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縣城全景圖
雲陽33公裡環湖綠道之陽光沙灘 攝/譚仁軍
雲陽兩江廣場市民健步操表演 攝/解維民
運動漸成市民時尚 攝/孔祥勇
雲陽月光草坪直飲水機 攝/鄧磊
雲陽,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發展的熱土。
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讓城在園中、人在景中。雲陽堅持「高站位、大視野、新思維」,以矢志創新的實幹擔當,按照「生態化、人文化、現代化、國際化」理念,始終堅持高標準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把城市當景區打造、當客廳管理,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以建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公園城市為目標,緊扣「客廳規範提升」和「城區景觀提升」兩大抓手,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宜業 以業興城 打造產城融合全新格局
凜冬已至,寒氣逼人,卻擋不住雲陽G42東互通工程的建設熱情,現場的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梁架設,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打通「新動脈」,激發「新動力」。G42東互通工程作為一條重要連接線,建成後將與建設中的鄭萬鐵路雲陽站實現互聯互通,同時將優化工業園區水口組團的交通格局,也將打通雲陽東部的交通瓶頸。
雲陽突出規劃的科學性、精細化、約束力,不斷引領城市量的增長、質的提高、品的提升。北部新區「三年成城」後又如期實現「三年成市」;江龍高速公路建設正火熱啟幕;鄭萬高鐵、沿江高鐵將雲陽串聯,「1小時重慶,4小時北上廣」指日可待;「兩環兩高兩大片」建設如火如荼,「雙50」城市建設架構漸次拉開。雲陽這座古老的新城正在迸發出新的活力與能量。
在產城並進、產城融合過程中,道路建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雲陽正著力構建「鐵、公、水、空」綜合交通體系,加快鄭萬高鐵雲陽站、曙光立交等項目建設,打通對外大通道、暢通對內大循環。
無獨有偶。在雲陽縣東北部,距離縣城約5公裡的數智森林小鎮的建設工程已經拉開序幕,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氛圍。未來,一座佔地3.43平方公裡,集大數據產業、商業商務、休閒生活、旅遊觀光、精品居住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示範新城將呼之欲出。
「數智森林小鎮按城區、景區、園區高度融合進行規劃,打造首創獨具特色的園林式產業園。」雲陽縣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小鎮以「數智」為核心,布局以數據標註、智能製造及泛大數據為主導的新興產業集群,以「森林」為底色,突出「園林+產業」「園林+人文」「園林+山水」,打造數字經濟時代自然生態、產業布局、地域文化融合發展的產業集聚。建成後的小鎮既是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集約發展的集聚區,更是生態綠色的棲息地。
目前,數智森林小鎮已完成場坪約800畝,同時,已與華為、阿里雲、九次方、北京愛數等國內多家知名大數據企業籤訂了合作協議。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雲陽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產城融合新名片,構築城市發展新格局,全面助力城市品質提升。讓產業與城市建設協同發力,雲陽產城融合正走出堅實步伐,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宜居 以綠蔭城 描繪全域空間亮麗底色
冬日陽光下,生機勃勃的綠色植被,風光旖旎的江畔景色,蜿蜒33公裡的環湖綠道宛如一條城市「綠脈」,將梯田花海、月光草坪、濱江公園、陽光沙灘、水上花園、世界最大風箏公園等沿線景點、景觀串珠成鏈。綠道上,市民們散步遊玩,腳步裡透著悠閒,「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美好時光訴說著雋永。到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流光溢彩下又是一個斑斕世界,如夢如幻、美不勝收。
如今,在雲陽,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讓城在園中,人在景中,成為現實的可觸可感。
生態綠色擦亮底色,在城區現有「八大公園、十大廣場」的基礎上,雲陽按照「一道兩江、七彩生活」的規劃願景,在高標準打造33公裡環湖綠道的同時,高水平建設3.7平方公裡龍脊嶺公園,創造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給生活在此的人們予以最佳饋贈。
