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慕尼黑,一段古典吉他的往事

2020-12-16 騰訊網

穀米音樂知識|往昔回憶

—— 慕尼黑四重奏的故事

上次我們了解到,最早的吉他四重奏起源於慕尼黑,而慕尼黑吉他四重奏的最初創立者是一位業餘的吉他演奏者弗利茲 布約克(Fritz Buek) ,而當時四重奏的其他三名成員也非專業演奏家。

為了增強四重奏的演出效果和音樂表現,布約克前往巴伐利亞尋找專業的音樂家,海因裡希-阿爾伯特正是在此時加入慕尼黑四重奏並擔任首席,他的到來使這個組合獲得巨大成功。

學術界普遍認為,慕尼黑四重奏的影響力與海因裡希-阿爾伯特對吉他四重奏進行仿弦樂四重奏的樂器配置密不可分,整體音高偏高的特瑞茲吉他(terz),中音區的正常吉他,整體音偏低的低音吉他,不僅將吉他四重奏的音域拖款到和弦樂四重奏一致,還製造出的不同的音色和效果,這一配置方式在後世被人稱作「慕尼黑模式」,成為劃時代的標誌。

1909年4月,慕尼黑四重奏的第一場演出在慕尼黑的一個曼陀林俱樂部舉行,其後數年間四重奏大受歡迎,不僅在慕尼黑演過無數次,還在整個巴伐利亞進行巡演。

1912年,他們在紐倫堡的藝術協會演出了迪阿貝利的偉大四重奏以及阿爾伯特自己創作的小步舞曲等曲目。當時著名的吉他演奏家莫扎尼,小提琴家弗裡茨-沃格爾都有過合作。

慕尼黑四重奏的影響力在德國以至於奧地利都是非常深遠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奧地利等地相繼出現了許多合奏重奏團,這都是由於海因裡希-阿爾伯特和他的慕尼黑四重奏積累和推動了吉他四重奏在當地的發展,創造改編了許多四重奏曲目的緣故。

慕尼黑吉他四重奏好像一塊基石,幫助這些合奏團可以站立在前任根基上勇往直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阿爾伯特離開了慕尼黑四重奏,一位叫做赫爾曼-豪瑟的人接替了首席的位置。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個豪瑟正是日後享譽盛名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吉他製作家。然而他在吉他製作上的成功與那段慕尼黑四重奏的生涯經歷息息相關,在加入四重奏期間,他演奏和接觸到的19世紀吉他,對於他日後吉他製作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海因裡希-阿爾伯特創立的慕尼黑模式不僅影響了日後吉他四重奏和樂團的模式,啟發了豪瑟這樣的偉大製作家,還成為了二十世紀吉他走向世界的關鍵性要素。

聽完了慕尼黑四重奏的故事

是不是想對古典吉他有更多的了解呢?

本月27日

穀米音樂演奏廳有幸邀請到了OOSG四重奏組合!

四把古典吉他

四位演奏大師

本期穀米聆賞沙龍

將由OOSG為我們獻上精彩演出

四名熱愛古典吉他藝術並其視為人生事業的吉他手

因緣際會走到一起

他們是林幻奇、楊曄、倪本初和王閣

分別來自神州大地的東西南北、

四名吉他手雖有著各自不同的演奏風格及學術背景

卻能憑藉豐富的室內樂經驗,達到合作無間

將自身的風格融入其中並賦予樂曲鮮活的生命力

11月27日晚

吉他四重奏聆賞沙龍

欣賞四位大師的精彩合作

人物誌

OOSG

PLAYER

穀米聆賞沙龍

GUMI

SALON

OOSG擅長營造自己獨有的音響色彩,令觀眾耳目一新,是國內目前不多見的吉他室內樂組合。

本期沙龍更有現場精彩互動環節,大師們現場解答關於古典吉他的知識。

演奏者介紹

1 -林幻奇:青年古典吉他演奏者,達達裡奧中國地區籤約藝術家。2012年成為上音第一位古典吉他專業碩士。自2016年4月起,受邀在中國知名古典音樂廣播FM94.7縱橫經典欄目中開設國內首檔古典吉他音樂專欄節目,普及古典吉他音樂。

2 -倪本初:1975年出生於臺灣臺北市,師從臺灣吉他名家荘維仁先生。目前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韓鍾恩教授,並擔任上海市吉他藝術協會常務理事及上海吉他樂團常務指揮。

3 -王閣:河南駐馬店人。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古典吉他專業,先後師從臺灣演奏家謝乾隆、菲律賓演奏家Joseph Perez Milandilla 教授,熱衷於重奏與室內樂演奏,畢業後在河南駐馬店創辦王閣吉他藝術中心,其演奏風格具有獨特的美學思想

4 -楊曄:湖南衡陽人。以優秀成績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古典吉他專業,獲得本科學士學位,師從Joseph Perez Milandilla 教授,曾參加過巴魯埃科、帕維爾、戴維羅素等多位大師的大師課,目前定居在湖南長沙,從事教學工作並活躍於表演舞臺,

