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國求援的塞爾維亞是個什麼國家?二戰中也曾是英雄的國度!

2020-12-21 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解放斯科普裡

近日,中國幫助塞爾維亞抗擊疫情,讓人們重新記起了這個遠在歐洲巴爾幹半島的國家,更記起了那個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自20世紀90年代斯洛維尼亞獨立起,南斯拉夫在動蕩內亂和北約幹涉下解體,逐漸變成了如今的塞爾維亞。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南斯拉夫人民為國家解放浴血奮戰,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這兩部中國觀眾熟悉的南斯拉夫電影,讓我們多少了解了二戰時期,南斯拉夫人民對德國侵略者進行的艱苦鬥爭。自1941年到1945年的4年間,南斯拉夫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和人民堅持獨立鬥爭,有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贏得了國土解放直至戰爭勝利。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南斯拉夫著名電影演員,他在《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蘇捷斯卡戰役》等電影中擔任主演,為廣大觀眾演繹那個年代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員是如何戰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奧匈帝國解體,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組成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6日,由於親英的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絕與德結盟,德、意、匈牙利軍隊實施"第25號"計劃入侵南斯拉夫,10天後南政府代表籤署投降書,國王彼得二世流亡海外。

當南斯拉夫王國放棄抵抗時,約瑟普·布羅茲·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便著手武裝起義的準備。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後不久,南共決定發動武裝起義,並在6月27日成立人民解放遊擊隊司令部,並派遣12名中央委員分赴全國不同地區去指導和建立遊擊隊。 狄托於7月4日發布公告,號召全體南斯拉夫人民起來抗擊法西斯。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攝於1942年

1941年7月,南斯拉夫全境爆發起義,南共領導的南斯拉夫人民建立60支遊擊隊、9個獨立營、12個獨立連和大批遊擊小組,開闢了大片遊擊區,僅塞爾維亞就有三分之二的鄉村被遊擊隊控制。遊擊隊一度佔領烏日策、波熱加和恰恰克等城市,德軍隨即增調部隊進行圍剿,另一支遊擊武裝"切特尼克"也向南共遊擊隊發動襲擊。

在這次圍剿中,南共遊擊隊放棄烏日策等解放區,撤離至黑山。1941年12月,南共成立了第1無產階級旅,這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及遊擊隊的第一支正規軍。此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在6個月內又成立4個無產階級旅,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司令部和第1無產階級旅在1942年年初進軍波士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並擊潰克羅埃西亞傀儡政權的"烏斯塔沙"武裝。

▲南斯拉夫第1無產階級旅

在1942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在南斯拉夫全境繼續擴展解放區,並挫敗了兩次德、意軍隊及切特尼克、烏斯塔沙武裝的"圍剿",不斷轉移、戰鬥。經過損失、重組、擴編,到1943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已有2個軍、9個師另38個旅,總兵力達15萬人。狄托和南軍最高司令部也遷至解放了的比哈奇。

1942年11月26—27日,在比哈奇召開了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反法西斯大會,選出了政府性質的人民解放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發表了指導抵抗運動未來方向的宣言。1943年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至關重要,這一年的上半年,南軍挫敗了德意軍隊發動的兩次新的圍剿,分別是奈雷特瓦河河谷突圍和蘇捷斯卡戰役。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

1943年6月的蘇捷斯卡戰役中,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軍隊13個師,會同南斯拉夫傀儡軍共計12.7萬人,發動代號"黑森林"的"圍剿",企圖將南軍主力1.6萬人殲滅在黑塞哥維那與門的內哥羅交界的蘇捷斯卡地區。6月4日,南軍最高司令部,無產者第1、2師,第3、第7突擊師和中央醫院在狄托領導下兵分兩路突圍。

6月7日至14日,南軍以寡敵眾,殊死搏鬥,損失慘重,有8000多人在突圍中犧牲,狄托在突圍中因空襲而負傷,第3突擊師師長S·科瓦契維奇突圍時中彈陣亡。到6月14日,南軍司令部率主力進入東波士尼亞,建立新的解放區。蘇捷斯卡戰役的勝利,為最終解放南斯拉夫全國保存了有生力量。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第1坦克旅,使用的是美援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蘇捷斯卡戰役後,英軍向南斯拉夫派出了一個軍事使團。在此之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一直靠繳獲敵人武器進行戰鬥,隨著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南軍向沿海大舉進發,接觸義大利軍隊武裝並挫敗德軍進攻,南軍開始接收來自盟國的武器裝備和醫療藥品,傷員甚至可以送去北非或其他盟國控制區進行救治。

