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帶魚地圖-虎嗅網

2020-12-16 虎嗅APP


在中國,江河湖海中的可食用魚類,幾乎都能變成佳餚。但是,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可以常年吃到的,一定是帶魚。


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兩排獠牙和圓圓的大眼總會第一時間與你對視。逢年過節,北方城市的年貨攤子上,與白菜、肥雞、年肉並列的,一定少不了被凍得梆硬的帶魚。


很多內陸人的記憶裡,帶魚是人生中吃到的第一種海魚。這種來自60~100米深海底的野生水產,幾乎是14億中國人最熟悉的一種魚。


一、舌尖上的「深海惡霸」


海產家族中,大黃魚、小黃魚、墨魚、帶魚並稱四大海魚。但是,隨著漁業資源的枯竭,前三者的捕撈量已不復往日的榮光,只有帶魚產量依然堅挺。


作為世界帶魚的第一大消費國,我國每年捕撈量在百萬噸上下,佔了全國海魚總捕撈量的1/7、全球帶魚捕撈量的4/5。


▲ 捕撈量依然堅挺的帶魚。製圖/伍攀


被捕撈之前的帶魚,是海底的一方惡霸,其牙齒非常尖利,兇猛貪食,發起瘋來連同類都吃。為了快速遊動捕食獵物,帶魚進化出了一身緊緻的肌肉;為了應付深海的壓力與寒冷,帶魚體表進化出了一層細細的銀色脂肪。


這些特性也讓帶魚變成了美味食材:食肉的特性使體內積蓄了大量風味物質;緊緻的肌肉可以帶來紮實的質感,豐厚的脂肪則為蛋白質增添了香味來源。


在帶魚屬這個大家族中,能被吃的幾乎只有三種:白帶魚、短帶魚、南海帶魚。其中大部分人吃到的是白帶魚。


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躲避天敵和捕捉獵物,帶魚生就一副沒有阻力的身材——魚如其名,看起來跟一條寬腰帶差不多。這種身材,給內臟留下了極少的空間,所以十分適合冷凍保鮮,也容易保存、運輸。


於是,這種來自深海的美味,通過長途運輸,可以到達祖國的各個角落。馬未都的記憶裡,年輕時最常吃的魚只有兩種,帶魚是其中之一。


▲ 帶魚,凝聚著多少難忘的回憶。圖/《圓桌派》


二、南北PK,哪裡的帶魚最好吃?


帶魚,入得了尋常巷陌,也登得上大雅殿堂。幾乎所有菜系的大廚,都不會拒絕帶魚:湘菜的幹煸、川菜的辣炒、魯菜的燜燒、淮揚的清蒸、粵菜的煲……


舟山:鮮帶魚的旗艦店


要吃到最肥美新鮮的帶魚,一定要到原產地去。作為中國漁業發展的龍頭,浙江省的帶魚捕撈量,撐起了半壁江山,而主要的捕撈漁場則是舟山。


▲ 浙江,佔據帶魚捕撈的半壁江山。製圖/伍攀


每年秋季,舟山群島漁港碼頭都要掀起一陣海鮮狂潮。雷達網漁船靠岸的一剎那,碼頭便成了人聲鼎沸的「菜市場」,無數人圍著剛上岸的帶魚競相出價。所有的買家,都是為了爭搶剛剛出水的、最鮮美的帶魚——雷達網帶魚。


這種用雷達般的圓形網子捕獲的帶魚,是舟山人的心頭好。正宗的雷達網帶魚講究「三小一厚」,就是個兒小、頭小、眼睛小,但是身材要健碩,比普通帶魚要厚。


拿到雷達網帶魚後,舟山人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處理它:今天紅燒、明天清蒸、後天抱鹽,吃不完的,再做成「風吊帶」,天天吃也不膩。


最能徹底得到那一口鮮味的,還得清蒸。冷凍技術再好,從沿海運往內地,都有時間損耗,鮮味總會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所以,最好吃的清蒸帶魚,也只有在舟山才能享用。


