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影響,
這段時間大多孩子
都宅在家中學習和活動。
雖然孩子們
從早到晚都呆在父母身邊,
但是淘氣的孩子
卻總是讓事故頻繁出現。
先來看看發生在最近的案例!
據「@杭州公安」發布,3月8日下午16時,浙江杭州餘杭110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東湖街道某小區,有一個男孩子爬到了4樓陽臺。經警方現場了解,小男孩叫童童(化名),今年7歲。當天下午,童童的父母在樓下打掃店鋪衛生,就留下他和另外2個小朋友在四樓玩捉迷藏,不曾想,童童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居然反鎖了房門,還爬出了窗臺……所幸救援及時,未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類似的案件在江西贛州也發生了。2月26日,江西贛州一名5歲男孩玩耍時爬上窗戶不慎滑落,半身懸掛在陽臺的防盜網上。經消防員到場施救,男孩才得以脫離危險。
除此之外,還有兒童「禍從口入」。近日,在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一日內就連續接診了3名將消毒劑當成飲料誤服的孩子,因搶救及時,3名孩子並無大礙。
兒童在家裡發生意外事故的情況並不少見,事故大多數是由於幼兒自己引起的,不過,也有一些事故是由於大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統計數據顯示,意外傷害佔我國兒童死亡原因總數的26.1%,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長,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健康的第一「殺手」。兒童意外事故52%發生在家裡,19%發生在街道,12%發生在學校。專家認為,意外傷害的特點是意外性和突然性,絕大多數兒童意外傷害事故是可預防的。
01
陽臺安全防護要做好
孩子在家宅久了,難免嚮往窗外的世界。如果孩子喜歡趴在窗戶邊,或是扒陽臺欄杆,家長一定要多多留心了,務必做好陽臺安全防護!
來看看陽臺上有哪些「機關」
容易讓孩子陷入險境?
陽臺和窗臺附近不要放置矮櫃、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陽臺圍欄應定期檢查與維修,以免老舊鬆動。
教育孩子不能攀爬陽臺,窗戶等危險地帶;家中有幼童時一定要安裝防護欄,欄杆要儘量密集而且設計非橫向,以免孩子被卡或誤導兒童攀爬。
02
保管好消毒用品
最近,很多家庭都囤有75%酒精、84消毒液等消殺物品。在使用消毒劑之後,存放不可大意。家長首先教孩子認識消毒液,讓孩子牢記「不能喝」!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防護是家長要將消毒液安置好!
01
不要將消毒液放在飲料瓶中
兒童常常對瓶瓶罐罐的東西充滿好奇。在幼兒時期,許多孩子特別喜歡用嘴來「認識」事物,而飲料對於孩子的吸引力超強,因此在家中千萬不要用飲料瓶裝消毒劑。
02
要放在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
不僅是消毒劑,還有家中的藥品、農藥、殺毒劑等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特別是針對年齡小的寶寶。不要小看孩子開瓶的能力。把不安全的東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擱置這些物品要高而遠。
03
分裝瓶更要做好標識妥善存放
家長在裝消毒劑的分裝瓶時,一定要做好標識,以防混淆,防止誤服。
另外,還要提醒各位家長:消毒劑一般稀釋後使用,常規消毒用量不多,大家不要在家裡囤太多的貨。疫情期間,一般家庭以日常清潔為主就可以了,不必要過度消毒。
如果孩子不慎服用消毒液,家長記住及時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03
預防兒童燒燙傷
兒童是燒燙傷的高危人群,而多數兒童燙傷發生在家中,被熱水、熱飯菜、取暖設施燙傷。
因此這段時間家長一定不能放鬆看護,做到「近距離、不間斷、不分心」,不要將孩子交給未成年人看護。要細心看護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遠離熱水、熱鍋、煤爐、暖氣等容易發生燒燙傷的物品。孩子如果發生了燒燙傷,家長要按照「衝、脫、泡、蓋、送」原則及時處置。
「衝」指用緩緩流動的冷水衝15-30分鐘。需注意:水流不可過急,以免衝破傷口。
「脫」指用冷水充分泡溼傷處後,小心脫掉或剪掉衣物。要注意的是衣物粘在創面上,保留粘住的部分不用力撕脫。
「泡」指受傷處浸泡在15-20℃冷水容器中15-30分鐘。需注意:兒童避免浸泡時間過長。
「蓋」指用清潔乾淨的毛巾、紗布覆蓋傷口。需注意:千萬不要塗抹外用藥物或「民間偏方」。
「送」指除面積小、程度輕的燙傷外,最好前往醫院治療。
04
預防吃出問題
居家期間,孩子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家長一定要和孩子講清楚。一些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食物,家長一定要小心了!
