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來了,全球抗疫勝利在望?

2020-12-14 南寧晚報
    ▲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位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工廠中用於存儲新冠疫苗的冷藏設備。這款疫苗(右圖)需在零下70攝氏度環境中保存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1日批准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這是第一款獲批在美國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被允許用於16歲及以上人群。

  近期,頻頻傳來的關於新冠疫苗的積極消息:阿聯給予中國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正式註冊,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與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在英國和巴林獲批投入使用,法國、羅馬尼亞、葡萄牙、墨西哥等國發布接種戰略,俄羅斯和英國啟動大規模接種……   

 結束疫情尚需時日

  新冠大流行被認為是「西班牙流感」以來人類遭遇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這場已致全球超過155萬人死亡的疫情是否將隨疫苗到來而終結?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結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疫苗研發迎來「曙光」之際強調抗疫之艱,意在提醒,疫苗投入使用過程中仍面臨種種現實挑戰。當前,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某些「疫苗樂觀情緒」高漲的人認為疫苗將很快結束疫情,思想上和行動上對防疫有所鬆懈,這種狀況令人擔憂。

  據報導,當人群中有足夠多的人被疫苗保護,才能形成阻止病毒傳播的「屏障」,這種現象稱為「群體免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羅伊·安德森等人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文估算,對於一款有效性可達100%並能提供終身保護的新冠疫苗,要達到群體免疫需要有60%至72%的人口接種。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朝夕之間的事。

  當前,疫苗產量、分配狀況、接種工作的組織和效率等都將影響接種進程。世界多國正在制定接種計劃。專家普遍認為,應優先為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等高風險群體接種。譚德塞強調,在推廣新冠疫苗的最初階段,由於每個國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種疫苗,因此各國政府、社區和個人應繼續使用經過驗證有效的新冠應對工具,這一點至關重要。   

各國需要協調合作

  如何實現新冠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尤其是確保其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近來一些國家表現出的「疫苗政治化」言行,一些富裕國家爭相囤貨等「疫苗民族主義」苗頭,都將損害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努力。譚德塞強調,「結束這一流行病和重新開放經濟的最快方法是從保護世界各地風險最高的人群開始,而不是僅僅保護某些國家的全部人口」。

  為了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公平、及時獲取疫苗等防疫工具,世衛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等共同牽頭成立「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並制定「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但項目目前仍面臨較大資金缺口,仍需國際社會進一步提供支持。

  能否大範圍推廣疫苗還有賴於公眾的接種意願。近年來「反疫苗」運動在一些西方國家抬頭,這可能為全球防疫行動製造障礙。

  人類抗擊傳染病的歷史已經表明,接種疫苗是防控傳染病最有力的技術手段。但同時也須看到,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新冠疫苗研發周期被前所未有地縮短,第一代疫苗可能並不完美,其保護效果仍有待在接種實踐中繼續觀察和驗證。歸根結底,疫苗是一種科學防疫手段,其效果取決於人類如何運用。各國應秉持「疫苗多邊主義」,進一步就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加強協調,通過多邊機制促進疫苗高效利用和公平分配,以期儘快走完黯黑的隧道,迎來最終光明。  

 ■動態
  多國相繼宣布疫苗接種時間表

  據報導,英國已在12月8日開始大規模接種德國BioNTECH研製的BNT162B2新冠病毒疫苗,加拿大則在12月9日全面批准了這支疫苗。此外,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相繼宣布了接種疫苗的時間表。

  美國也不甘示弱,正加快疫苗部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輝瑞公司的疫苗自12月15日起開始交付;莫德納公司的疫苗12月22日開始交付。

  荷蘭衛生大臣雨果·德容格估計,如果一切順利,將於明年1月4日左右為荷蘭民眾接種第一批新冠疫苗,將優先給醫護人員、老人和弱勢群體接種。

  義大利衛生部長羅伯託·斯佩蘭扎表示,輝瑞公司研發的疫苗預計明年1月23日至26日期間到位,義大利可能從1月29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法國計劃明年初首先進行「針對性強」的疫苗接種,明年4月至6月進行更大規模的疫苗接種。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3日宣布,該國已確定4種候選疫苗,民眾最早將於明年3月開始接種。

