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面霜「瓊曼」「豪曼」和「伍昱潔」因汞超標7000多倍,受到消費者強烈關注。警方查處時已生產銷售70多萬瓶。
匪夷所思的是,這些面霜生產基地在一間公共廁所。執法人員在現場看到灌裝工具鏽跡斑斑,蠅蟲到處亂飛。製造、銷售劣質化妝品發家致富後,嫌疑人伍某潔夫婦開始開豪車、住別墅,夫妻感情也因第三者介入而破裂。
紅星資本局記者查詢發現,儘管該類產品位於重慶的窩點已被警方查處,但網上仍有銷售,價格近50元每瓶,並標註「孕婦可用」。目前浙江臨海市專案組正在對接廣州、哈爾濱警方,肅清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的源頭。
「瓊曼」、「豪曼」、「伍昱潔」系列美容霜
網紅面霜汞超標7000多倍,已售70多萬瓶
據浙江省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月1日通報,近日,該局與當地公安部門輾轉浙江、重慶等地,搗毀了一家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的團夥,十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刑事措施,另外兩名人員因為疫情困在加拿大被列為網上逃犯。而該化妝品正是此前微商圈的網紅產品「瓊曼」「豪曼」和「伍昱潔」美容霜。
通報中顯示,去年8月有消費者向監管部門舉報使用該類美白產品出現紅腫蛻皮等不良反應後,監管部門將該美容霜送至藥品研究機構檢測,發現汞超標了7000多倍,而且該美容霜未取得特殊化妝品批准文號。
隨後市場監管與公安部門成立聯合專案組展開調查。通過蹲點守候,於去年9月5日對經營場所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抓獲了嫌疑人包某,並繳獲大量「瓊曼」「豪曼」美容霜。在對生產窩點排摸後,去年11月專案組在重慶將生產場所查獲。
匪夷所思的是,這些號稱美白神霜的傳奇美容霜竟然出自公共廁所,執法人員在查扣現場看到,雜亂堆放的化妝品原料、汙垢厚重的桌子、鏽跡斑斑的灌裝工具、密密麻麻的蠅蟲,還散發著陣陣惡臭。
專案組人員查處的劣質化妝品生產材料
今年1月18日,包某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沒收違法所得17萬元,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另據臨海市公安部門介紹,包某僅是銷售該劣質化妝品的微商,進貨的商品來自重慶熙妃萱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其負責人為伍某潔夫婦。在生產銷售「瓊曼」「豪曼」護膚品從小商販變成千萬富翁後,伍某潔夫婦開始開豪車、住別墅,同時夫妻感情也因第三者介入而破裂。離婚後兩人為了高額的利潤仍保持密切的商業合作夥伴關係。
通過警方偵查,該化妝品原料是伍某潔從哈爾濱「唐總」那裡買來的,每桶20公斤,價值2000元。根據測算,「瓊曼」「豪曼」系列護膚品每瓶原料價值在2到10元,其銷售價格有些達千元以上,相對便宜的也在198元上下。從2104年至今,該類化妝品已經生產銷售70萬餘瓶,涉案金額達3000多萬元。
警方查處後該面霜仍有售賣,每瓶價格50元
在警方查處重慶生產窩點後,專案組目前仍在積極對接廣州、哈爾濱警方,以更大範圍肅清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的源頭。
不過紅星資本局查詢發現,目前網上仍有銷售「瓊曼」美容霜和「瓊曼」靚顏精華液,其中「瓊曼」美容霜規格為35克,售價48.9元/瓶;「瓊曼」靚顏精華液為55毫升規格,售價49.9元/瓶。在商品介紹中,均未出現生產廠家名稱,且在商品詳情中稱「孕婦可用」。
當記者聯繫商家時,有商家表示由於疫情原因現在快遞停運了,需要等到春節後才能發貨。但也有商家表示下單成功後會儘快發貨。對於汞含量超標的問題,商家沒有給出回復。記者索要產品包裝盒子和廠家信息,被告知沒有更多圖片可以展示。
天眼查APP顯示,涉案的重慶熙妃萱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1月,法人代表田長隴。該公司在2017年7月獲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註冊商標包括熙妃萱、伍昱潔、冰情昱潔等。
同時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原負責人鄧某(已被警方抓獲)旗下還有家沙坪垻區曼茹美容院,也是該劣質化妝品銷售場所,目前該美容院顯示已註銷。2010年伍某潔夫婦還註冊成立了重慶伍昱潔艾鑫美容護膚有限公司,並取得營業執照化妝品許可證,銷售汞含量超標的「瓊曼」「豪曼」產品正是以該公司名義銷售出去的。記者撥打上述公司年報中預留電話時,對方處於停機狀態。
臨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案件中的化妝品汞含量嚴重超標,使用這樣的化妝品的確能在短時間能達到美白的效果,但長期使用汞超標化妝品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積甚至誘發過敏性皮炎和皮膚癌,汞還可導致肝腎損害,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而孕婦使用之後,汞還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到胎兒。
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確立了一系列制度,形成了化妝品全過程監管制度體系。
臨海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市民在購買化妝品時應選擇營業執照齊全、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商店或專櫃以及合法網站等有質量保證的商家。如有發現商家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化妝品,可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