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設計#
都說家裡整潔與否,收納空間佔一半。所以當你發現你家變亂的時候,除了檢討家裡東西是不是越來越多,人是不是變懶之外,還要留意靈魂拷問自己一件事:我家的收納做好了嗎?
▲有沒有朋友家亂到像被入室搶劫似的
思考半天回答不上來的朋友,可不能錯過本期內容。跟著小編從以下兩個思路出發,相信你家想變亂都難!
收納設計
這一點需要在裝修前就要有所規劃,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裝柜子!結合空間大小、生活習慣來選擇適合自家使用的柜子。
1、玄關櫃
出門要拿這個,進門要放這個,玄關櫃早已不止放鞋這麼簡單。
空間足夠的話,定製一個「6件套」玄關櫃。隨手置物區、常穿鞋區、換鞋凳、掛鈎、穿衣鏡、燈光都在線。
「玄關庫」更香!行李箱、嬰兒車、運動器械、鞋子、外套都能放進去,特別適合有孩子或有強收納需求的家庭。
▲超薄下翻玄關櫃
如果空間有限,那就衡量你家更想滿足什麼需求,就設計哪個功能區就行。
2、電視櫃
帶儲物功能的電視櫃,能為客廳減輕不少收納負擔。
孩子比較小的家庭,還可以在電視櫃下方設計抽屜,用來收納玩具。客廳預留一片玩樂區,家長平時也能多陪陪孩子玩耍。
需要特別多收納空間的,注意設計上不要走極端,全部開放格或者全部封閉櫃,前者打掃的時候就知道後悔了,後者會把空間變得很逼仄。80%藏起來,20%露出來,這樣的比例在實用性和美觀度上都更為合適。
3、餐邊櫃
咖啡機、杯子、茶包……你家的餐桌是不是經常被霸佔得所剩無幾。這時候你需要一個餐邊櫃來幫忙!
小家電較多,可以增加封閉櫃的設計比例,分格收納,解放桌面,讓餐廳看起來更整潔。
大戶型又喜歡做西點的家庭,可以考慮將烤箱嵌入餐邊櫃。中間預留臺面,既是置物區,也是做西點的操作臺,上下都能收納所用到各種材料,就近拿取超方便。
4、櫥櫃
鍋碗瓢盆、調料乾貨,廚房裡的東西數起來也不少,櫥櫃是最能「消化」它們的存在。
定製櫥櫃的時候,吊櫃與地櫃的比例不超過1:1.3,尤其小廚房,做得滿滿當當,顯壓抑還費錢。
櫥櫃高度也要符合做飯者的身高,這樣日常拿放物品才順手。
地櫃高度通常在80-85cm,但這是以使用者在平均身高在160-170cm來定。如果你不在這個身高範圍內,又比較講究做飯時候的舒適度,可以設計高低臺,即切菜區、灶臺高度為身高/2+5~10cm,水槽高度再+5~10cm。吊櫃底部距臺面的高度在50-60cm比較合適。
5、衣櫃
衣服一拿就倒,為什麼我家衣櫃挺大衣服還是不下?歸根結底還是沒做好內部分區。
按照最便捷的收納方式,建議將掛衣區的比重加大,懶癌比較嚴重的,甚至80%都設計成掛衣區都沒問題,剩下的空間根據需求設計抽屜、開放格或頂櫃,用作過季衣物收納和內衣褲/襪子收納。
小編這裡收藏了不同家庭的衣櫃內部設計圖,分享給大家參考下↓↓↓
6、陽臺櫃
雖然現在有些朋友家裡用上了烘乾機、頂天立地晾衣杆等等,但選擇在陽臺晾衣的依然有人在。
洗衣櫃+收納櫃,滿足洗衣的同時,就能順手存放清潔用品。
專門靠牆定製高櫃也可以,拖把、吸塵器都能藏起來,不影響空間顏值。
收納神器
之所以稱為神器,因為它真的能彌補不少因為沒提前做好收納設計的遺憾,挖掘出新的收納空間。
1、伸縮杆
廚房、陽臺、飄窗,一些不能裝柜子但又需要收納的犄角旮旯,支起一根可以自由調節的伸縮杆,想掛什麼掛什麼。
2、小推車
「來去自如」的小推車就像是一塊磚,同樣是你想用在哪裡就用在哪裡。不管是放在廚房收納乾貨、放衛生間裝洗護用品,都任你「差遣」。
3、置物架
根據需求不同來選擇高度,矮一點的可以放桌面、水槽下,高一些的可以放沙發旁當書架、馬桶後方收納紙巾等等。
4、洞洞板
也是個萬能收納神器,即使裝了柜子,也能在柜子內部安裝。大的可以收納各種清潔工具,小的安裝在書桌牆面,方便孩子存放練習冊、筆等。
小編點評:收納是為了方便自己,每家都有不同的收納方法。參考以上思路,再結合自家戶型、生活習慣,舒舒服服住20年都沒問題!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最近我們開啟線上設計啦!足不出戶,就能給你設計新家!安全又高效!
將戶型圖私信給我,還能優先設計哦!