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們宅家樂翻天,但家中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2020-12-23 騰訊網

由於疫情的影響,

這段時間大多孩子

都宅在家中學習和活動。

雖然孩子們

從早到晚都呆在父母身邊,

但是淘氣的孩子

卻總是讓事故頻繁出現。

先來看看發生在最近的案例!

據「@杭州公安」發布,3月8日下午16時,浙江杭州餘杭110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東湖街道某小區,有一個男孩子爬到了4樓陽臺。經警方現場了解,小男孩叫童童(化名),今年7歲。當天下午,童童的父母在樓下打掃店鋪衛生,就留下他和另外2個小朋友在四樓玩捉迷藏,不曾想,童童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居然反鎖了房門,還爬出了窗臺……所幸救援及時,未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類似的案件在江西贛州也發生了。2月26日,江西贛州一名5歲男孩玩耍時爬上窗戶不慎滑落,半身懸掛在陽臺的防盜網上。經消防員到場施救,男孩才得以脫離危險。

除此之外,還有兒童「禍從口入」。近日,在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一日內就連續接診了3名將消毒劑當成飲料誤服的孩子,因搶救及時,3名孩子並無大礙。

兒童在家裡發生意外事故的情況並不少見,事故大多數是由於幼兒自己引起的,不過,也有一些事故是由於大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統計數據顯示,意外傷害佔我國兒童死亡原因總數的26.1%,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長,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健康的第一「殺手」。兒童意外事故52%發生在家裡,19%發生在街道,12%發生在學校。專家認為,意外傷害的特點是意外性和突然性,絕大多數兒童意外傷害事故是可預防的。

01

陽臺安全防護要做好

孩子在家宅久了,難免嚮往窗外的世界。如果孩子喜歡趴在窗戶邊,或是扒陽臺欄杆,家長一定要多多留心了,務必做好陽臺安全防護!

來看看陽臺上有哪些「機關」

容易讓孩子陷入險境?

陽臺和窗臺附近不要放置矮櫃、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陽臺圍欄應定期檢查與維修,以免老舊鬆動。

教育孩子不能攀爬陽臺,窗戶等危險地帶;家中有幼童時一定要安裝防護欄,欄杆要儘量密集而且設計非橫向,以免孩子被卡或誤導兒童攀爬。

02

保管好消毒用品

最近,很多家庭都囤有75%酒精、84消毒液等消殺物品。在使用消毒劑之後,存放不可大意。家長首先教孩子認識消毒液,讓孩子牢記「不能喝」!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防護是家長要將消毒液安置好!

01

不要將消毒液放在飲料瓶中

兒童常常對瓶瓶罐罐的東西充滿好奇。在幼兒時期,許多孩子特別喜歡用嘴來「認識」事物,而飲料對於孩子的吸引力超強,因此在家中千萬不要用飲料瓶裝消毒劑。

02

要放在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

不僅是消毒劑,還有家中的藥品、農藥、殺毒劑等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特別是針對年齡小的寶寶。不要小看孩子開瓶的能力。把不安全的東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擱置這些物品要高而遠。

03

分裝瓶更要做好標識妥善存放

家長在裝消毒劑的分裝瓶時,一定要做好標識,以防混淆,防止誤服。

另外,還要提醒各位家長:消毒劑一般稀釋後使用,常規消毒用量不多,大家不要在家裡囤太多的貨。疫情期間,一般家庭以日常清潔為主就可以了,不必要過度消毒。

如果孩子不慎服用消毒液,家長記住及時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03

預防兒童燒燙傷

兒童是燒燙傷的高危人群,而多數兒童燙傷發生在家中,被熱水、熱飯菜、取暖設施燙傷。

因此這段時間家長一定不能放鬆看護,做到「近距離、不間斷、不分心」,不要將孩子交給未成年人看護。要細心看護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遠離熱水、熱鍋、煤爐、暖氣等容易發生燒燙傷的物品。孩子如果發生了燒燙傷,家長要按照「衝、脫、泡、蓋、送」原則及時處置。

「衝」指用緩緩流動的冷水衝15-30分鐘。需注意:水流不可過急,以免衝破傷口。

「脫」指用冷水充分泡溼傷處後,小心脫掉或剪掉衣物。要注意的是衣物粘在創面上,保留粘住的部分不用力撕脫。

「泡」指受傷處浸泡在15-20℃冷水容器中15-30分鐘。需注意:兒童避免浸泡時間過長。

「蓋」指用清潔乾淨的毛巾、紗布覆蓋傷口。需注意:千萬不要塗抹外用藥物或「民間偏方」。

「送」指除面積小、程度輕的燙傷外,最好前往醫院治療。

04

預防吃出問題

居家期間,孩子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家長一定要和孩子講清楚。一些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食物,家長一定要小心了!

