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君主、肝是將軍、肺是宰相……五臟都有「官職」

2020-12-13 一堂國學

在中醫裡,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不僅僅是身體器官,更是人體養生的最終落腳點。五臟器官,是「官」,角色分工不同,分述如下:

一、心:君主之官

心是帝王、君主,是拿主意的,中醫講心不講腦,大腦只是人體的CPU處理器,心臟才是號令全身「主心骨」,所以心是君主之官。

《黃帝內經》稱心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氣血運行。

中醫說心藏神,氣血充盈,神得涵養,那麼人就頭腦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 甜。反之,就會記憶力下降,睡覺輕、多夢,那就表明氣血不夠用了,要趕快補 充。

中醫認為,大喜傷心。比如範進中舉就是大喜 傷心的典型例子。

心開竅於舌,言為心聲,通過聽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基本就能判定一個人的心神能量。「饒舌婦」、好搬弄是非的人,一般也是心術不正的人,而舌尖經常潰瘍的人,心火旺,心臟也需要保健的。

根據天人合一的五行養生文化,五臟心,對應五行火,對應五色紅,西紅柿、紅棗、紅椒、赤豆、櫻桃、雞鴨血、桂圓等紅色的食品能補心

密宗「六字真言」,發「呵(he)」這個發音可以養心,《易筋經》八段錦有「搖頭擺尾去心火」的招式。

二、肝: 將軍之官

《黃帝內經》把肝比喻為「將軍之官」,將軍需要正氣凜然、英勇無畏、雄才大略,肝膽相照,肝五行屬木,所以中醫用將軍剛正不阿來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木生火,肝氣過旺而化為火氣,木克土,肝氣過旺還會克制脾土,所以易怒的人,也就脾氣不好,「大怒傷肝」,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吐血,因為肝藏血。

肝屬木,身體的毛髮、指甲與自然界的樹木類比,我們可以從指甲的狀況來判斷肝血的盛衰,如果一個人的指甲比一般人要脆、白、有豎條,那就是肝血不足。

肝開竅於目,久視傷肝,下元九運,九紫離火,電子產品盛行,玩手機、打遊戲、看視頻,人類用眼過度,眼睛必然經常乾澀,疼,甚至充血,易迎風流淚,表明肝陰血不夠,需要閉目養神。

肝對應無味為「苦」,肝系統功能異常,常會出現口苦、頭暈目眩、眼乾澀、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血壓高、頭髮多油、指甲乾枯等症狀。

那麼我們如何調養呢?酸味、青色、噓(xu)這個發音都與肝相關,歸屬肝木系統。

《易筋經》八段錦有「攢拳怒目增氣力」的招式,華佗「五禽戲」有「虎撲」拉筋疏肝的招式,用眼過度、肝火旺的朋友不妨多鍛鍊。

、脾:諫議之官

腎是先天之源,脾是後天之本。

中醫所講的脾,是概括了胃、小腸、大腸等器官的綜合功能。

脾是向君主反映問題的「諫議」官,類比魏徵與唐太宗。

「脾」主運化,是人體氣血能量的「生產化工廠」,並將食物消化成為營養物質(也就是氣血),運送到全身各處。

《黃帝內經》指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 生氣血。」是五臟氣血生化的源頭。思傷脾、憂傷肺,思考過度、憂愁哀傷的人,往往寢食不安,睡不好覺,也沒有胃口,脾土弱,生不了肺金,容易得肺病。

比如《三國演義》的諸葛亮,只活 54 歲,因為他過於操勞、 思慮過度;又如《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憂思過度,鬱鬱寡歡,結局慘澹。

脾開竅於口,口唇的色澤代表了氣血的盛衰。脾胃不好容易嘴唇起皮、開裂、長痘痘。

根據天人合一的五行養生文化,中醫認為黃顏色、甘甜味、呼(hu)這個發音都與脾胃相關,民間還有「每天按摩足三裡,等於吃只 老母雞」的說法,常按足三裡穴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四、肺: 宰相之官

《黃帝內經》說:「肺系一身之氣,司呼吸、主皮毛,開竅於鼻。」(略)

五、腎:作強之官

《黃帝內經》認為腎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生命能量源源不斷的輸送,來自於腎氣,腎氣足的人,牙齒不會脫落,精力充沛、生機勃勃,像一臺永不停歇的發動機,所以腎為「作強之官」。(略)

關於中醫養生的話題,歡迎大家探討!

