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人的幸福指數偏高的宋代,李清照可以稱得上是神一樣的存在。正如一位學者所說:
李清照之美,性情第一,詩詞第二。
在我國古代時,女子是不被允許讀書的,認字懂理已屬不易,更別提能夠通過自己的才氣文章名垂千古了。李清照就是這樣意外才華橫溢的奇女子。
她的詞我們在之前介紹過很多篇,豪放的、婉約的、少女情懷的、悠悠少婦感傷的...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全詞生動至極,堪稱宋詞裡的千古名篇!
可謂是各種風格的名篇層出不窮,有的愛意綿綿,而有的則是令眾男子都汗顏的剛烈之作。而在清照詞中,她的丈夫趙明誠佔了一大部分的篇幅。李清照對於趙明誠的愛感動了無數的人,兩人之間的舉案齊眉般的愛情一度被人傳頌,只不過結局並非像她詞中描寫的那樣總是才子佳人式的大團圓、郎才女貌式的永恆永遠。
在李清照與趙明誠終成眷屬之時,李清照還是個小姑娘,少女之心未曾消散。一次趙明誠在外出差,尚且懷揣少女懵懂之心的李清照獨自留在家中,思念丈夫之切,寫下了一首我們最熟悉的一首詞,這首詞被後世認為是李清照詞中最能夠表達愛意的、也是最為動人肺腑的一首: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全詩的含義比較淺顯,總的來說就會表達了李清照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盼望著趙明誠早日歸家;但是由於史料有限,出自哪一年尚未可知,只是通過本詞的風格與語言的表達手法來看能判斷是出自李清照早期時候。
所謂蝶戀花,正是女子念情郎的詞牌名,能夠推測李清照在寫此詞時,應該是新婚不久,兩人的感情仍處於熱戀狀態,因為也只有這個時候一位女子獨守空房才能寫出這感人的、情意綿綿的句子,有些句子讀來甚至有些肉麻。
上片
春天乍暖還寒,獨自一人在這家中望著窗外,外面那暖暖的雨風,似乎也在竭力將剩餘的寒意帶走。細看之下,呦!柳樹梢上點點嫩芽已經露頭,與之對應的梅花也不甘示弱,在這寒意的末尾時期努力綻放,期盼已久的春天終於是來了。我似乎也沉醉在這春意濃濃的景色中,可隨之而來的愁緒也不期而至。平時與我共酌同醉的愛人此時卻不在我的身邊,這份歡喜與哀愁又想誰訴說呢?想著想著淚水就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臉上的香粉。
開始遵照了填詞的慣例,先寫景後抒情,逐漸將一位少婦自己獨守的愁意描寫了出來,充分表達了那份相思期盼早歸的痛苦。
下片
算了,不看那令人傷感的早春之景也罷,回屋換上自己的金絲縫成的夾衫,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但是不曾想沒什麼作用,心裡還是心心念念著遠去的愛人。倚在床頭吧又壓壞了頭上的釵兒,哎,隨便吧,這愁已經將我自己壓壞了,那還顧得過來這釵呢?孤單的愁思太濃,想必是一夜無夢了!睡不著的深夜裡也只能獨自一人剪剪燈花,別讓它滅掉了。
下片再一次進一步描述了少婦的相思之苦,而且均是從側面進行描寫,新衣服、釵、燈花無一不是愁緒的外化表現,心思不在任何事情之上,只在那不在家裡的愛人身上。深刻的將自己的愁意賦予每一樣具體的事物中,極富有感染力。
最後一句寫得很無奈,也把那種相思之苦展現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李清照的這首詞沒有直接的表達相思之苦而是委婉地將自己的愛意、思念付諸一些具體的事物中,這也許就是我們平時表達感情的習慣吧!所以在讀後共鳴是肯定的,而通過這樣的描寫更加使得那份深情濃重之極,也無比的傷感,通篇只有寥寥數語,但是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