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非洲原始部落的草裙服飾
華裔設計師已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陳劭彥,今年二十八歲的,出生於臺灣,高一那年便展露設計天分,得到ELLE雜誌與知名國際鑽石公司De Beers合辦的設計獎,高三那年,陳劭彥又獲得日本第27屆國際珍珠設計大賽(99 international pearl design contest -27th) 的第四名。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受到日本著名設計師川久保玲的「Body Becomes Dress Becomes Body」系列作品啟發,此後便開啟了他的服裝設計之路。陳劭彥生長於藝術家庭,母親是花藝設計師,舅舅是建築師也是一位書畫家林志堅,姑姑則是開立舞蹈社,此外他兩個妹妹亦皆從事表演藝術的工作。
高中畢業後,陳劭彥遠赴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學習時裝設計,一路從基礎課程升到碩士班,並於今年畢業。陳劭彥曾分別於不同時間至女神卡卡 (Lady GaGa)最喜歡的服裝設計師亞力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及前衛時裝奇才赫森.夏拉揚(Hussein Chalayan)的工作室實習;因此完整的聖馬丁時尚教育訓練再加上二大名師的工作室實習,讓他在學校期間便開始受到時尚界高度注意。陳劭彥曾說:「麥昆對我的影響在於他作品所呈現的舞臺性與戲劇性,可以成功兼顧品牌與藝術,他的服裝秀就像表演藝術,讓我看見服裝秀的另一種可能性,未來我也希望可以在自己的服裝秀上呈現整體的舞臺效果。」他也很佩服夏拉揚對作品中所傳達概念的堅持,陳劭彥說:「他的服裝秀也具有表演性質,但更具概念性,好比行為藝術一般傳達他的觀念和想法,另外他設計的服裝也更重視結構。」
陳劭彥曾以系列作品Body as clothes擊敗來自紐約帕森斯藝術設計學院、巴黎時裝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布魯賽爾La Cambre藝術學院等歐美服裝設計名校的參賽代表,最後贏得比利時布魯賽爾Fashion Weekend時裝大賽獲得新興設計師首獎。這系列的創作主題多取材於大自然與人體結構,並從西方雕塑大師羅丹雕塑作品中得到啟發,為了表現皮膚、肌理等身體組織結構,陳劭彥以毛氈布與羊毛粗紗創造出模糊身體與服裝界限的作品。
今年三月時,他更以其畢業作品Waver系列獲得聖馬丁學院的推薦登上倫敦時裝周的伸展臺,並且廣受歐洲時裝界的注意。倫敦時裝周的作品中大膽運用萊卡彈性纖維、克什米爾羊毛,以及長短不一的半透明尼龍繩層迭出流線的形狀。這些造形源自非洲原始部落的草裙服飾,以及70年代的經典毛皮大衣的概念,然後他加以簡約的色彩、運用創新的身體曲線,設計出厚實優雅的短洋裝,作品展現前衛的質感,可以看出早期金工創作的訓練,可以看出為陳劭彥打下日後細膩的手工與結構性剪裁的深厚基礎。或許他才剛從學校畢業,不過早已備受時尚界的矚目,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見另一個華裔設計師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ENG Fashion Design Studio
北京因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ENG 服裝設計工作室
ENG Fashion Design Studio
ENG 服裝設計工作室
▼
公眾微信:ENGDREAM
QQ諮詢:2196133424
微信諮詢:ENGFASHION
關注我們①複製「ENGDREAM」,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以下公眾號的名字,即可找到。
③掃描下方二維碼
我們設計的不是衣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