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子上的宮殿——英國皇家馬車【科普貼】

2021-03-03 英國小王子喬治

其實一直想寫關於皇家馬車的專題,高顏值的皇家馬車,就像「輪子上的宮殿」。作為威嚴和權力的象徵,華麗、壯觀、奢華、輝煌,用上再多的形容詞都覺得詞窮。

在說英國皇家馬車的之前,先來個小貼士.

【小貼士】馬車的英文為什麼叫coach ?

在中世紀,掛著皮革或鎖鏈的馬車,主要為皇室和貴族使用,通常經過精心裝飾和鍍金,但很笨重和緩慢。

當時,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的國王馬賽厄斯·科裡巴斯(1458-90),想要用更快的方式來週遊他的王國。因此,小城Kocs的工匠們開始製造用鋼彈簧懸掛的馬車,這種馬車更輕、更快,而且可以由一匹馬牽引。小城Kocs的發音是「kotch」,這就是英語單詞coach的起源啦~~從此,這種更舒適的馬車在歐洲貴族中流行起來。

英國王室有多少輛馬車?


英國王室擁有超過100駕定製的馬車,多被放置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馬廄(Royal Mews),部分馬車仍用於婚禮、加冕典禮、周年紀念和議會的開幕典禮等重要活動。

下面就讓阿來帶你一起來看看,最有代表性的皇家馬車吧~~

先來說說,1760年建造的「黃金馬車」

馬車由鍍金的木頭製成。從喬治四世開始至今的兩百多年來,所有的英國國王都是乘坐這駕馬車去參加加冕儀式的。這駕馬車應該是目前存世的馬車中最奢華的一駕。

1760年,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在他位於倫敦的作坊裡製造。國王喬治四世首次使用這種馬車,用於皇室的加冕儀式。

在18世紀60年代,這駕馬車價值達到7562英鎊! 如果換成今天,它的價格將超過157萬英鎊。它重4噸,高12英尺,長24英尺,需要8匹馬拉。

倫敦白金漢宮皇家馬廄 

現在它是白金漢宮裡的「紀念碑」,供公眾參觀。由於重量實在太重,並且由於年代久遠,限制了它的實際使用。

黃金馬車是用黃金做的嗎?

馬車不是完全用金子做的,而是鍍金或塗上金箔。馬車主要由木材和皮革製成,外面裝飾著天鵝絨和緞子。鍍金使它閃閃發光,連馬車上的鈕扣都是鍍金的。

有三個天使雕刻在馬車頂上,分別代表: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1953年 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典禮

女王回憶起1953年從白金漢宮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參加加冕典禮的經歷。

女王坦率而幽默地說,這駕重達四噸、由八匹馬拉著的馬車「根本不是用來旅行的」。

女王坐在馬車裡看起來很舒服,但實際上非常不舒服。女王說馬車「只能以步行的速度行進」,馬匹「不能走得更快」,因為馬車「太重了」。

2002年 伊莉莎白二世金禧慶典

此後,它在2002年6月4日女王金禧年被使用,這是最後一次使用。從那以後,它就成了倫敦白金漢宮的「紀念碑」。

下面再來說說另一駕著名的馬車~~


移動的博物館」——鑽石慶典馬車

這駕誕生於澳洲新南威爾斯的馬車,由設計師弗雷靈頓 Jim Frecklington 在他位於雪梨郊外曼利的工作室設計製造。弗雷靈頓先生曾為王室工作,照料女王的馬匹。

馬車從雪梨奧運會後開始施工,由50名頂級工匠耗時10年製造而成。

2014年6月4日,它首次在議會開幕式上供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使用。這是100多年來皇家馬車中最新的一駕。長約5.5米,重達3噸,由6匹馬牽引。


奢華的外觀

屋頂裝飾的核心是用木製皇冠覆蓋金葉,是用英國皇家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的旗艦「勝利號」(Nelson's flagship HMS Victory)上的橡木雕刻而成的。這艘戰艦參加了獨立戰爭,後來又大勝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戰列艦。