比如果凍,孩子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不能輕忽大意!建議家長給孩子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後再給小孩食用。
還有花生、瓜子、堅果,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長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堅果了。醫生提醒,實際上3歲以下的小寶寶不易嚼碎堅果,而且吞咽反射還未發育完善,即使能咬動堅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顆粒仍然容易卡住氣管。而且堵住氣管後若搶救不當,短短幾分鐘就可能喪命。尤其像夏威夷果、開心果這種圓形的堅果,寶寶吃在嘴裡時,大人一逗,就更容易滑進氣管裡。
如果孩子不慎被異物卡住氣管,家長應在聯繫送醫的同時,儘快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除了這些有安全隱患的小零食以外,家長一定給孩子提供安全、健康的食材,幫孩子培養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居家時間長,很多家長選擇一次買很多食材,一定要注意保質期,保證食材新鮮;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復工,無法在家給孩子做三餐,一定要叮囑孩子自己注意飲食,儘量不剩飯,剩飯要熱透。
05
預防尖銳物品刺傷、扎傷
兒童在家庭易發生的外傷主要是由剪刀、注射器、雷射筆、玩具槍、彈弓等鋒利、尖銳物品導致,家長注意這些東西要遠離兒童。
考慮到孩子們在家學習、玩耍,可能會出現拿剪刀做手工、在家進行體育活動等場景,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一定做合格的監督者。注意:兒童永遠不要拿著剪刀、刀或筷子奔跑!在使用剪刀、釘子等工具時,一定要佩戴護目鏡!
這些提醒背後都有著慘痛的教訓,很多案例都發生在父母疏忽的時刻,因此各位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最後,再來自測一下,這些提示家長都注意到了嗎?相應的防護都做好了嗎?記得查漏補缺!
小編在這裡也要提醒一下家長們,保證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從父母做起,不要把「熊孩子」的行為總是歸結於:「他還小,不懂事,只是有點淘氣、貪玩,嚇到一次就長記性了」。我們要及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遠離危險,否則懂得再多安全法則的家長也不能時刻守在孩子身旁,一旦悲劇釀成,後悔莫及!
下面,小編給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安全科普知識圖書,能夠讓孩子不僅僅知道什麼是不安全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麼不安全。
神秘島推薦圖書
「兒童安全成長繪本」系列
(全10冊)
著者:(韓)李鍾恩
譯者:李瓊蘭
定價:180元/套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兒童安全成長繪本」系列(全10冊)是針對兒童安全的教育繪本,涵蓋了兒童在生活中常見的安全主題,包括校園安全、家庭安全、交通安全、戶外活動安全、藥物安全、網絡安全、文具安全、玩具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圖書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一個個安全問題,搭配富有兒童情趣的彩色插圖,讓讀者在閱讀中不知不覺了解安全知識,樹立安全意識,掌握遇到危險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小鬼當家要當心:家庭安全》
將家庭中有可能會發生的、尤其是經常被忽略的安全隱患,通過有趣的故事和活潑的圖畫來展現。哪怕爸爸媽媽都外出,孩子在家中也能平安健康!
《我是紀律擔當:校園安全》
將校園中有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通過有趣的故事和活潑的圖畫來展現,教孩子在學校時,遵守校園紀律、避免受傷,學會遇到緊急情況時的處理方法,讓爸爸媽媽放心、老師安心。
《紅燈停綠燈行:交通安全》
將孩子在外出時有可能遇到的交通安全問題,通過有趣的故事並配以精美的畫面一一解答,讓孩子掌握預防交通事故的方法,樹立「遵守交通法規就是珍惜生命」的安全意識。
《玩的時候守規矩:戶外活動安全》
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畫,將孩子在戶外活動時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一一呈現,讓孩子在閱讀中,掌握戶外活動的安全注意事項,養成活動之前先熱身的好習慣。
《這些東西別上癮:藥物與網絡安全》
將藥物存放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吸菸和酗酒的危害、使用網絡時應遵守的網絡禮儀等,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圖加以呈現,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正確地面對藥物、菸酒與網絡,健康快樂地成長。
《漂亮玩意兒惹的禍:
文具、玩具與食品安全》
教孩子掌握挑選安全的文具、玩具的方法,拒絕垃圾食品的誘惑,平安健康成長。
《不要隨便欺負我:暴力預防與人身安全》
將孩子可能會遇到的暴力行為與人身安全問題,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畫面來呈現,讓孩子意識到,遇到暴力行為要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還要有敢於說出「停!住手!討厭!」的明確意識。
《向陌生人說不:預防誘拐與走失》
將孩子在生活中有可能會遇到的如迷路、被陌生人問路等情況,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畫面來呈現,讓孩子學會機智地應對陌生人,時刻牢記生命安全最重要。
《緊急狀況別慌張:意外傷害預防與急救》
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緊急狀況,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生動的畫面來呈現,讓孩子意識到學會必要的急救知識非常重要,時刻注意安全才是保護自己、避免傷害最有效的方法。
《災害來了學逃生:災害避險》
將孩子在日常可能遇到的災害,如火災、地震、颱風、洪水等,編寫成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讓孩子了解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基本的災害逃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