為不斷扮靚城市「顏值」,雲陽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在建設空間畫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通過「增綠留白」,培植更多的生態空間和綠色屏障,讓居民能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堅持「植綠成景」,將城中邊角地、河灘地等改造成廣場公園、街頭小遊園,人均綠地面積15平方米,綠化服務半徑縮小到300米,市民可「5分鐘到節點遊園,10分鐘進公園廣場」,不斷為幸福生活添磚加碼。
如果雲陽是一幅顯山露水的綠色畫卷,那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正是繪就這幅畫卷的「點睛之筆」。
以民生為本,下「繡花功夫」精細化推進城市管理,雲陽將「多頭管理」紮成「一把掃帚」,治癒城市發展的「頑疾」,先後進行了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改造、公廁改建、城市亮化等一系列工程,展現天藍、水清、地綠、路暢、街淨、景美的城市新貌,讓城市生活更有品質和溫度。
俯江而瞰,鬱鬱蒼蒼;一江四河,分疇化野;兩岸青山,一庫碧水。形態美、生態美,美輪美奐;人文美、發展美,美美與共。
詩情畫意,枕山水而眠;城景相依,擁文明而居。舒心美好的城市生活正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宜樂 以賽活城 點燃激情綻放運動之趣
全國摩託車城市登梯競技賽、全國沙灘排球巡迴賽、世界低空跳傘挑戰賽……近年來,密集的國際性、國家級體育賽事的舉辦,無數運動員矯健的身影和快樂的笑臉不斷閃現在雲陽的綠水青山間。
依託自然資源稟賦,雲陽以賽事為媒,通過招會辦賽集聚人氣、激發潛力,一座青春洋溢、富有激情的活力之城正煥發勃勃生機。
雲陽緊緊圍繞建設「體育強縣」目標和「文體旅融合發展」思路,以「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了系列品牌賽事活動。
「我退休後閒不下來,喜歡參加縣裡舉辦的各種各樣體育比賽,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充實日常生活。」市民黃大爺高興地說,去年,他分別參加了縣裡舉辦的柔力球、門球比賽,現在又報名了兵乓球比賽。近年來,雲陽縣堅持以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為目標,全力培養市民1—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和愛好,2019年開展了40場全民健身系列活動。
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雲陽秉承「騎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賞、文史科藝可品」的建設策略,著力建設「休閒之都,品質之城」。高標準建設公園、廣場、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常態化開展市民文化體育活動,持續舉辦全國級體育賽事,讓賽事增添城市活力,體育賦能城市發展。
宜遊 以文化城 提升精緻城市品質品味
在雲陽,「梯城悅讀吧」成為街頭的亮麗一景,這裡每天迎接著一個個前來閱讀的市民,在書香氤氳中,全民閱讀正不斷提升城市底蘊。
每周末夜幕降臨,在雲陽的各個廣場,「梯城周末劇場」總會準時上演,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將文化盛宴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內涵,雲陽注重「內外兼修」。
除了將文化融入人們生活,雲陽還將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設之中。採取牆繪、立體繪等方式,打造、美化城市主題文化牆10公裡,充分展現鹽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巴渝文化以及雲陽古遺址、古建築等風貌;以「龍」文化為主題,打造了世界城市中央最長「人」字梯——登雲梯夜景燈飾。
以文化之魂提升城市品位,告別「千城一面」,雲陽不斷推進文旅融合。按照「景區景點、全域全季」思路,全力打造旅遊發展升級版,成功創建龍缸國家5A級景區,張飛廟、三峽梯城兩個4A級景區,全力打造普安世界級侏羅紀恐龍公園,精雕登雲梯、三峽文物園等「梯城八景」。
為延續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雲陽還深挖縣域歷史文化遺存,開展了10處古建築、10處西南傳統祠堂和10處傳統民居村落的「三十個」文物修繕工程,讓歷史傳統文化為旅遊鑄魂。
如今,雲陽旅遊知名度不斷提升,旅遊供給不斷豐富,遊客接待量增長迅速,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
增「顏值」、提「氣質」,雲陽正加快建設「近悅遠來」的美好城市,讓「萬裡長江·天生雲陽」的品牌形象真正「行千裡,致廣大。」
此外,雲陽還著力培育「夜間經濟」,打造山城水城不夜城,讓人們生活在這座城市樂此不疲、樂在其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