冬季捕獲的帶魚不如秋季肥美,可用濃油赤醬來考驗一番。舟山還有北方吃不到的帶魚羹,加上不同的配菜,就有了豆腐帶魚羹、蒲瓜帶魚羹、蘿蔔絲帶魚羹。


江南的冬季陰冷刺骨,被海風吹拂的舟山群島更是如此。盛上一碗葷素搭配的羹湯,倒上幾杯黃酒,再寒冷的冬夜,都能留下溫暖的記憶。


溫州:「小魚小菜」也可口


跟其他地方不同,溫州人選最中意的帶魚,絕非肥厚的成年帶魚,而是長不過手指的幼帶魚。將新鮮的幼帶魚洗淨後醃製數日,而後加入鹽、紅曲、糯米以及大量白蘿蔔絲,一起裝進陶器中發酵。經過溫度的考驗、菌群的努力和時間的沉澱。3個月後,白鱣生就做成了。


紅彤彤的白鱣生,外地人難以下口,卻是樂清等地人民最愛的小菜。此梯郭的時候,來上一筷子,鹹鮮適口。


潮汕:一燜一煮甲天下


最會吃的潮汕人,豈能放過帶魚。


潮汕人的烹調,講究食材本味。平日裡,他們把帶魚與蔥蒜同燜,便是一道極好的美味——蒜燜帶魚。燜之前,需要煎至「外熟裡不熟」的微妙狀態,而後加入蔥蒜一同燜制。等到帶魚剛好熟透,迅速出鍋。


當地著名的普寧豆醬與帶魚竟然也十分搭配。少量的鹽分提升了魚肉的鮮味,獨特的醬香讓帶魚鹹上加鹹,鮮爽中多了幾分醇厚,這就是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到的豆醬煮帶魚。


上海:「糟透了」才好吃


在老上海人的心中,幹煎魚和泡飯是一等一的CP。一碗平凡的泡飯,要想展示出撩人的風姿,那就非這幹煎帶魚不可。


如果說幹煎帶魚是阿姨們的心頭好,那麼糟帶魚則是爺叔們的小乖囡。每到夏季,上海便成了一座「糟透了」的城市——香糟的味道瀰漫了每條弄堂的上空。


一片「糟」聲之中,帶魚自然也要享受一番。各種香料的香氣清新豐富,酒香為媒介,連上著帶魚的鮮香,典型的海派內味就有了。


青島:此「刀魚」非彼刀魚


如果南方同胞不慎誇下海口,說北方帶魚不值一提,青島的大姨會齊刷刷地回應:沒吃過「刀魚」,也算吃過帶魚?


帶魚的吃法,從東海到黃海,一到齊魯大地,畫風便剛猛起來。帶魚到這裡,還有了特色的俗名——刀魚,跟學名長頜鱭的刀魚不是一家子。記住,膠東菜館菜譜裡寫的紅燒刀魚、刀魚貼餅子、香煎刀魚,吃到的都是又寬又肥的帶魚。


在青島人那裡,只有本地海域捕撈、足夠肥厚的帶魚才有資格叫做「刀魚」。提起外地的帶魚,他們先搖頭再擺手,還得補上一句:「恁說那個,差勁!」


北京:「烙餅卷帶魚」創始人


掐頭去尾、還得切成段的帶魚,在老北京人那裡,絕不是上等食材。其貌不揚的大餅,遍布每條老胡同。兩種普通的食材,被北京人組合成了「烙餅卷帶魚」。


「烙餅卷魚,刺都懶得吐」,常用來形容懶人,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出:烙餅卷帶魚太香,連刺都不捨得吐。帶魚炸制以後,燉上一個多小時,卷上層層疊疊的大餅,酥爛的帶魚,儘管大口咬,因為每根刺都已被炸得酥脆。燉煮的湯汁,滲入大餅,增添了別樣的口感。