到1943年底,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發展到9個軍共27個師另3個旅,約30萬人,並建立了各級人民政權。當年11月,南斯拉夫建立了全國解放委員會,狄托也被授予元帥軍銜。此時南斯拉夫境內還有20萬德軍、16萬保加利亞僕從軍,以及匈牙利、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的軍隊。但南軍和遊擊隊仍然控制三分之二的國土,並積極擴展解放區。

▲到1944年9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控制了南斯拉夫全境大部分領土,只有主要城市和交通線在德軍控制下

隨著第6、第7次的"圍剿"失敗,德國軍隊已無力在南斯拉夫發動大規模進攻。1944年6月,同盟國軍隊和蘇聯紅軍分別對德國控制的歐洲發動進攻。南軍也在1944年夏秋季發動戰略反攻,此時正規軍加上遊擊隊已經接近40萬人。貝爾格勒戰役前夕,狄托奔赴莫斯科和羅馬尼亞,與蘇聯和新解放的保加利亞確定軍事合作和解放貝爾格勒的行動。

1944年9月28日,蘇聯紅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保加利亞祖國陣線軍隊共6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4477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輛、作戰飛機1292架,對南斯拉夫境內的德軍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群發動進攻。10月20日,南、蘇軍隊解放貝爾格勒。南軍還配合保加利亞軍隊佔領重要交通樞紐尼什,並解放克拉列沃,切斷德軍E集團軍群北撤道路。

▲蘇聯紅軍的T-34/85型坦克在貝爾格勒街頭

貝爾格勒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德軍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群,為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創造了條件。到1944年底,南軍相繼解放塞爾維亞、馬其頓、黑山和達爾馬提亞,控制塞爾維亞的內迪奇政權垮臺,南軍解放國土的第一階段宣告結束。1945年3月20日,南軍在莫斯塔爾-維謝格拉德-雷特瓦地區發起了總攻。在總攻發起當日,南軍解放比哈奇。

4月6日南軍解放塞拉耶佛。至4月20日,南軍解放利卡和克羅埃西亞沿海地區,抵達舊南斯拉夫與義大利接壤的邊境。5月1日,在攻佔裡耶卡和伊斯特裡亞後,南斯拉夫第四軍團在當日於伊斯特拉半島和盟軍會師。5月8日,南軍攻佔薩格勒布。5月9日,負責南斯拉夫戰線的德軍主要指揮官馮·萊爾將軍於宣布其指揮下的部隊的全體投降。

▲南軍使用的蘇制45毫米反坦克炮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最後的戰鬥,是5月10日至15日,對南斯拉夫境內的部分德軍、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傀儡政權的武裝進攻,大部分敵人被殲滅,少數向盟軍投降。1945年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境獲得解放。在戰爭中,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牽制軸心國軍隊30萬人以上,殲敵40萬人,為同盟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的英勇鬥爭,成功擊敗了法西斯侵略者,實現了國家解放。在戰爭中,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傷亡數十萬人,但始終獨立戰鬥,來自外部的援助並不佔主導地位,南軍基本上靠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的國家。1945年11月,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曾經的南斯拉夫國旗

