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 章航英
來源:天下網商(ID:txws_txws)
這是瑞幸最後的掙扎。騰訊趁機入場?
距離瑞幸「自曝」已經一個多月,窟窿越來越大了。
北京時間5月12日晚,瑞幸發布公告顯示,瑞幸已在一天前終止兩位高管的職務——一位是瑞幸自曝作假時供出的「元兇」劉劍,一個月前其COO職務被暫停;另一位就是CEO錢治亞,也是瑞幸咖啡創始人。此外,兩人已應董事會要求辭去董事席位。其他六位參與或知悉虛假交易的員工,也被辭退或停職。
錢治亞
新上任的代理CEO是瑞幸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郭謹一,他還是瑞幸聯合創始人。瑞幸高級副總裁曹文寶和副總裁吳剛被任命為董事。
與此同時,署名「瑞幸咖啡總裁辦」的一封內部信也曝光。信中,瑞幸向各位員工及家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一個多月前,4月2日,瑞幸自曝造假22億時,其公開的態度仍然是神氣活現,鼓勵全體員工要繼續「元氣滿滿」地工作。
這40多天,發生了什麼?瑞幸咖啡會往何處去?中概股有沒有受到影響?中國咖啡市場格局又會如何演變?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已趁機進場。也是在5月12日這天,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上海宣布獲得騰訊投資。該品牌一年多前進入中國,計劃在全國開設1500多家門店。
瑞幸慫了?
5月12日晚,瑞幸咖啡發布公告顯示,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監督主導的獨立調查組發現了更多關於財務造假的證據。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瑞幸咖啡清洗管理層的靴子終於落下,被解僱的除了瑞幸公開指控的造假「元兇」COO劉劍,還輪到了瑞幸創始人、CEO錢治亞。
去年,在瑞幸咖啡戰略發布會上,錢治亞依舊活躍在臺前,向資本市場講述最新的故事——「瑞幸咖啡2019年的目標是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的危機正在持續發酵。4月27日,多方媒體報導,中國證監會已派駐調查組進駐瑞幸咖啡,並對其財務狀況展開審計。隨後,瑞幸咖啡也公開承認,公司正配合監管部門進行相關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監會此番啟用「長臂管轄權」還是第一次。
這與瑞幸造假醜聞引發的中概股信任危機分不開。瑞幸自曝作假22億、坐實渾水做空指控之後,引起一系列中概股被做空的連鎖反應,比如愛奇藝、跟誰學、好未來等,期間股價蒸發累計超百億。
4月2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聲明提醒投資者注意中概股的投資風險——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這一明確表態,直接挫傷了中概股的利益。所幸的是,疫情衝擊之下多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股價仍然堅挺甚至有所上漲。金山雲5月8日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就上漲了四成之多。
正如一位資深投資人士分析,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中概股的影響未必像大家現在想得那麼嚴重。「瑞幸代表的更多是個體,存在偶發性,美國本土公司也有不少財務造假的。」
讓瑞幸的歸瑞幸,讓中概股的歸中概股。
資本遊戲玩砸了
造假餘波震蕩,多家資本正在加速離場。
此前,已有瑞幸咖啡原第三大機構股東CRGI清倉離場,做同樣選擇的還有另一大股東孤松資本。另外,愉悅資本也在減持。
原本就靠資本輸血維持的瑞幸咖啡,正在失去最重要的倚仗。
