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自從大暑到來,上海氣溫直線上升,出梅後太陽公公天天準時打卡,照得每個人臉上曬褪皮笑開顏……
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把人曬黑,更會使皮膚曬傷,加速皮膚光老化,甚至引起癌變。因此,即使不怕黑,我們也都應該注意防曬。
紫外線中對皮膚造成傷害的主要為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UVB可以穿透到表皮以及真皮淺層,與曬傷、紅斑以及皮膚腫瘤關係密切。UVA 的穿透深度較UVB更深,能引起曬黑、皮膚鬆弛、皺紋、甚至癌前病變,是光老化的首要元兇。那麼,我們該如何對抗紫外線的侵害呢?
防曬劑是對抗紫外線的重要用品。在很多防曬劑的外包裝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2個標識——「SPF」和「PA」,其中:
SPF:表示其抵抗UVB的能力,數值越高能力越強。
PA:表示其抵抗UVA的能力,加號越多抗UVA能力越強,防曬功能的維持時間也越長。
當我們身處不同環境時,可以選擇相應的防曬劑,例如:
室內活動
選擇SPF15/PA+以內的產品
室外活動
根據所處地區、季節、當日紫外線指數(UVI)和室外活動時間長短做適當選擇
陰天或樹蔭下
選擇SPF15 ~ 25/PA+ ~ ++
直接在陽光下活動
選擇SPF25 ~ 30/PA++ ~ +++
高強度UV(雪山、海灘、高原等環境)
選擇SPF50/PA++++
此外,使用防曬劑還要注意的是:
使用足量:
擠在手上的膏狀防曬霜每次大致取1元硬幣大小,防曬乳液每次大致取2枚硬幣大小。
及時補塗:
建議每 2 小時補塗一次。
提前塗抹:
一般在出門前 30 分鐘就要塗上防曬劑。
防水防汗:
如果是在夏天,出汗較多,防曬劑要選擇防水的。
此外,在用好防曬劑的同時,物理防曬工具也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例如:撐傘、戴帽子、墨鏡、穿長袖等。
當然,千防萬防,最好的防曬方式就是:不曬!!!避免在 UVB 高峰期(上午 10 點~下午 4 點)出門,能有效減少一大波被曬傷的可能性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