東北:還是鐵鍋燉過癮


在東北,任何大魚大肉,都躲不開酸與甜的洗禮——炸制的帶魚,裹上綿白糖與白醋調和的酸甜汁,堪稱「帶魚版鍋包肉」。


適合冬天吃的另一道東北菜是熱熱乎乎的垮燉帶魚。香濃醬汁煨燉著,連配菜都變得無比可口。


四川:辣子配帶魚,真巴適


有辣子雞丁,就能做辣子帶魚。


火爆的辣椒將帶魚包圍,霎時有了另類風情。帶魚的鮮甜與海椒的勁辣搭配,更加激發了鹹鮮的本味。口味刁鑽的川人,面對兩種舶來品造就的美味,也會直呼巴適。


四川的幹燒,最大程度激發了帶魚的潛能——朝天椒增辣、二荊條增香、郫縣豆瓣醬增醇。被眾多辣味開了光的帶魚,徹底成為了川菜一員。


三、十八般廚藝,怎麼吃都好使


草魚最好吃要紅燒,鯽魚更適合煲湯,胖頭魚首選是剁椒蒸。而吃帶魚不需要做任何選擇題,煎、炸、炒、燜、蒸、熘、烤、燉……怎麼做都能滿口香。


煎與炸:最炸裂的口感


香煎、幹炸帶魚是各家煮婦的必備技能。大體做法是:把又肥又寬的帶魚剁成數段,加蔥、姜、鹽、料酒拌勻醃製十分鐘,然後裹上次生粉放入油鍋——多加油沒過魚段,開大火,謂之「炸」;魚段在油中緊貼鍋底,用小火,謂之煎。



▲ 上圖:煎帶魚,圖/迷迭香Rosemary;下圖:炸帶魚,圖/孔老師教做菜


高溫油炸,一兩分鐘即可完工;小火慢煎,兩面金黃色,即可出鍋。煎炸的帶魚,晾上一分鐘,一口咬下去,外表酥脆,內部肉質依舊細膩油潤。植物油的芳香由外向內滲入,本身的魚油香味則由內而外飄出——兩香會師,香上加香!


燒與燉:能下三大碗飯


如果嫌棄煎炸太過燥熱和油膩,你可以選擇讓帶魚變得更鬆軟、入味的方式——紅燒或燉煮。


為了防止魚肉碎爛,燒、燉帶魚之前,最好還是用油稍加煎制,然後撈出。燒制過程中,若是多加醋和白糖,那就是一道「糖醋帶魚」。


如果喜歡高湯,可以將煎過的帶魚放入砂鍋,用大火燉煮,熬出高湯;裡邊加上豆腐、菌菇、腐竹、茄子……在配菜方面,帶魚從來不挑剔。


清蒸:最清鮮的享受


市場上多數帶魚為冷凍帶魚,它們更適合紅燒。要做一道清蒸帶魚,食材不僅要新鮮,而且要選擇寬度適中、身無破損、銀光閃閃的帶魚。


腹內的黑膜和血汙線必須去掉,這樣能夠去掉一大半魚腥。平整的帶魚段放入盤中,加入蔥段、薑片、鹽和料酒;水開可放入蒸鍋,蒸出的魚肉又熟又嫩。

 

最後的點睛之筆,是澆一層帶花椒或胡椒的熱油,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出魚的鮮香。在猛烈水蒸氣的催化下,帶魚肉變得柔滑而服帖。