相關焦點

  • 歐洲最親華國家:只有中國能幫助我們,我們不會忘記當年的事
    什麼是世界上「最鐵」的友誼?那就是能夠經受住歲月的風吹日曬,依然溫暖如初。在遙遠的歐洲地區,有一個國家,自從建國以來就讓中國人民念念不忘,自從兩國人民牽手的那天,情誼就化為磐石,一眼萬年。對於塞爾維亞來說,這兩件事不僅成為讓塞爾維亞至今難以忘懷的民族之殤,其背後反映出來的歷史苦難,更說明了這個民族曾經遭受的苦難。二戰後,狄托建立了南斯拉夫,一個獨立於蘇聯和歐美勢力範圍之外的國家,一個和中國情同手足的國度。
  • 塞爾維亞和中國淵源已久,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最近幾天塞爾維亞上了新聞頭條:總統含淚向中國求助,中國醫療隊帶著物資支援,再到總統含淚親吻五星紅旗……許多人開始審視這個「年輕」的東歐國度。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網絡上各種「蹭熱門」的文章,有把塞爾維亞捧上天的,也有破口大罵連塞爾維亞也要「舔」的,亂成一團。其實,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它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 塞爾維亞總統發推: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朋友的幫助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在塞爾維亞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總統武契奇含淚向中國求助的第二天,由中國援助的首批物資就火速抵達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當地時間3月17日晚,武契奇通過推特向中國表示感謝,還配了張兩國國旗融在一起的圖片:「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朋友的幫助!」
  • 僅72個病例,總統就含淚向中國求助,塞爾維亞是什麼情況呢?
    其實在這次疫情之前,我都還不知道有塞爾維亞這個國家,畢竟塞爾維亞只是一個小國,經濟也不怎麼樣。自然就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它,但大家之所以關注到塞爾維亞還是因為總統含淚向中國求助的視頻。視頻中塞爾維亞總統表示「只有中國能幫助到我們」,之後中國立即派遣醫療隊前往塞爾維亞。
  • 怡海集團向塞爾維亞捐贈防疫物資
    目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中國和塞爾維亞是好兄弟、好夥伴、好朋友,面對困難和疫情,中塞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現如今,面對病毒這個無形的敵人,我們將和塞爾維亞攜手應對,並肩作戰,期盼塞爾維亞早日戰勝疫情,共同迎接抗疫的勝利。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塞爾維亞在3月15日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一段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含淚求援中國的視頻也火遍了社交網絡,感動了無數人。
  • 歐洲唯一對中國免籤的國家,低調且人口稀少,卻個個是美女帥哥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國已向不少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歐洲,有這樣一個國家,總統親自到機場迎接中國醫療專家和物資,並且親吻五星紅旗。為了感謝中國的援助,甚至在首都的標誌性建築上點亮了「中國紅」。這個對中國如此友好的歐洲國家,便是塞爾維亞。其實塞爾維亞真的是個寶藏之地,不僅對中國免籤證,還有更多吸引人的景色和人文風情。
  • 二戰中,第一個正式向我國宣戰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在整個二戰中,作為中國唯一交戰國的日本,自始至終都沒有正式向中國宣戰,中國也是直到1941年美國參戰後才正式對日宣戰。第一個正式向我國宣戰的是萬裡之外的歐洲小國聖馬利諾。
  • 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中國的抗疫鬥爭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他們說要幫一幫塞爾維亞這個鐵哥們兒,這份恩情塞爾維亞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是我們的老朋友,我們的友誼可以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他們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患難之交。」這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今年3月21號在貝爾格勒國際機場歡迎中國援塞醫療專家組時發表的現場感言。
  • 「秘境」塞爾維亞——十大最值得旅行的國家之一
    塞爾維亞共和國,通稱「塞爾維亞」,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五分之一流經該國領土。2015年被《Lonely Planet》評為「十大最值得旅遊的國家之一」。這片土地,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動蕩的過去,曾經孕育了17位羅馬帝國皇帝,孕育了對西方文明影響最為深遠的君士坦丁大帝,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熱情好客,這裡有豐富的民間文化、充滿活力的藝術和動人的音樂,這使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半島的必遊之地。塞爾維亞被稱為歐洲的一顆低調而隱秘的明珠,價格低廉,最重要的是還對中國免籤。