相關焦點

  • 器官二字有深意,五臟六腑擔任這些「官職」
    接下來 ,順著咱們獨一無二的聯想能力,你可能會猜到:難不成五臟六腑都有自己的官職,它們一起經營著身體這家大公司? 沒錯,《黃帝內經》中黃帝問岐伯,這些器官都是幹啥的?
  •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
    在中醫的理論中,人的五官是人體五臟的反射區,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五官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五臟的健康情況。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方為健康!
  • 《零基礎學中醫》馬博士課堂——第四課 你的五臟六腑還好嗎(五臟篇)?
    如何判斷五臟是否健康?在整個臟腑系統中處於核心位置的是五臟。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談五臟。國家的君主——心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對心的生理功能有兩個方面的闡述:一是心主血脈,血液在血脈(管)中循環需要心臟這個輸血泵的推動;二是心藏神,人的一切精神意識和生理活動都可以說是心的功能活動的體現。
  • 五臟有好惡:肝怕堵,心怕累,脾怕冷……究竟該怎麼養五臟?
    就如各人都有好惡一樣,我們看一下對於五臟,他們的功能、好惡如何,怎樣才能更好地保養以達到養生的目的。「肝木生發,猶如樹木。」肝臟為將軍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只有當肝不受約束時,身體才能達到一種輕鬆、疏洩的狀態,猶如一棵枝葉舒展的樹。
  • 心、肝、脾、肺、腎從哪排毒,你知道嗎?
    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雖然毒素深藏,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不同的樣貌代表毒素藏在哪裡,現在,我們要找出毒素的藏身處,儘快把它趕出身體。中醫認為舌和心臟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潰瘍長在舌頭上,通常認為是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
  • 五臟性能全揭秘,辨證選穴不再難
    其中,藏又包括了五臟中的「肝、心、脾、肺、腎」,六腑中的「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和奇恆之腑。 五臟六腑雖同為人體內臟,但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只有了解了五臟六腑的特性,才能更好的判斷人體表現出來的症狀的根本所在。
  • 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五行分別代表:火、木、土、金、水。五臟代表:心、肝、脾、胃、腎。那麼它們是一一對應的,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腎主水。五行相生相剋,相生則是遵循自然的規則,生生不息。像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 心、肝、脾、肺、腎的毒藏在哪,你知道嗎?
    「心君主」怕累  心氣旺盛,則面色紅潤,反之則會出現心胸疼痛、心氣衰弱等症狀。所以,一些「傷心」的壞習慣,如情緒壓抑、勞累等最需要避免,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勞累莫過於心累,看不開、放不下,都會導致心氣不足。養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靜臥或靜坐30分鐘.但切忌午飯後馬上睡覺。苦入心,夏天吃苦味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多接觸陽光,也對養心有好處。
  • 心、肝、脾、肺、 腎的「毒」都藏在哪
    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影響五臟的氣血運行,加速五臟的衰老,從而影響我們整個身體的健康。因此採用合理的方法,將毒素排出體外是非常有必要的!1.舌頭潰瘍中醫認為:心主舌,它們的關係最為密切,如果舌頭上有潰瘍,通常認為是心臟有火。
  • 朗明國風文創|心、肝、脾、肺、腎的毒藏在哪,你知道嗎?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毒素。讓我們學習如何找到毒素的藏身之處,並且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排除它。在中醫看來,我們體內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例如瘀血、痰溼、寒氣、食積、氣鬱、上火。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
  • 【中醫養生】心、肝、脾、肺、腎的毒藏在哪,你知道嗎?
    「心君主」怕累  心氣旺盛,則面色紅潤,反之則會出現心胸疼痛、心氣衰弱等症狀。所以,一些「傷心」的壞習慣,如情緒壓抑、勞累等最需要避免,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勞累莫過於心累,看不開、放不下,都會導致心氣不足。養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靜臥或靜坐30分鐘.但切忌午飯後馬上睡覺。苦入心,夏天吃苦味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多接觸陽光,也對養心有好處。  1.
  • 古今官職等級對比,現有官職對應的古代官職
    中國古代官職每個朝代都不同,從三國魏國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開始,把官員分為九品,一品相當於國級幹部,二品相當於部級幹部,三品相當於廳級幹部,四品到九品相當於處級幹部,因為古代地方行政單位最低的縣長也是九品,至於低於縣級的幹部現代屬於科級幹部,而在古代縣級以下屬於無品,按現在的話就是臨時工。各個歷史時期官職不同,沒法嚴格地對比。
  • 第22期:人體五臟最怕什麼?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傷害它們!
    人體內心、肝、脾、肺、腎合稱「五臟」,我們知道,調理好人的五臟,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注重五臟的調理,要想調理好人的五臟, 就必須知道最傷害五臟的壞習慣是什麼,跟著瑞翔共同學習起來吧!心主血脈,是一個陽氣非常旺盛的臟器,相當於一國之君。
  • 中醫五行與養生 臉部露出的疾病 五臟所主與五臟所惡
    人體的五臟與五行:腎屬水,腎主骨,腎是血液循環的過濾器;肝屬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心屬火,心是動力泵,心是推動血液運行的臟器;脾屬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納,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肺屬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廢氣,吸入氧氣,成為噴霧器。
  • 脾胃受傷,五臟遭殃!嘴唇上有這個表現的人,一定要注意了~
    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中醫裡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這是因為,一旦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02肝與脾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藥也不管用。
  • 唐朝宰相才三品官職?那麼一品二品是什麼官職?
    我們知道宰相通常指朝廷裡面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朝廷裡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按著這個思維去看唐代的官職,宰相才是區區三品官,那麼一品二品官職是什麼呢?今天芒果菌就來細說一下唐代宰相為什麼才三品唐代官職在唐朝,官員是分成九品三十級的,最低的官員就是九品官,因此會有九品芝麻官的說法,而且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極大程度的分權,避免有某個人的權勢過大,威脅到皇帝的地位
  • 脾胃受傷五臟遭殃,你的脾胃還好嗎?
    雖然脾胃都是人體內的獨立器官,但是它們卻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個人的胃功能不好,就會影響脾的運化,脾胃一旦有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 2、脾胃與肝臟 肝與脾胃屬於彼此互相影響的關係。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省、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為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2.
  • 心、肝、脾、肺、腎的毒藏在哪裡,你知道嗎?
    在中醫看來,我們體內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例如瘀血、痰溼、寒氣、食積、氣鬱、上火。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