音樂會曲目

1. 騎士的方丹戈舞 Bailondo un Fandango Charro

2. 狂歡的村莊 Fiesta en el Pueblo

3. 拂曉 Amanecer

4. 婚禮 La Bada

5. 引子與方丹戈舞 Introductiona el Fandango

6. 小賦格曲 BWV578 Little Fvgue BWV578

7. 人們說 Dirait-on

8. 綻放 Blossom

9. 永遠同在 Always with me

相關焦點

  • 學古典吉他好還是學民謠吉他指彈吉他好
    對於所有想學吉他的朋友來說,古典吉他是第一選擇。特別是對於6到13歲左右的兒童,甚至是唯一選擇。古典吉他的教育方法,教材都經過了教育家,演奏家們幾百年不斷的探索,研究,形成了嚴謹的體系。只要老師專業,學習的方法正確,都可以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 古典吉他,指彈吉他,彈唱吉他,電吉他有嚴格的教學區分嗎?
    「前奏」的和聲進行是這樣的:第一樂句:I-vi-ii-V7 (C-Am-Dm-G7)第二樂句:I-V7/ii-ii-k46-V7-I (C-A7-Dm-這雖然是古典吉他的學習內容,但是他也是其他吉他風格必須掌握的內容,掌握了,既可以去獨奏,又可以去彈唱,
  • 「古典吉他」是什麼?楊雪霏用西洋樂器「素描」中國文化
    在心愛姑娘的窗下,在午夜燈光曖昧的酒吧和車水馬龍的街頭,恐怕沒有什麼樂器比吉他更為人熟知,但「古典吉他」又是什麼?方非 攝楊雪霏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回答這個問題。不久前,她的新專輯《中國素描》通過環球音樂旗下廠牌Decca全球發行。昨晚,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獨奏音樂會。悠悠琴聲,亦是當下中國音樂家心弦的迴響。「稀有」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十三歲時,楊雪霏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在她之前,學校從未招收過「古典吉他」專業的學生,連專攻音樂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知道還有「古典吉他」這麼一說,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 評論:村治佳織與古典吉他
    在美色控橫行的年代,古典音樂也需要俊男美女,何況是旁支的古典吉他界。雖然,在古典吉他史上,坐前幾把交椅的演奏家總是男性,卻不妨礙我們對於女性演奏家的偏愛,尤其是美少女。古典吉他造型陰柔,音響效果精緻,似乎天生就是為女子而設的。出過唱片的楊雪霏、王雅夢、陳姍姍、李潔,無一例外都是學生美女。而東洋的新生一代中,全力打造的古典吉他演奏明星,則非村治佳織莫屬。
  • 42首不朽的古典吉他名曲(收藏貼)
    《阿斯圖利亞斯傳奇》也是著名的古典吉他經典保留曲目。11、《瑪祖卡》塔雷加塔雷加在演奏技法上,尤其在彈弦上塔雷加別開生面。他還使泛音奏法尤其是八度的泛音奏法成為吉他常用的一種演奏技法而豐富了吉他在音色方面的表現性能。
  • 古典吉他標準換琴弦的方法視頻詳解
    ,並壓在纏繞的琴弦下面,扭緊琴弦並壓住弦頭。
  • 「專訪」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第一人不好當
    有時候古典音樂就是這個好處,我們彈很多的古典曲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它和一般的某些小曲不同,那些小曲你可能彈了一段時間就會覺得膩味,但是偉大的作品並非如此。巴赫曲子,你彈幾十年也不會煩,而且你還會慢慢在其中發現一些新的東西。
  • 10首值得珍藏的古典吉他音樂
    毫無疑問,吉他是最有生命力的樂器之一,擁有豐富的和諧音調和充滿活力的變化。吉他,特別是當你選擇在上面彈奏古典音樂時,無論誰在彈,它都能以獨特的方式生動起來。如果你不相信這是真的,花一些時間聽聽這10首偉大的古典吉他音樂作品。
  • 【名表購每日精選】【2012-6-1】二手百年靈藏品&古典吉他&大提琴,既決心遠航,《Nothing Else Matters》
    【2012-6-1】二手百年靈藏品特價39800元
  • 古典吉他40首傳世名曲賞析(31-40)
    大序曲開始是15小節的序奏,a小調,4/4拍,行板,可分為三段,前4小節為第一段,樂曲一開始的第一個主和弦就給人以強有力的樂隊全奏的感覺,然後是分解和弦,漸弱之後到第二小節第二拍是一個突強的和弦,接下來第三小節是很弱的、模仿木管樂器演奏的分解屬七和弦。到第四小節第二拍,又是一個突強和弦,形成序奏第一段的小高潮。 序奏的第二段是個過渡句,在力度上明顯地由弱到強,這三小節的過渡引出了序奏的第三小段。
  • 10首適合單曲循環的古典吉他名曲,感受指尖的迷人旋律
    世界三大樂器中除了鋼琴和小提琴就是 古典吉他 了!這 10首 古典吉他曲 美得心醉!文章:每晚古典音樂會 | 圖片:網絡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以下部分配圖為民謠吉他01純樸真摯的情調《卡伐蒂娜》《卡伐蒂娜》因其純樸真摯的情調、清新流暢的旋律令人無不聞之而動容。
  • 3月31日:西班牙吉他教授佩雷茲·奎爾蘭亭春季古典吉他音樂會