  • 一紙協議丟掉約3萬平方公裡國土,二戰中羅馬尼亞外長當場暈倒
    袁說二戰細節第1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德國追隨者和戰略盟友的保加利亞、奧匈帝國,受到了英法主持的戰後秩序殘忍懲罰。奧匈帝國直接被解體為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等國,羅馬尼亞趁火打劫拿了部分屬於奧地利的國土。保加利亞則失去了西色雷斯這個在愛琴海的出海口,以及將跟羅馬尼亞交界的南多布羅加割讓於羅馬尼亞。
  • 病毒重創歐洲國家,賴嶽謙:歐盟大家庭是假象,歐盟或將分崩離析
    編輯:建蘭審稿:萬裡就在前些日子,中國的好朋友塞爾維亞向我國求援,希望中方可以向塞爾維亞提供援助物資,並且派遣醫療人員來協助治療,並且表示歐盟的團結根本不存在塞爾維亞揭穿歐盟大家庭的假象塞爾維亞位於歐洲,與我國有著「患難與共」的感情,但是卻一直遭到歐盟的排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的災難,本應互幫互助的歐洲國家,聲稱「團結大家庭」的歐盟卻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到歐盟之外的國家,所以塞爾維亞幾乎沒有得到歐洲國家的任何援助,好在中國向塞爾維亞提供了
  • 為何這個國家直言最愛中國?和巴鐵「爭風吃醋」,中國網友笑了
    要說到在國際上,哪個國家和我們中國最為友好,很多國人會說到巴基斯坦,我們的巴鐵兄弟。但是有一個國家,直言他們最愛中國,感覺都要和巴鐵「爭風吃醋」了,惹笑了不少中國網友,紛紛表示:大家都是好朋友。這個國家就是塞爾維亞,它是一個地處歐洲東南部的小國家。或許更多人對它以前的名字更為耳熟,它前身是南斯拉夫。雖然在之前的時間裡,對於中國遊客來說是個不太知名的旅遊國家,但是塞爾維亞卻是一個非常值得前往的美麗國度。我們國家和塞爾維亞的友好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幾十年來可以說得上是患難友情了。
  • 二戰中犧牲人口比例最大的國家,不是蘇聯,也不是中國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犧牲1億3百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 緊急時刻向中國求援,10億美元舉足輕重,巴鐵這次真著急了
    這一次,巴鐵急切地向我國求援,甚至還說:十億美元很重要,從這一點來看,他們這一次真是急不可耐。一提巴基斯坦,大家就知道了,中國和巴鐵是友好國家,而且巴基斯坦和我國關係密切,兩國關係也成了各國友好合作的典範。眾所周知,自巴鐵與我國結交以來,一直與我們患難與共,當國家遇到重大困難時,總會伸出援手,給國家送去溫暖。
  • 塞爾維亞總統含淚求助後的第二天,中國出手了!
    如今,塞爾維亞面臨疫情威脅,我們將堅定同塞爾維亞人民站在一起並肩作戰,願意向塞方提供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派醫療專家組赴塞,分享防控診療經驗。中國同塞爾維亞是好兄弟、好夥伴、好朋友、好同志。面對困難和疫情,中塞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成為中塞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與此同時,在中國大使館和塞政府的協調配合下,首批援助物資已經抵達。
  • 貝爾格勒:曾經存在一個國家
    僅在「二戰」期間,它就遭受了兩次大轟炸:1941年,德國軍隊的攻擊曾讓這個城市所有的公共服務系統癱瘓,被摧毀的建築包括國家圖書館和多數政府機構。1944年戰爭末尾,英美飛機對德國納粹佔領下的貝城又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轟炸,「二戰」結束後,這座城裡的3萬幢房屋有1.3萬幢變成了廢墟。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求助:急需這些物資
    (觀察者網訊)3月21日,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SerbianEmbassy )發文向中國求助,並且提供了目前塞爾維亞急需的醫療設備及產品清單。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中寫道:我們被你們的無私援助及幫助深深感動,這進一步牢固我們之間鋼鐵般的友誼。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還提供了塞爾維亞目前急需要醫療設備及產品清單。
  • 中國幫助塞爾維亞首批物資已抵達,疫情下無法忘記這裡的情誼和美!
    因為沒有向塞爾維亞提供足夠的援助,並且表示歐洲團結是通話,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目前只有中國能夠提供救援。目前塞爾維亞到3月15日已經累計確診新冠肺炎48例,塞爾維亞人口700萬,塞爾維亞是歐洲第一個對實施中國免籤的國家。
  • 開眼,塞爾維亞《橋》主題曲《再見吧朋友》竟然是義大利歌曲
    我們知道塞爾維亞是一個對我們很友好的國家,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同塞爾維亞保持著密切的往來。在前不久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哽咽向我們求助醫療物資的一幕更是感動了我們,面對老朋友的求助我們也是很給力,第一時間就送去了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畢竟不能傷了老朋友的心。
  • 塞爾維亞對華好感度98%,這個國家到底有多美?
    還記得那個在鏡頭前哽咽向中國求助的塞爾維亞總統嗎? 3月16日,「塞爾維亞總統求助中國」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瞬間高達4.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