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已經開始,
在外約會,牽手這件事也變得奢侈起來,
不過天寒地凍,都不如姑娘拒絕你的那顆心冷,
所以奉勸本想表白脫單的你,
要不等到春天再說?
現在不如回家煮碗面,讓自己開心一下。
說起泡麵哪家強,
難免總是逃不開日本和韓國。
骨湯的湯底、爽彈耐煮的麵條、多變的口味……
而這一次我們劍走偏鋒,
將視野放到一些你甚少涉足的國家,
並且還篩選了網友點評,
其中不乏各種小經驗分享。
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尼,
還有印度,
都吃過算我們服氣!
沒吃過,那就跟著我們從料包到麵餅,
看圖充飢吧!
----
泰國本來是沒有麵條的,方便麵出現後成為一種便宜而快捷的食材,甚至剛開始還成為了米飯的配菜!如今泰國街頭就有賣方便麵的小攤,也是很多當地人的早餐。而炒媽媽面(MaMa是泰國最熱門的方便麵品牌)不但是很多泰國人心中家的味道,還會進入餐廳的菜單。
泰國藍帶學校的廚師甚至會把方便麵當做食材,絞盡腦汁做成創意菜:麵條甜點、麵條裹著丸子炸等等。最大眾的方便麵口味其實是豬肉沫味,然後才是我們熟知的冬陰功湯味和泰式綠咖喱味。
泰國有名的三大品牌念起來有點疊字,媽媽牌(MaMa)、養養牌(YumYum)、WaiWai牌,其中媽媽牌市場銷量最高,養養牌種類多口碑好,WaiWai在尼泊爾生產,在尼泊爾比在泰國有名。
最有泰國代表性的口味是冬陰功湯方便麵,「冬陰」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蝦的意思,冬陰功湯是泰國國湯,這種口味在泰國方便麵中異軍突起,各個牌子都有賣。另一大陣容是咖喱,比如泰式「綠咖喱」,因為加入青檸檬皮和芫荽呈現綠色,又加入了椰漿、魚露等調料,有人愛不釋口有人覺得像喝了檸檬味的洗滌靈。還有辣海鮮、辣芝士、豬血燉豬肉等口味,值得慢慢探索。泰國方便麵相對口味大眾,但是討厭香茅草、綠咖喱的請自動繞過自己的雷區。
蕊所漾:別忘了敲個蛋進去,分分鐘秒殺任何泡麵。鮮蝦味的冬陰功,酸酸辣辣讓自己回味無窮。
酸酸亞麻:只有我覺得挺黑暗料理的嗎……可能是因為我不愛冬陰功……
ashleyshao: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買泡麵!但唯有泰國的泡麵味道真有點難以承受……
年糕的vivilan0714:去泰國旅遊的人都是幾包幾包的買呀,價格便宜,算得上是有特色、可以送人的小禮物!泡著吃?煮著吃?其實拌著才好吃,蔬菜、金針菇、魷魚、蝦……這才是MAMA方便麵正確打開的方式!
----
據說越南人如果娶五個老婆,會分別叫她們為:大米飯(大老婆)、二米飯(二老婆)、米粉(三老婆)、麵條(四老婆)、方便麵(五老婆)。可見越南人對方便麵很是隨便,想吃就泡一泡,不會有正宮娘娘的地位。
越南方便麵就像越南的女人,苗條身材且小清新。苗條是太小了,一包吃不飽,兩包又吃撐了。他們喜歡用魚露、青檸檬、香草做調味料,聽起來很清新,但對於喜歡吃香的喝辣的爺來說,內心忍不住咆哮:怎麼那麼寡淡,連根火腿腸都沒有,配料全都是香菜啊!越南的方便米粉倒值得一試,要知道越南人管情人叫米粉,是捧在心尖上充滿愛的。
阮婆婆(Reeva)是越南最出名的方便麵品牌,其他國內常見的牌子有MICOEM(麥可面)、HaoHao(好好)、GaoDo,常見的口味有牛肉、雞肉、海蝦檸檬味、香辣蝦味等。