帶魚,永遠不會在餐盤中宣示主角的位置,只會襯託那濃濃的家常味兒。而如今,帶魚捕獲量逐年遞減,而且亞成體居多。



▲ 漁網中的一條小帶魚和波濤中的漁夫。攝影/李頎拯


哪怕是一條又窄又小的帶魚,背後也離不開漁民和水手在海浪中的辛勞奔波。總有一天,它們不會再像今日這樣,普遍出現在餐桌上。


帶魚,且吃且珍惜!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
    攝影/bugking88,圖/圖蟲·創意很多內陸人的記憶裡,一條帶魚是人生中吃到的第一種海魚。這種來自60-100米深海底的野生水產,幾乎是14億中國人最熟悉的一種魚。舌尖上的「深海惡霸」海產家族中,大黃魚、小黃魚、墨魚、帶魚並稱四大海魚。但是,隨著漁業資源的枯竭,前三者的捕撈量已不復往日的榮光,只有帶魚產量依然堅挺。
  • 【舟山食尚】冬季吃帶魚正當時,帶魚的N種非常吃法
    意思是說吃東西要按季節,不要吃不合時令的食物。中國人吃魚歷來講究按時令選材,古詩有「桃花流水鱖魚肥」,吃鱖魚要選在春季;俗語有「六月黃花小人參」,是因為夏季的黃花魚新鮮細嫩;典故中古人見秋風起便有「蓴鱸之思」,是因為秋季汛期鱸魚正肥;也有諺語「冬至過,年關末,帶魚成柴片」,冬至到春節前天氣寒冷,帶魚會像木柴一樣肥厚。
  • 吃帶魚還得向人家舟山人學習,花式吃法天天吃也不膩
    中國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包容的大自然給予了人類眾多的食物,才能讓這麼多吃貨繁衍至今。說起吃帶魚,對於很多人來說,很多可能是兒時的記憶,這種魚類曾經是計劃經濟時代,很多單位發放福利的首選,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每家發上幾條幹帶魚,才算是有了海鮮了。帶魚之所以受中國人歡迎,原因無外乎是即是海鮮的一種,肉多刺少,在物資貧瘠的年代,帶魚當然深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愛。
  • 吃了這些年的帶魚,原來一直被騙,不要在吃進口帶魚了
    哈嘍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分享最新的美食資訊了,而說到帶魚,家家一定都吃過,帶魚是我國海洋捕撈魚年產最高的魚,每年生產100多萬噸,魚肉品質細膩、新鮮。去市場買帶魚的人會發現,他們有多種帶魚,價格不同,差別很大。有的長度相同,寬度相同。
  • 帶魚,明明活在深海中,為何卻成了我國最平民的海鮮
    帶魚,明明活在深海中,為何卻成了我國最平民的海鮮?說到海鮮,大部分人對它的印象都是貴。在我們國家也就只有海邊的人能夠盡情吃海鮮吧,對於大部分的內陸城市來說,不是想要見到海鮮都不容易,更不要說吃海鮮了,而內陸的海鮮價格又非常貴,所以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我們能吃到的海鮮真的是非常少,而其中有那麼一種,大家卻常吃它,它就是帶魚。
  • 多吃帶魚,能給身體帶來什麼好處?以及帶魚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帶魚為鹹水魚,生活再深海裡,體型側扁,呈帶狀,性兇猛,以魚類、毛蝦等為食。帶魚的營養成分:帶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鈣、磷、鐵、碘及多種維生素。孕婦吃帶魚有利於胎兒腦組織發育,少兒多吃帶魚有益於提高智力,老人吃帶魚則可以延緩大腦萎縮、預防老年痴呆發病,女人多吃帶魚,能促進肌膚光滑潤澤,長發烏髮,面容更加靚麗。帶魚中含有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的碳量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帶魚的食用方法:帶魚的 烹調方法很多,以清蒸、紅燒、油煎、糖醋最受歡迎。
  • 幹炸帶魚的家常做法,簡單實用,帶魚金黃酥香,吃的魚刺都不剩
    本期導讀:幹炸帶魚的家常做法,簡單實用,帶魚金黃酥香,吃的魚刺都不剩很多超市都有賣袋裝的帶魚段,價格也便宜,10多塊錢一袋,其實,這些帶魚段,是靠近帶魚頭部和尾部部位的帶魚段,所以賣得便宜,這種帶魚段怎樣做好吃?用幹炸的做法,最適合。
  • 糖醋帶魚這樣做外酥裡嫩,魚肉鮮嫩沒腥味,過年做來吃很不錯!!
    咱們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希望大吉大利、年年有魚。
  • 吃過呂四帶魚,才知道深海海鮮為什麼牛掰
