯田花海、月光草坪、濱江公園、陽光沙灘、水上花園、世界最大風箏公園等沿線景點、景觀串珠成鏈。綠道上,市民們散步遊玩,腳步裡透著悠閒,「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美好時光訴說著雋永。到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流光溢彩下又是一個斑斕世界,如夢如幻、美不勝收。

如今,在雲陽,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讓城在園中,人在景中,成為現實的可觸可感。

生態綠色擦亮底色,在城區現有「八大公園、十大廣場」的基礎上,雲陽按照「一道兩江、七彩生活」的規劃願景,在高標準打造33公裡環湖綠道的同時,高水平建設3.7平方公裡龍脊嶺公園,創造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給生活在此的人們予以最佳饋贈。

為不斷扮靚城市「顏值」,雲陽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在建設空間畫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通過「增綠留白」,培植更多的生態空間和綠色屏障,讓居民能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堅持「植綠成景」,將城中邊角地、河灘地等改造成廣場公園、街頭小遊園,人均綠地面積15平方米,綠化服務半徑縮小到300米,市民可「5分鐘到節點遊園,10分鐘進公園廣場」,不斷為幸福生活添磚加碼。

如果雲陽是一幅顯山露水的綠色畫卷,那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正是繪就這幅畫卷的「點睛之筆」。

以民生為本,下「繡花功夫」精細化推進城市管理,雲陽將「多頭管理」紮成「一把掃帚」,治癒城市發展的「頑疾」,先後進行了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改造、公廁改建、城市亮化等一系列工程,展現天藍、水清、地綠、路暢、街淨、景美的城市新貌,讓城市生活更有品質和溫度。

俯江而瞰,鬱鬱蒼蒼;一江四河,分疇化野;兩岸青山,一庫碧水。形態美、生態美,美輪美奐;人文美、發展美,美美與共。

詩情畫意,枕山水而眠;城景相依,擁文明而居。舒心美好的城市生活正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宜樂 以賽活城 點燃激情綻放運動之趣

全國摩託車城市登梯競技賽、全國沙灘排球巡迴賽、世界低空跳傘挑戰賽……近年來,密集的國際性、國家級體育賽事的舉辦,無數運動員矯健的身影和快樂的笑臉不斷閃現在雲陽的綠水青山間。

依託自然資源稟賦,雲陽以賽事為媒,通過招會辦賽集聚人氣、激發潛力,一座青春洋溢、富有激情的活力之城正煥發勃勃生機。

雲陽緊緊圍繞建設「體育強縣」目標和「文體旅融合發展」思路,以「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了系列品牌賽事活動。

「我退休後閒不下來,喜歡參加縣裡舉辦的各種各樣體育比賽,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充實日常生活。」市民黃大爺高興地說,去年,他分別參加了縣裡舉辦的柔力球、門球比賽,現在又報名了兵乓球比賽。近年來,雲陽縣堅持以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為目標,全力培養市民1—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和愛好,2019年開展了40場全民健身系列活動。

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雲陽秉承「騎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賞、文史科藝可品」的建設策略,著力建設「休閒之都,品質之城」。高標準建設公園、廣場、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常態化開展市民文化體育活動,持續舉辦全國級體育賽事,讓賽事增添城市活力,體育賦能城市發展。

宜遊 以文化城 提升精緻城市品質品味

在雲陽,「梯城悅讀吧」成為街頭的亮麗一景,這裡每天迎接著一個個前來閱讀的市民,在書香氤氳中,全民閱讀正不斷提升城市底蘊。

每周末夜幕降臨,在雲陽的各個廣場,「梯城周末劇場」總會準時上演,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將文化盛宴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內涵,雲陽注重「內外兼修」。

除了將文化融入人們生活,雲陽還將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設之中。採取牆繪、立體繪等方式,打造、美化城市主題文化牆10公裡,充分展現鹽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巴渝文化以及雲陽古遺址、古建築等風貌;以「龍」文化為主題,打造了世界城市中央最長「人」字梯——登雲梯夜景燈飾。

以文化之魂提升城市品位,告別「千城一面」,雲陽不斷推進文旅融合。按照「景區景點、全域全季」思路,全力打造旅遊發展升級版,成功創建龍缸國家5A級景區,張飛廟、三峽梯城兩個4A級景區,全力打造普安世界級侏羅紀恐龍公園,精雕登雲梯、三峽文物園等「梯城八景」。

為延續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雲陽還深挖縣域歷史文化遺存,開展了10處古建築、10處西南傳統祠堂和10處傳統民居村落的「三十個」文物修繕工程,讓歷史傳統文化為旅遊鑄魂。

如今,雲陽旅遊知名度不斷提升,旅遊供給不斷豐富,遊客接待量增長迅速,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