據小夥伴的經驗,阮婆婆的香辣蝦味不錯,酸辣中帶著海蝦香味,聽起來就難吃不了。越南米粉出名的好吃,方便米粉很多人旅遊時會買,非油炸,米漿原汁原味蒸出來,河粉晶瑩剔透,多種香料熬出的湯底味濃湯清,配上越南香菜和九層塔,加上酸酸的檸檬汁,倒也別有一種異域風情。
桑榆未晚:泡完之後特別軟,湯底味道淡,至於辣醬……真的辣嗎?我不是很能吃辣,但幾乎感覺不到辣味,仔細嘗還帶有淡淡的檸檬酸味。實在太清淡,自己又加了醋和榨菜。
BXQ48合法loli:脾胃弱的我平時基本不吃泡麵,不過越南的這款一泡就開的面卻意外能接受——因為油真的特別少呀!湯水清澈,面的質地有米粉那種彈性但又不是米粉,總之一切剛剛好。
----
在印度吃方便麵是件高X格的事——這對中國人來說簡直難以想像。印度方便麵從誕生起,竟然是中上層階級的標誌食物。方便麵不但會進入時髦餐廳的菜單,無數印度廚師會開動大腦,思考如何讓它更高端一點,比如加入世界上最貴的乳酪和各種香料。
本來主打米飯和拋餅的印度人,最初對方便麵的印象是異域美食,類似宴會上才能吃的。方便麵後來成為他們的正餐、點心和宵夜。而令印度人最夢繞魂牽、聞風喪膽的是雀巢公司的美極(Maggi)方便麵。
1983年雀巢在印度推出美極方便麵後,每年市場銷售額大約維持在四億美金以上。對印度人來說,方便麵只有美極和其它。2015年,美極方便麵因鉛含量超標而被下架,印度人就像開始了禁斷反應,有人表示黑市交易也無所謂,有人思念到為你寫詩。最近美極取消了禁令,就要回歸。
美極方便麵究竟有多好吃?看看印度人怎麼做方便麵你可以猜出一二。他們會煮一大鍋,一股腦放入好多袋方便麵,好多人一起分享。他們會在煮麵裡放洋蔥、青椒等蔬菜,還要擠上點兒像奶油醬的調味料,再加點咖喱粉和辣椒粉,或者番茄醬,直到一鍋湯麵粘稠得像一鍋乾麵。
在印度餐廳,方便麵能做出奶油乳酪大蔥口味、泰式紅咖喱口味,還有人會在方便麵中加菠菜泥、奶酪、酸奶、香辛料,讓方便麵變成綠色而粘軟,入口就能融化。
毛毛醬moyi:在印度的街邊餐廳看到他們就是吃這個面,所以「官方」認證一下它在印度的地位。其實我挺好奇東南亞方便麵為什麼要做那麼一小包???根本不夠吃的好嗎。至於味道嘛,愛咖喱的人的天堂,討厭重口味的人的地獄。
----
叻沙(LAKSA)究竟是什麼?馬來西亞人說也是咖喱的一種叫法,就是有椰奶的咖喱,是馬來語的叫法。所以聽見椰奶味就大腦顫抖的人,看見叻沙味請繞道走。叻沙味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有,味道也非常相近。
那除了叻沙,馬來西亞方便麵口味還有什麼特色?白咖喱、咖喱雞、香辣蝦、紅冬陰功湯、超辣雞拌麵、香辣幹撈麵,這些口味是不是聽起來似曾相識?也許無國界才是馬來西亞方便麵的一大特色。
馬來西亞方便麵經常上美國「泡麵帝」的TOP10(來自美國的Hans Lienesch是世界上最愛吃方便麵的人之一,吃過3000多種方便麵,他的博客THE RAMEN RATER不幹別的就研究全球的方便麵,被稱為「泡麵帝」)。得過第一的是檳城麥可利MyKuali的白咖喱味和紅冬陰功味。
白咖喱,聽名字就知道也是椰漿為主。其中檳城白咖喱味的醬料據說經過700次試吃,5年研究,要30多種香料熬煮5個小時才能完成,但是文化差異很大,又甜又是椰漿,吐糟和喜歡它得都很強烈。上過TOP10的還有紅廚牌(Red Chef)櫻花蝦辣湯麵、佳珍牌(CarJEN)娘惹叻沙白咖喱面、檳城麥可利牌(MyKuali)檳城香辣蝦湯麵等等,喜歡東南亞口味的,馬來西亞方便麵你可以開後宮了。
February:最愛的還是白咖喱味道。微辣,基本沒有咖喱味,加入自己喜歡的菜一起煮很好吃!