  更早之前,俄羅斯加馬列亞公司的「衛星五號」疫苗在8月11日就已經獲批。目前已有超過15萬俄羅斯人接種了「衛星五號」疫苗。

  ■相關
  疫苗如此搶手,為何還有人「反疫苗」?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幾周所警告的那樣,儘管只是少數,但一些西方國家的「反疫苗」運動使新冠大流行的解決方案面臨危險。懷疑論者在公共領域發起運動,例如宣布要競選美國總統的說唱歌手卡尼·韋斯特稱新冠疫苗是「野獸的印記」。歌手米格爾·博塞等名人也對接種新冠疫苗持反對態度。大概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的西方發達國家,卻有這麼多人紛紛抵制疫苗?   

原因多元

  1796年,愛德華詹納發明牛痘接種以預防天花,這被認為是人類利用疫苗的開端,而當時的宗教人士認為疫苗「來自動物,違反習俗,違背上帝旨意」為由,對此表示強烈反對。直到今天,部分極端神職人員依然反對將包括牛胰島素在內的動物製品注入人體。

  1998年,一篇發表在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論文,引起公眾對疫苗安全性的嚴重質疑與恐慌。

  英國醫生威克菲爾德聯合了一些同行,在統計臨床接觸的兒童自閉症患者後,宣稱兒童自閉症與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疫苗有關。這篇論文很快被證明為造假,2004年,該論文的13名共同作者中,有10人聯名在《柳葉刀》上發表致歉聲明,並表示正在撤回關於疫苗和自閉症患者之間存在聯繫的論文及言論,但造成的惡果卻依然流毒無窮。

  此外,有人認為強制接種疫苗是違反公民的自由選擇權。近幾年,標榜反疫苗以傳達強制接種疫苗是違反公民的自由選擇權,也成為歐美一些政治家博出位的新玩法,川普就曾多次公開反對疫苗。2012年,還不是美國總統的川普,就曾在推特上戲謔道:「健康的小孩去看醫生,被打了各種各樣的疫苗,然後就變成了——自閉症患兒,這樣的例子太多。」  

 自食惡果

  西方對疫苗的抵制已經在社會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16年,法國一份關於疫苗接種的調查結果顯示,26%的受訪家長拒絕為孩子接種疫苗,7%選擇延遲接種,還有13%會為孩子接種但是持懷疑態度。2018年7月,義大利政府在社會和輿論壓力下廢止了以前強制性的《疫苗法案》,並取消了入學審查中對疫苗證明的要求。

  「反疫苗」運動雖也是事出有因,但實踐證明:「反疫苗」運動聲勢越來越浩大,西方人慢慢品嘗到不接種疫苗的惡果。

  以麻疹疫苗為例。義大利麻疹感染病例數逐年增加,相比2016年,2017年掀起的「反疫苗」遊行示威,使得麻疹病例增長了近5倍;2018年,增長也是保持在2倍左右。大洋對岸的美國也沒好到哪裡去。2019年美國麻疹病例激增至1282人,這是自1992年以來美國報告病例最多的一次,環比上年,感染人數激增300%。

  事實上,「反疫苗」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一個交織著宗教、科學、政治、社會因素的複雜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只有選擇。「反疫苗」者,可以選擇不打疫苗。正如拒絕戴口罩、居家隔離一樣,只是要承擔相應的後果。選擇,是要付出代價的。這是新冠病毒教會人類的道理。