除了神州系資本。一個向外展示的版本是,瑞幸咖啡是錢治亞在神州租車任職期間發掘的項目,離職創業18個月就將瑞幸推上市,最終收穫「咖啡女王」名號。
不過,在這之外,瑞幸咖啡與神州系的關係比人們想像的更為緊密複雜。
陸正耀
錢治亞曾是神州優車創始成員,深得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信任。2017年錢治亞創立瑞幸也正是由陸正耀出資,上市後其盤根錯節的股權投資中更是不乏神州系的身影。
事實上,瑞幸咖啡新上任的代理CEO聯合創始人郭謹一也來自神州系,曾任陸正耀助理。據公開報導,郭謹一是北京交通大學博士,曾任職於交通運輸部。兩年前,郭謹一曾經深夜在朋友圈懟星巴克,令瑞幸咖啡知名度大增。當時,他稱自己作為主管門店拓展和供應鏈的副總裁,要求星巴克回應是否與物業方籤署有排他條款等。
郭謹一
瑞幸兩位新任董事中,曹文寶2018年6月加入瑞幸,此前在麥當勞工作23年之久,曾任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吳剛2019年3月加入,此前為航空業老兵,曾任中國聯航執行副總裁等職。
瑞幸的操作方式確實也與神州租車太多相似,甚至有著直接將租車市場的運作模式嫁接到咖啡市場的意味:燒錢複製,靠優惠券堆砌數據,吸引投資後繼續高舉擴張。
此前,天下網商曾在《渾水獨家回應:做空瑞幸是給市場敲警鐘》一文中採訪過多家投資人,其中,深圳某機構投資人表示,瑞幸股東通過股權質押融資套現,而不是賣股票,這與神州租車如出一轍,並稱「瑞幸是老手。」
老司機還是翻車了。
瑞幸的高光時刻是在今年1月17日,股價漲到51.38美元,市值近130億美元。而如今,其停牌時股價跌到4.39美元,市值僅剩11億美元。
一個廣泛認同的說法是,神州系在給瑞幸咖啡輸血的背後,其實際上也依賴於瑞幸咖啡的「造富神話」。據財新報導,一位接近陸正耀的市場人士曾表示,「神州系統裡幾乎所有板塊都在虧損,專車政策又已封死。如果當時不做咖啡,神州可能會迎來大裁員。」
如今,這個資本的遊戲正在迅速崩潰。令人觸目驚心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在創投界引發的餘震也遠未結束。
瑞幸未退,新敵入場
瑞幸甚至一度成為「國貨之光」。
一個魔幻的現象是,瑞幸自曝造假後,其門店仍然正常運營,並且由於醜聞增加的知名度,它甚至迎來了更多訂單,以至接單系統一度崩潰。
當日,瑞幸咖啡官微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隨後,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也發出了同樣的內容。
這一種「淡定」,終於在一個多月後蕩然無存。
5月12日,一封流出的瑞幸內部信顯示,瑞幸向全體員工及家人因公司危機帶來的困擾表示歉意。
內部信同時稱,「門店保持正常運行、供應鏈穩定運轉、產品持續創新,都離不開全體夥伴的堅忍付出與同舟共濟的擔當。」
這封信還透露了瑞幸下一步的舉措,將重組公司組織架構、重塑公司價值文化。信中,瑞幸表示,「相信經過全體瑞幸人的努力,公司一定能夠度過危機,重回正常軌道。」
瑞幸仍然不忍離場。然而,一個事實是,失去資本造血的瑞幸將不可遏制地從咖啡市場上退步。星巴克等品牌繼續高歌猛進,而新的咖啡品牌及資本也在迅速佔領這一被開墾的市場。
咖啡可能只是瑞幸一個資本遊戲的標的,卻在陰差陽錯中給中國咖啡市場帶來震蕩,並在很大程度上參與培植了這個市場的發育。更多中國人也已經愛上了低價咖啡,愛上了咖啡。
幾乎在瑞幸清理高層的同時,一個叫做Tim Hortons(簡稱Tims)的加拿大咖啡品牌宣布其獲得來自騰訊的投資。
據悉,Tims隸屬於國際餐飲品牌RBI,RBI旗下還擁有漢堡王、派派斯等連鎖快餐品牌。RBI與笛卡爾資本集團合資成立Tims中國。
Tims中國一年多來已在中國開設近 50 家門店,主要位於上海,並計劃在全國開設1500多家門店。Tims 中國未透露騰訊投資的具體金額,但稱計劃利用騰訊投資加速數位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
新敵入場,咖啡混戰,誰還會記得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