是二公子啊:我喜歡海鮮,這袋正合意。但我朋友卻嫌棄它比較腥,其實我覺得只要乾粉包少放點就可以了。有個優點是不用煮,泡了3分鐘,味道一樣好。
…琳:切入白菜,撒些蔥花,加上湯麵的醬料,鮮到不行!香濃不膩,湯全部喝掉喝掉。
Bala_bala:我想推薦同款的香辣拌麵。裡面有一包是炸蒜,記得最後再撒炸蒜,趁著又香又脆吃最過癮了。不過一樣的問題就是面好少,大概馬來人的胃口都很小吧。
----
新馬泰的方便麵,擬人化就是「萬人迷」,豐乳肥臀,大部分人會想一泡再泡。但「萬人迷」的體味重,椰奶味、香茅味、肥皂味常常被人吐槽受不了。印度尼西亞的方便麵是「小家碧玉」容易到手,好奇心一試,竟然心裡有它一席之地。美國「泡麵帝」點評:印尼窮人多所以價格親民,再加上是香料大國,調料包裡的香料風味讓它在方便麵大戰中脫穎而出。
印尼最有特色的方便麵是撈麵(乾拌麵),獨特的甜辣醬,吃過的人都會忍不住推薦給朋友:這個好吃。
營多牌(Indomie)是印尼最大的方便麵品牌,因為上了美國「泡麵帝」的「全球最棒的方便麵排行榜」前三名而備受關注,喜達牌(MieSedaap)也是印尼出名的,還有MiABC(不是姨媽巾)。
印尼是穆斯林國家,方便麵口味多是雞肉味、洋蔥味、東巴牛肉味等,它們的牛肉丸方便麵是個特色,真的有玻璃彈珠大小的牛肉丸。印尼口味的另一個特點是蒜味,調料包會有炸蒜片,撈麵會淋上蒜油。特別一提,原味撈麵的「原味」是甜醬油辣醬味喲。
XiXi Lady:其實這個牌子有很多口味,我最喜歡辣的那個。麵餅雖然小,但是調料給得足,又豐富,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才那麼好吃吧。
Leslie:好像當地售價折合人民幣也就4毛錢左右?便宜,味道也不錯。但吃多了會有點膩,偏甜,微辣,帶點蒜蓉味道,印象中的東南亞味道。
----
新加坡方便麵一直都深受美國「泡麵帝」的寵愛,百勝廚(Prima Taste)有一款是他的最愛,從2013年開始,每年的TOP10中沒跌出過前三甲。問題來了:新加坡方便麵真的那麼好吃嗎?!
新加坡方便麵像個混血小美女,中國人、馬拉西亞人、印度人的美食在新加坡碰撞,混合出了東西方人都喜歡的味道。新加坡曾經加入馬拉西亞又獨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方便麵的口味常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要說新加坡的特色大概是國際化,夠時尚,無論包裝,還是價格,都透著高大上。新加坡方便麵也會重視健康,開發出非油炸、不含味精的品種,它們的非油炸全麥麵、紫麥麵另闢蹊徑,口感偏硬且彈牙。
新加坡方便麵必須要說百勝廚(Prima Taste),它家的叻沙全麥拉麵在美國「泡麵帝」的TOP10中曾蟬聯冠軍,咖喱味也打入過TOP10的亞軍,它家的全麥拉麵健康又有嚼勁,叻沙味湯頭色香味俱全,湯底蝦味明顯,椰香和辛辣很有層次,喜歡東南亞風味的人賊喜歡。
但椰漿味也讓另一部分人覺得賊難吃,洗衣粉味、奇怪、腦仁嗡嗡的,十幾塊一包依然會倒掉。新加坡的可口牌(KOKA)也是榜單常客,價格便宜得多,黑椒蟹味、泰式酸辣味、雞湯味、蕃茄味等選擇頗多。
木小易1110:第一次買就一口氣買了3種口味,要不是看在它貴的份上,剩下的2包真心想直接扔掉。當我撕開椰子粉包的時候內心其實是崩潰的——是真的椰子粉啊同學們,就是可以衝來喝的那種,和泡麵結合在一起,恕我接受無能。反正不會再買了。
虹娘娘:兒子吃了表示這是他吃過最難吃的拉麵,難道這個口味也是網紅的口味嗎?
_ChengSQ:面比較粗,難煮,煮了7分鐘還不入味兒,吃起來就是好喝的湯和寡淡無味的麵條。
SciFi:叻沙、咖喱、辣蟹,作為資深吃貨我可以打保票每個口味都棒極了。小提示:一定要放些海鮮一起煮
----
你吃過什麼好吃、奇葩的口味?
說出來,也讓我們泡一泡。
監製:Wen.Zou
編輯:最愛土豆排骨麵的曉君
撰文:臧小春
攝影、製圖:楊延光(光悅繪影)
插畫、製圖:火鍋吃不膩的me
所有網友點評均來自社交網絡,
如有雷同,沒錯,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