    綜合新華社、中新、中廣報導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新冠疫苗是全球衛生領域一項巨大的潛在勝利
    當地時間12月7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劑主管凱特·奧布萊恩表示,在一些專業情況下會要求或強烈建議接種疫苗,如呼吸科和重症監護病房醫生及護士等醫院工作人員,以保護員工和病人的安全。除了一些僱主可能要求接種的情況之外,預計不會有國家強制要求接種新冠疫苗。
  • 海外網評:疫苗是「隧道盡頭的光芒」,但全球抗疫不容鬆勁
    據法新社統計,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2月17日15時,歐洲成為世界上首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50萬例的地區。在此前的7天裡,歐洲有近3.7萬人死亡,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單周死亡患者人數最高的一周。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稱,2021年初歐洲將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暴發的「高度風險」。正是由於歐洲當前的疫情形勢,一些國家開始反思此前的抗疫措施。
  • 中國團隊發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科技抗疫
    科技抗疫輝瑞在美啟動新冠疫苗人體試驗←入榜理由據5月5日紐約時報報導,輝瑞和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宣布,他們的新冠病毒疫苗5月4日起在美國開始人體測試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此前的4月19日,該論文的預覽版在生物科學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發布。
  • 救星來了:輝瑞新冠疫苗有效率90%,人們真能靠它告別口罩?
    是真的帶來了抗疫曙光,還是又是「空歡喜」一場?今早,矽星人剛一睜眼就看到手機上跳出的航空、石油等受疫情影響的股票紛紛暴漲的消息,掐指一算,估計是新冠疫苗有新消息了。實際上,近期全球關於新冠疫苗的消息不斷,比如不久前牛津大學與英國藥企阿斯利康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實現部分免疫、俄羅斯註冊了全球首款新冠疫苗等等,但最後似乎都沒有引起較大的市場反應。那麼,輝瑞此次研發的新冠疫苗有何不同?離正式上市投產還有多遠?是真的帶來了抗疫曙光還是又是「空歡喜」一場?矽星人帶你來看看。
  • 阿聯批准中國國藥集團新冠疫苗註冊,中國大使:願為促進全球公平...
    中國駐阿聯大使館網站12月21日消息,12月19日,駐阿聯大使倪堅接受阿聯主流英文媒體《海灣時報》專訪,就阿方批准中國疫苗註冊、雙邊關係發展等議題回答記者提問。部分採訪內容如下:問:您如何看待阿聯批准中國國藥集團新冠疫苗註冊?
  • 美歐全球瘋搶新冠疫苗,域外盟友目光都轉向東方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版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目前,全球疫情呈現「井噴式」趨勢爆發,在各國都擔憂能否保證本國抗疫用品供應這一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的局面下,歐美國家正在全球針對新冠疫苗進行瘋狂搶購行為,不過目前世界各國裡,能夠獨立自主研發和生產疫苗的國家卻屈指可數,東方大國算一個,因此,美國兩大盟友,菲律賓和土耳其就將目光鎖定東方,並且也從中獲得大批新冠疫苗。
  • 【國際銳評】關於新冠疫苗,中國對世界的承諾正在兌現
    據阿聯媒體報導,該國衛生和預防部9日宣布正式註冊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而在此前幾天,來自中國的第二批100萬劑新冠疫苗運抵巴西聖保羅州;來自中國的首批120萬劑新冠疫苗運抵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我們將履行承諾,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12月1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為保障江蘇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江蘇省將進行三款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另據《華西都市報》11月23日報導,四川省也已經開始了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今後預計將有更多人緊急接種上新冠疫苗。從目前地方的價格看,在試點中,多地是每支200元。
  • 120萬劑新冠疫苗抵達印尼,總統:感謝中國
    維多多直言,如今有了新冠疫苗,意味著該國可以立即遏制持續在國內擴散的新冠病毒,對此整個印尼非常感激中國。據悉這批新冠疫苗來自中國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抵達印尼待審批通過後就會正式投入使用,陸續讓國內民眾接種。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來了,英國緊急使用授權!國產疫苗12月底開打?
