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與先生
先生姓程名序,筆名廣予,號漫與。1930年3月生,卒於2019年3月,武漢人。解放前,精一中學畢業後,即投身革命,從政。1951年轉入教育界,歷任小學校長、學區教育輔導員。曾為東坡赤壁詩社、新洲詩社社員。吉林省名人文化研究院院士、學術委員。中國楹聯學會、湖北省楹聯學會會員。全國詩、詞、聯大獎賽新洲地區評委。名星杯全國詩、書、畫影大獎賽評委。
由於祖、父、兄皆一代名儒,培桃育李,世為師表。為了繼承教師世家事業,先生遂舍政從教,在教育事業中,先生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學習,數十年如一日。1954年,創製小學直觀教具上百件,在全縣教具製作展覽會上奪冠。1955年,編撰《小學生遊戲(上下編)》。1956年被評為「湖北省模範教育工作者」,並參加是年省教工會組織的「省模範教師赴京觀光旅遊團,」受全國教育總工會主席吳玉章接見。初生之犢不畏虎,1957年,先生扳倒了群眾切齒的兩「害」,其時,報紙以「程序敢摸老虎的屁」為題報導了此事。可是,風雨無情,在反右派的疾風暴雨中,先生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受降職降薪處分,自此、長期任高中語文教師。在不公平的待遇中,先生以殷殷園丁汗,為黨的教育恪盡職守,贏得廣大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的好評。在大躍進年月裡,先生常被抽調到農村搞繪畫,編牆報,開展社會宣傳,晚上又回到學校批改作業,往往通宵達旦。在文革期間,先生居然冒文革的大不韙,堅決執行毛主席「五·七」指示,以學為主。儘管在「黑雲壓城」的日子裡,先生成為黃岡地區「智育回潮」的「黑典型」,儘管在「十年動亂」中,飽嘗「右派」的人生滋味,先生卻居然以「教書匠」、「學究」的「頭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敬重,學生和家長則多一份感激之情。因此,在二十年的「右派」生活中,先生不僅沒有頹廢,而且因得遂育人的初衷而自慰。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先生枯木逢春,可是,在落實政策中,因忤弄權者,以致職務、工資級別,子女戶口均未得到恢復。而先生卻認為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春風化雨比什麼都寶貴,能同全國人民一道享受這份幸福,就是最大的幸運。而且,這份享受是弄權者無法剝奪的。1983年,先生離休,隨即投身於地方志的編撰工作至今。先生以拳拳赤子心,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不息。所撰的《汪集鎮志》(49萬字)獲湖北省1990年優秀新書獎;在修志工作中,獲武漢市紀念1980-1999年20年修志工作優秀獎。 先生幼承家學,詩、詞頗有造詣。為了弘揚國粹,再現中華瑰寶的光輝,先生以自己的特長,撰寫了《漫與齋詩集》《漫與齋詞、聯集》。並積極參與詩聯競賽活動,謳歌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謳歌改革開放二十年的偉大成就。在所發表的一千餘首作品中,先後獲「霧凇杯」一等獎,「第一屆國際文化藝術節」一等獎,「全國文藝聯合大賽」二等獎,「天目山禪源寺海內外徵聯」三等獎,「漢詩實驗」一等獎、銀獎,「中華詩詞海內外墨跡大賽」、「湖北人民廣播電臺22屆長聯繫列」、「黃河杯」、「黃鶴杯」等文學大賽多項優秀獎。先生在近體詩創作中,運用漢語文高層次技巧,將漢字平仄,聲韻,清濁音有機配合,選用十個漢字,固定次序排列,通過頂針或回文修辭手法,組成25個律句,進而依照絕句格律,組成一百數十首絕句,該作已收入「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先生撰有天下第一長聯「千禧梁祝情(兩千字)」,獲全球華人婚聯大賽一等獎。先生傳入《世界名人錄》、《當代詩、詞家大辭典》等十餘部巨著。先生以「碌碌春蠶意」譜寫了一曲人民教育工作者的頌歌,同時,在社會主義文藝方針指引下以「熒熒燭炬光」為中華瑰寶增添了一分絢麗光彩。先生的文學主張為:文風體現人風,詩格象徵人格。詩詞創作中,言必有據,意必有託。嚴在格律,謹在結構,重在意境。而且孜孜以求的是:用勞動回報社會;用詩詞美化生活;用愛心關注世界;用人格證實自我。