增「顏值」、提「氣質」,雲陽正加快建設「近悅遠來」的美好城市,讓「萬裡長江·天生雲陽」的品牌形象真正「行千裡,致廣大。」

此外,雲陽還著力培育「夜間經濟」,打造山城水城不夜城,讓人們生活在這座城市樂此不疲、樂在其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武漢又一座公園開工,主打「濱水」和「溼地」特色
    該負責人介紹,工程共分為城市活力展示、健身活動休閒、濱水活力空間和溼地生態休閒等四區,包括公園園林建設、人工湖工程、景觀建築建設等。  夢澤湖公園建成後,將提升整個城市片區的形象與活力,完善了商務區的山水格局。公園中,飛機元素的主題和雕塑傳承了場地歷史,講述了公園文化。同時各種活動場地也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閒、遛娃、鍛鍊的好去處。
  • 貴州興義市繁華的街道,一座正在崛起的小城市
    來到貴州的興義市,這座1987年撤縣建市的小城市,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相比的話,興義市就像市裡的一座大城鎮。興義市城市雛形也是規劃相當合理,其中除了老城區外,新開發的地方越來越多,城市建設步伐也是相當快速的。興義市作為貴州的第三大城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榮獲我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中國新能源獲獎城市。
  • 武漢兩江四岸規劃突出「長江大保護」 天興洲白沙洲南岸嘴建設...
    江城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造就了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兩江四岸」不僅是武漢發展的主軸,也是彰顯山水城市獨特魅力的核心窗口。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片特色功能區片,構築濱水天際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
  • 雲陽有一座風景優美的打卡新地點,納涼的好去處
    房屋轉讓  招聘求職  婚戀交友   拼車出行 「青」是一個極美的字當步入這座綠色公園的時候樓子包公園是一個10分鐘進公園,5分鐘到廣場的地方。它集休閒、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廣場,佔地總面積共 35000 平方米, 廣場綠化以草坪為主,其間種植了大小綠灌、喬木。綠化面積共計 30000 平方米。去年開始,雲陽實施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對護欄、路燈、屋面等進行改造。整體環境更加美觀大氣,景色絲毫不遜色。
  • 金輝·長江銘著 | 一墅攬勝境,城芯裡的臨江別墅
    隨著「禁墅令」持續收緊、「兩江四岸」延緩開發嚴苛政策下,想要在城市中擁有一份私屬墅居,變得越來越難。在兩江一墅難求的當下,如果想不離開城市過上「有天有地」、「有江有園」的生活,金輝·長江銘著便成為峰層人物的優先選擇。
  • 一個家庭的奮鬥/一座城市的崛起——吟評電視劇《追夢》
    特區南濱大動作,轉業兵、投身建設。辭公職,自辦公司,通信盤活。/開文印社擺粥攤,做地產廣告,夫妻神合。蝦仔蠔仔,隨父母戰商河。大衛勾結陳大堯,使絆子,陰謀戳破。勇追夢,收穫豐碩,奮鬥之歌。點評:熱播電視劇《追夢》以魏東曉、杜芳夫婦倆的創業故事為切入點,展示了一個海濱村落一步步走向國際化都市的非凡歷程。
  • 長江鄂州段江面有座古閣樓:屹立礁石上,六百年建築連起特色公園
    一般來說,長江上遊以峻岭險峰為美,長江中遊以人文景點為美,比如在長江鄂州段江面上就有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古老閣樓,它修建於600多年前,整體屹立在江中一座礁石上,歷經江水洗刷不倒,於茫茫江上非常顯眼。這座閣樓如今仍保持著數百年前的老樣子,有關部門甚至還以此在江邊修建了同名公園,組成了仿古建築群,它就是觀音閣。
  • 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 用匠心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
    12月7日,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啟動建設,開啟了湖北、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項目規劃範圍涵蓋長江上遊至軍山、下遊至長河入江口,漢江上遊至長豐橋,下遊至兩江交匯處,岸線總長170公裡。建成後,該廊道將有利於保障長江兩岸防洪安全性,提升濱水岸線生態性,對於武漢實現沿江發展、跨江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均具有重要意義。
  • 打造歷史人文風景眼、山水城市會客廳、商業商務中心區 兩江四岸...
    這條老街集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於一身,「重慶味」十足,可仰望南山,可俯瞰長江,可遊玩、可消費,是眾多市民和遊客的「打卡地」。彈子石CBD與解放碑CBD、江北嘴CBD遙相呼應,構成一個CBD「金三角」。而在這個「金三角」圍合區域,兩江交匯之處,一個新的重慶地標——長嘉匯大景區正在崛起。
  • 看見|長江地景的延伸、九宮格空間結構……雲陽市民文化活動中心獲...
    它不僅與東南方向長江南岸的雲陽張飛廟遙相呼應,當地公共圖書館、文化大劇場、博物館、文化館、規劃展覽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宣傳文化中心,通通都設立在裡面。可想而知,它的綜合服務功能很強大,其中文化氛圍也很濃厚。
  • 湖北又添一座長江公路大橋!