    輝瑞和BioNTech SE宣布,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監管局(MHRA)已授予其針對COVID-19的COVID-19 mRNA疫苗(BNT162b2)緊急使用的臨時授權。這是新冠疫苗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第3階段臨床試驗之後的第一個緊急使用授權。
  • 「國際銳評」西方國家囤積疫苗是破壞全球團結抗疫的不義之舉
    日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刊發一篇題為《發達國家囤積新冠疫苗而窮國卻「望眼欲穿」》的文章,披露一旦相關疫苗獲得各國監管機構的批准,美國、加拿大、英國等發達國家所囤積的新冠疫苗數量,將會超過這些國家的人口總數。那麼,眼下全球這道疫苗「鴻溝」到底有多深?一組組數據揭露出冰冷而殘酷的現實。
  • 伊莉莎白二世要打的新冠疫苗靠譜嗎
    為了遏制不斷蔓延的新冠疫情,英國政府將賭注壓在了疫苗的有效性上,並還拿英國女王出來做文章,這一做法實在有些欠妥。首先就是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只有95%左右,還有一些欠缺。而且英國目前是唯一一個批准了輝瑞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國家,在美國和歐盟,同樣的疫苗都還在走審批流程,但英國已經準備安排高齡老人的大規模接種,英國確實有些急於求成了。
  • 彭文生:變異新冠病毒會影響全球抗疫格局嗎?
    文章預計,從全球美英接種的速度來看,整體符合預期,高收入國家仍有望在2021年夏季基本完成大規模接種。但對中低收入國家而言,完成接種仍需拖至2022年。英國變異毒株難撼全球抗疫格局——新冠病毒變異影響點評2020年9月,英國倫敦首次出現新冠病毒的最新變異感染病例。
  • DHL啟動新冠疫苗國際配送首批產品空運至以色列
    本報訊 (記者鄭建玲)近日,DHL宣布啟動新冠疫苗國際配送。DHL快遞和DHL全球貨運兩個業務單元攜手,將首批疫苗配送至以色列。據悉,後續將有更多疫苗通過DHL全球樞紐配送至更多國家和地區。DHL快遞全球網絡運營和航空業務負責人表示:「疫情危機證明國際物流網絡對於恢復社會秩序和確保個人防疫物資運送至關重要。
  • 外媒:中國新冠疫苗將填補全球疫苗供應空缺
    《財富》雜誌12月5日刊文指出,專家們對運輸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所需的昂貴冷鏈以及阿斯利康提供的數據表示擔憂。與此同時,中國製藥商即將推出的新冠疫苗可能會填補全球疫苗供應的空缺。
  • 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美歐進度未達預期,拉美招架無力
    隨著各路新冠疫苗的陸續批准上市,世界各國又開始了新一輪圍繞疫苗的戰鬥。 美國著名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1月4號稱,過去兩天內,新冠疫苗的接種率率達到了日均50萬劑,如今,美國疫苗接種總劑數已達到400萬。 「雖然中間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但這是可以理解的。」
  • 【科普君】全球緊缺!新冠疫苗問世的一大「瓶頸」,竟然是它?
    有分析機構預測,若每人接種3次,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20%時,需要疫苗瓶50億支;全球滲透率達到70%時,需要疫苗瓶將近160億支。全球範圍內,幾乎所有參與新冠疫苗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都在排隊搶購疫苗瓶。
  • 抗疫藥物研發有哪些新進展?疫苗何時能用上?權威回應來了
    疫苗何時能用上?權威回應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4日電 目前,關於新冠肺炎的疫苗和藥物研發成為全球矚目的話題。中國的疫苗有哪些新進展?抗疫藥物研發取得了哪些成果?怎樣提升檢測速度和檢測能力? 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已於3月底完成了一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接種工作,並於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試驗志願者,這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
  • 新冠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特別是基因工程的深入進展,疫苗的製備從蛋白質疫苗發展到核酸疫苗,所以新冠疫苗只用了63天就開啟人體試驗,創下了人類疫苗研發史之最。許多人歡呼雀躍,認為疫苗出現,我們可以吹響勝利的號角。其實,疫苗研發之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疫苗,畢竟只是一種作弊手段,或者說是在人體內部進行一場外敵入侵戰的演習。
  • 醫藥健聞周刊 | 強生等公司啟動新冠疫苗三期試驗|新冠疫苗|醫藥|...
    本周焦點:1、默沙東將參展第三屆進博會2、強生啟動新冠疫苗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3、Novavax在英國展開新冠病毒疫苗三期試驗4、中國生物向武漢市捐贈新冠滅活疫苗5、科興生物將向南美國家供應新冠疫苗6、富士膠片稱法匹拉韋可縮短新冠患者康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