一面閃亮的「澹定人生」底寶鑑
——廣予的《漫與齋詩詞選》序
原湖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繼堯
「瀑布」之所以成為奇觀,那就是因為它有絕處求生存的勇氣和動力,才會描繪出「銀河倒掛銀龍舞,玉液翻騰玉鳳飛」的壯麗圖景。人一生的命運,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有經歷了坎坷和磨難,「極限挑戰自我」,最終才能「笑傲縱情山河」。
——題記
捧讀了摯友·知音廣予的佳著《漫與齋詩詞選》,洋洋灑灑兩千餘首,匯集了他六十年來,用心靈雕塑的漫與詩歌形象,吾心情萬分激動。他痴迷詠詩,當作美差、佳餚、怡養精神,從中獲得美好享受,令人羨慕。他在詩的分類排列上為「四如」——「江山如畫」、「世事如棋」、「歲月如歌」、「人情如酒」。稱得上一創新妙招,既高度概括了人生徵程裡精粹感悟;又突出了祖國河山的美麗多姿;既敘述了世事的多端變化給人的磨練,又歌唱了歲月的迭宕起伏和人情的甘烈芳香。真是一部難得的人生警世錄和一面閃亮的「澹定人生」的底鑑。
自與廣予君結識交往以來,他的大半生完全體現了名家、北京大學教授吳祖緗大師所說的雋語:「經歷滄桑的人就能有一種澹定之氣。澹是淡泊,不去紛爭;定是定見,不去附和。閱歷深了,把世相真看明白了,才能有這樣的品格。」我從與廣予君接觸和言行中來判斷,他就是屬這種品級的平凡的人。他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也無所畏懼,敢於坦言,不怕可能帶來的苦難和麻煩;自有遠見,不隨聲附和,講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所以,「老虎的屁股他敢摸」。最難得的是他以平常心對人處世,把人當人,強人面前不覺得低人一等,在弱人面前不覺得高人一等。他得意時不傲氣;失意時不垂頭喪氣。他不是佛教徒,卻頗有「一切眾生本來無差別」的平等觀。正如梁朝和尚在《大乘贊》中說的:「善心一切平等,真如菩薩自現。」這就是廣予君的平常心的體現,他才能充滿澹定之氣,堅定地走澹定的人生之路。他的作品中,我突出感悟到都充滿著澹定之氣的色彩和風格。好的詩聯不勝枚舉,用他的詩來說,就是「笑對人生賦爛柯」。
特別使我感動的是:廣予君對其老伴所寫的《壽老妻六十初度》(二首)及《老妻七秩晉三壽》(一首),以詩誌慶,更值得珍貴。他在詩前所作的介紹雲,「……事親、教子、助夫良多,尤為可貴者,婆媳三代,妯娌四行,從無口角,孝侍五位親長,衣食供養,湯藥伺奉,勝於孝子,其貞靜賢淑,堪稱賢妻良母,亦餘之良師益友也。」這字字是發自肺腑的心聲,也是一個被感動的丈夫的心語。她倆結縭六十年,廣予君實感真情吟唱著:
苦辣甜酸七十三,婆心喜得蔗回甘。
賢良美德為人敬,勤儉高風令我慚。
洗被縫衣憑巧手,烹鮮做飯效春蠶。
有緣幸遇昇平世,南極星暉照福覃。
這是一曲最美好的讚歌!我情不自禁地要誇一聲:「廣予的老伴真是棒!」使我加深了對家的認識:老伴是一個家庭的脊梁,主婦是一個家真正的當家人。家庭的幸福、美滿、和諧,主要依賴她的才智發揮,取決於她的品德、性情,她的組織才能和處理事務的能力。也告訴人們:「真情相處不在錢,錢財買不到真情。」我在這裡祝願廣予夫妻,說話投機,有說有笑,白頭偕老!
我從頭到尾粗讀了一遍廣予君的集子。受到一次人生課程的教育。他不愧是當代的夫子,令人敬仰。他幼承祖傳儒學家風,苦煉古典文學的功底深厚,寫詩、吟聯,運用自如,達到爐火純真的地步。文如其人,詩格就是品格。正如他所說寫詩的主張:「孜孜以求,用創作回報祖國,用詩聯美化生活,用愛心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用人格證實自我。」這本集子,我可以用「三十字」來表達我的心願和祝賀——多層次,高質量,多樣化,主旋律,長命書,重積累,雙效益,重方向,講真情,屬一流。
2007.8.15 夜於夥 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