大約400卷金箔被用來裝飾這輛車,與傳統製作方法不同的是,它的車身和車輪是由鋁製成的。

滿是寶物的內飾

在設計上,這駕新馬車就像是一個時間膠囊,濃縮了英國數百年的歷史。馬車採用了亨利八世的戰艦瑪麗玫瑰號上的碎片、啟發牛頓爵士發現萬有引力的蘋果樹的木料和蘇格蘭命運之石的一塊碎石,以及英國歷史上的其他一系列重要文物,都是鑲嵌在馬車車身上。

鑽石慶典馬車內部的柚木扶手,來自於皇家遊艇「大不列顛」號上的木材,在設計上可以掀起,內裝供暖設備和電動窗戶的控制裝置。室內裝飾著柔和的金色絲綢織錦。

車燈採用愛丁堡最頂級的鉛晶質玻璃。

馬車的座位下方放置了一塊蘇格蘭命運之石。女王的坐墊由sudbury金絲打造,而鑲嵌在下面盒子中的這塊小石頭,據悉是蘇格蘭鎮國之石,是蘇格蘭歷代國王加冕時用到的一塊砂巖,傳說當年雅各看見天使時正是頭枕此石。1296年愛德華一世出徵蘇格蘭時把此石掠回英格蘭,放到西敏寺英格蘭王座之下,表示蘇格蘭和英格蘭統一在英王的主權下。

馬車上的方塊狀裝飾木頭均取材於英格蘭各個名勝古蹟:如倫敦塔、瑪麗玫瑰號戰列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漢普頓宮、肯辛頓宮、肯特伯雷大教堂、達西莊園。它們被製成塗漆的小方塊,用來裝飾內牆和門板。還有與莎士比亞、艾薩克·牛頓、查爾斯·達爾文、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等有關的片段也包括在內。

亨利八世的戰艦瑪麗玫瑰號

馬車的黃銅飾板上刻有英國歷史名人的名字、重大事件以及一系列工程學成就。鑲嵌在這扇門上的裝飾物有:加裡波利的一顆扣子、五月花號上的木頭、二戰王牌飛行員的徽章、羅伯特將軍的袖口、飛翔的蘇格蘭人號火車上的一顆鉚釘,而最令人震驚的是其中的一塊木頭,來自於砸到牛頓的蘋果樹。

牛頓的蘋果樹

馬車門把手來自紐西蘭,鑲有24顆鑽石和130顆澳大利亞藍寶石。馬車上還有一塊用來製作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加農炮碎片。

車身上複雜的花紋由澳大利亞人寶拉·丘奇繪成。

現代科技的融合

它的特點是現代化的設備,擁有電動窗戶、暖氣和液壓穩定裝置。

馬車採用了一系列現代技術。它裝有6個液壓穩定器,上面覆蓋金葉,確保馬車平穩行進。此外,它還採用電動窗戶和供暖裝置。

馬車參加議會開幕大典彩排。

除了上述重點介紹的這兩駕馬車,還有一些馬車曾經擔任「重要角色」。

1865年打造的亞歷山德拉皇后馬車。主要是在國會開幕時把皇冠、皇室寶劍由白金漢宮載送至威斯敏斯特宮。

1851年打造的愛爾蘭皇家馬車是英國國王和女王參加國會開幕典禮的專用馬車。如今,澳大利亞送的金色馬車或取代它的位置。

1881年打造的馬車是英國皇室婚禮的指定交通工具。黛安娜王妃和凱特王妃在婚禮儀式時都曾乘坐它。

皇家馬車無數次出現在各種皇家正式場合,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見證著一幕幕歷史畫面。儼然成為英國王室元素中的一部分,讓人記憶深刻。