    湖北又添一座長江公路大橋!)歷經四載春秋這座長江公路大橋全面建成飛架南北雄姿英發彷佛巨龍一般地橫臥在浩瀚長江上1038米一跨過江聯繫黃石陽新、黃岡蘄春兩岸其中新港互通至終點段7.501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基寬度和長江大橋寬度33.5米;其餘14.45公裡採用雙向四車道標準,路基寬度26米。全線在金海、新港、管窯、紅旗崗4處設置互通式立交。
  • 牛郎織女來相會,重慶雲陽的這個地方居然有這麼美的愛情傳說!
    >天下第一缸——龍缸國家5A級景區它被譽為長江三峽最後的「香格裡拉」重慶版「小華山」樵夫與龍女在這裡喜結連理「世界最長心形手勢長鏈」金氏世界紀錄在這裡誕生這裡還有一把除了龍缸的「愛情天地」還有《階梯愛情》一部以青春愛情故事為載體的旅遊微電影以雲陽三峽梯城等景觀景點為背景線索編劇通過一對被迫分開的情侶回鄉與追隨的視角展示了雲陽的環湖綠道公園
  • 萬科新作,新一代濱水新城國際住宅即將呈現
    新一代濱水國際住區,地處濱江北濱水新城月亮島板塊,4號線湘江新城站地鐵口出站即達,一江一島六公園環繞,周邊3km內8大中小學,萬科「湘江系」第六子,新古典建築大師羅伯特·斯特恩同款大都會建築。【濱江北——湘江新城核心區位,打造長沙文旅大城】 湘江新區:國家級新區,承載國家戰略重任,打造促進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引擎,促進湖南更快融入長江中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四川即將崛起的新城市,機場高鐵齊上線,有望晉升三線城市
    作為四川省的省會,成都的發展是大家看到的,不僅是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還是商貿物流中心、綜合交通中心和世界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19年,成都GDP達到17012.65億元,今後突破2萬億元也是遲早的事,但是,四川省除了成都,還有即將崛起的城市,機場的高鐵將雙管齊下,有望成為三線城市。
  • 收兩千億旭輝 把更好的消息帶給一座需要好消息的城市
    城市經濟失速,行業舉步維艱,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天津這座城市的各種言論在自媒體平臺上演了「百家爭鳴」:熱血者有,冷眼者有,奮起反駁者有,默默耕耘者有。但所有的論調無不指向一個同樣的願景——這是一座需要好消息的城市。
  • 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新名片——關於「兩湖」治理利用的調查與思考
    鹹寧市國土面積9861km⊃2;,一江(長江)一山(幕阜山)、兩湖(斧頭湖、西涼湖)縱橫全境。這種全域山水生態格局,是我們提出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堅實基礎。兩湖片區既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還具備通大江(長江)、傍大城(武漢)的良好區位和優越的交通條件。早在「十三五」之前,我市就明確提出了「擁湖(兩湖)」「面江(長江)」「同城(與武漢同城化)」的城市發展戰略。加快兩湖治理利用,推動我市中心城區向兩湖方向發展,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根本路徑。(三)兩湖片區是鹹寧建設公園城市的優勢資源。
  • 三峽有座「維多利亞港灣」 巫山在港灣旁建一座新城
    巫山規劃「維多利亞港灣」,與市政府推進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一體化建設的計劃不謀而合——到2020年,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要成為長江三峽精品旅遊線路、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際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巫山縣將這裡描述為「四個新城」:形象之窗(港灣平湖)、休閒之地(旅遊休閒)、宜居之城(現代宜居)、生態之園(山地森林)。
  • 織密「綠道網」打造生態道、健康道、經濟道——自然生態公園城市...
    「綠道」是以自然要素為依託和構成基礎,串聯城鄉綠色開敞空間,以遊憩、健身為主,兼具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是一座城市生機活力的象徵。綠道的不斷延伸,是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的縮影,如同一面鏡子,從細微處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宜居程度和文明高度。
  • 中國崛起「最快」的兩個「新一線」城市,一座已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中國崛起「最快」的兩個「新一線」城市,一座已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躍發展,各城市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進步,但它們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近年來,新一線城市的排名也隨之派生,更詳細地進行城市級分類, 鄭州、東莞兩個城市今年迅速崛起,是成功的新一線城市,迅速發展是驚人的
  • 新北這座公園驚豔亮相!面積相當於半個紅梅公園
    在常州高鐵新城新開放了一座充滿設計感的溼地公園彩色步道清澈湖面神奇的科普點下面小遊就帶你來打卡「新龍生態溼地公園」公園新龍生態溼地公園位於常州高鐵新城核心區,東起長江路,西至新龍二路,長約1800米,佔地面積達16.3萬平方米,面積相當於半個紅梅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