    中國人拼死吃美食的事例不少。對於上海人來說,1988年的「A肝大爆發」一定記憶猶新,阿花雖然逃過一劫(還沒出生),但爸媽正好是親歷者,要是沒出那件事,他們兩個現在應該還是吃毛蚶大戶。
  • 帶魚,沿海地區都很難吃到新鮮的一種魚,卻成了中國平民海鮮
    如果不馬上冰凍起來,帶魚的肉質會變得很軟,新鮮度下降。再加上帶魚目前無法實現人工養殖,所以市場上的帶魚往往是冰鮮的。值得慶幸的是,冰鮮帶魚的質量沒有下降多少,肉質依然緊緻Q彈,魚肉多,魚骨少,無論怎麼烹飪都很美味。至於能吃到新鮮帶魚的人,恐怕只有在海邊上等著漁夫歸來的吃貨,和漁夫本人才能享用得到。
  • 【小常識】熟悉又陌生的帶魚,你懂得吃嗎?
    上海人喜歡吃帶魚,其實中國許多地方的人都是喜歡吃帶魚的。,吃了還想吃,據說是上海著名飯店的看家菜。,那個味道才叫個吃過不忘。帶魚除了商業捕撈之外,也可以作為遊釣魚,帶魚是我們愛吃,但外國人不吃,可是他們喜歡釣帶魚,國外有帶魚的遊釣漁業旅遊休閒產業。
  • 中國人在繪製超級大地圖(中英雙語)
    來源:人大重陽本文大概1600字,讀完共需2分鐘編者按:環球時報英文版第40篇「變局」專欄,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由一幅地圖引發深思,在信息化時代,中國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創造了與社會互聯互通的超級大地圖。
  • 中國人吃雞地圖
    ▲ 不完全版中國吃雞地圖。圖/圖蟲·創意從數量上看,全世界的牛、羊、豬加起來,也不如雞多;而從吃法上講,中國人對於雞肉的處理方法,花樣門類之豐冠絕寰宇,可謂南北皆不同、東西各相異,甚至千家萬戶,都能誕生獨特的風味。
  • 【大廚秘技】帶魚不要總是煎著吃,這才是帶魚的正確吃法!
    用料帶魚本教程是5條帶魚的量米醋適量(看口味),大概兩大湯勺醬油適量(看口味),大概一大勺料酒適量(看口味),大概一大勺蔥適量(看口味),大概5大段姜適量(看口味),大概5大片蒜適量(看口味),6~7大瓣八角大料適量(看口味),一小堆花椒適量(看口味),一小堆鹽適量(看口味),兩勺分次放糖適量(看口味),大概一勺辣椒適量(看口味),3~4個雞蛋2個胡椒粉一小勺
  • 《家常燒帶魚》從小到大吃不膩的味道
    好了,朋友們說我現在做的菜越來越接地氣兒了,那是必須的,咱們老百姓每天吃的不就是這個普通的菜嗎?所以,今天來一個紅燒帶魚,這個也是我們平時吃的比較多的,帶魚說起來在我們的飯桌上相對來說還算是安全的吧,所以魚類中我家吃帶魚還算多一些,下邊我們來做吧。
  • 【方子】黃金帶魚-香煎帶魚
    【聲明:此方子改編自「淘最廚房」甬府小鮮黃金帶魚酥】帶魚被很多人喜愛,但是每個地方的吃法也不同,不要糾結清蒸、幹煎、紅燒、
  • 買帶魚時,這3種帶魚不要買,營養差腥味重,魚商販自己都不吃
    買帶魚時,碰到這3種帶魚不要買,腥味重口感差,魚商販都不吃。 在琳琅滿目的海鮮當中,帶魚屬於常見的海魚之一,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帶魚是深海魚,是目前無法飼養的海鮮之一。
  • 燒帶魚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尋找有所驚豔的味覺,但讓我驚豔的口感久未出現,於是,也好久沒有吃的可寫了。昨兒,意外去了一家未去過的館子,便有了新鮮的可能。且是老主顧帶著去的,他熟,他點他常點的菜,說:「我吃過這麼多家,這一家,你可得嘗嘗這兒的燒帶魚,你嘗嘗就知道了。」
  • 中國人繪製的第一張世界地圖在河北省被發現
    中新社石家莊一月十一日電一張最早由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最近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被公之於眾。專家認為,這一發現對研究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新發現的這張世界地圖是清朝官員葉子佩(字圭綬)於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十月下旬繪製的,鹹豐辛亥(一八五一年)重刻,地圖邊緣有「萬國大地全圖」的篆書名稱。
  • 麻辣帶魚
    麻辣帶魚主料:帶魚1件(16——20斤)配料:細辣椒麵400g(辣度根據情況而定)、花椒油200g,白糖300g(甜口根據情況而定)、鹽15g、雞粉、雞精、雞汁各10g、油700克、水1800g,陳醋100g做法:1.將帶魚解凍,鮮凍後殺洗乾淨去頭、去內臟去魚鱗。改刀成4指長2寬的條狀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