如果你對博主的推文還算滿意,請你幫忙轉發分享,並點擊推文底部右下角的【在看】,或許你的朋友也愛看~~~

相關焦點

  • 英國皇家衛隊,400年的「金飯碗」
    這讓不少英國人唏噓不已:皇家的衛隊怎麼也差錢呢?要知道皇家衛隊為什麼也差錢,就得從它的歷史變遷說起。早年為英國達官貴族工作的僕人們的收入都很低,當時的「Beefeater」是用來諷刺部分收入可觀,有條件天天享用上好牛肉的僕人。
  • 英國皇家列車內部曝光:有浴缸餐廳單人床,宛如一座宮殿
    凱特王妃和威廉王子的皇家遊覽列車公開了其內部難得一見的布局。劍橋公爵和公爵夫人將乘坐皇家列車進行為期三天的旅行,穿越2000多公裡,以感謝人們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所做的努力。公爵夫婦的套房設有單人床、浴缸和一個可供12人的用餐的餐廳,裡面配有膠木的餐桌。車內沒有淋浴,只有一個浴缸,缸內還配備有防溢裝置。
  • 盤點英國皇家禮節有哪些
    屆時現場將舉行閱兵典禮,英國皇家儀仗隊將鳴21響皇家禮炮(royal salute)並演奏中國國歌。習近平主席將在愛丁堡公爵的陪同下檢閱皇家儀仗隊。盤點英國皇家禮節有哪些?  鳴放21響皇家禮炮  鳴放禮炮起源於英國。據說400多年前英國海軍用的是火炮。
  • 英國印象|關於英國皇家衛兵的絕對冷知識
    在二戰時期,宮殿遭到德國空軍轟炸,禮拜堂為一枚炸彈襲擊而毀,時任國王喬治六世仍然留在宮中以鼓勵國民士氣。到現在,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775間廳室,宮外有佔地遼闊的御花園。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動都在該地舉行。英國做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
  • 泰國皇家足貼真假辨別!!!
    而且你買了高仿 還有可能不知情 畢竟現在的高仿技術太精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前段時間才換了新包裝的皇家足貼       (以下圖片 均為實拍 )看見了嗎  這高仿一點都不走心啊~   233331 LOGO顏色不一樣不說  2 防偽碼都沒有  3泰文注釋都不一樣4 別人正品皇家足貼是經過醫藥部認證的是純天然泰藥製成的
  • 打開英國皇家珠寶盒!伊莉莎白女王,凱特王妃,黛安娜王妃的最愛
    宏偉的皇冠和鳳冠可以說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皇家貴族出席重要場合或加冕禮是必不可少的。走進現代,戴著美麗的王冠,也許不是公主的特權,但這仍然是展示品味的美麗寶藏,看看今天英國皇室三代人最喜歡的皇冠。
  • 世界十大著名皇室宮殿,中國佔了兩個,故宮第一沒有爭議!
    今日盤點一下世界十大皇家宮殿!除了故宮、白宮你還知道那個?1. 中國故宮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精華!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一共70多座,房間9000多間!是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木質建築之一!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2.
  • 習大大英國足跡追尋 全攻略
    地址:London SW1A 1AA, United Kingdom  20日中午,習大大夫婦在女王與菲利普親王的陪同下,乘坐皇家馬車到白金漢宮享用由女王主持的私人午宴,這裡同時也是晚上國宴的舉辦場地。
  • 超夯美劇權遊取景地塞維亞王宮,原來是歐洲最古老的皇家宮殿
    塞維亞宮是歐洲最古老的皇家宮殿,是世界文化遺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這座宮殿中,可以同時看到哥德式建築元素和伊斯蘭黏土建築風格,其中最宏偉的當屬金碧輝煌的大使廳。無論是否預約,都需要排隊!因為參觀者很多,不同的是訂票後,可以少等很多時間。
  • 迷你世界古風馬車搭建教程,加入最新科技,還能飆車!
    喜歡迷你世界的玩家都知道,迷你世界在"方塊"世界裡面,所以圓的輪子是沒有的。不過不少玩家,非常喜歡搭建中式建築,這個時候繁殖一輛古風馬車就是非常好的景色了。不過不少玩家雖然使用了這一點,但是方塊輪子加上不能移動的硬傷,都讓不少人覺得這樣做沒有意義!
  • 把英國皇家植物園搬回家是什麼體驗?
    各位小夥伴,想不想在家就擁有英國皇家植物園?什麼?你不信?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本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DK植物大百科》。相信我,擁有了它,你就可以把英國皇家植物園搬回家啦!家憋悶久了,就想出去透透氣散散心。比起動物園,我更喜歡逛植物園。因為植物園一般人更少,也安靜得多。