    一次浪漫的古典吉他之旅 西班牙藝術具有一種魔鬼般的特質,正如歌德曾經描述的那樣:那是一種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卻沒有一位哲學家能夠解釋的神秘力量
  • 古典吉他與誰共舞系列(9)——單簧管(Clarinet)
    >《古典吉他與誰共舞》系列第9篇,這個系列旨在介紹吉他演奏家的同時了解一些其他器樂演奏家。擴展古典吉他與其他器樂合作的視野。單簧管(Clarinet)又稱黑管,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之稱。它最初起源於歐洲古代的蘆笛。大約在十七世紀的時候,一位名叫約翰·戴內的德國樂器製造師改革了這種樂器,給蘆笛上安裝了按鍵。
  • 美國|古典吉他演奏博士劉允宸:美國的「應試教育」
    不過,在古典音樂的發源地——歐洲,包括大多數的西方國家,古典吉他依然是音樂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音樂學院裡最重要的專業拼圖之一。而在劉允宸就讀的亞利桑那大學音樂學院(Fred Fox School of Music),古典吉他更是絕對的王牌專業。
  • 說一說古典吉他演奏者右手指甲的修剪
    導讀    上兩期坤哥帶我們一起欣賞了古典吉他大師塔雷加的《阿拉伯風格隨想曲》和《淚(Lagrima)》,今天坤哥暫時不介紹古典吉他名曲,而是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咱們古典吉他演奏者的右手指甲的事。        古典吉他對音質和音色的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以說非常的嚴謹細膩,尤其是對右手指甲修剪要求極為嚴格,修剪指甲都是一個非常細的活,而且對於彈奏質量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吉他大師都會根據自身特點來細心打磨修剪自己的指甲形狀,你注意到這些了嗎?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這指甲的問題吧。
  • 古典吉他史上的美女(1):露伊絲·娃可(Luise Walker)
    其實,古典吉他發展歷史上是不乏美女身影的,今後定期或不定期整理介紹一個美女系列,供諸位評頭論足。網頁:http://www.gitarre-archiv.at/bildarchiv/luise-walker/露伊絲·娃可(Luise Walker, 1910-1998),1910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為20世紀吉他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演奏家之一。
  • 欣賞|古典吉他人物科普 Lucas進階演奏 吉他傳奇:Agustín Barrios
    為我們帶來了巴拉圭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奧古斯丁·皮奧·巴裡奧斯(Agustín Pío Barrios)的經典曲目,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傑出的作曲家、吉他演奏家。他的父親是阿根廷駐巴拉圭的領事,特別喜愛吉他,巴裡奧斯很小就學習了吉他和巴拉圭豎琴等多種樂器。13歲時,他到亞松森學習音樂,不久就開始在南美各地公開演出。1934年,他還前往歐洲巡演,並獲得了極高的評價。1939年他到薩爾瓦多任教,並卒於該國。巴裡奧斯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充分開發了吉他的表現力,同時又高雅脫俗,令人動容。
  • 用古典吉他描繪東方的詩情畫意,演奏家楊雪霏傾情演繹「愛的羅曼史」
    從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約翰·威廉士迷上古典吉他,到現在成為一名活躍在國際舞臺的頂尖古典吉他演奏家,長發飄飄的楊雪霏骨子裡那股對音樂的執著勁,與她溫柔的外表恰恰相反——楊雪霏身上有許多「第一」。她是中國進入音樂院校主修吉他並取得吉他學士學位的第一人,是在國際舞臺成功開創職業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國吉他家,還是在大型音樂廠牌錄製唱片的第一位中國吉他演奏家。圖說:楊雪霏12月10日,楊雪霏將帶著《愛的羅曼史——楊雪霏古典吉他獨奏音樂會》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 試論古典吉他的音質和右手運指法(1)
    古典吉他大師安德烈斯·塞歌維亞曾說:「演奏吉他不應太大聲,一個和弦的聲音可以傳到音樂廳的每一個角落,這是吉他明亮而清晰的音色必然,而非全靠音量大小;如果聽眾願意和我合作,我可以讓吉他之美迴響在音樂廳的每個角落;古典吉他的聲音本質並非俗麗而多變,而是晶瑩明亮的。」「我愛秩序、清澄與均衡」。
  • 我製作的豪瑟風格古典吉他一些細節概述
    赫爾曼·豪瑟一世(1882-1952)是公認的最完美的德國吉他製作家。他繼承發展了其父的樂器製作事業,其製作範圍包括魯特琴,六弦提琴,齊特拉琴,小提琴和吉他。他製作了多種弦樂器,其中包括一些老式的、非西班牙風格的早期吉他。後來,託雷斯和M.拉米雷斯的雙重影響塑造了豪瑟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