比如果凍,孩子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不能輕忽大意!建議家長給孩子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後再給小孩食用。

還有花生、瓜子、堅果,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長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堅果了。醫生提醒,實際上3歲以下的小寶寶不易嚼碎堅果,而且吞咽反射還未發育完善,即使能咬動堅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顆粒仍然容易卡住氣管。而且堵住氣管後若搶救不當,短短幾分鐘就可能喪命。尤其像夏威夷果、開心果這種圓形的堅果,寶寶吃在嘴裡時,大人一逗,就更容易滑進氣管裡。

如果孩子不慎被異物卡住氣管,家長應在聯繫送醫的同時,儘快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除了這些有安全隱患的小零食以外,家長一定給孩子提供安全、健康的食材,幫孩子培養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居家時間長,很多家長選擇一次買很多食材,一定要注意保質期,保證食材新鮮;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復工,無法在家給孩子做三餐,一定要叮囑孩子自己注意飲食,儘量不剩飯,剩飯要熱透。

05

預防尖銳物品刺傷、扎傷

兒童在家庭易發生的外傷主要是由剪刀、注射器、雷射筆、玩具槍、彈弓等鋒利、尖銳物品導致,家長注意這些東西要遠離兒童。

考慮到孩子們在家學習、玩耍,可能會出現拿剪刀做手工、在家進行體育活動等場景,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一定做合格的監督者。注意:兒童永遠不要拿著剪刀、刀或筷子奔跑!在使用剪刀、釘子等工具時,一定要佩戴護目鏡!

這些提醒背後都有著慘痛的教訓,很多案例都發生在父母疏忽的時刻,因此各位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最後,再來自測一下,這些提示家長都注意到了嗎?相應的防護都做好了嗎?記得查漏補缺!

小編在這裡也要提醒一下家長們,保證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從父母做起,不要把「熊孩子」的行為總是歸結於:「他還小,不懂事,只是有點淘氣、貪玩,嚇到一次就長記性了」。我們要及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遠離危險,否則懂得再多安全法則的家長也不能時刻守在孩子身旁,一旦悲劇釀成,後悔莫及!

下面,小編給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安全科普知識圖書,能夠讓孩子不僅僅知道什麼是不安全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麼不安全。

神秘島推薦圖書

「兒童安全成長繪本」系列

(全10冊)

著者:(韓)李鍾恩

譯者:李瓊蘭

定價:180元/套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兒童安全成長繪本」系列(全10冊)是針對兒童安全的教育繪本,涵蓋了兒童在生活中常見的安全主題,包括校園安全、家庭安全、交通安全、戶外活動安全、藥物安全、網絡安全、文具安全、玩具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圖書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一個個安全問題,搭配富有兒童情趣的彩色插圖,讓讀者在閱讀中不知不覺了解安全知識,樹立安全意識,掌握遇到危險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小鬼當家要當心:家庭安全》

將家庭中有可能會發生的、尤其是經常被忽略的安全隱患,通過有趣的故事和活潑的圖畫來展現。哪怕爸爸媽媽都外出,孩子在家中也能平安健康!

《我是紀律擔當:校園安全》

將校園中有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通過有趣的故事和活潑的圖畫來展現,教孩子在學校時,遵守校園紀律、避免受傷,學會遇到緊急情況時的處理方法,讓爸爸媽媽放心、老師安心。

《紅燈停綠燈行:交通安全》

將孩子在外出時有可能遇到的交通安全問題,通過有趣的故事並配以精美的畫面一一解答,讓孩子掌握預防交通事故的方法,樹立「遵守交通法規就是珍惜生命」的安全意識。

《玩的時候守規矩:戶外活動安全》

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畫,將孩子在戶外活動時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一一呈現,讓孩子在閱讀中,掌握戶外活動的安全注意事項,養成活動之前先熱身的好習慣。

《這些東西別上癮:藥物與網絡安全》

將藥物存放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吸菸和酗酒的危害、使用網絡時應遵守的網絡禮儀等,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圖加以呈現,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正確地面對藥物、菸酒與網絡,健康快樂地成長。

《漂亮玩意兒惹的禍:

文具、玩具與食品安全》

教孩子掌握挑選安全的文具、玩具的方法,拒絕垃圾食品的誘惑,平安健康成長。

《不要隨便欺負我:暴力預防與人身安全》

將孩子可能會遇到的暴力行為與人身安全問題,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畫面來呈現,讓孩子意識到,遇到暴力行為要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還要有敢於說出「停!住手!討厭!」的明確意識。

《向陌生人說不:預防誘拐與走失》

將孩子在生活中有可能會遇到的如迷路、被陌生人問路等情況,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畫面來呈現,讓孩子學會機智地應對陌生人,時刻牢記生命安全最重要。

《緊急狀況別慌張:意外傷害預防與急救》

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緊急狀況,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生動的畫面來呈現,讓孩子意識到學會必要的急救知識非常重要,時刻注意安全才是保護自己、避免傷害最有效的方法。

《災害來了學逃生:災害避險》

將孩子在日常可能遇到的災害,如火災、地震、颱風、洪水等,編寫成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讓孩子了解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基本的災害逃生方法。

相關焦點

  • 「宅家樂翻天」——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親子遊戲徵集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增進幼兒及家長之間的互動,使其度過一段快樂、健康、充實而有意義的宅家生活,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宅家樂翻天」親子遊戲徵集活動。活動從2月底發起,歷時近一個月,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配合。
  • 宅家樂翻天 佛山市民自創居家小遊戲開啟「雲遊」
    「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統統都吹散……」3月8日,從禪城區綠景西路的鐘女士家中,傳出了一陣歡樂的卡拉OK唱歌聲。鍾女士網購了一套家用點唱機,一家四口唱得正歡。疫情防控期間,娛樂場所未營業,宅家市民紛紛腦洞大開,自創各種居家娛樂方式。
  • 暑期活動不停歇,兒童之家樂翻天
    暑期活動不停歇,兒童之家樂翻天 2020-08-06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宅在家的最經典說說 疫情期間無聊宅在家的句子
    1、抗擊疫情,宅家健身增強免疫力。2、因為疫情,被困家裡,看看囧媽。省電影票錢。3、大人們還是儘量不要出去吧,在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4、為防止疫情擴散,宅在家裡過節是更負責任的選擇。5、陽光明媚,可惜不能出門,只能在家裡陽臺曬太陽了!
  • 溫馨提示:疫情期間,居家消防安全要注意這些...
    溫馨提示:疫情期間,居家消防安全要注意這些...針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體人員儘量減少外出。為確保在家期間的消防安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居家消防安全指南吧!
  • 宅在家中,四川學子們如何安排好學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使全省各地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推遲開學,學生戶外活動計劃紛紛取消。宅在家中,如何安排好學生學習?各類學校、培訓機構的老師們紛紛運用各類家校聯繫方式,以微信、QQ、直播、網絡授課等形式與學生「見面」,讓學生居家也過得充實有意義。
  • 疫情期間北京物業服務滿意度:安全秩序最滿意
    物業的所有作為是否與疫情防控相關,有沒有嚴格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執行,又有哪些貼心的精細化服務直擊公眾物業服務感受的痛點。近期,清研智庫對北京市小區物業服務公眾滿意度展開了調查,調查發現:1. 疫情期間,北京市小區物業服務總體滿意度得分83.03(滿分100分),物業安全秩序服務滿意度最高。
  • 日本人疫情期間掀起「美容狂潮」,日媒:安全隱患
    疫情期間日本人在忙著變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許多商家陷入經營危機,美容整形行業卻掀起一輪「狂潮」。據《日本經濟新聞》12日報導,為防止病毒擴散,日本政府呼籲民眾減少外出、儘量在家辦公,這給平時「欲整形而不能」的群體提供了絕佳時機,手術預約數量激增。
  • 【三中團委】疫情期間,孩子宅家保護視力遵循「20-20-20」口訣