  • 奧地利「藏寶無數」的宮殿,堪比皇家園林,主人卻不是皇帝
    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澳洲城市,同時也是澳洲重要的文化中心,有著「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城內遍布著各種宮殿,教堂,花園的名勝古蹟,尤其是城內的古城區,更是被聯合國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在維也納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其中有一座非常美麗的宮殿,視為奧地利的國寶,同時也是澳洲最宏偉、最壯觀的巴洛克式地標建築,很多愛好美術和收藏古品的專家都會來到此處觀賞,希望能夠在古蹟中探索到歷史的遺蹟,要問維也納最美的宮殿建築在哪裡?那麼美景宮絕對位於榜首。
  • 《黑色沙漠》黑沙馬車及馬車部件介紹
    本次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黑色沙漠黑沙馬車及馬車部件的介紹,相信應該有不少的小夥伴對此感興趣,那麼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黑色沙漠黑沙馬車及馬車部件的詳細介紹吧,希望能給玩家們在遊戲中帶來幫助。 什麼是馬車?馬車在黑沙中的用途是什麼? 黑色沙漠的一大特點可以將自己的馬改裝換代成馬車!
  • 英國皇家賽馬會其實是個「帽子節」吧!
    英國皇家阿斯科賽馬會每年六月的第三周都會在Ascot小鎮舉行,時間過得真快,去年的熱鬧仿佛就在昨天。眾所周知,英國皇家賽馬會既是一項傳統賽馬盛會,更是一場帽子大秀,因為依照傳統有著嚴格的dress code,無論是盛裝出席的貴族還是平民,一頂醒目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眼花繚亂的帽子海洋,是這場盛會的另外一大看點。每年我們也是樂得聊一聊這個以「帽」取人的大場面。
  • 巴黎|皇家宮殿拱廊下的時髦咖啡館
    Cafe kistuné (在日文裡是狐狸的意思)是兩位日法合作人創立的品牌MaisonKistuné的延伸咖啡館,位於PalaisRoyal(皇家宮殿)的蒙龐西耶廊街下。時令甜品有燕麥棒、抹茶費南雪以及檸檬蛋糕。
  • 凱特王妃聖誕主題著裝又獲褒獎,皇家火車旅行不能不知道的秘密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周一正式開始了他們的三日火車小旅行,這也是他們首次登上皇家列車,為期3天,橫跨英國共計1,250英裡,將停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十多個站點,慰問與表彰一線工人,給前線工作者、志願者、養老院工作人員、老師和學童帶來聖誕節的問候。本地藝術家也會加入這次為期三天的旅行,在各地奉上許多節日表演,以支援王室夫妻鼓舞人心的訪問工作。
  • 諾大的皇家宮殿居然沒廁所?那皇帝嬪妃是怎麼如廁的?長見識了
    諾大的皇家宮殿居然沒廁所?那皇帝嬪妃是怎麼如廁的?長見識了提到故宮,人們並不陌生,這座曾經的皇家宮殿一直是遊客們非常喜歡的旅遊景區,也是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的驕傲之地,是中華歷史的見證地。
  • 和馬車一樣嗎?
    有車棚的四輪馬車wagon,車夫騎在馬身上貨物比較少的四輪馬車,一匹馬就足夠了,車夫坐在車向前面的座位上和wagon比起來,carriage的司機就要舒服很多了,他們同樣駕駛著四輪馬車,馬的數量同樣可以是一匹或者數匹,但車廂是坐人的,而且車身較為乾淨整潔,這種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劃分
  • STEM活動教案 輪子的作用
    能夠通過實驗證明輪子可以幫助物體省力地運動。 探究問題 輪子有什麼作用? 輪子為什麼要做成圓形? 小故事 最早發現輪子,是在中國西周時期燕國一處墓地的殉葬品中發現5輛2輪馬車,從發掘現場可清晰看到有輪輻(輪輻是保護車輪的輪圈)、輻條裝置的車輪。但最先發明輪子的那個人是誰,又是誰第一個造出了帶輪的車輛,至今還無從考證。人類發現可以採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
  • 參觀英國皇家衛隊換崗儀式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一生
    幼年的女王與父母合影喬治六世登基,否則伊莉莎白二世也不可能出現在寶座上。1939年3月,倫敦大劇院的皇家包廂,伊莉莎白公主與父王喬治六世、母后伊莉莎白坐在一起。這一年她十三歲,還是個學生,當然她是一個與黎民蒼生完全兩個世界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