    在疫情期間,孩子們宅在家裡,不可避免的會增加電子產品的使用,該如何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保護眼睛,防控近視呢?
  • 不可不知的家中安全隱患
    4歲男童被摺疊桌夾頭致死,不可不知的家中安全隱患) 把一個能跑能跳的活潑孩子扔在家中,對監護人來說就是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雷區在哪裡,柜子、鏡子、摺疊桌、電器、煤氣、樓梯、飄窗都可能帶來致命危險。
  • 日本人疫情期間掀起「美容狂潮」日媒:存在安全隱患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疫情期間日本人在忙著變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許多商家陷入經營危機,美容整形行業卻掀起一輪「狂潮」。據《日本經濟新聞》12日報導,為防止病毒擴散,日本政府呼籲民眾減少外出、儘量在家辦公,這給平時「欲整形而不能」的群體提供了絕佳時機,手術預約數量激增。
  • 孩子愛穿的這種鞋安全隱患大,甚至起火……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很多孩子愛穿會發光的鞋子而最近發光童鞋電線短路致火災的消息讓許多家長開始擔憂它們真的有安全隱患嗎?家中起火竟是因為一雙會發光的鞋據加拿大媒體報導,一位母親在給兒子辦生日派對時,家中的鞋櫃突然起火,而導致火災的竟然是兒子所穿的一雙會發光的鞋。因為這種鞋是由電池供電發光,母親懷疑鞋受潮,裡面的電線短路才導致起火。
  • 疫情期間宅太久,焦慮、煩躁怎麼辦?教你如何緩解
    儘管宅家的生活對於一些「宅男宅女」而言沒有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大部分人都由於長期沒有出門,進而出現了一定的不良反應以及負面情緒,比如做事缺少樂趣、抑鬱、焦慮、煩躁等。那麼,為什麼長期宅在家裡會導致不良情緒產生呢?疫情期間宅家,為什麼會感覺焦慮、煩躁?
  • 疫情期間 玩轉宅家
    宅在家中,我們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接下來分享分享向日葵中隊同學們在這個假期所發生的趣事,有體育鍛鍊篇、科學實驗篇、美食篇、五彩繽呈篇、手繪戰疫棋。體育鍛鍊篇宅家鍛鍊(周其羽)抗疫宅家的這段時間,我發現也不是這麼無聊,我可以在家好好修養身體,同時在學習和鍛鍊身體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 宜家奪命櫃再現,家中安全隱患大排查!
    電源插座一般距離地面都不太高,是寶貝輕而易舉能觸摸到的地方,這對寶寶來說是不小的隱患。•    在電源插座上安上安全電源插座護蓋。•    在電源插座不用時插入安全隔離插銷。•    最好選用白色的、帶鎖扣的保護蓋,這樣既能避免顏色鮮豔引起孩子的好奇,又能防止孩子稍一用勁就扣下保護蓋的危險發生。
  • 4歲男童被摺疊桌夾頭致死,不可不知的家中安全隱患
    把一個能跑能跳的活潑孩子扔在家中,對監護人來說就是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雷區在哪裡,柜子、鏡子、摺疊桌、電器、煤氣、樓梯、飄窗都可能帶來致命危險。溫馨的家是孩子的遊樂園,我們整理了一些新聞事件,標記出危險點,希望能幫助父母們避免悲劇發生。
  •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居家生活安全小常識
    室內燃氣管禁止懸掛物品,保持室內環境經常通風;4、不得私自拆除、安裝、改裝天然氣設施,如要進行施工,必須找燃氣公司專業人員;5、安裝燃氣設施的房間禁止住人;6、家中使用鋼瓶氣或管道燃氣必須安裝燃氣報警器;7、發現燃氣漏氣時,切勿恐慌,迅速關掉燃氣所有閥門,打開門窗,通知燃氣公司專業人員前來處理
  • 不要小看家裡任何空間,家居安全隱患家長們真的了解嗎?
    據有關調查顯示,六成兒童傷害發生在家中。因此我們對於防範兒童家居安全隱患,一定要重視起來!首先得了解一下家居安全隱患有哪些。另外,房間內的各類電線對寶寶來說,也是居家安全一大隱患。如家用電器的電線,一旦絆到,電器就可能會倒在寶寶身上,後果不堪設想。
  • 馬來西亞官方建議疫情宅家期間婦女要穿著打扮漂亮,別對丈夫囉嗦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0年3月31日報導,馬來西亞婦女事務部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系列關於居家隔離的指導方針,建議當地女性在宅家隔離期間不能穿著太隨便、同時要化妝、不可對丈夫囉哩囉嗦,以避免家庭糾紛。在這樣「直男癌」的建議發出後,瞬間遭到網友痛批,被斥該國政府性別歧視。3月31日該帳號已撤掉部分被網友怒評的帖子。
  • 室外健身器材超期服役情況突出 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室外健身器材是安裝在城市綠地、小區廣場、社區周邊及農村空地的健身器械,因為使用簡單,略有娛樂性,成為不少城市居民日常鍛鍊、休閒的重要選擇,尤其受到老人和孩子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